回覆列表
  • 1 # zeng微塵

    誰的功勞最大?看誰是最高指揮者,誰是運籌帷幄者。

    周瑜、諸葛亮。龐統、黃蓋等人。其中這四位缺一不可。如果沒有諸葛亮的舌戰群儒根本就不可能有孫劉聯軍, 如果沒有周瑜的火計那就根本沒有破敵之策,沒有龐統的連環計曹操不可能傻到把戰船連起來、沒有黃蓋的苦肉計曹操不可能相信黃蓋的假投降。

    大軍統帥周瑜運籌帷幄周瑜。所以說,周瑜功勞最大。

    赤壁之戰,是指孫權、劉備聯軍於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在長江赤壁(今湖北省赤壁市西北)一帶大破八十萬曹軍並由此奠定三國三足鼎立基礎的以少勝多、以弱勝強的著名戰役。這是中國歷史上以弱勝強,以少勝多的著名戰爭之一,也是三國時期“三大戰役”中最為著名的一場。

  • 2 # 大俠奇聞異事錄

    曹操在吞併了荊州之後,興兵南下,號稱八十萬,實際上只有二三十萬。二十多萬中,有七八萬是剛剛投降而來的荊州之兵,他們“尚懷狐疑”,並未死心塌地的為曹操賣命。餘下的十五六萬人,雖是曹操嫡系,但他們遠道而來,非常“疲敝”。而且此時的長江一帶,正流行一種非常可怕的疾疫,已傳染到了曹操軍中,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曹軍的戰鬥力。另外,曹軍來自北方,善於陸戰,而南軍卻習於水戰。江南地帶溝河交錯,曹操偏偏要“舍鞍馬,仗舟楫”,以己之短,擊敵之長,這對曹軍是非常不利的。況且,曹操此次南征,遠離了自己的屯田之地,後勤補給非常困難,時值冬季,馬草也成了問題。而荊州之地剛剛臣服於曹操,民心不穩,並不願為曹操支援前線,這也影響了曹操的佈署。最後一個原因是北方尚有馬超、韓遂,他們勢力強盛,常有進取許都之意,曹操有這一個後顧之憂,定然不能長期與孫劉聯軍膠著於長江沿岸,力求速戰。以上這些客觀條件註定了赤壁之戰的天平必然傾斜於孫劉方面。

    上述介紹的這些不利因素都是周瑜、諸葛亮在經過多方分析後得出的結果,這也就是為何他們敢以區區幾萬人對抗曹操二十餘萬大軍的原因。就是因為周瑜、諸葛亮在戰略層面上充分認識到敵我雙方的優劣態勢,所以才能在戰術上從容應對,並最終擊敗曹操。

    曹操率水陸兩軍自江陵沿長江東下,到達赤壁(今湖北蒲圻西北,長江南岸),與孫劉聯軍遭遇。由於曹軍不習水戰,剛一接觸就被孫劉聯軍打的大敗,曹操見勢就把軍隊向北岸撤退,屯軍烏林(今湖北洪湖東北,在長江北岸),隔江對陣。

    周瑜部將黃蓋見曹軍艦船首尾相連,就建立用火攻,得到了周瑜的讚許。他先是向曹操詐降,用蒙衝鬥艦十艘“載燥荻、枯柴積其中,灌以魚膏”,在離曹軍二里地時,順風放火。曹軍艦船立即被大火吞沒,並延燒到了岸上的曹營。南岸周瑜見曹軍起火,立即發兵猛攻,曹操大敗,只得取陸路向江陵撤退。曹操在撤退前恐怕餘下的艦船及軍用物資被孫劉聯軍俘獲,於是臨行前將它們一起焚燬。

    曹操退到江陵不久,命大將曹仁駐守,自己回到北方休整。後來,孫劉聯軍長期圍攻江陵,曹操就命曹仁放棄江陵向北撤退,把戰略要點收縮在襄陽、樊城一帶。經過赤壁、江陵兩戰,孫權穩固了在江東的統治。而劉備也趁機佔領了荊州一部分地區,之後又取得了益州,三分天下的形勢就這樣形成了。

  • 3 # 峨眉武術於鐵成

    說到這個問題,大概100個人裡有一半以上的人脫口而出:還用問嗎?諸葛亮啊!

    其實,錯!

    以為赤壁之戰取勝功勞歸屬諸葛亮的,多是中了羅貫中的《三國演義》的毒。

    魯迅先生說過,《三國演義》中的諸葛亮,已經被描寫得“多智而近妖”,我們看《三國演義》,會產生一個錯覺:諸葛亮是最厲害的,蜀漢(包括與吳聯軍時)所有大勝都是他帶來的。

    而在真實的歷史上,那個時代睿智的軍事家不止諸葛亮一人,甚至有很多人的軍事謀略超過了他,比如周瑜。

    以陳壽《三國志》和司馬光《資治通鑑》等正史記載,赤壁之戰的雙方最高指揮官分別是曹操(他最大)和周瑜(受孫權全權委託)。

    這樣的聲勢直接嚇垮了以張昭為首的東吳眾多大臣,孫權自己也舉棋不定。投降論調滿朝,唯有魯肅頭腦清醒。

    魯肅對孫權說了那句後來被許多同樣境地的君臣引用的名言:我們臣子都可以降,惟將軍您不可。我們降了還可以對方的臣子,您降了命運將如何呢?

    孫權幡然醒悟。

    但是,道理是懂了,底氣不足。畢竟曹總來勢洶洶啊,孫氏公司沒有信心。

    這個時候,周瑜發揮了一個優秀軍事家的重要作用。他給孫總算了一筆賬:曹老闆自己最多有十五六萬兵,還都是沒有完全歸心的,所得劉表的降卒七八萬更是心懷疑懼,我們怕個毛線?

    接著周瑜再次給老闆吃了個定心丸:瑜得精兵五萬,自足制之,願將軍勿慮!

    於是,孫權有了抵抗曹操的決心,並且將軍隊指揮權授予了周瑜。

    再看諸葛亮,在赤壁之戰中所起到的主要作用是什麼呢?一言以蔽之:聯絡官。

    當時的形勢是,二袁公孫呂布劉表都已不在,曹操要滅的敵人只剩孫權和劉備。

    按照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這個定律,孫劉結盟也就成為了必然。不過在當時,劉備集團的實力過於弱小,孫權未必看得上眼。所以才會說:老賊欲廢漢久矣,徒忌二袁、呂布、劉表與孤耳。

    劉備在他心裡還排不上號。

    但事實上,劉備集團雖小,戰鬥能力不弱,也擁有一流的謀士和戰將,雙方合力,更有勝利的希望。同時,劉備集團也急需透過合作得到更多的資源。在這樣一個前提下,諸葛亮被賦予了促成合作的使命。

    事實上,諸葛亮也的確完美地完成了任務。赤壁之戰,決定了未來三國鼎立的形成,為魏蜀吳相對穩定的政治版圖夯實了基礎。

    在這場戰爭中,周瑜作為孫劉聯軍的總指揮,取得了決定性的勝利。所以,宋代時,我的老鄉蘇東坡如是寫道“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很明顯,在古人的心目中,赤壁之戰中功績最大的只有周郎。

  • 4 # 榴蓮聊歷史

    周瑜

    為什麼不是諸葛亮?

    我認為《三國演義》只不過是把諸葛亮神話了,但是諸葛亮確實有經天緯地之才,但是!!!

    難道周瑜就沒有嗎?一個美貌與才華並存的美男子,而且更不是《三國演義》中那麼心胸狹窄,周瑜跟隨孫權立下汗馬功勞,在孫權統治江東集團時期更是一舉拿下了赤壁之戰,當年的周瑜才能不在諸葛亮之下,而且還是年少得志,當死,周瑜的死也不是世人傳的那樣被諸葛亮氣死的,而是中箭之後由於當時醫療條件不太好,而周瑜也不是武將沒有你們健壯的身體,所以導致不治而亡,很可惜!

    赤壁之戰如果沒有周瑜必敗!周瑜與黃蓋的苦肉計更是關鍵所在!

  • 5 # 叢中笑6603

    歷史上"赤壁之戰",如論誰功勞最大,非孔明,非周瑜,非魯肅,非黃蓋,乃關羽也。

    赤壁之戰,火燒戰船,曹操左衝右突,狼狽逃竄。東吳追殺,張飛,趙雲半路堵截,令曹操魂飛喪膽,直至華容道遇關羽,人困馬乏,無還手之力了。

    如果此時關羽一刀斬了曹操,或將曹操及所有文官武將一併捉拿回營,交由劉備發落,那三國演義要改成一國演義了。滅了曹操,東吳說不定不戰而降。

    而恰恰關羽放了曹操,讓他重整旗鼓,最後滅了蜀國和吳國,令人可悲可嘆。

  • 6 # lio285734372

    赤壁之戰由諸葛亮設計,魯肅鼎力相助,孫權拍板,周瑜直接指揮,黃蓋立首功,龐統,徐遮相助,孫,劉聯合抗曹,中國古代戰爭史中以弱勝強最典型的戰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個自己喜歡的女生和很多男生都玩得開,究竟要不要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