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紹康解讀心理學
-
2 # 己齋論史
當兵打仗,靠的不是勇武有力就能戰勝敵人,而靠的是謀略,是智慧。要運籌帷幄,才能決勝千里之外。劉邦曾經評價韓信:“連百萬之眾,戰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聯合眾多計程車兵,打仗一定勝利,攻佔一定取得,我不如韓信。
那麼韓信他到底為什麼這麼厲害,到底是有何高人為師,讓他無往不勝呢?但是當我們翻閱《史記》,看他的列傳的時候,似乎並沒有他拜師學藝的記載,列傳中只是簡單的記述,說韓信家裡很窮,受到亭長老婆的羞辱,還有就是漂母送飯,市井受胯下之辱。
第一、
韓信天生就是個軍事家。關於這一點沒有辦法來量化的,就像霸王項羽天生神力力能扛鼎,這種東西是沒有辦法教的,生來就是如此。所以韓信這一點是常人所沒有的。
第二、
韓信的出身。在秦漢之際,以當時的鍛造技術,平常百姓基本上佩不了劍,而出生貧窮的韓信卻很早就有一把劍,從這裡看出應該是祖上傳下來的,以韓信的條件是不可能買的起的。
韓信的軍事才能,在中國曆代都給予高度的評價,用現在的一句話說:實力不允許他低調。
-
3 # 中醫含笑君
韓信是帶劍的,當過執戟郎中,武功高不高我不知道,擊劍之術是肯定會的。舊時韓國貴族,後來沒落了,書肯定沒少讀,尤其是兵書,通曉統兵之法,估計他也有這個天賦。這軍隊強不強,能不能打勝仗,在於基礎訓練,更在於統兵之人的統兵智慧,所謂兵熊熊一個,將熊熊一窩。這兵也是募來的,這不強悍可以訓練啊,一個人的武功高低不決定一場戰役的勝敗啊,關鍵是統兵智慧啊,這軍事力量你得會靈活運用才行,你說毛主席槍也沒怎麼摸過,武功也不高,不照樣領導抗日戰爭,電報全國飛地指揮解放戰爭。韓信這人呢,志向抱負與眾不同,胯下之辱他忍了,他有理想不能犯事啊。到項羽軍中,當個執戟郎中,多次給項羽獻策求重用,位卑言輕,項羽愣是沒有采納,於是他去找劉邦了,最初也只給了個治粟督尉,嫌官小不能施展才能,後來又溜了,蕭何慧眼識珠啊,這小子是個人才,不能讓他跑了啊,這才有了蕭何月下追韓信的戲碼,蕭何給他擔保,韓信又給劉邦分析了一下天下形勢,劉邦才讓韓信做了大將軍,你從他後面的事蹟你就知道什麼執戟郎中治粟督尉官太小,以他的抱負才能他看不上,所以溜了。韓信一出手就是明修棧道,暗度陳倉,收了三秦之地,你說強不強,井陘口背水一戰不到一個早上滅了趙國,楚漢廣武相拒,韓信佔著齊國,三足鼎立,幫楚漢亡助漢楚滅等等等,自己翻史記去,講這麼多就是為了說明韓信對兵法的領悟是超群的,是有軍事智慧的,而且是一流的,數一數二的,不是什麼文弱書生紙上談兵之輩,就當時那些蠢豬在軍事上都不是他的對手,又不是什麼希代名將,一群戰國時代遺留下來的沒落公子哥(沒說項羽集團的人,項羽這傢伙還是會打仗的)而已,百戰百勝也不奇怪了。後來被搞死了,只能說他沒有政治智慧,本來志氣就高,本事又大,楚漢相爭時期劉邦被圍有兵又不去救,自立齊王等等,都讓劉邦記憶深刻,漢建立以後憑著功績又高傲得要死,又不和劉邦集團的人處好關係,不親近,以後劉邦不在了,韓信有點反心誰鎮得住,有點兵就天下無敵,漢室天下還要不要了。劉邦遲暮,呂后日後要奪權,垂簾聽政,你韓信在一幫老臣之中最強,為日後掃平道路,不先搞你搞誰。劉邦也怕韓信,不然也不會遊雲夢,把他從齊王改封淮陰侯,呂后殺韓信是劉邦授權或默許了。
啊,以上都是我瞎說的,不要信不要信!
-
4 # 若望財經
做為統帥不用也不該臨前線,前線就算有侍衛保護你,流箭也防不勝防,一旦主帥有意外,全軍就亂了。項莽夫就只是一個先鋒的料,太史公因仇恨劉徹割他JJ,故意把劉邦對手寫光輝,把劉邦寫成小混混。
-
5 # 一個人的歷史
“將不在勇而在謀,兵不在多而在精”,這句話就能很好的解釋韓信的能力和士兵的素質問題。在《史記》的《淮陰侯列傳》中,韓信的形象豐滿而真實,對其一生的功過得失,總結的也頗為得體。其實題主的問題還有另外一個說法,就是有些人質疑韓信的學識能力。認為韓信即沒有名師傳授,又沒有讀過兵家的經典,怎麼可能成為“攻無不克、戰無不勝”的戰神呢?對於這個問題,可以用現實的例子來解答。我們所認識的社會知名人士,也沒有聽說過他們治過什麼經典,研究過什麼學問,但他們確實在自己所擅長的領域做得風生水起。有些更是出類拔萃,成為該領域的頂尖人才。透過韓信能忍胯下之辱,證明韓信有隱忍之能,善於掩飾和偽裝自己,這樣的人就算拜過名師,研讀過經典,也不會“逢人便說、逢人便講”的。韓信的老師到底是誰,因為史料上沒有記載,因此我不妄加推測,但有一個人對他卻有著深遠的影響,說是韓信的老師也不為過,這個人就是項羽。我們提到西楚霸王的時候,總是過於關注他的武力而忽略了他的智慧。有這樣一個現實,就是在秦末,除了韓信之外,沒有任何一個人能擊敗項羽的部隊。實際上,項羽是僅次於韓信的軍事天才,“破釜沉舟”依靠的不僅是勇氣也是智慧。韓信只是因為在項羽帳下才能不能得到發揮,且其建議不能得到項羽的認同,才背離項羽投靠劉邦,謀求自己更大的發展。但應該坦誠的說,他的這點底子和基礎確實是從項羽的身邊學來的,尤其是實戰的能力。有人說韓信用兵不遵循兵法,但我看來這才是韓信精通兵書戰策,致勝之策瞭然於胸的鐵證。只有基礎牢固才能應用自如,這就是知識轉化能力的過程。我似乎看到了在那無數個夜晚,韓信獨自一人在燈火下研讀兵書的樣子。不過很多人一葉障目看得見成功,看不到努力,從來不去深究背後的故事,只願意留意表面的風光罷了。
-
6 # 老驥伏櫪zcql
韓信作為大將軍,是漢初最高軍事將領,作為一名軍事家,要的是謀略,智慧,透過天時、地利、人員配製來分配戰略方針。還有訓練部隊的方法,紀律。
而韓信就是一個這樣的很出色的軍事家,他本身具有統兵天才,他是韓國沒落貴族,他年少時一定是下過苦心研讀兵書的,象他能忍胯下之辱,並不是他怕那個無賴,而是他決得不值得,他能忍常人不能忍受的屈辱,他不喜歡太張揚,不喜歡人前賣弄,他有學識有武功也要用對地方,在他成長的過程中也象別人學習,這其中就包括他的老對手項羽,他剛出道時去投奔項羽,項羽給了他一個執戟郎中的官職,在項羽軍中,他積極向項羽獻策,但因人微言輕,項羽不聽他的,可是這不妨礙韓信自身的學習,他學習項羽的用兵打仗之術。得不到重用的韓信離開項羽去找劉邦,而劉邦也不看重他,給了他一個治粟督:尉的官職,韓信是想要幹一番大事業的人,所以嫌官小又不想幹了,一聲不吭走了,這才出了蕭何月下追韓信的橋段,在蕭丞相的美言下,跟劉邦說要統天下非這小子不可,劉邦隨既封韓信為大將軍,韓信跟了劉邦與項羽第一次交手便是著名的明修棧道,暗渡陳倉,井陘口一戰一天滅掉趙國,項羽與劉邦對峙,韓信帶領重兵佔領齊國,形成三足鼎立局面,他幫漢楚亡,助楚漢滅,那時他是決定局勢的人物,後來十面埋伏,剿滅項羽部隊,逼得霸王烏江自刎。這些說明韓信是一流的軍事家,兵仙不是浪得虛名。
回覆列表
首先作為一個軍事統帥,肯定不需要親臨戰陣,所謂武力值無所謂,再者韓信所帶領的軍隊大多是從漢中和觀眾招募的,此乃秦人故地,此地向來以能征善戰聞名。
作為統帥,需要通曉兵法,能夠藉助天時地利人和,戰場局勢瞬息萬變,能夠審時度勢,做出準確的判斷才能克敵制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