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過去三年(14/15/16年),茶界都發生了哪些重大事件?比較震驚,令人大跌眼鏡的,對市場起到一定影響力的~~~
7
回覆列表
  • 1 # 文都肉多多

    2015年末至今的中國茶界,可以說是動盪不安,市場格局正悄然改變。有人堅守,有人退場。眼看著他起高樓,眼看著他酬賓宴,眼看著樓塌了,多少有些無奈。造成今天這種局面,應是多年非理性炒作的必然爆發,好在危機中又不斷出現生機。

    事件一, 大益被市場拋棄現崩盤式下跌

    今年,有關大益的八卦鬧得很兇,行情屢創新低,眾多茶品跌破出廠價,有些甚至從高點跌去四分之三,管道商和專賣店頻頻以受害者之姿跳出,搞得大益頗有強弩之末的悲愴感。大益的下跌並不意外,當今大益並非勐海茶廠,所謂70年悠久歷史,實際灌水60年,勐海茶廠並非大益的前身,大益也未繼承老勐海茶廠的遺產。2004年被博文科技收購之後,勐海茶廠已經散去全身功力,從此普洱茶便進入了炒作的萬丈深淵。說大益茶好的多是不懂的,一旦懂了就會離開大益,打鐵還需自身硬,沒有優質的產品終究會被市場拋棄。

    事件二,祁門紅茶現驚天醜聞

    11月30日,一個名為“祁門紅茶研究會”的組織被舉報祁紅傳承人被推薦者資格造假,在茶界引起軒然大波!舉報信中,九位祁門紅茶泰斗級傳承人,以實名簽字+紅色手印的方式,集體舉報所謂的“祁門紅茶研究會”背後則是祥源茶業,整個事件其實就是祥源與天之紅兩大品牌的明爭暗鬥。最後,一張信函,封住了所有人的口,正面的,反面的聲音,戛然而止。整個事件,大家關注的只是八卦醜聞,深層次的非遺傳承人亂象再無人去關注,當初那些義憤填膺的舉報者也集體失聲,事後再看,不過是一群替別人辦事的打手。全國各茶葉產區,對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這個頭銜爭鬥已經久,誰能取得這個頭銜,誰就能名震江湖,掌握有更多的話語權。

    事件三,大規模茶葉店現關門潮

    茶葉市場“關門潮”並非一日之寒,大批店面倒閉,還有許多茶葉店在搖搖欲墜中苦苦支撐,有人質疑傳統渠道已到了窮途末路,歡呼電商時代的到來。可是,傳統店面對茶文化的推廣發揮著重要作用,是不可替代的,電商只能作為流通渠道的一部分,好茶還是要在傳統店面流通。

    事件四,東莞大佬們集體拋售

    一片茶葉也不生產的東莞,被譽為“藏茶之都”,歷年收集的普洱茶已到了“可怕”的境界,形成了“雲南產茶,東莞藏茶”的格局。今年東莞大佬們由買家轉換為賣家,集體拋售中期茶,在普洱茶行情下跌時密集放倉,將給市場帶來更沉重打擊。

    事件五,八馬茶業掛牌【新三板】

    中國鐵觀音第一股誕生12月8日,國內大型鐵觀音生產企業八馬茶業正式掛牌新三板。再次引起大家對茶界資本之路的熱議。茶葉市場有著巨大的容量,令國人尷尬的是,“七萬家茶企抵不過一家立頓”。八馬雖不算上市A股,但成功登入新三板,標誌著正式邁入資本市場,有更多的資金幹更多的事情,當然也有規範企業運作等一系列的好處,希望八馬切切實實做出好茶,避免再因農殘問題被媒體曝光,擔負更多社會責任。

    事件六,茶界最驚天地泣鬼神之爭

    老茶與健康這個爭論由來已久,最近一篇《老茶邪氣分類與化解》流傳甚廣,此文以一種超現實的方式解開了老茶界眾多爭論已久,懸而未決的問題。一會說喝了邪氣的老茶,被靈異物質串脈上身附體。一會又說喝了修煉得道的老茶,助其成仙得道等異象,正讀到鬼吹燈之時,又一本正經、煞有介事地分析了“農殘中毒表現”與“二次汙染有毒物質中毒表現”。最後以一句“老茶界需要一個科學的真相!”的口號結尾,歪理學說強行披上科學的外衣,讓人目瞪口呆,引來輿論褒貶不一,為平淡的茶界增添了一份樂趣。

    5月17日,中央電視臺《每週質量報告》推出“驗茶”專題,武夷星、八馬等知名茶企上榜。曝光中,多種茶葉產品有明顯的以次充好行為,存在汙染物超標、使用多種農藥等多項問題。這一系列新聞,再次將茶葉質量推送到了公眾輿論的風口浪尖,農殘問題再次將中國茶業推到了風口浪尖。

    事件八, 茶空間流行

    美女泡茶,則人皆棉麻茶服,再佐以可把玩的茶席小器物,日本、臺灣、景德鎮的柴燒,“禪意”的茶席、插花、香道,言必稱師傳於日本或臺灣,這就是當今茶界湧現的許多茶席與茶空間的現狀。彷彿一夜之間“茶專家”如過江之鯽,然而對茶本源知識的一知半解,加上以訛傳訛的道聽途說,中國茶文化的傳承急待正本清源。

    事件九,“曦瓜大紅袍”百萬裝修

    曦瓜大紅袍是武夷山著名品牌,,曾獲社會各界一致好評,今年4月份,福州首家“曦瓜大紅袍”開業,但僅僅經營了幾個月,這家耗資百萬餘元的門店就宣佈關門停業並陷入糾紛。中國茶企業喜歡走上層路線,隨著反腐敗風暴來襲,三公消費的減少,只有為廣大人民群眾服務,做老百姓喝的起的茶,才是企業長遠發展的基礎。

  • 2 # 茶葉手工藝製作者

    作為茶人的我,綠色飲品應迴歸自然,摒棄炒作。

    百姓之茶,平民價位,極品別論(稀)。

    前些年商家的茶葉炒作,可謂瘋狂,魚目混雜,優劣無價。

    某些低成本,非手工,無工藝,無安全衛生,粗放的茶葉有價有市而無監管。

    高價劣質之茶,皆因消費者自惹,飲者不識茶,人云亦云,廣告皆好茶?高價盡極品?非也!

    近年來, 茶市是經歷了瘋狂,也品味了荒涼,市場經濟由消費者和製造者主導,值得反思?總之是炒作者急功近利?百姓盲目寵?

    而今茶市,風雨後的平靜迴歸,茶者敬其業,淡其厚利,飲者懂其茶,適為珍。民族之飲,涅梟重生!一茶人肺腑!

  • 3 # 談天說事

    這三年最明顯的變化就是從作好茶轉到炒茶!大概比較早炒茶的應該是普洱茶,從山頭茶到古樹茶炒的不一樂乎;大紅袍現在也開始按山頭分;前幾天看小罐茶廣告,祁門紅茶也分山頭的好壞。所有廠家都想用概念騙錢,而不穩定茶的質量,茶企不就是死路一條嗎?本人以為炒山頭、炒古樹是茶界最大的事,此外“茶人”到處宣講一些虛無縹緲品茶更是一大害。總之,茶界現在儘快就騙錢,能騙一點就騙一點!

  • 4 # 青__夏

    陝西涇陽縣的歷史傳承:涇陽茯茶,近幾年一下冒出來幾百家茶葉廠,品牌混亂管理混亂,很好的一款黑茶,有金花(冠突散囊菌,可以控三高減肥)的特殊工藝和健康功效,現在需要政府大力整治這種無秩序的加工競爭,保護好這個珍貴的歷史傳承文化和茶葉品類。

  • 5 # 環球商情

    三年的時間,沉澱了許多充滿夢想卻沒有能量的茶葉企業和品牌,市場一亂,企業招法更亂,我們看見大益,小罐茶,久韻騰香等品牌在逆勢上揚,他們要麼堅守住了品質,要麼佔領了宣傳高地。

    希望接下來的三年,全行業都能得到長足進步和發展

  • 6 # 旅攝

    我們這裡產小眾綠茶,現在快上市了,最多半個月後就可上市。先上市的是一心的貢品茶。味香色綠。是茶中精品。有愛茶的可以聯絡我。一起探討學習。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鑑別airpods pro的真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