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26
回覆列表
  • 1 # 文藻巧翁

    《世說新語》是一本筆記小說集。作者劉義慶(403——444),彭城(今江蘇徐州)人,宋武帝(劉裕)弟長沙景王道憐第二子,曾任南兗州(今江蘇揚州)刺史等職,為臨川烈武王道規嗣子,襲封臨川王。性簡素,愛好文學,門下招聚了袁淑、陸展、何長瑜、鮑照等不少文學之士。所箸除《世說新語》(簡稱世說)外,還編有《幽明錄》等。

    《世說》全書共分德行、言語、政事、文學等三十六門,記載漢未到東晉士族的思想、逸事和言談,反映了這一時期士族的放誕生活和清談風氣。由於作者用清談家的觀點來品評人物、事件,宣揚魏晉名士風度,對後世產生了不少消極影響;但其中也有一些揭露黒暗現、諷刺統治階級奢淫殘忍以及表彰良心的記述。全書語言精煉,善於透過一言一行刻畫人物肖象和精神面貌,意味雋永。在中國小說中自成一體,後世仿作甚多。梁劉孝標為此書作注,引書達四百餘種,大多已失傳,故此注亦有較高的資料價值。

  • 2 # 詩人心的思語

    《世說新語》是一部集故事性、趣味性、哲理性為一體的筆記體文言文小說。是中華傳統文化的寶庫。

    《世說新語》全書原八卷,今傳本皆作三卷,分為德行、言語、政事、文學、方正、雅量等三十六門。記述了自漢末到東晉近三百年間名士貴族的逸聞軼事,主要為有關人物評論、清談玄言和機智應對的故事。全書共一千一百三十則,每則文字長短不一,有的數行,有的三言兩語。魯迅曾評曰:"一部名士的教科書。"

    《世說新語》語言簡約傳神,含蓄雋永。有許多廣泛應用的成語便是出自此書,例如:難兄難弟、拾人牙慧、咄咄怪事、一往情深、卿卿我我,等等。還有一些金典語句,例如:

    1.小時了了,大未必佳。【譯文】小的時候很聰明伶俐,等長大了後不一定才能過人。

    2.損有餘,補不足,天之道也。【譯文】劫富濟窮,這是天理。

    3.褚季野雖不言,而四時之氣亦備。【譯文】褚季野雖然口裡不說,可是心裡明白是非,正像一年四季的氣象那樣,樣樣都有。

    4.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譯文】豆子和豆萁本是同根所生,卻要用豆萁來熬煮豆子,這樣的煎煮何必太急呢?比喻骨肉兄弟不要相逼太狠。

    5.勢利之交,古人羞之。【譯文】以權勢與利害關係為考量而結交,這是古人以之為羞恥的事。意在強調結交應重感情,以志向、情趣的一致為基礎,而不應該帶有功利主義的色彩。不然,就褻瀆了結交的真義。

    6.貧者,士之常,焉得登枝而捐其本!【譯文】貧窮是讀書人的本分,怎麼能做了官就丟掉做人的根本呢!

    7.虛談廢務,浮文妨要。【譯文】空洞無物的談話會荒廢掉政務,浮華而不實際的文章會妨礙國家大事。

    8.大人豈見覆巢之下,復有完卵乎?【譯文】父親難道看見過打翻的鳥巢下面還有完整的蛋嗎?

    因此,《世說新語》對後世有著十分深遠的影響,不僅模仿它的小說不斷出現,而且不少戲劇、小說也都取材於它。

    《世說新語》也是研究漢末魏晉時期歷史的極好的輔助材料。綜觀全書,能夠透過魏晉名士的種種活動如清談、品題,種種性格特徵如棲逸、任誕、簡傲,種種人生的追求,以及種種嗜好等,瞭解魏晉時期幾代士人的風貌。透過這些人物形象,可以進而瞭解那個時代上層社會的風尚。

    唯一不足的是,《世說新語》是文言文題材,對當今社會的讀者來說,如果沒有翻譯本,是很難讀懂的,建議大家購買閱讀時,選擇有譯本的版本。

    最後說說該書的作者。《世說新語》是由南朝劉宋宗室臨川王劉義慶組織一批文人編寫的。劉義慶(403—444),南朝宋彭城(今屬江蘇)人,曾任荊州刺史,後襲封為臨川王,官至尚書左僕射、中書令。劉義慶自幼喜好文學、聰敏過人,深得宋武帝、宋文帝的信任,倍受禮遇。他尊崇儒學,晚年好佛。

  • 3 # 洛侃侃

    《世說新語》是中國傳統的志人小說的名著,主要記述了漢末魏晉人物的言談風尚和遺聞軼事。全書共36篇1130則,它涉及的內容包括政治、經濟、社會、文學、思想等許多方面,因而也是研究這一時期歷史的重要資料。它真實反映了當時人們的思想、生活和社會風貌的同時,更顯現出來其在社會、政治、思想、文學、語言等方面所具備的很高價值。

  • 4 # 曉航viod

    《世說新語》主要內容是:記載東漢後期到晉宋間一些名士的言行與軼事。

    《世說新語》是中國魏晉南北朝時期“筆記小說”的代表作,是中國最早的一部文言志人小說集。它原本有八卷,被遺失後只有三卷。

    《世說新語》依內容可分為“德行”“言語”“政事”“文學”“方正”等三十六類(先分上,中,下三卷),每類有若干則故事,全書共有一千二百多則,每則文字長短不一,有的數行,有的三言兩語,由此可見筆記小說“隨手而記”的訴求及特性。 其內容主要是記載東漢後期到晉宋間一些名士的言行與軼事。

    書中所載均屬歷史上實有的人物,但他們的言論或故事則有一部分出於傳聞,不盡符合史實。此書中相當多的篇幅雜採眾書而成。如《規箴》《賢媛》等篇所載個別西漢人物的故事,採自《史記》和《漢書》。其他部分也多采自於前人的記載。

    在《世說新語》的3卷36門中,上卷4門——德行、言語、政事、文學,中卷9門——方正、雅量、識鑑、賞譽、品藻、規箴、捷悟、夙惠、豪爽,這13門都是正面的褒揚。另有下卷23門——容止、自新、企羨、傷逝、棲逸、賢媛、術解、巧藝、寵禮、任誕、簡傲、排調、輕詆、假譎、黜免、儉嗇、汰侈、忿狷、讒險、尤悔、紕漏、惑溺、仇隙

  • 5 # 長安街一帥

    《世說新語》是南朝出版的圖書,由南朝宋臨川王劉義慶組織一批文人編寫,又名《世說》。其內容主要是記載東漢後期到晉宋間一些名士的言行與軼事。 《世說新語》是中國魏晉南北朝時期“筆記小說”的代表作,是中國最早的一部文言志人小說集。它原本有八卷,被遺失後只有三卷。

    《世說新語》又稱《世說》、《世說新書》,卷帙門類亦有不同。因為漢代劉向曾經著《世說》(原書亡佚),後人將此書與劉向所著相別,取又名《世說新書》,大約宋代以後才改稱。《世說新語》依內容可分為“德行”“言語”“政事”“文學”“方正”等三十六類(先分上,中,下三卷),每類有若干則故事,全書共有一千二百多則,每則文字長短不一,有的數行,有的三言兩語,由此可見筆記小說“隨手而記”的訴求及特性。

    其內容主要是記載東漢後期到晉宋間一些名士的言行與軼事。書中所載均屬歷史上實有的人物,但他們的言論或故事則有一部分出於傳聞,不盡符合史實。此書中相當多的篇幅雜採眾書而成。如《規箴》《賢媛》等篇所載個別西漢人物的故事,採自《史記》和《漢書》。其他部分也多采自於前人的記載。

    在《世說新語》的3卷36門中,上卷4門——德行、言語、政事、文學,中卷9門——方正、雅量、識鑑、賞譽、品藻、規箴、捷悟、夙惠、豪爽,這13門都是正面的褒揚。另有下卷23門——容止、自新、企羨、傷逝、棲逸、賢媛、術解、巧藝、寵禮、任誕、簡傲、排調、輕詆、假譎、黜免、儉嗇、汰侈、忿狷、讒險、尤悔、紕漏、惑溺、仇隙。

  • 6 # 每日蓬蒿

    前段時間興致勃勃地讀了《世說新語》,還沒讀完,但也想就此說兩嘴。其他人的回答都很對,但過於學術和刻板。《世說新語》是一本志人小說,換句話說,都是人物故事,就是故事集,這裡面,你會看到魏晉南北朝人的生活。不要對它有敬畏感,不要因為它是文言就覺得有隔閡,不要因為歷史久遠,就覺得它厚重。它就是小說,就是故事,有蠅營狗苟,有爭名奪利,有令人啼笑皆非的孝行……讀完之後,你可以放下所有判斷,默默冥想,構建你心裡的魏晉南北朝。他們都是有血有肉的人,都有自己的愛恨情仇、恩怨糾葛,他們的故事,就是我們祖先的故事。你會發現,他們曾和我們生活在同一片土地上,同一片天空下,可所思所想卻如此的迥然相異,然後,你會更寬容,會對中學歷史一直在講的時代侷限性有更深的體悟。歷史人物那看起來繞不開的思路,打不開的死結,可能只是換一個思路的問題,但在相應的時空中,那就是戈爾迪烏姆之結……

    寬容之後,你會更理解身邊發生的很多“不可理喻”之人、之事……

  • 7 # 柚子愛攝影

    《世說新語》是中國魏晉南北朝時期“志人小說”的代表作,編撰者是南朝宋臨川王劉義慶。跟“志怪小說”之著重記述神怪異聞不同,“志人小說”主要是記述人物的言行事蹟。《世說新語》依內容分為《德行》、《言事》、《政事》、《文學》等36門類,每類收有若干則,全書共一千多則。每則文字多寡不同,有的篇幅較長,一般是數行即盡,也有的只是三言兩語。書中主要記述東漢末年經三國至兩晉時期士人的生活和思想,對統治階級的情況也有所涉及。各篇透過記錄許多人物的奇聞軼事和生動言談,具體形象地反映了當時的社會風貌,尤其是士族階層的生活狀況、文化習尚乃至他們的精神世界。 ------------- 如果我回答對你有幫助,請關注我一下。或有其他問題也可以關注我,給我發私信

  • 8 # 1986年的小明同學

    《世說新語》是南朝出版的圖書,由南朝宋臨川王劉義慶組織一批文人編寫,又名《世說》。其內容主要是記載東漢後期到晉宋間一些名士的言行與軼事。 《世說新語》是中國魏晉南北朝時期“筆記小說”的代表作,是中國最早的一部文言志人小說集。它原本有八卷,被遺失後只有三卷。

  • 9 # 朗月悠風

    《世說新語》又名《世語》,是由南北朝劉宋宗室臨川王劉義慶組織一批文人編寫的,梁代劉峻作注。內容主要是記錄魏晉名士的逸聞軼事和玄言清談,也可以說這是一部記錄魏晉風流的故事集,是中國魏晉南北朝時期筆記小說"的代表作,也是中國最早的一部文言志人小說集。

    《世說新語》是研究魏晉風流的極好史料。其中關於魏晉名士的種種活動如清談、品題,種種性格特徵如棲逸、任誕、簡傲,種種人生的追求,以及種種嗜好,都有生動的描寫。綜觀全書,可以得到魏晉時期幾代士人的群像。透過這些人物形象,可以進而瞭解那個時代上層社會的風尚。

  • 10 # 雲朵文學社

    1.主要記錄的是魏晉名士的奇聞軼事,是南北朝時期筆記小說的代表作。2.是由劉義慶組織一批文人編寫的,分為上 中 下 三卷。3.觀全書,可以得到魏晉時期幾代人士的群像。

  • 11 # 肉團小咪

    《世說新語》是南朝時期所作的文言志小說集,坊間基本認為由南朝劉義慶所撰寫,又名《世說》。主要內容是記載東漢後期到魏晉間一些名人雅士的言行與軼事。《世說新語》是中國魏晉南北朝時期筆記小說的代表作,是中國最早的一部文言志小說集,原本有八卷,但是現存於世的只有三卷。

  • 12 # 蘇恆

    《世說新語》是中國魏晉南北朝時期志人小說的代表作,由南朝宋劉義慶編撰。依內容可分為德行、言語、文學等三十六類,每類收有若干則故事,全書共一千多則,每則文字長短不一,有的數行,有的三言兩語,從此可見筆記小說「隨手而記」的訴求及特性。內容主要是記載東漢後期到晉宋間一些名士的言行與軼事。書中所載均屬歷史上實有的人物﹐但他們的言論或故事則有一部分出於傳聞﹐不盡符合史實。此書相當多的篇幅系雜採眾書而成。如《規箴》﹑《賢媛》等篇所載個別西漢人物的故事﹐採自《史記》和《漢書》。其他部分也多采自前人的記載。一些晉宋間人物的故事﹐如《言語篇》記謝靈運和孔淳之的對話等﹐則因這些人物與劉義慶同時而稍早﹐可能採自當時的傳聞。

    《世說新語》主要記述士人的生活和思想,及統治階級的情況,反映了魏晉時期文人的思想言行,和上層社會的生活面貌,記載頗為豐富真實,這樣的描寫有助讀者瞭解當時士人所處的時代狀況及政治社會環境,更讓我們明確的看到了所謂「魏晉清談」的風貌。

    此外,《世說新語》善用對照、比喻、誇張、與描繪的文學技巧,不僅使它保留下許多膾炙人口的佳言名句,更為全書增添了無限光彩。

    如今,《世說新語》除了文學欣賞的價值外,人物事蹟,文學典故、等也多為後世作者所取材,引用,對後來筆記影響尤其大。

    《世說新語》的文字﹐一般都是很質樸的散文﹐有時幾如口語﹐而意味雋永﹐在晉宋人文章中也頗具特色﹐因此歷來為人們所喜讀﹐其中有不少故事﹐成了詩詞中常用的典故。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黃豆和什麼一起煲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