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0
回覆列表
  • 1 # 聚讀書

    中國的文化往往源自於生活也體現在生活,歷史的場合奔流不息。民間流傳下來許多具有哲學涵義的話語!

    這些話語話糙理不糙,一般有諷刺意味和幽默的邏輯性,具有一定的笑點讓他們不斷流傳在民間!

    這是我收集整理的一些:

    山是一步一步登上來的,船是一櫓一櫓搖出去的。 ◆千學不如一看,千看不如一練。 ◆久住坡,不嫌陡。 ◆馬看牙板,人看言行。 ◆不經冬寒,不知春暖。 ◆不挑擔子不知重,不走長路不知遠。 ◆不在被中睡,不知被兒寬。 ◆不下水,一輩子不會游泳;不揚帆,一輩子不會撐船。 ◆不當家,不知柴米貴;不生子,不知父母恩。 ◆不摸鍋底手不黑,不拿油瓶手不膩。 ◆水落現石頭,日久見人心。 ◆打鐵的要自己把鉗,種地的要自己下田。 ◆打柴問樵夫,駛船問艄公。 ◆寧可做過,不可錯過。 ◆頭回上當,二回心亮。 ◆發回水,積層泥;經一事,長一智。 ◆耳聽為虛,眼見為實。 ◆老馬識路數,老人通世故。 ◆老人不講古,後生會失譜。 ◆老牛肉有嚼頭,老人言有聽頭。 ◆老薑辣味大,老人經驗多。 ◆百聞不如一見,百見不如一干。 ◆吃一回虧,學一回乖。 ◆當家才知鹽米貴,出門才曉路難行。 ◆光說不練假把式,光練不說真把式,連說帶練全把式。 ◆多銼出快鋸,多做長知識。 ◆樹老根多,人老識多。 ◆砍柴上山,捉鳥上樹。 ◆砍柴砍小頭,問路問老頭。 ◆砂鍋不搗不漏,木頭不鑿不通。 ◆草遮不住鷹眼,水遮不住魚眼。 ◆藥農進山見草藥,獵人進山見禽獸。 ◆是蛇一身冷,是狼一身腥。 ◆香花不一定好看,會說不一定能幹。 ◆經一番挫折,長一番見識。 ◆經得廣,知得多。 ◆要知山中事,鄉間問老農。 ◆要知父母恩,懷裡抱兒孫。 ◆要吃辣子栽辣秧,要吃鯉魚走長江。 ◆樹老半空心,人老百事通。 諺語第二緝 ◆一人說話全有理,兩人說話見高低。 ◆一正闢三邪,人正闢百邪。 ◆一時強弱在於力,萬古勝負在於理。 ◆一理通,百理融。 ◆人怕沒理,狗怕夾尾。 ◆人怕理,馬怕鞭。 ◆人橫有道理,馬橫有韁繩。 ◆人多出正理,谷多出好米。 ◆不看人親不親,要看理順不順。

  • 2 # 超人小航航

    人們常說:“俗話說得好。”俗語是熟語之一,指約定俗成,廣泛流行,且形象精練的語句。從廣義來看,俗語包括諺語、歇後語(引注語)、慣用語和口頭上常用的成語。

    俗語處處有根,言簡意深,是民間智慧的結晶。

    其實不少俗語老話還是很有意思的,有些就算不適用當今了,但是仍然值得我們去了解的。

    打虎要力,捉猴要智:老虎兇猛,打虎鬚有力氣;猴子靈活,捉猴須用智謀。指處理不同性質的事情,要採取有針對性的不同策略。

    小時是兄弟,長大各鄉里:意為小時候生活在一起的夥伴,像兄弟一樣親密,長大以後就各奔東西,為生活而奔波,不再相聚了。

    單絲不線,孤掌難鳴:指一根絲合不成線,一隻手掌拍不出聲音。比喻獨自一人無法支撐局面。

    怠慢親爹,不能怠慢遠客:寧可慢待了自己的親爹,也不能慢待了遠方來的客人。指遠方來客難得,應予禮待。

    小人喜干戈,君子容說話:小人不懂得道理,動不動就訴諸武力;君子總是以理服人的。

    但得方便地,何處不為人:只要有對人行方便的條件和環境,就要努力做出有益於人們的事情。指人要有熱愛公益、助人為樂的精神。

    單身漢的錢多,討了婆娘燒破鍋:單身漢一人開支小,錢就多,一旦娶了老婆成了家,不精打細算,就會受窮。

    不法古不修今:指不應效法古代,也不應拘泥於現狀。

    半斤對八兩:兩個人的水平都很一般,而且相當,有貶義。

    飽漢不知餓漢飢:比喻處境好的人,不能理解別人的苦衷。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比喻一種情況的形成,是經過長時間的積累、醞釀的。

    病從口入,禍從口出:指病毒常常因飲食不注意而入侵,災禍往往因說話不謹慎而招致 。

    不看僧面看佛面:比喻請看第三者的情面幫助或寬恕某一個人。

    “俗語”一詞,始見於中國西漢司馬遷《史記·滑稽列傳》附褚少孫補寫的《西門豹治鄴》一文:“民人俗語日:‘即不為河伯娶婦,水來漂沒,溺其人民’雲。”這裡的“俗語”一詞,是指民間流傳的說法。

    在我們周圍,總是可以聽到各種各樣的俗語老話,這些老話可以流傳至今的,自然有著它的道理。主要還是因為俗語不僅通俗易懂,還有很大一部分隱含著深刻的道理。

  • 3 # 每天學點兒國學

    民間俗語,往往能夠用非常通俗詼諧的語言、形象生動的方式,闡述一些深刻的道理,傳授人生的經驗和智慧,或是給人以警策,讓人們更加清醒地認識世界,洞察人性,適應社會,少走彎路,千百年來為人們所津津樂道,有著極強的生命力和價值。

    下面,就個人印象和體會比較深的,略舉一二:

    1、鋸響就有末兒:這是剛參加工作時,我們科室領導經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字面上看,很好理解,鋸子一響,就會有木屑落下來。比喻只要做事,就有效果。只要有付出,就會有收穫。所謂“行者常至,為者常成”、“只問耕耘,莫問收穫”,也是這個意思,就怕光說不練,耍嘴把勢。

    2、飽帶乾糧,晴帶傘:印象裡,高中求學時基本上一個月回一次家。每逢返校,嫌麻煩,不願多帶東西時,後鄰一位老太太經常在一旁這樣唸叨。字面上看,分明是一位慈母在不厭其煩地叮囑即將出門的遊子:臨行之前,雖然已經吃飽了,也要帶上足夠的乾糧;即使現在是晴天,還是要帶上雨傘。實際是告誡人們不管做什麼事,都要有一種憂患意識、風險意識,把問題考慮多一些,做好防範措施,確保有備無患。另如“窮家富路”,即使家裡很窮,但是,出門在外也要多帶些盤纏,以備不時之需。再如,《增廣賢文》中也講“宜未雨而綢繆,毋臨渴而掘井”。沒到下雨的時候,就要把房子修補完善好,不要等到了口渴的時候,才想起來來挖井。臨時抱佛腳、火燒眉毛,只能亂了方寸。

    3、運算元勤撥拉,寫字勤忽拉:運算元,就是算盤,相當於現在的計算機,要想打得熟練,必須經常上手,一天不練就要手生。忽拉,擬聲,借用打麻將時洗牌的動作,形容寫字、練書法時手臂的舞動。要寫好字,只有多寫多畫。像王羲之、智永和尚那樣,練字洗墨,一池的水都被染黑,用廢的禿筆頭裝滿十幾個大甕。這句俗語,有的寫作“算盤勤撥拉,拳腳勤踏打”。學拳腳,練功夫,關鍵也在一個“勤”,“冬練三九,夏練三伏”,要經常操練。這些都在告訴人們,不管是掌握一門技能,還是做成一件事,都要多下功夫,持之以恆。只要功夫下得深,鐵杵也能磨成針。

    總之,民間俗語是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和民族精神的重要滋養,非常值得大家用心去學習掌握,領會運用。

  • 4 # 願為護花鈴

    民間諺語定義是人們對生產,生活中長期積累的經驗進行描述的簡練語言。

    正是因為都有道理,所以才能流傳後世。因此鄙人並不認為其中的哪個是最有道理的,或是說鄙人認為哪個都是最有道理的。若是堅持想要知道哪個最有道理,那麼就思索一下哪個是你在生活中所經歷過的,體會到的。

    民間諺語大致有:

    不怕人窮,就怕志短。

    天上下雨地上滑,自己跌倒自己爬。

    天才出於勤奮,知識來自實踐。

    吃不窮,穿不窮,盤算不到一世窮。

    凍死懶人,餓死饞人。

    人過留名,雁過留聲。

    人要臉,樹要皮。

    一個籬笆十根樁,一個好漢三個幫。

    人心齊,泰山移。

    大家一條心,黃土變成金。

    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

    人人是聖人,人多出韓信。

    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

    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人心要實,火心要虛。

    澆花澆根,交人交心。

    是親三分向,是灰熱起土。

    遠親不如近鄰,近鄰不如對門。

    鄰居好,賽金寶。

    窮在鬧市無人問,富在深山有遠親。

    沒(不)做虧心事,不怕鬼叫門。

    真金不怕火煉,腳正不怕鞋歪。

    身正不怕影子斜。

    打鐵先要自身硬。

    無風樹不響,無蝨不癢癢。

    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為。

    紙裡包不住火,眼裡揉不得沙。

    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

    見利不要命,鑽頭不顧腚。

    不見棺材不落淚。

    不到黃河心不死。

    人不傷心不落淚。

    好漢不提當年勇。

    哪壺不開提哪壺。

    站著說話不腰疼。

    一瓶子不滿,半瓶子晃盪。

    一個半斤,一個八兩。

    一問三不知,神仙怪不得。

    一毛不拔。

    一回生,兩回熟。

    三錐子扎不出血來。

    先小人,後君子。

    刀子嘴,豆腐心。

    光打雷,不下雨。

    不怕慢,就怕站。

    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過河拆橋,卸磨殺驢。

    當面是人,背後是鬼。

    閻王好見,小鬼難纏。

    舊的不去,新的不來。

    不經一事,不長一智。

    不受苦中苦,難得甜上甜。

    不經冬寒,不知春暖。

    明槍好躲,暗箭難防。

    養兵千日,用兵一時。

    前人栽樹,後人乘涼。

    殺人償命,傷人處刑。

    河有兩岸,事有兩面。

    不怕一萬,就怕萬一。

    月無常圓,人無長壽。

    花有謝時,筵有散時。

    瓜無滾圓,人無十全。

    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

    沒有金鋼鑽,別攬瓷器活。

    心急喝不得熱黏粥。

    醜媳婦總要見公婆。

    有錢難買後悔藥。

    有錢難買回頭看。

    光棍不吃眼前虧。

    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

    巧媳婦難為無米之炊。

    好手難繡沒線花。

    井水不犯河水。

    遠水不解近渴。

    打著燈籠沒處找。

    瞎貓碰上死老鼠。

    染坊裡拿不出白布來。

    雞窩裡飛不出鳳凰來。

    狗嘴裡吐不出象牙來。

    軟刀子殺人不見血。

    外來的和尚會念經。

    從南京到北京,買的不如賣的精。

    漫天要價,就地還錢。

    先嚐後買,才知好歹。

    黑字落在白紙上,釘子砸在木頭裡。

    馬前不磕頭,馬後去作揖。

    軟的欺,硬的怕,見了老虎就跪下。

    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

    看人下菜碟。

    只講過五關,不講走麥城。

    坐山觀虎鬥,倚橋看水流。

    拔出蘿蔔帶出泥。

    臨死拉個墊背的。

    醉死不認那壺酒錢。

    惡人先告狀。

    越說他胖,他越喘。

    守著乾草餓死牛。

    有棗沒棗打一竿。

    恨鐵不成鋼。

    心靜自然涼。

    藝高人膽大。

    禮多人不怪。

    貪多嚼不爛。

    吃飯穿衣量家當。

    磨刀不誤砍柴功。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

    打人別打臉,說話別揭短。

    吃人家嘴短,拿了人家手短。

    老將不減當年勇。

    強將手下無弱兵。

    兵熊熊一個,將熊熊一窩。

    莫貪意外財,莫飲過量酒。

    無零不成賬。

    向人難向理。

    說謊就怕三當面。

    會說的不如會聽的。

    只幫窮人餐鍋,不幫富人吃喝。

    眼大手小,啥也幹不了。

    有話說在面上,有菜切在案上。

    話不說不知,木不鑽不透。

    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

    酒肉朋友,難得長久。

    出門不叫哥,必然走路多。

    能人不怕多,壞人怕一個。

    一勤生百巧。

    想學驚人藝,須下苦工夫。

    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滴水穿石非一日之工。

    小時懶,大時貧。

    買盡天下物,難買子孫賢。

    嬌生慣養,沒有好兒郎。

    好女不如好女婿,好兒不如好兒媳。

    千枝連根,十指連心。

    兒不嫌娘醜,狗不嫌家貧。

    要知父母恩,懷裡抱兒孫。

    有病早治,省錢省事。

    千層單不如一層棉。

    春捂秋凍,沒災沒病。

    手舞足蹈,九十不老。

    飯後三百步,不用進藥鋪。

    飯後百步走,活到九十九。

    春吃蒜,冬吃薑,不用醫生開藥方。

    出汗不迎風,走路要挺胸。

    若要身體壯,飯菜嚼成漿。

    吃飯先喝湯,強似開藥方。

    酒過傷身,氣過傷人。

    笑一笑十年少,愁一愁白了頭。

    害人終害己,為人為到底。

    仇結仇,沒有頭。

    他仇我不仇,冤家即了休。

    樹老半心空,人老百事通。

    善惡到頭終有報,遠走高飛也難逃。

    寧走十步遠,不走一步險。

    十句好話能成事,一句壞話事不成。

    .

    .

    僅是鄙人愚昧的見解,若有錯誤,還望斧正。

  • 5 # 潘心雨

    你認為最有道理的民間諺語是那句?

    ⒈早霞不出門,晚霞行千里。

    ⒉瓦片雲,曬死人,雲如鱗,雨淋淋。

    ⒊八月十五雲遮月,正月十五雪映燈。

    ⒋西邊起雲一陣風,南邊雲來長流簷。

    ⒌月亮照亂地,不下都稀奇。

    ⒍螞蟻搬家蛇過道,大雨不久就來到。

    ⒎夏至有雨秋來早。

    ⒏一年之計在於春,一天之計在於晨。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孩子四個月,可以把孩子給婆婆帶,自己出去上班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