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塵埃讀歷史

    史彌遠專權近三十年,不但得以善終,而且逃脫了被史書列入“奸臣傳”的懲罰,這其中有三個原因。

    首先,史彌遠深知取得皇帝信任和後宮勢力支援對其地位的影響,同時毫不手軟地誅殺異己勢力。

    宋代由於軍事指揮體制上的巨大缺陷,導致對外戰爭屢屢失敗,有宋三百年,歷代皇帝均傾向於執行求和、偏安的方針策略。即使有皇帝想要北伐復國,但稍稍一碰壁,立即縮回。史彌遠所經寧宗、理宗兩帝均持此思想,不願操心國事,只貪圖安逸享樂,偏安一隅。史彌遠對金國的態度始終是主和,這在政治思想上就投合了寧宗、理宗的胃口。

    嘉定和議後,金章宗問自己的侍從之臣:“宋人請和後,還會再違背盟約嗎?”侍臣回答說:“宋主不問政事,軍隊虛弱不能作戰,兩淮發生戰爭後,千里蕭條不見人煙。大臣鑑於主戰的韓侂冑的下場,無人敢擔責任。宋朝是不敢再開戰的。”

    宋寧宗確實如這位侍臣所云,貪圖安逸,將政事交給主和的史彌遠,自己做他的快活風流皇帝去了。曾有大臣在韓侂冑被殺後上奏章說:“大權剛剛收回,應切記防微杜漸,不要再蹈權臣擅專的覆轍。”但寧宗極為厭煩國事的屑瑣,對他來說,他只願享受做皇帝的快活,不願承擔與此相應的義務。

    後宮的楊皇后與太子也深知自己的地位需要朝臣來支援,尤其是在朝廷中具有舉足輕重地位的朝臣。史彌遠誅韓侂冑,一方面使他們去除了心腹大患,一方面也使他們為了日後地位的鞏固,不得不和史彌遠結盟。倒韓有功的史彌遠受楊皇后支援,幾個月內連升四級,由禮部侍郎躍為右丞相兼樞密使。他驅逐韓的爪牙,代之以自己的勢力,形成盤根錯節的政治勢力。嘉定元年十一月,他丁憂期間,宮廷上下從寧宗到皇太子都不讓他離開。太子甚至請寧宗在京城賜給史彌遠一座宅院,讓他在京服喪,以便諮詢政事。在第二年五月,寧宗就破例復史彌遠,還擔心史彌遠礙於輿論,不能及時赴京,派出督促的使者相望於道。這樣,史彌遠服喪未完,就重新作了宰相。

    立理宗趙昀後,史彌遠深恐皇太子趙竑捲土重來。趙竑接位原是名正言順,若其登高一呼,趙昀的帝位便岌岌可危,自己必然有滅族之禍。因此,史彌遠迫不及待地將趙竑放出京城,想日後尋機斬草除根。可巧,湖州人潘壬早就想謀反,見史彌遠擅行廢立,便想聯合另一支農民軍頭領李全,打著濟王趙竑的旗號造反。李全假裝答應起事,約好日期,卻按兵不動。潘壬等見李全軍不至,害怕事洩,就讓手底下人裝扮成李全軍隊的模樣,夜入州城,求見濟王。趙竑嚇得躲了起來。潘壬搜到他後,以黃袍加身,逼他造反。趙竑哭著不從。最後不得已,要求不傷害太后、皇帝,答應後才開府庫金帛犒軍,並立榜揭數史彌遠廢立的罪惡,說以二十萬水陸精兵進逼臨安。等到天亮,濟王一看所謂精兵,不過是一些太湖漁民。如此烏合之眾,哪堪一擊!濟王后悔之下,急忙派王元春至朝廷彙報,自己率領湖州的軍隊討伐潘壬。等史彌遠聽王元春報告後,派兵討伐時,叛亂已被濟王平息,潘壬被捕斬。事情雖然平息了,但史彌遠心裡驚懼非常,詐言濟王有病,派御醫至湖州,逼趙竑自縊而死。然後假傳天下說濟王趙竑患急病而死。這樣才了卻了心頭大患。

    其次,史彌遠在朝廷廣樹自己的親信黨羽,以使“政令暢通”。

    負責進奏院的官員陳宓上書說:“大臣(指史彌遠)所用,非親即故,執政選擇容易駕馭之人,臺諫選謹慎緘默之士。都司和樞密院無一不是自己親暱之輩。”鄧若水上疏說:“宣繪是史彌遠的肺腑;王愈是史彌遠的耳目,盛章、李知孝是他的鷹犬;馮榯是他的爪牙。史彌遠想辦某事,害某人,那麼這幾個人必然相與為謀,怎麼會把陛下的旨意放在眼裡呢?”

    確實是這樣,史彌遠專權之時,許多大臣已不將皇上放在眼中。紹定四年九月,臨安發生大火,殿前司副都指揮使馮榯帶領禁軍專門防護史家相府,其它地方就無人管了。結果,大火燒掉了太廟、三省、六部、御史臺、秘書省,連存放皇帝家譜的玉牒也陷入火海,丞相府卻因救護有力而絲毫未損。大火過後,理宗只好將太廟祖先牌位暫置景靈宮,三省六部樞密院各找地方辦公。

    史彌遠手下有“三兇”:梁成大,李知孝,莫澤。其中尤以梁成大為最,連“三兇”之一的李知孝都說,與梁成大青史同傳是世上最不能容忍之事。寶慶元年(年)夏,因史彌遠逼死濟王趙竑,名士魏了翁、真德秀紛紛上書為濟王鳴冤。三兇便接連上書彈劾魏、真二人,說他們與濟王有私,朋比為奸。理宗明白三人為史彌遠主使,不得已將魏、真二人罷去。史彌遠又有死黨薛極、胡榘,民謠說二人是“草頭古,天下苦”。凡國家權力部門,如行政、監察、軍事等部均為史彌遠把持,有反對彌遠者,皆被罷去,想升官之人均諂附彌遠。當時有一出諷刺戲,一人手抓一石頭,用大鑽猛鑽,鑽了好久鑽不進去,另一人拍拍他頭說:“你不去鑽彌遠,卻來鑽彌堅,可知鑽不進去吧?”諷刺絕妙。

    第三,史彌遠善於自我粉飾,收買人心。

    史彌遠專權時朝政黑暗不次於韓侂冑,然而死後卻極具榮光,雖然有大臣上書言其奸惡,理宗卻不理睬;死時理宗輟朝三日以示哀悼,贈中書令,追封衛王,諡忠獻,戶部解銀承辦喪事。修史時,史彌遠與鄭清之等人合傳,未入奸臣傳。

    原因就在於史彌遠善於籠絡人心,爭取社會輿論。

    他首先限制自己身邊極近之人入仕。史彌遠最親密的朋友周鑄、兄史彌茂、甥夏周篆,別人均以為他們必然極貴,但周鑄老死於布衣,史彌茂僅以其父史浩的恩蔭得以入仕,夏周篆僅做到一個小小的訓武郎。

    最為厲害的一手是,他為已故宰相趙汝愚平凡昭雪,修改了韓侂冑干預下編成的國史,並大力宣揚理學,為遭侂胄迫害的“偽學”黨人朱熹、彭龜年、呂祖儉等人平反,並錄用他們的後人,朱熹的著作重新立於學官。一些名士真德秀、魏了翁也不次進用。雖然他這些手段是表面文章,但客觀上促進了理學的復興,在史彌遠死後,理宗下詔將周敦頤、張載、程頤、程顥從祀於孔子廟廷,將理學視之為救國之學。

    《宋史》的修撰者脫脫雖為蒙古人,然而他用儒術來治理國家,史稱“脫脫更張”。另一主要作者歐陽玄更是自由熟讀經史,尤為精通程朱理學。因此,史彌遠雖然長期作威作福,使南宋朝政日益腐敗,但未被《宋史》列入“奸臣傳”。

  • 2 # 李從嘉的戰爭茶室

    因為歷史上史家比紅樓夢裡的史家還牛的多,朱熹等人都欠它家人情.史浩是史彌遠的老爹,家族從1162年到1243年出了三代宰相,賈似道和朱熹都是他家提拔的.賈似道在初入官場就得到了史巖之(史彌遠侄子,宰相史嵩之的弟弟)的推薦,在戶部任職。賈似道還是史巖之兄弟的親戚,賈似道能做大史家也是重要因素.史家有正人君子們追捧,有真小人親戚當靠山,在南宋還真沒人敢惹.

  • 3 # 小蘭愛繪畫

    史彌遠雖然擅權誤國,但是他排斥同僚的做法間接維持了南宋朝廷的穩定,對當時國家的發展有利,所以沒被寫入奸臣傳。史彌遠自公元1207年升為禮部尚書掌握朝廷實權後,到公元1233年十月病死,前後擅權長達23年。他的死,雖然對南宋朝局有著非常積極的影響,但由於其擅權太久,其種下的惡果已非一朝一夕可以去除。史彌遠擅權誤國主要體現在兩方面,一是對金屈膝求和;二是妄行廢立皇儲。一、對金屈膝求和:史彌遠是宋孝宗期宰相史浩之子,雖為父子,但行事作風卻與其父南轅北轍。史浩主張北伐中原,收復失地,為岳飛昭雪平反;而史彌遠卻一意向金求和,不僅恢復了奸臣秦檜申王爵位和忠獻的諡號,而且與金國重訂和議,使南宋遭受了更大的損失。二、妄行廢立皇儲:趙與願死後,宋寧宗立趙貴和為皇子,賜名趙竑,準備由他繼承大寶。此時的趙竑雖然已結婚生子,但胸無城府,直言將來要把史彌遠貶到新州。他的這些牢騷被史彌遠安排在趙竑身邊的宮女全部告訴了史彌遠,史彌遠遂決定謀劃廢立皇儲的政變。史彌遠的第一步就是把宋太祖長子趙德昭之後的趙與莒推薦給宋寧宗,賜名趙貴誠,立為皇侄。史彌遠乘宋寧宗病重之機,偽稱宋寧宗下詔立趙貴誠為皇子,並改名趙昀,朝中無人敢追問真假。不久,宋寧宗駕崩,史彌遠加快了廢立皇儲的步驟。他命楊皇后的侄子楊谷、楊石兄弟進宮,告知欲立趙昀為帝的打算。意外的是,楊皇后卻對此事並不贊同,楊氏兄弟進宮繼續規勸楊皇后,在史彌遠的威逼利誘之下,楊皇后違心地同意了立趙昀為帝,是為宋理宗。而趙竑被改封濟王,遷居湖州。

  • 4 # 四野後人論歷史

    史彌遠系權相非奸相,觀其為宋寧宗十七年相之所作所為,立理宗後又為獨相九年,可謂一言九鼎的大人物,連皇帝都要看著他的意思決定事情。他任宰相二十餘年雖無大的作為,但亦有善政,頗能知人善任,且愛惜人才。然後他掌權日久,耳中已經聽不進去不同的聲音,難免要擅權霸道,南宋的最終滅亡更是少不了他的獨特貢獻。正因為他執政期間雖有大過但亦有功,所以元人脫脫主編《宋史》時沒有把他列入奸臣傳中。

  • 5 # Dclee86

    史彌遠,(1164年2月23日—1233年11月27日),字同叔,號小溪,別號靜齋。明州鄞縣(今浙江省寧波市鄞州區)人,南宋奸臣。史彌遠在宋寧宗和宋理宗時期擅權共26年,死後追封衛王,諡忠獻。諡號與奸相秦檜同,寓意深遠。

    史彌遠專權(1207-1233年)是對南宋中後期政局影響十分重大的事件。對金採取屈服妥協,對南宋人民則瘋狂掠奪。史彌遠專權起始於在韓侂冑北伐(1207年)失敗,透過誅滅韓黨和平反昭雪進而拜相,開始專權。其專權如下: 1,大權獨攬。透過清理韓黨和平反昭雪獨攬相權,破壞既定的宰執制度。獨攥官吏任命大權,培植個人勢力,操縱檯諫,控制言路。2,涉及國本,矯詔廢立。因不願趙竑登上皇位,精心調教趙昀(宋理宗),散佈吉兆。又透過矯詔廢立,湖州之變,獲取更大的擅權資本。

    史彌遠專政年代比秦檜長,擅權程度超過韓侂冑,但其生前,公開反對者遠比秦、韓為少;在其身後,也沒有如秦、韓那樣打入《奸臣傳》。究其原因在於: 1,殘害忠良之事,交於臺諫爪牙去幹,肆毒程度也較秦、韓為輕,大都做得不落痕跡。2,專政同時,以爵祿籠絡天下之士,且“薦引諸賢”,提高理學派的地位。“外示涵洪而陰掩其跡,內用牢籠而微見其機”。既沒有韓侂冑那樣赤裸裸,又比秦檜更狡黠陰鷙。

    史彌遠專政二十五年,對內以鞏固權勢、對外以苟且偷安為其執政的根本宗旨。比起韓侂冑來,史彌遠的流毒更深、為害更烈。韓侂冑專政,“天下之勢,如人少壯而得疾,其療之也易為功”;史彌遠專政,“天下之勢,如人垂老而得疾,故其療之也難為功”。韓侂冑與史彌遠前後折騰了近四十年,南宋後期的衰頹走勢已不可逆轉。

  • 6 # 沙雅筆記

    奸臣的定義是欺上罔下,表面上對君主迎合溜鬚,私底下結黨營私,打擊異己,對君主不忠誠;對下的黎民百姓,為自己利益不惜殘忍打擊報復、橫行霸道,甚至濫殺無辜。奸臣甚至有弒君殺臣,弄權誤國。《奸臣傳》是一部記錄中國古代奸臣的罪惡史。

    史彌遠,字同叔。明州鄞縣人,南宋權臣,官至宰相。史彌遠掌權二十六年,權傾內外,對外他奉行屈膝求和於金國,他始終代表和堅決維護文官士大夫集團的利益。為此,他上限制皇權,下打擊武將和外戚勢力,內壓榨百姓,外屈膝求和。為了維護這利益集團他使出渾身解數、不惜一切代價,為此他做了設計殺害韓侂冑、扶持宋理宗繼承皇位備受爭議。有人認為史彌遠是奸臣,侵害國家利益,也有人認為史彌遠個人是能臣,為國家作出了不少的貢獻。但從南宋整體考慮還達不到奸臣的標準。只能說權臣的權力缺乏有力監管。

    史彌遠

    殺韓侂冑:韓侂冑在開禧北伐與金國交戰中失敗,無奈之下只能議和,金國提出議和的前提是要韓侂冑的頭顱。史彌遠答應了金國的所有議和條件,包括殺韓侂冑。史彌遠本來就有取而代之的想法,這個更是千載難逢的機會。他利用韓侂冑與楊皇后的矛盾,與楊皇后聯合下假皇帝詔書,將韓侂冑殺害,完全瞞著皇帝就殺害了韓侂冑。隨後史彌遠逐漸的掌握了朝廷實權。

    韓侂冑

    矯詔立宋理宗繼承皇位:嘉定十四年宋寧宗立趙竑為皇太子。趙竑看不慣史彌遠的擅權跋扈,史彌遠深知趙竑即位對自己不利。為了保證權力和地位,史彌遠想把趙竑廢了。請求皇帝廢除趙竑顯然不現實。史彌遠在宋寧宗去世的當晚,夜召趙昀入宮,並將其帶到楊皇后那兒。利用自己的權力逼迫和楊皇后再次矯詔立趙昀為帝,也就是後來的宋理宗。

    宋理宗

    宋理宗即位後史彌遠更加專權、更加囂張跋扈,可是他的專權不危害江山社稷。史彌遠奉行的求和於金國引起很多主戰派和民眾的不滿。但是也使得南宋不亡於金,維護了南宋朝廷穩定的形勢貢獻也很大,使得朝廷能夠在一個相對平穩的環境下發展,社會得以一定的發展。他執政期間有功有過,算不上奸臣,只能說權臣的權力濫用!

    史彌遠

  • 7 # 大目

    南宋權臣史彌遠雖然對金國也是屈膝求和,但南宋最大的奸臣投降派非秦檜莫屬。因為秦檜是殺害宋朝抗敵英雄岳飛、瓦解宋朝抗敵軍隊的罪魁禍首,是宋朝割地賠款、簽署喪權辱國不平等協議的賣國賊,宋朝就因為秦賊與金國簽署的不平等的《和議》而失去了半壁江山,所以秦檜是宋朝最大的賣國奸臣。而史彌遠他只不過是延續秦檜對金國屈膝求和的路子走而己,還達不到被列入《奸臣傳》的條件。

  • 8 # 大平哥

    嚴格的講,史彌遠可能更算是權相而不是奸相。奸相要不就是在國內殘害忠良,搞亂社會經濟,致使百姓困苦,國力損耗,要不就是投敵賣國,損己國而利他國。奸相秦檜就是因為在南宋戰場上佔據優勢的情況下,冤殺岳飛等愛國將領,又是割地又是賠款,賣國求榮,白白損耗大宋國力而利了金國,因此被稱為奸相一點也不冤枉。

    史彌遠雖然前後把持南宋朝政26年,並聯合楊皇后矯詔殺害北伐失敗的韓侂冑,宋寧宗病逝後又矯詔立宋理宗為帝,但這只是他對權力的渴望,並沒有說殘害百姓、損耗國力。而且他保持朝政後,也沒有任人唯親,還大力恢復理學派文人的地位,對朱熹也進行了追封。

    雖然他和金國簽訂了嘉定合議,歲幣由20萬增加到30萬,還另加300萬兩軍費,但是金國也歸還了大散關等南宋國土。最主要的為南宋贏得了和平的發展環境,因為打仗是很損耗國力的,而且以當時南宋的國力,打敗仗的機率很大,與其打敗仗割地賠款求和,主動求和在當時也是符合實際的。而且在史彌遠手裡,整個南宋朝廷好像還真沒有丟失過一寸國土,南宋臣民也算是安居樂業了。

    不過,保持朝政,矯詔殺害大臣和擁立君主,終非臣子所為,因此歷史史彌遠的評價也是不好的。

  • 9 # 茶談怪論

    然在其為相的二十六年時間裡,他恢復理學地位,為趙汝愚等平反,政治軍事任用了一些有能力之人,輔助寧宗、理宗維持了國家的穩定、社會的安寧。

    至於同樣對金國屈膝求和,秦檜成了奸臣,他確沒有被列入。可以透過兩人所處的時代背景來分析:靖康之難,徽宗、欽總二帝被俘,激起了大宋軍民收復河山的壯志,也湧現出一批抗金的優秀將領:宗澤、韓世忠、岳飛、劉光世等。到了南宋初年,宋軍在對金人的戰爭中還趨於優勢,就在岳飛直搗黃龍之時,秦檜受金人指使,利用高宗對岳飛的疑心和二帝南歸的處境,讓高宗相信求和才是最好的處理方式。最後還利用高宗的疑心將岳飛殺害,實足的漢奸嘴臉;反觀史彌遠的求和戰略,它是韓侂冑北伐兵敗後,大宋軍民戰鬥信心受挫後提出的,不存在賣國求榮之心。而且觀其前半生,積累國力,養精蓄銳,勢機而發,是其一直的主張。相比較,與秦檜對金國的求和性質還是有所不同。說其 軍事上不具備必勝的信念 更加合適。

  • 10 # 為國釣魚

    元人花了兩年零七個月在宋代《國史》的基礎上修成《宋史》共496卷,是規模最龐大的一部正史,元代史官根本沒有時間對史料進行合理刪削整理,所以《宋史》顯得繁蕪雜亂,常有“一事多見,互有牴牾”之處。但也正因為如此,《宋史》基本上反映了宋代的真實面貌和宋人對事物的看法。結合多方史料來看,《宋史》在人物定位、評價上是非常準確的

    史彌遠為什麼沒有資格進《奸臣傳》呢?原因不外乎這樣幾點

    1.史彌遠殺韓侂冑之“白手套”

    韓侂冑主持的“開禧北伐”失敗,開禧三年十一月甲戌,寧宗以[輕啟兵端]為由下詔罷韓侂冑平章軍國事;乙亥,[禮部侍郎史彌遠等以密旨命主管殿前司公事夏震誅韓侂冑於玉津園。]~《宋史》本紀:寧宗二

    殺韓侂冑是史彌遠的主意,但當時史彌遠只是禮部副職,沒有權力命令夏震,他只是向夏震傳達了“密旨”。這道密旨是誰下的呢?

    韓侂冑為[堅寵固位]而力主北伐,實際南宋朝野無論在軍隊訓練、思想、物資等方面都沒有準備好,例如嘉泰四年五月追封岳飛為鄂王[以勵忠義],但直到開禧二年四月雙方已經大打出手時才聽從權禮部侍郎李壁的建議[削(秦)檜王爵,改諡繆醜]。誅韓一事在《宋史》史彌遠傳中的記載是:

    [兵端既開,敗衄相屬,累使求和,金人不聽。都城震驚,宮闈疑懼,常若禍在朝暮,然皆畏侂胄,莫敢言。彌遠力陳危迫之勢,皇子詢聞之,亟具奏,乃罷侂胄並陳自強右丞相。既而臺諫、給舍交章論駁,侂胄乃就誅。]~《宋史》卷414史彌遠

    我們可以看到,實際上宋人把殺韓侂冑當作是史彌遠的一大功績,參與其中的有一個重量級人物——寧宗的養子趙詢

    趙詢的份量其實還不夠殺韓侂冑。從《史彌遠》傳中我們應該注意到韓侂冑北伐失敗導致[宮闈疑懼],後宮中必然有人參與,是誰呢?

    南宋遺民周密在《齊東野語》中說,北伐作戰失利,吳曦叛宋附金自力被殺,韓侂冑決定派方信孺出使金國議和,沒想到金國的議和五大條件中有一條是[欲太師首級],韓侂冑聞言大怒,[而用兵之謀復起]。韓侂冑的操作嚇壞了楊皇后

    [楊次山與皇后謀,俾皇子榮王詢入奏,言“侂胄再啟兵端,謀危社稷”,上不答。皇后從旁力請再三,欲從罷黜,上亦不答。]

    韓侂冑權勢盛隆、寵眷未衰,皇后與皇子親自“彈劾”都沒有達到目的。楊皇后擔心遭到韓侂冑報復,決心幹掉韓侂冑,一勞永逸。於是史彌遠走進了她的視線

    [後懼事洩,於是令次山於朝行中擇能任事者。時史彌遠為禮部侍郎、資善堂翊善,遂欣然承命。]

    ~《齊東野語》卷三:誅韓本末

    也就是說,在殺韓侂冑這件事情上史彌遠充當了楊皇后、皇子趙詢的“白手套”。周密的說法也得到了後世史家的普遍認可,《續資治通鑑》卷158就照抄了這段記載。

    2.史彌遠做人之“面面俱到”

    為了議和,史彌遠重新扛起丁割地賠款的老祖宗秦檜的大旗,在當時就飽受詬病,[(嘉定元年三月)戊子,復秦檜王爵、贈諡。當時用事人亟欲反韓侂冑之政,而不顧公議如此。亅~《續資治通鑑》卷158

    但史彌遠也沒有去動岳飛的贈官、贈諡,理宗繼位的第二年他還把岳飛的諡號由“武穆”改為了“忠武”,[(寶慶元年二月)甲午,詔“故太師,武勝、定國軍節度使,鄂王岳飛改諡<忠武>”。]~《續資治通鑑》卷163

    主降派、主戰派,史彌遠兩邊都沒有得罪,隨著形勢轉變,史彌遠本人也由主和派變成了“暗中給金國下絆子派”和“堅決抵抗派”,他暗中接濟金國境內的紅襖軍、招納並支援李全等豪強對金作戰;金國被蒙古打得丟城失地決心“取償於宋”時,史彌遠組織宋軍抵抗,南宋非但寸土不失反而奇蹟般地倒推了回去。在這個過程中,史彌遠一手提拔了孟宗政、孟珙父子

    史彌遠還替趙汝愚平了反;替在誅殺吳曦時立過大功、後被上司安丙誣殺的楊巨源平了反;替被汙名化了的理學宗師朱熹平了反……

    史彌遠大力提倡理學,理學由“偽學”成為了“正學”

    [釐正誣史,一時偽學黨人朱熹、彭龜年、楊萬里、呂祖儉雖已歿,或褒贈易名,或錄用其後,召還正人故老於外。]~《宋史》史彌遠傳

    受史彌遠褒贈的還有周敦頤、程顥、程頤、張載、張栻、張九成等人。理學家真德秀、魏了翁、王諮夔當時在朝為官,屢次對史彌遠喊打喊殺,觸怒史彌遠,但也只是外放宮祠。真德秀、魏了翁在史彌遠晚年(紹定四年六月)得到[並敘復官職祠祿。]~《續資治通鑑》卷165

    3.史彌遠的心胸之“氣得發狂”

    史彌遠除殺韓侂冑議和賠款外,還有一件事讓他飽受詬病——寧宗死後,逼楊太后同意廢寧宗親立的皇太子趙竑,改立自己親自挑進宮成為皇子的理宗趙昀。

    從趙竑得罪史彌遠的過程和他被廢后很快就牽連進謀反案來看,趙竑的性格缺陷很明顯——平時“輕浮、狂傲”,遇事“輕信、軟弱”,他並不適合在當時紛亂複雜的情勢下出任南宋皇帝。“廢立”這件事史彌遠的確有私心,但如果站在國家角度看,並不算是一件壞事

    但是史彌遠陰謀廢立的舉動犯了儒家大忌

    四川井研有個進士叫鄧若水,鄧若水一直看不慣史彌遠。嘉定十三年六月,鄧若水在廷試文章中就噴了史彌遠一臉口水

    [時史彌遠柄國欠,鄧若水對策,論其奸,宜罷之,考官置之末甲。策語播行都,士爭誦之。彌遠怒,瑜府尹,使逆旅主人譏其出入,將置之罪,久之乃已。]~《續資治通鑑》卷161

    鄧若水憑這篇痛罵當朝宰相的文章考中了進士,考官的操作也是神奇,然後這篇文章就在臨安傳瘋了。史彌遠氣得直吹鬍子,就讓臨安府尹找人誣告鄧若水在赴京趕考途中偷雞摸狗拔蒜苗,想整鄧若水。過了一段時間這事就慢慢平息了,不了了之

    鄧若水悠哉悠哉過了五年小日子,當他知道史彌遠悄悄逼趙竑自縊後便立馬給理宗寫了一封信

    [(寶慶元年五月)進士井研鄧若水上封事曰:“行大義,然後可以弭大謗;收大權,然後可以固大位;除大奸,然後可以息大難。寧宗皇帝晏駕,濟王當繼大位者也,廢默不聞於先帝,夜矯先帝之命,棄逐濟王,並殺皇孫而奉迎陛下……彌遠之徒,死有餘罪……”

    鄧若水在信裡說:寧宗死後,法定繼承人是趙竑,史彌遠這龜兒子矯詔廢了趙竑,改立了陛下。哎,你說廢了就廢了吧,對人家趙竑好點也行啊,結果沒半年他龜兒子又把人家趙竑父子給弄死了……哎,陛下,我不是說你不配做皇帝啊,老子是在說龜兒子史彌遠這夥人太歹毒了……陛下,砍了他替趙竑報仇吧!

    理宗把鄧若水來信交給了史彌遠,史彌遠氣得

    [奏上,彌遠以筆橫抺之。]

    拿起毛筆就在信上一陣亂塗,然後,就沒有然後了。估計史彌遠塗完信氣也就消了

    ~《續資治通鑑》卷163

    從而我們可以看到,史彌遠在位時南宋的言論基本上沒有禁忌,與之前的紹興黨禁、慶元黨禁相比簡直就是民主典範。這事要是換作秦檜,鄧袍哥自然鐵定跑不了不說還會連坐一大批人,然後“嚓嚓嚓……”

    [(秦檜)又命察事卒數百遊市間,聞言其奸者即捕送大理寺獄殺之。]~《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卷169

    “言論自由”,這一條應該是宋代士大夫眼中史彌遠與真正的鉅奸最大的差距

    4.史彌遠的底線之“羞恥”

    與真正的奸臣比,史彌遠這個人是有羞恥感的,他願意為自己的錯誤埋單

    紹定二年就有人說李全可能復叛,但史彌遠沒有拿這話當事,認為李全在山東處境複雜,有些事只是李全的權宜之策罷了。史彌遠既然這樣說了,其他人只好閉嘴

    [(紹定二年春正月)時李全反叛已蕃,史彌遠尚視為緩圖,人不敢言。]~《續資治通鑑》卷164

    紹定三年李全果真反叛。慘被打臉的史彌遠又羞又急,躲在家裡不好意思見人,半夜時分睡不著覺就偷偷出門投水自盡,幸好被他的一位小老婆起夜發現,把他撈了起來

    [(紹定三年十二月)行都聞李全之叛,居民有爭逃避者,史彌遠計無所出,引疾不視事……時飛檄載道,彌遠益恇悚,中夜,欲自沈於池,其妾見而持之,乃止。]~《續資治通鑑》卷165

    如果史彌遠成功自盡,那才真是白死了。第二年正月李全叛軍就被趙範、趙葵兩兄弟打得大敗,李全也被趙葵的手下趙必勝等人碎屍於爛泥塘中。

    打敗李全的趙氏兄弟也是史彌遠於寶慶三年[訪將才幹]訪來並一手提拔的

    綜上:史彌遠是一位有能力的權臣,他當權二十六年不但沒有得罪朝中主要派別,還透過提高理學地位收穫了士子的芳心。他距入《奸臣傳》還差著一個秦檜

    總結:跟後來那位大清裱糊匠比,史彌遠才是正經八百的南宋裱糊匠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哪些提高寫作文筆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