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蛋科夫斯基
-
2 # 愛種花的貓
其實不管做了什麼處理,仍然不建議生吃昆蟲。
至於說貝爾在生吃昆蟲時會有去頭的習慣,主要基於如下考慮:
昆蟲的口器大多較為鋒利,很容易對口腔、食道乃至腸胃造成一定的劃傷,因此去頭會相對安全一些。
另外去頭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去除昆蟲體內的寄生蟲,比如鐵線蟲等等,感興趣的話可以搜尋一下,關鍵詞“螳螂”“鐵線蟲”。不過寄生蟲一般都在昆蟲的內臟中,而昆蟲的內臟大多直接與頭部相連,因此實際上正確的做法應該是擰掉昆蟲頭部,並順勢拔出昆蟲內臟。貝爾那種用刀切掉昆蟲頭部的做法,其實對去除寄生蟲並沒有什麼作用。
最後強調一下,只為了玩的話,千萬不要嘗試生吃昆蟲、青蛙、蛇等貝爾常常生吃的動物,任何動物都不要生吃,因為可能含有大量的寄生蟲。
-
3 # 張三鳴
除非到了餓死的邊緣,否則不要去生吃任何昆蟲,跟去頭不去頭一點關係都沒有。真的餓極了,還管什麼頭不頭的。
有些人看到節目裡有人這樣做,就去想是可以模仿的,實際上,這是幼稚園思維。我覺得此類節目應該少播,因為有些小朋友在缺乏家長監管的情況下很容易模仿,萬一得了寄生蟲病有人負責嗎。
其實小時候吃過蠻多昆蟲,最常吃也是肉最多的莫過於這兩種了。第一個是知了猴,下面的是大蝗蟲,我們那叫做登大山,可以看出來,我圈出來它倆靠近頭部的位置,實際上,這是它們口感最好的部位,燒熟了有瘦肉的口感,如果揪掉頭部,那連線部分也大半去掉了,實在是暴殄天物啊。像知了猴的肚子我是不吃的,雌性大蝗蟲有卵,鹹蛋黃的味道,也還不錯。
像雲貴一帶,有蠻多吃昆蟲的地方,實際上,只要加工得法,未嘗不是一道高蛋白的風味美食。但是生吃什麼的,純屬無稽之談。
-
4 # 華南專家成果研究所
擰掉頭不是頭不能吃 是內臟不能吃 大多數昆蟲內臟口感都很差 或苦或澀 而且大多數寄生蟲都在昆蟲的消化系統之中。而昆蟲的營養也基本存在於整體的高蛋白質。頭部及內臟所有營養價值是比不過所存在的致病風險的。而且往往昆蟲頭部的外殼更硬 更尖 更容易傷人。所以從方便角度來說也是去掉頭部比較合適的。喜歡野外生存的話 建議你看看貝爺 德爺的作品你可以看到他們。吃蟲一般都是擰掉頭帶出內臟 或者直接擠出內臟以後吃掉。話說看貝爺吃蟲子真過癮。絕對食物鏈頂端的男人
-
5 # 獵奇動物社
在一些野外求生節目中,經常看到參與求生的人生吃一些生物,比如“貝爺”就經常這麼幹。當然,他們演示的只是在極端環境下,人如何儘可能的保證存活的方法,在正常生活中,無論是什麼樣的生物,都不建議生吃。那麼為什麼在野外求生生吃昆蟲時,都要把頭擰掉呢?我們簡單的來探討一下這個問題。
首先,我們來了解一下昆蟲的身體結構昆蟲是昆蟲綱下所有生物的總稱,目前已知的昆蟲已經超過了100萬種,它們分佈在世界各地。昆蟲是一種古老的物種,根據已發現的化石看,早在距今約4億年前,它們就已經出現在了地球上。在當下,只要是我們經常見到的生物,大都屬於昆蟲綱,比如蚊子、蒼蠅、蟬、蟑螂等等。
雖然不同的昆蟲的形態各異,但是所有的昆蟲都有著相同的身體結構,從整體上看,所有的昆蟲都是由頭、胸、腹、六條腿、一對觸角五大部分組成的。由於昆蟲是無脊椎動物,身體內沒有骨骼作為支撐,所以它們大都進化出了幾丁質的外殼(甲殼類動物也是一樣)用來當做身體的支撐和保護。
雖然我們平常見到的昆蟲大都有翅膀,但是並不是所有的昆蟲都有翅膀。在整個昆蟲綱下,根據翅膀的有無,又分為有翅亞綱和無翅亞綱。我們常見的昆蟲大都是有翅亞綱的,而無翅亞綱我們比較熟悉的昆蟲有跳蚤(整個蚤目下均為無翅昆蟲)、蝨子(整個蝨目下也是無翅昆蟲)等等。
▲上圖為跳蚤(無翅昆蟲)的身體結構
▲上圖為有翅昆蟲的結構
為什麼吃昆蟲一定要把頭擰掉?吃昆蟲時把頭擰掉,一共有三個原因:
01 昆蟲的內部結構
上圖就是昆蟲的內部解剖圖了,從圖中我們看出,昆蟲的整個消化系統,從咽喉到腸道都是緊密相連的,而在昆蟲進食時,一些寄生蟲和毒素全部累積在昆蟲的整個消化體統中。此時,如果把頭擰掉的話,整個消化系統會被整個帶出來,這樣能夠儘可能的避免一些寄生蟲被吃進體內。這一點相信小時候捉過螞蚱的小夥伴都有過類似的經歷,將螞蚱的頭扯下來時,會帶出長長的黑色的物體,其實,這就是螞蚱的消化系統。而且即使將螞蚱油炸以後,你還是能夠輕鬆的把頭拽下來並且帶出整個的消化系統。
02 頭部特徵
昆蟲的頭部是它主要的捕獵和進食器官,因此大多數的昆蟲頭部比較的硬,且沒有什麼營養成分,再加上昆蟲大都有比較尖利且堅硬的牙齒,所以,去除掉頭部就等於去除了昆蟲身體最硬而且最沒有營養的部分。
03 攻擊性
既然是生吃昆蟲,那麼就證明昆蟲還是具備攻擊性的。此時,如果你將昆蟲送入口中咀嚼,那麼它鉗狀的嘴巴還是有一定機率能夠咬傷人口腔的內壁或者是舌頭的。所以,為了安全起見,也最好將頭拽掉。
總結一下生吃昆蟲時將頭部擰下,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它的頭部與整個身體內的消化道相連,這樣能直接扯出消化道,使寄生蟲儘量的減少,而且擰掉頭也一定機率的減少了進食時受傷的可能性。不過,非極端情況下(為了保命)還是不要生吃昆蟲,比如螳螂是鐵線蟲主要的宿主,一旦被鐵線蟲入侵的螳螂,即使你將螳螂的消化道全部去除,在螳螂的腹中也有可能存在。不僅是昆蟲,只要是生物最好都不要生吃,比如我們常說的“三文魚刺身”,雖然美味,但是目前科學家已經從鮭魚身上檢測出了“鮭居尾孢蟲”這種寄生蟲。
所以,生吃本身就具有一定的風險,因此不再極端的環境下,最好不要嘗試。
回覆列表
我們來看一下螞蟻的頭部,看上去很堅硬對不對。這就是我們,啊不對……這就是為什麼不建議吃昆蟲的頭部,原因之一。那玩意有點硬。
而且昆蟲吃東西也要咬啊,既然能咬就有類似牙齒的東西。這個也很硬。吃起來不是嘎嘣脆。而是嘎嘣,不脆。
舉個很簡單的例子。雖然蝦不是昆蟲,但我們吃蝦的時候,是不是經常去掉腦袋呀。蝦頭沒什麼好吃的,而且不好嚼。所以吃蝦最好去掉頭,去掉殼再吃。當然,你油炸的隨意。
而且,我們常吃的麻辣小龍蝦,也是要去掉腦袋的。長這麼大我還沒見過誰吃麻辣小龍蝦要吃腦袋。(我好像都聞到味道了)
而且,貝爺都說過“昆蟲的頭部很噁心”。為什麼?因為除了口感和外觀之外,大家想想頭是用來幹嘛的?吃呀,昆蟲也要吃飯呀。如果你想嚐嚐昆蟲吃的是什麼,那麼請慢慢品味昆蟲的頭部。(我這裡就不放圖了)
而且最好不要吃昆蟲的消化系統。鬼知道里面都是什麼東西。我們人類吃大部分動物都要去掉內臟的,比如吃蝦吃魚。
(這是我回答中,味道感最複雜的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