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老楊
-
2 # 文史小默
雖然現在很多人吹捧魯肅的榻上策,但對比諸葛亮的隆中對與周瑜的二分天下,榻上策明顯要差一截。
先說說榻上策那時候孫權剛剛繼承了其兄孫策的江東基業,要的是江東的穩定。所以,魯肅的榻上策會讓孫權熱血沸騰。
當然佔據江南(包括荊州地區的江南區域),與曹操隔江對峙確實是一個非常好的策略,但別忘了北邊肥水邊上的合肥與西邊的益州,這兩處註定讓東吳無法爭雄天下,甚至自保都可能會出問題。
再說說諸葛亮的隆中對不得不說諸葛亮對天下時局的把控很到位,茅草廬的一番談天說地,劉備就輕鬆佔領了荊州南部四郡,最後還佔領了益州。
可見,三分天下在諸葛亮的腦海中並不是件難事,但荊、益同時出兵,對曹魏形成夾擊之勢,這未免有點太過牽強了。
千里分兵合擊,如果配上兩部電話,或許真的能成功。看看襄樊之戰,關羽敗成那樣,益州竟然一點反應都沒有,足見荊、益分兵的弊端。
最後說說周瑜的二分天下
其實周瑜這個人,我還是挺佩服他的。說幹就幹,赤壁之戰前夕提出二分天下,擊敗曹操之後,立即就去奪取南郡,搶佔戰略要地。
如果周瑜能在活十年,說不定他那攻取益州,聯合關中馬超共同對抗曹操的目標真的就實現了,那可就真的沒有劉備什麼事了。
三策對比,終極大比拼所謂策略其實就是一個人才能的表現形式。榻上策重在固守孫氏的江東基業,對剛剛接手江東的孫權來說,是非常重要的策略。
周瑜的二分天下只不過是榻上策的延續。榻上策主要是防備還在北方與袁紹惡戰的曹操,而且以魯肅的預判,官渡之戰曹操是肯定能擊敗袁紹的,此後北方的勁敵也只有曹操一人。
可在赤壁之戰中,曹操被孫劉聯軍擊敗了,那此時孫權也就開始考慮周瑜的二分天下了,畢竟統一天下是魏蜀吳三國君主的共同理想。
如果真的能佔領了益州,聯合關中馬超共同對戰曹操,那曹操基本上就是難逃敗局了。赤壁之戰後,孫權的心理重心也逐漸的偏向了二分天下這邊。
可惜天不遂人願,周瑜丟下個想法就英年早逝了。導致孫權不得不繼續回到魯肅的榻上策中來,甚至將南郡也借給了劉備,雙方合力共抗北方強大的曹操。
其實表面上看,如果周瑜攻佔益州,那天下就沒有劉備什麼事了。可週瑜真的敢進攻益州嗎?恐怕未必。
周瑜佔領了南郡,孫權的主力在武昌,劉備的公安與南部四郡被夾在中間。可週瑜真的敢離開南郡西進嗎?那後路絕對會被劉備抄掉。
如果周瑜佔著江陵,劉備敢西進嗎?這個恐怕劉備真的敢,因為劉備入川的時候,諸葛亮、關羽、張飛、趙雲等主力都是留守荊州的。可見,即便劉備離開了荊州,周瑜、孫權也不敢發難。
結語所以這個問題很難對比說清楚的。如果僅以策略而論,肯定是周瑜的二分天下更高明些,但可實施性卻不高。
諸葛亮的隆中對雖然看似目光短淺,而且僅僅只看到了三分看不到一統,但可實施性卻很高。
所有,才有了那句“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幹”。無論多麼高明的策略,如果它不能有效實施,那註定也只能是紙上談兵。
可見,周瑜、魯肅二人智謀之和,也未必及得上一個諸葛亮。諸葛亮的策略落地實施性高,這才是是否高明的真正判斷標準。
-
3 # 中信人力資源鄭先生
其實他們三位的戰略眼光都是一樣的,只不過周瑜,魯肅想要抑制著劉備不讓他壯大起來,而諸葛亮是劉備陣營的他要做的是讓劉備強大起來,所以哪個更高明,我感覺,英雄所見略同,沒有高低之分
-
4 # 渴望沙漠
這樣說吧 用朝鮮戰爭舉例 榻上策是決定要打 而且要交好俄羅斯 交代打的理由 打的好處 不打的弊端 打的成功了怎麼辦 失敗了怎麼辦 隆中對是規劃總覽 包括應該打 什麼時候打 為了什麼打 應該打誰 從哪裡進軍 首要目標是什麼 兵力配置 誰帶兵 可行性分析 可能性結果 政治方略 外交處置 我覺得沒有誰更牛逼 只是分工不同 比如魯肅不是幕僚 如果魯肅是大都督兼監軍 可能也會說相類似的話 當然因為性格和能力不同 表述可能不同 但是魯肅能想到榻上策 隆中對基本不難 因為畢竟隆中對也沒有那麼多變數的應對 只是畫了一條路 分叉怎麼走並沒有說 所以並不能說看出個人能力怎麼樣 這類高瞻遠矚的戰略諫言 已經能說明這兩人在這方面能力是相同的 不然也不會讓魯肅擔任外交官一直連蜀抗魏
-
5 # 有文化的蒲公英
三國曆史上有很多對時局的精彩分析和規劃都十分引人入勝,如郭嘉的“十勝十敗”論,如諸葛亮的“隆中對”,如周瑜的“天下二分之計”,如魯肅的“榻上策”等等。這些智謀之士透過自己對時局的卓略見解,為自己輔弼的君主繪就一幅藍圖引導自己的勢力取得更大的成功,讓後人讀之神往不已。今天就隆中對、天下二分書及榻上策等三個有名的論斷加以淺談,共窺先賢的風采。
據時間而看,魯肅所提出的榻上策當是最早。當是時,孫權初立,求賢若渴,周瑜進魯肅於孫權,孫權見之,與語大喜,等賓客都走了唯獨留下魯肅,連榻共飲。聊得高興,孫權趁機問到:現在天下紛亂,朝廷權威日下,我有幸繼承父兄的基業,想要像齊桓晉文那樣捍衛王室,您覺得我應該怎麼弄?魯肅回答:當年高祖劉邦想要擁戴義帝,就是因為項羽擋者,所以才沒法實現,現在的曹操就如同項羽阻擋在前,您又如何能成為齊桓晉文呢?我私下認為,漢室到了這個程度,已是復興無望,曹操強大,也不會被輕易掃除。我建議您只有割據江東之地,等待天下變化,我們就趁機剿滅黃祖,進而拿下劉表,佔據整個長江天險,然後稱帝建號奪取天下。孫權聽了心裡暗爽,但嘴上卻表示:我就是想透過江東之地,好好輔佐朝廷,哪敢想那些。 為什麼說孫權心中暗爽?一是後來他大體就是這樣去做的,最後成就帝業;二是在後來,孫權和陸遜評價周瑜、魯肅、呂蒙三位都督,提到榻上策,他認為初遇魯肅,便為他謀劃帝王大業,是一大快事。那麼這個提出皇帝夢的榻上策高明在哪?一來,當時曹操尚和袁紹爭鋒官渡,連曹操自己都沒有把握的時候,魯肅就看到了他比袁紹要有前途。二來,魯肅為孫權訂立了一個極高的目標,那就是建帝業,而不是為人臣,這就需要極大的戰略眼光和膽識。你的目標決定了你所能達到的高度,也決定了你在面臨困難的時候會做出怎樣的抉擇。試想,如果孫權只是定下齊桓晉文的目標,曹操南征,他就沒有理由賭上一切和曹操作戰。三者便是,後來東吳確實如魯肅所劃,成就了帝業。
其次是隆中對。劉備在最為困苦的時候寄居荊州,劉表任用而猜忌,曹操追殺頃刻可至,他又沒有實力去從孫權和劉璋那裡搶得寸土。加之自己年齡越來越大,看到腿上的肥肉都能讓他感慨流淚。那時的處境和心境讓他如臨深淵,看不到出路,直到遇到了孔明。 聽到臥龍大名,劉備屈身枉顧,三次才見到本尊。但也就是這次初見,讓他覺得三顧茅廬真的物超所值。隆中對的內容,大家都耳熟能詳,不再贅述。從此劉備依靠諸葛亮的藍圖,南和北據,入西蜀,奪漢中,一度銳不可當,直到關羽敗毀,夷陵失利。隆中對預言一般的準確,讓劉備鹹魚翻身,成就大業。
周瑜如果不死,天下大事真的猶未可知!赤壁之後,東吳迎來了拓張的黃金時期,在周瑜努力下,基本保有荊州,雖然劉備佔去一部分,但在周瑜的制衡下,劉備難有繼續發展。而平定荊州後,周瑜也沒有止步不前,他為孫吳規劃了天下二分之計。 赤壁之後,益州劉璋時常為漢中張魯侵略。周瑜回朝拜見孫權,進言:現在曹操剛兵敗,暫時不會捲土重來,這是進攻益州的好時機,拿下益州,再奪取漢中,聯合馬超北圖曹操,大事可成!孫權讚許,周瑜回江陵籌備入蜀,可惜中道而亡。在周瑜死後,孫權也並未放棄進取西蜀,只是沒了周瑜,後來者魯肅並不足以駕馭劉備,東吳準備入蜀,劉備竟派兵於水路攔截,孫權也是乾著急沒辦法,入蜀之事不了了之。再後來的呂蒙,境界就更遜一籌,一門心思只盯著荊州關羽,等拿下關羽,他也燃盡能量,撒手人寰。
對比吳蜀兩國,曹魏方面似乎沒人提出天下三分這樣對於時事有預見的戰略。那也實在是怪不得曹魏的謀士們。因為官渡之後,以曹魏之強,理所當然的要求以天下為事,誰會建議和別人鼎足而立?就像曹操準備南下,賈詡建議不要去,不如安撫百姓,讓大家安居樂業,這樣東吳自然投降。這樣相對消極的策略並未被曹操採納,致使後來的赤壁大敗,讓劉備有了可乘之機。假使當時曹操聽從賈詡建議,鞏固北方,內修政治,中原穩定,劉備恐怕也難有機會趁亂而起,孫權僅靠江東之地估計也難以為禍中原吧,畢竟在諸葛亮的隆中對和魯肅的榻上策中反攻中原的前提都是“天下有事”! 至於這三個策略那個更加高明,相信您也有自己的看法吧!
-
6 # 老夥計162720415
雖說演義將魯肅寫成二流人物,但總覺魯肅之才勝過周瑜,起碼和孔明相等。他的理論比孔明心隆中對要早,也具有戰略性。
-
7 # 慕容--微笑
哈哈 不論三分還是二分,都是曹操的計謀,當然,曹操還是希望三分天下的,這就是為什麼曹操把劉備趕到江東的用意。這樣,蠻荒之地也會有人去平定了,二分的話,比較麻煩,有些尾大難掉之嫌。諸葛亮,魯肅,周瑜都心知肚明,只不過周瑜意氣風發,第一嘴上不願意承認,第二也不服氣三分天下而已。那曹操為什麼要三分天下呢!因為平天下不是在於把人都打敗,在於朝中之人歸服。所以到了曹丕之時,還是有反對的,但已經無能為力了。所以曹操不是回覆漢室,不是曾國藩,他是袁世凱。嘿嘿。
-
8 # 歷史邂逅
哪個也不高明,都是畫大餅,為主人出謀劃策,是他們的本職工作所在,如果連發展計劃大綱都做不出來,那也就可以失業了。
他們做的這些計劃都非常好,關鍵是要看這些計劃,實施起來有沒有可操作性,是不是按照實際情況制定的。
-
9 # 一壺濁酒喜相逢
"隆中對",“天下二分計","榻上策",是諸葛亮,周瑜,魯肅三人在當時的形勢下給各自的主子出的最佳良策。計是好計,策是良策。諸葛亮的"隆中對"更勝一籌,為什麼?三足鼎立目標實現了,天下二分計和榻上策,目標末達到,只是一計策罷了。曹操曹孟德無計勝有計,挾天子以令諸候,一統天下,才是最上上之計。
-
10 # 張細水
這三個戰略方針的規劃,主要是根據曹強而孫、劉弱勢的情況設定的。每一個都非常準確且可行。
相比較來說沒有那個更高明,只有每個都適合當時的敵我形勢。
非要唯心選擇的話,我選周瑜。(畢竟是同鄉,頂一票是必須的!)
-
11 # 羽書遲
從操作上看,周瑜的天下二分論根本無法實現,如果不是周瑜突然去世,二分論很危險,最終有利於曹操。從時間上看,最早的是魯肅於公元200年提出的榻上策。完全實現了的也是榻上策,但是榻上策經過了改進,從二分到三分。
我認為最高明的還是要算諸葛亮的《隆中對》。主要是三方面原因:
一、謀劃難度最大。劉備當時還不是獨立的勢力,而曹操孫權已形成了強大而成熟的政權,甚至劉表劉璋都遠強於劉備。實施起來很難。
二、不但前無古人,而且後無來者。魯肅的謀略,後來甘寧也說過,東晉南朝也基本沿用,諸葛亮的《隆中對》沒有類似的例子。
三、立於高遠。諸葛亮給劉備設定了最低目標三足鼎立,最高目標統一全國,興復漢室。目標比榻上策更高遠,榻上策設定的目標是割據長江以南。
而且,《隆中對》設定的三分天下實現的時間反而比早多年的榻上策更早實現。
所以諸葛亮的《隆中對》更高明。
-
12 # 史海尋蹤
諸葛亮、魯肅、周瑜都是人傑,三國時期的能臣猛將,先簡略闡述下三人的策論:
•隆中對,是劉備三顧茅廬時,諸葛亮基於當時形勢,對於日後發展作出的戰略構想。他認為曹孫兩家勢大,不可謀取,只能先取荊州益州,再聯合孫權,以圖天下。
•魯肅榻上策:伐黃祖徵劉表,佔據長江天險與曹操對峙,再奪取天下。
•周瑜二分計是魯肅榻上策的升級版,當時劉備已經成氣候,他提議先奪取劉備的地盤,然後與曹魏相抗,然後一統。
觀三種方案,可分高下:
•三人策略的起點,周瑜魯肅的策略,都基於東吳已佔江東之地,家底豐厚,已經具有爭霸的初步實力。而諸葛亮提隆中對時,正是劉備走投無路倍感彷徨之時,可以說一無所有,而《隆中對》之於劉備,好比給乞丐送上大餅,是白手起家的開端。
•戰略眼光和格局。《隆中對》首先就看到天下各勢力的實力對比,暫不可謀曹、孫兩家,只能以孫劉戰略聯盟對抗最強的曹魏。反觀周瑜,先吃掉最弱的蜀國,再圖大計,完全不考慮整體格局,曹操能讓他安心的吞併西蜀嗎?吞併西蜀後,能打的過曹操嗎?這就已然落了下風。
魯肅的計策,是先吃掉黃祖劉表,控制住長江天險。同理,劉表地盤也挨著曹操,你先去吞,曹操不眼紅?劉表會不會聯合曹魏來攻打東吳?據長江之險,本人總認為是句大話,長江那麼長,怎麼據的完。真能據住,就沒後來的司馬炎三分歸晉,也沒了“百萬雄獅過大江”。
諸葛亮所謀益州,距離孫曹兩家勢力中心甚遠,蜀主庸闇,正可圖之,這是對的。
至於圖荊州作為北伐基地,本人始終認為是一大敗筆,荊州之地確實富庶,但也風險極大,就在曹魏和東吳的家門口,兩家都很眼饞。而距離大本營益州,看來直線距離不遠,逆長江而上就是重慶,但路途中隔著巴東巫山過去一路崇山峻嶺,即便抗日時期,日軍打到宜昌,據陪都重慶只一步之遙,硬是停下了,為什麼?路太難走,自古蜀道難於上青天,荊州之地於西蜀,是“孤懸海外”。
而當初劉邦起於西蜀沒錯,是暗渡陳倉而得三秦之地,並未圖謀荊州。因此,應將漢中、涼州一線作為北伐基地。距離曹魏中心遠,又是東吳夠不到的地方,最為理想不過。
-
13 # Jaudgement
這真是一個讓人興奮的話題,不吹不黑,我們認真分析比較一下。
先說周瑜的“二分論”。“世間豪傑英雄士,江左風流美丈夫”的美周郎懷著“三尺青峰懷天下,一騎白馬開吳疆”的偉大理想,在赤壁之戰結束後向孫權提出了二分天下的目標,取荊州、益州與漢中,與曹操共分天下,再結連馬超合擊曹操,以圖北方。
這事要是擱在赤壁之戰之前的話,孫權根本想都不敢想。赤壁之戰之前,曹操統一北方,勢力最大,荊州劉表雄踞荊襄,地位穩固。孫權繼承孫策之位,稱霸江東,但江東人心不服,經濟落後,兵力也最少,連荊襄的門戶江夏都攻打不下來,何談二分天下?尤其是劉表病死之後,曹操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拿下荊州,此時別說二分天下,江東不被滅掉就不錯了。但局勢是會變的,這不“赤壁之戰”帶來了轉機。那“二分論”到底可不可行,讓我們看看當時的天下大勢:曹操赤壁之戰大敗,元氣大傷,已無力征伐四方,同時內部的豪強階級和漢室殘餘以及外部的不安勢力韓遂、馬超和公孫瓚等趁機抬頭,此時曹操的戰略重心必須是穩定內部和周邊局勢,掐滅反對勢力蠢蠢欲動的念頭,不會在荊州死磕,故而選擇拒守不攻,這似乎給了周瑜機會。
再看看劉備這邊,劉備此時勉強在荊州站穩腳跟,正在積蓄實力。而周瑜要完成二分天下的目標就必須奪取荊州,這是要人命的,飄了這麼多年好不容易找到一塊根據地你周瑜還來搶,兩家勢必會兵戎相見。周瑜剛打敗曹操志得意滿似乎並沒有把劉備集團放在心上,但此時的劉備集團已是今非昔比,有了諸葛亮的到來,再加上關張等猛將,劉備集團陸戰方面的實力是不容小覷的,反觀孫權集團,陸戰戰績實在是不堪入目,周瑜要過這一關怕是不容易。從另一個方面說,孫氏取得江東政權多是對世家大族的妥協,世家大族實力在東吳根深蒂固。很多東吳將領均有屬於家族和個人的私兵,他們的首要目標肯定是維護家族利益。在危機關頭,憑藉長江天險,以己所長水戰防禦尚可,但要為孫權與劉備集團死磕,恐怕沒多少人願意。周瑜這等智慧,肯定想到了這點,於是他又提議軟禁劉備,以控制劉備集團,這結果就不說了。
那我們換個角度,就算大都督英明神武,順利擊敗劉備集團,取得了荊州,那麼下一步就是進攻益州了,這個過程會順利嗎?孫權的位置是從哥哥手上得來的,談不上名正言順,而他自己又沒有孫策的軍事能力,只能藉助親和的權術籠絡人心。赤壁之戰後周瑜的威名嚴重刺激到他了,所以赤壁之戰後孫權撇開周瑜,親自領兵北伐,然而他在軍事上實在是沒什麼天賦,以多打少還屢戰屢敗,這也更加對比出了周瑜的神勇。一邊是百戰百勝如日中天的周瑜,一邊是屢戰屢敗聲名日下的孫權,這使得孫權不得不顧忌周瑜了。而蜀地山高路遠,自古以來就是據險自立的寶地,孫權這種性格,可能放手讓周瑜率領大軍前去嗎?周瑜許是也考慮到了這一點,所以周瑜對孫權說取得蜀地後,留孫瑜在蜀地鎮守,與馬超結盟,而自己則返回北伐襄陽。孫瑜是宗室子弟,自家人,但是自家人又怎樣,若是孫瑜在蜀中培養黨羽擁兵自重怎麼辦?劉備的例子告訴我們同宗之間取而代之更加簡單。這樣一想,孫權怕是隻想自守吧,周公瑾的“二分論”也許從一開始就沒有實現的可能性。
再說說“榻上策”。根據《三國志》的記載,榻上策是魯肅在建安五年(公元200年)時,與孫權合榻對飲時,對孫權提出了的戰略規劃,由於其是在榻上進行的對話,因此得名。
在此對話中的同時,曹操正和袁紹進行官渡之戰,勝敗未分,而魯肅卻能在當時就看出北方的敵人將只會有曹操,足見其眼光獨到。於是魯肅提出“榻上策”,第一個目標就是“剿除黃祖,進伐劉表,竟長江所極,據而有之”。孫權依其計略,多次西伐,然而過程比較坎坷,在建安十三年,孫權第三次西伐黃祖時,才消滅了黃祖,勉強佔領江夏南部,並未“竟長江所極,據而有之”,所以嚴格來說,魯肅的“榻上策”,在實行的第一個步驟就遇到了極大的阻礙,這也導致後面的規劃也難以實現。
之後,劉表病重身亡,曹操搶先南下進攻佔有荊州,進而據有在長江上游的江陵,於是魯肅改而主張聯合不久之前投靠劉表的劉備,抵抗南下的曹操。在獲得赤壁之戰的勝利之後,曹操方面的勢力仍然很大,故魯肅主張借荊州給劉備,多樹曹操之敵。所以雖然“榻上策”沒有完全實現,但是,在魯肅的辛苦經營下,聯劉抗曹成為了當時東吳的基本方針,這實際上已經確定了三分天下的基本態勢。
最後說說“隆中對”,這個太熟悉了,“今操已擁百萬之眾,挾天子而令諸侯,此誠不可與爭鋒。孫權據有江東,已歷三世,國險而民附,賢能為之用,此可以為援而不可圖也……”簡單來說就是:聯孫抗曹站穩腳跟,壯大實力佔據荊州,分兵入蜀建立霸業,天下有變北圖中原。在諸葛亮的戰略規劃下,劉備集團堅定不移地執行這一目標,基本上實現了前三個步驟。
而最終的“將星隕落,天命難為”就只能感嘆了。所以綜合來說,“隆中對”對天下局勢分析的更透徹,目標更顯著,可行性更高,完成性也最高。
而我更看好“隆重對”的一點是,“二分論”和“榻上策”提出時孫權已然是一方諸侯,而“隆中對”提出時,劉備不過是個新野牧,當時的諸葛亮,擁有何等的胸懷與自信,是何等的意氣風發,“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
14 # 道常無名聖人無為
諸葛亮與劉備隆中對,是三國時期最富有預見性和最為雄才大略的戰略構思
三國時期,是自秦始皇統一中國之後,第一次出現的大規模、長時期群雄割據局勢。東漢王朝鎮壓黃巾起義,形成軍閥擁兵自重的局面。董卓進京致生靈塗炭,天下大亂、群雄割據,民不聊生。
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官渡之戰打敗袁紹統一北方。孫權集江東豪傑固守長江天險,已歷三世,擊袁術、窺荊州,北拒曹操,形成曹操、孫權兩大軍事割據集團。而劉備雖兵不滿萬,將不過關張趙雲,卻乘機脫離曹操陣營。此時天下諸侯未定。巴蜀劉璋坐擁天府之國惶惶不安,荊州牧劉表收容劉備駐新野以圖自保,漢中張魯聚馬超羌戎兵強馬壯負隅頑抗。天下大勢,合久必分之勢撲簌迷離。
(一)
在隆中對、二分計和榻上策之前,袁紹得翼州,謀士沮授曾建言:先滅黃巾,定青、並二州,北除公孫瓚以震懾夷狄,聚河北四州之力以圖中原,伺機而動可定洛陽、長安。
可惜袁紹目光短淺,不敢對董卓用強,失去了奉天子以安天下的機會,反讓董卓進京致天下大亂。後來,袁紹用討伐董卓的大旗圖了個虛名,妄圖稱帝更讓天下英雄所恥笑。
而曹操剛佔據兗州之際,謀士毛玠建議"奉天子"、"修耕植"、"蓄軍資",直接促成曹操屯田養兵、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格局,讓曹操既佔據了道德制高點籠絡人心,又在軍事上佔據先機。
因此,在隆中對、二分計和榻上策之前,已有爭鋒天下的進策,雖其最終目標不甚明朗,但都是可以讓割據勢力圖霸天下的計策。
其中,袁紹佔盡先機和地利,終因目光如鼠、畏首畏尾而徹底失敗。袁紹起於向何進獻策召董卓進京,敗於討伐董卓不成,妄圖稱帝而失去民心軍心。
曹操則因勢利導,促成統一北方的優勢。然而,挾天子以令諸侯,"寧可我負天下人,而天下人不可負我"的曹操動機不純,赤壁之戰前已部分表現出奸臣董卓的作派。因此,毛玠之策曹操不能貫穿始終,終致赤壁大敗。
(二)
我們先來看周瑜的二分計。
赤壁大戰曹操雖大敗而歸,但仍佔據南陽重鎮和襄陽郡以防守長江天險,後來的荊襄防守之戰讓孫吳屢戰屢敗。因此,就搶佔荊州來說,曹操不能說是完敗,至少佔據了襄、樊戰略要地,有序完成了戰略退卻和戰略收縮。
劉備則挾劉璋之子先退駐江夏迎擊曹操,擊敗曹軍之後搶先佔領荊南四郡,且與孫權平分江夏、南郡。劉備從此奠定了三分天下的基業,可以說是完勝。
周瑜二分計則未見成效,孫權在荊州僅佔據半個江夏和半個南郡。可見,周瑜在赤壁之戰中並未讓東吳得到所期待的利益。反而是劉備,提前貫徹了隆中對之策,搶先佔領荊州大片地區。
身為孫吳大都督的周瑜,此時才向孫權獻天下二分之計,為時已晚不說,且完全不把劉備已急劇膨脹的軍事力量和政治勢力放在眼裡,可行效能有多大?此時孫權有何感想,不得而知。
隨後不久,周瑜桂陽戰敗,病死沙場,二分策不了了之。思考到這裡可以說,二分計既不為孫權所用,更讓英雄人物赤壁周郎壯志未酬。
(三)
魯肅的榻上策還早於隆中對和二分計。
據《三國志》記載,魯肅公元200年某次酒會結束,與孫權徹夜長談,榻上策同樣精彩,卻被孫權束之高閣。魯肅只是在周瑜去世後接任大都督,之前的計策因進展不順並未被孫權採納。之後,與諸葛亮交好,全力促使東吳與隆中對作戰略對接,榻上策仍然不了了之。
特別是在赤壁之戰前,經過多年征討,建安十三年,孫權才打敗黃祖攻佔江夏。赤壁之戰後,周瑜桂陽戰敗,孫權又親率大軍戰曹魏於合肥,均未能取勝。其“剿除黃祖,進伐劉表,竟長江所極,據而有之”的目標僅僅部分完成。
由孫權剿黃祖多年不得可知,魯肅榻上策其可行性,在孫權眼裡已大打折扣。但隆中對的戰略已然開始實施-----以諸葛亮舌戰群儒為開端,聯合孫吳打敗曹操在前,助劉備奪取荊州在後。後來,孫權任用大將呂蒙,率軍戰領長沙、桂陽、零陵三郡,才取得對荊州關羽的均勢。
東吳孫權長於水戰尚無所得,陸戰更並非強項,無法取得南陽、襄陽,對曹魏只能採取守勢,情理之中。因此,榻上策可以看作與周瑜二分計相類似的戰略構想。
在赤壁之戰前後,魯肅及時對劉備及蜀漢的政治軍事地位進行了重新評估和重視,配合諸葛亮隆中對策略,嚴格執行了孫劉聯盟的戰略構想,鞏固了孫吳政權和三分天下的格局。可以說,魯肅是當時僅次於諸葛亮和曹操的戰略家。
(四)
再來看諸葛亮隆中對之策。
三國史學家陳壽用大量篇幅寫下《隆中對》,語言之流暢,文筆之優美,其中包含了作者怎樣的情緒和態度?既便今天讀來,我們也能體會作者不言自明的立場。
公元207年至公元208年之間(約建安十二年),劉備駐軍新野,按前謀士許庶的推薦,帶著關張二將冒著大雪三顧茅廬,直到第三次拜訪才見到諸葛亮本人。
劉備志猶未已,思賢若渴,完全聽取了諸葛亮提出的意見-----先佔荊州、再圖巴蜀、進而據守漢中以圖天下。隆中對的戰略思想和戰略目標非常明確:西和諸戎,南撫夷越,對外接好孫吳成鼎足之勢聯吳抗曹,待天下有變,可直指中原,則霸業可成,漢室可興矣!
其中,諸葛亮從未有對自己的地位提出任何要求,對劉備而言可謂推心置腹。劉備此時無兵無將,寄人籬下毫無依託,僅有帝室之胄、信義著於四海的虛名,總攬英雄、思賢若渴更象是夾縫中謀取生存的態度。而諸葛亮提出的終極目標卻是"霸業可成,漢室可興",這是何等自信的雄心壯志和雄才大略!
陳壽出生於公元233年,曾在蜀漢時期擔任衛將軍主薄,因而對隆中對的瞭解比較詳細,甚至可能有閱覽蜀漢官方檔案的機會,個人認為,《三國志》中關於隆中對的內容完全真實可信。而且其中的感情色彩,既便陳壽擔任西晉史官也未有改變,可見隆中對的戰略構思在當時已深入人心。
(五)
再來看隆中在當時戰略思想之明確,戰略效率之高,讓人歎為觀止。
※建安十二年(公元208年),劉備三顧茅廬,諸葛亮提出隆中對策略。※建安十三年(公元209年)夏秋之際,諸葛亮出使東吳,促成聯吳抗曹,孫劉聯軍赤壁大戰大敗曹操。※建安十四年(公元210年)劉備搶佔荊南四郡,與孫吳平分江夏、南郡,孫權被迫與劉備和親,“借”荊州與劉備。※建安十七年(公元213年),劉備攻西蜀劉璋,建安十九年(公元214年)佔據益州。※建安十九年(公元215年),孫權派呂蒙率兩萬兵士去攻取長沙、零陵、桂陽三郡,孫劉講和,以湘水為界劃分荊州。※建安二十二年(公元218年),劉備取漢中,公元219年自立為"漢中王"。※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20年),關羽進攻樊城、襄陽水淹七軍,打破戰略均勢。呂蒙白衣渡江,兵不血刃取荊州,關羽兵敗被殺。※公元221年(劉備章武元年),劉備稱帝。※公元222年劉備夷陵之戰大敗,白帝城託孤身死。※公元222年(蜀漢建興元年),蜀漢後主劉禪即位。※公元225年(蜀漢建興三年),諸葛亮南征七擒孟獲,一舉平定南中,實現南撫夷越的戰略目標。※公元228年(蜀漢建興六年),諸葛亮北伐一出祁山,在甘肅天水收伏羌族大將姜維,實現西和諸戎的戰略目標。※公元234年(蜀漢建興十二年),諸葛亮六出祁山(一說為第五次北伐),穿秦嶺、出斜谷道,駐軍五丈原,與曹魏司馬懿所部對峙100天。諸葛亮病逝於五丈原。從中可以看出,諸葛亮助劉備僅用十一年的時間,實現先佔荊州、再圖巴蜀、進而據守漢中以圖天下的目標,隆中對目標幾乎完成百分之七十。
之後,在“西和諸戎,南撫夷越,對外接好孫吳成鼎足之勢”目標尚未達成的情況下,關羽不顧天下大勢,不力保荊州,卻擅自向北進攻襄陽、樊城,事實上造成了“千里之遙而二分兵力,其終則關羽、劉備、諸葛三分兵力”的不利局面,致使曹魏和孫吳聯合剿滅關羽,關羽兵敗被殺。
關羽水淹七軍威震華夏,讓曹操視關羽為心腹大患,不僅派大將徐晃迎戰,還將防備東吳的大將張遼調遣至圍攻關羽,曹操自己親率大軍做後盾。關羽前方,是必須挽回敗局背水一戰的曹操,後方是笑裡藏刀的孫吳呂蒙,焉有不敗之理?
因此,說關羽破壞了隆中對之策,毫不為過。他不但未執行隆中對戰略,未能實現對外接好孫吳聯吳抗曹的目標,還致使孫劉聯盟破裂,白白丟失荊州戰略要地。
劉備想奪回荊州,報結義兄弟關羽、張飛被殺之仇,一怒之下徹底拋棄隆中對戰略思想和目標,發動夷陵之戰,全軍覆沒大敗而歸。
劉備白帝城託孤之時,蜀漢已處於風雨飄搖、朝不保夕的窘境。如果沒有諸葛亮扶後主劉禪即位力挽狂瀾,蜀漢政權當時已萬劫不復。
之後,諸葛亮輔佐後主劉禪,先平定南中,再六出祁山,用十二年的時間再次穩固蜀漢政權,以當時巴蜀不足百萬的人口基數,保蜀漢四十多年和平安定。
諸葛亮的隆中對戰略,尚未出山已知天下三分,可謂進可攻、退可守。最高目標統一天下,成就帝業;最低目標三分天下,成就霸業。而且諸葛亮出山,偏偏看中的是兵不滿萬勢力極弱的劉備。可見諸葛亮的先見之明和雄才大略。
“出師未捷身先死,常使英雄淚滿襟”------諸葛亮以畢生心血貫徹了隆中對戰略決策,力圖助蜀漢劉備復興漢室統一中國,以忠貞不渝的高風亮節,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獻身精神,受到一代又一代華人的尊崇和敬仰,成為華人千百年來的精神偶像。因此,隆中對是三國時期最富有預見性,最為雄才大略的戰略構想。
-
15 # 鐳射群群
這個問題可以由歷史來回答,諸葛亮隆中對的很多想法在後面都實現了,比如說佔有荊州和益州,聯孫抗曹等戰略,而周瑜和魯肅的想法在後面由於各種原因沒有實現。
以結果為導向,可以發現隆中對更符合歷史發展規律。
-
16 # 一隻天秀的治療精靈
跨有荊州益州和與孫權結好相矛盾,後期諸葛亮將隆中對的跨有荊,益改成了涼州,自古涼州和巴蜀是一個整體,揚州和荊州是一個整體
-
17 # 一國之君歷史研究
東漢末年的亂世,催生了一大批的戰略家,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是一種戰略,袁紹據河北以圖中原也是一種戰略,袁術佔淮南自立為帝同樣也是一種戰略,只不過有的戰略比較高明罷了,比如挾天子以令諸侯,有的戰略比較愚蠢罷了,比如袁術自立為帝。
除了這些戰略之戰,在中原以南的長江流域,還有著與眾不同的戰略,最具代表性的戰略有三個:分別是魯肅的榻上對戰略、諸葛亮的隆中對戰略和周瑜的二分天下戰略,那麼這些戰略比較而言,哪個更高明,哪個更低劣?
一、魯肅的榻上對戰略
魯肅的榻上對戰略是三個戰略中最早提出的,在公元200年孫權剛剛接手江東政權時,孫權就政權的未來問計於魯肅,當時的孫權還不到弱冠之年,按古人的說法就是未年人,也沒有領導過政權的經驗,對於江東集團的未來,孫權的意思是想當個齊桓公、晉文公那樣稱霸一方的諸侯,問魯肅有什麼計策能夠協助他?
魯肅與孫權
東漢末年的天下到公元200年時,局勢還不明朗,北方大地上只剩下曹操與袁紹兩大勢力在爭奪,雙方當時正在官渡前線較量,南方的荊州還有劉表,這是孫權的死敵,揚州包括江東屬於孫權,益州還有劉璋兩代人打下的基礎,漢中有張魯,關中更是諸多軍閥(包括馬超、韓遂等十幾支軍閥)爭霸的亂世,這是當時的局勢。
魯肅就向當時年僅19年的孫權提出著名的榻上對戰略,魯肅的榻上對戰略的主題思想是:
現在及將來的局勢決定將軍(孫權)當不了齊桓公、晉文公了,漢室不能復興了,曹操暫時不可能被除去,我們只有立足江東,穩定內部,然後再觀看天下局勢,攻打荊州,佔據長江以南的所有地區,再建立帝業,以圖天下,如同當年漢高祖一樣。
魯肅的戰略思想是:建立帝業,而不是霸業,是先奪取長江以南,再統一天下,而不是割據一方以圖自保,簡單地說就是:先割據、再擴張、最後一統建立帝業。
魯肅榻上對
魯肅的戰略有三個優點:一是漢室不可能復興了,你再怎麼扶漢也是不能成功的。二是曹操已經強大了,暫時無法除掉他,換言之,魯肅甚至預言了官渡之戰的勝利者是曹操,這個時候官渡可沒有分出勝負,三是告訴孫權的戰略發展方向,北邊的曹操強大,也就是不能北進,只能向西攻打劉表,再向西攻打劉璋,佔據整個長江以南。
可以說魯肅榻上對戰略中提到的這幾個問題都是正確的,等於是告訴了孫權正確的發展戰略,雖然有些事對孫權來說為時過早,比如稱帝而不是稱霸,但對於一個政權的領導人來說,只有戰略正確,才是政權發展的希望所在,魯肅的戰略至少影響了孫權的一生,所以當曹操南下時,孫權是不會投降的,他的思維是整個天下,至少也是整個長江以南,所以當孫權稱帝后,還想起了當年魯肅的話。
榻上對最終的執行結果:雖然最終孫權並沒有全據長江以南,但是孫權建立了帝業,佔據了揚州、交州以及部分荊州,沒能統一天下只是因為曹操太過強大,孫權能從江東六郡之地發展到三分天下有其一的地步,也算是完成了榻上對戰略的60%,算是一個基本成功的戰略。
二、諸葛亮的隆中對戰略
諸葛亮與劉備
隆中對戰略是在公元207年,劉備三顧茅廬期間由諸葛亮提出的,雖然提出戰略是在207年,但是隆中對戰略中包括的內容卻是諸葛亮十餘年來不斷學習進而提出的,與榻上對類似,劉備作為政治人物,首先向諸葛亮請教在天下動亂的時候,他應該如何做?
劉備的意思是說:漢室崩潰,奸臣當道,皇帝也蒙受風塵出逃,我劉備應該如何做才能為天下人伸張正義,如何做才能實現願望?
劉備的話是打著仁義和漢室的角度為自己謀取政治利益,身為政治人物,這一點很正常,曹操也是如此,孫權更是如此,但是當時的劉備有什麼呢?手下有關羽、張飛、趙雲以及幾千人的隊伍,一大半還是劉表支援的,天下之大,沒有一寸是劉備的,劉備當時只能算僱傭軍,靠出賣武力為劉表鎮守荊北,以換取自己的生活和出路,當時劉備準確地說是有著一腔熱血理想,卻身無長物的一支很小的軍閥力量。
當時的天下形勢是:北方的曹操已經接近了統一整個北方,正在進行遠征烏桓的戰爭,曹操統一北方已經成為定局,接下來曹操肯定要對南方動手,而南方的江東地區依然是孫權的勢力範圍,並且孫權不斷向西邊的荊州擴張,荊州還是劉表,不過已經年老體弱了,益州還有劉璋,漢中有張魯,關中還有十幾支軍閥勢力混居。
諸葛亮與隆中對
劉備在當時的實力是一點點的優勢都沒有,甚至都不如地方上豪強世族的實力,比如襄陽的蔡瑁家族勢力就大過劉備,但是諸葛亮並沒有嫌棄劉備的實力太差,反而認為自己找到了全天下最好的績優股與潛力股,諸葛亮告訴了劉備詳細的戰略,歸納起來就是:
佔據荊州、奪取益州、聯合孫權、安撫胡人,修好內政,等到天下有變時,兩路出擊北伐。
隆中對戰略是基於當時的天下形勢所做出對劉備最有利的判斷,劉備當時只是寄居於劉表之下的小軍閥,首先要解決的就是有自己的根據地,諸葛亮告訴劉備:荊州和益州就是你的根據地。沒有根據地的軍閥只能算流寇,有了根據地,才有了發展的可能,這是隆中對最大的優點之一。
其次,諸葛亮告訴劉備,誰是你政治上最大的敵人,誰是你的政治盟友,這一點很重要,在政治上要聯合大多數,打擊最大的敵人,諸葛亮告訴劉備:曹操是敵人,孫權是盟友,胡人是可以爭取的物件,這是隆中對的第二個優點。
劉備稱帝
最後,諸葛亮告訴劉備,天下發生變化時,才能兩路出軍北伐,所謂的天下有變,就是指北方的曹魏發生了內部權力交接,或者動亂,就能北伐了,但是,劉備顯然沒有認真執行這一點,這從關羽冒失的北伐就能看出來,當關羽發動襄樊之戰時,益州居然毫無動靜,這不是隆中對的思想。
從最終的執行結果來看,劉備在公元207年幾乎是一無所有,到公元219年,其勢力已經到達了巔峰期,坐擁荊州3郡+益州21郡+漢中郡+上庸3郡,僅僅12年時間,就把劉備送上頂峰,還自立為漢中王,可以說隆中對戰略成功了70%,整體來說也是一個成功的戰略,但從北羽北伐開始,劉備的勢力就開始沒落,這是後話了,並不是隆中對的問題。
三、周瑜的二分天下戰略
周瑜的二分天下戰略是在赤壁之戰後提出的,與魯肅的榻上對戰略是大同小異的,相同點是:周瑜也是建立孫權全據長江以南,與曹操先劃江而治,然後再尋找機會統一天下。不同點是:魯肅的戰略是聯合劉備一起對抗曹操,而周瑜的建議是吞併劉備,由東吳獨自對抗曹操。
周瑜
周瑜甚至提出了以酒色來軟禁劉備,瓦解劉備的勢力,然後自己帶領關羽和張飛及劉備的部眾去打天下,當時已經是赤壁之戰後,劉備奪取了荊南四郡,周瑜佔據了荊州最重要的南郡,周瑜建議孫權不要借南郡給劉備,由他自己率軍攻打益州,孫權除了沒有同意周瑜軟禁劉備的建議之外,其他都同意了,但是周瑜卻英年早逝了,所有的戰略都成空,甚至連實行的機會都沒有。
仔細研究周瑜的戰略,就會發現是有很大的風險,這是一個極不成熟的戰略,周瑜想要軟禁劉備,同時又吞併劉備的部將,這是不可能做到的,關羽、張飛這些人和劉備那是過命的兄弟一樣,關羽寧願放棄曹操都要跟隨劉備,怎麼可能輕易被周瑜分開呢?如果周瑜強行軟禁劉備,那麼在荊州就會發生劉備與孫權之間的戰爭,無論結局如何,受益者都是曹操,而且孫權與劉備會兩敗俱傷,所以周瑜的這個戰略是不成熟的。
周瑜與孫權
再說了,周瑜率領劉備的部將去攻打益州劉璋,也不是那麼好打的,曹操還在北方沒有受到牽制,一旦周瑜率軍攻打益州,曹操發兵攻打荊州怎麼辦?就算劉備部將肯跟隨周瑜打益州,益州可有三峽天險及長江天險,而且蜀道很難,幾十年以後陸抗攻打永安的羅憲都打不下來,當時的羅憲還是孤軍奮戰,周瑜如果強攻,是很難打下益州,這也是不可能成功的,所以周瑜的戰略是最不成熟的,也是不可能實現的。
總結起來,那就是隆中對戰略最高明,最成功,把一個一無所有的寄居他人的劉備,用了12年時間,成為三國三大政權之一,這就是最大的奇蹟,魯肅的榻上對雖然幫助了孫權,但是孫權本來就有江東六郡的實力,不像劉備沒有一塊地盤,劉備基礎最差,但是後來卻不斷擊敗曹操,保持了進攻姿態,這是相當不容易的,也是隆中對的功勞。
-
18 # 雅閣居士閒逸雅居
在資訊不發達的古代,管你那家對,他們所收集的資訊,都是從民間收到過吋的情報資訊,所以這類政策預案的方案,其實就是紙上談兵,其結果在實際實施這類方案中,沒有一個人成功了,為什麼會造成這樣的結果呢?正因為他們收集到的情報資訊,不是最新的情報資訊,所以他們按閉門做的政策和軍事行動的預案,來展開實際的行動,結果不是原來情報的資訊,所以都玩失敗了。
-
19 # 因果不空001
魯肅的榻上策,是建安五年魯肅與孫權在榻上對飲時提出的國策:漢室已衰,不能復興;曹操已坐大,難以剷除;東吳應剿滅黃祖、劉表,控制長江流域與曹操抗衡最後奪取天下。周瑜的天下二分之計也是控制控制長江流域,攻略巴蜀奪取漢中,然後與馬超結盟,對付曹操。魯肅和周瑜的戰略其實差不多,只不過他們沒有考慮劉備,因為那是劉備太弱小,魯肅周瑜沒把他放在眼裡,他們根本不會想到會出現一個諸葛亮幫助劉備坐大,所以才會有這樣的戰略謀劃。
諸葛亮未出茅廬就三分天下,他在《隆中對》中講了三點:一、曹操勢大,不可正面爭鋒;二、與孫權結盟;三、奪取荊州、巴蜀,與曹操、孫權三分天下。諸葛亮的戰略是為劉備考慮的。再未出茅廬前諸葛亮就想好要跟隨劉備,不然劉備三顧茅廬時諸葛亮怎麼馬上就提出這麼大的戰略呢?那是深思熟慮的。曹操雖然勢力大,但名不正言不順,東吳孫權沒有勢力也沒有合法的名分,只有長江天險,而劉備雖然沒有地盤和勢力,但他有漢室宗親這塊金字招牌,諸葛亮看中的就是這塊招牌,有了這塊招牌可以名正言順統一天下,在罵死王朗時,諸葛亮的底氣哪裡來的?就是因為劉備是漢室宗親。赤壁之戰諸葛亮冒險去東吳、讓劉備冒險去招親、自己又冒險去江東為周瑜弔孝、阻止劉備為關羽報仇,都是為了聯合東吳抗擊曹操,這都是按聯吳抗曹這個大戰略進行的。
諸葛亮還是布衣時就為將來規劃了大局,聯吳抗曹三分天下,最後一切的發展都是按照諸葛亮的計劃進行的,可見,諸葛亮的聯孫抗曹三分天下的戰略要棋高一著。
回覆列表
周喻年輕氣盛,持才居傲,二分天下有理想主義色彩!魯肅榻上策有紙上談兵之虞!諸葛亮隆中對,觀各方之況,順天下之勢,戰咯思想明確可行!隨實現三分天下。不愧思想家,戰略家,政治家之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