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二黑汽車
-
2 # 軸軸
其實就一個原因,價效比。現在網路發達,沒去四s店看實車,就可以在網上把價位,車型差不多的車做對比,哪個價效比高,人家就去看哪個,價效比低的可能連實車都不去看了。
-
3 # 小拉車
汽車界總有那麼幾個叫好不叫賣的品牌,讓人著實為其著急。如,安全享譽全球,銷量就是上不去,最終淪落到被吉利收購的沃爾沃;一直堅持正向研發,三大件在國內有口皆碑,發動機技術更是達到了世界領先水平的奇瑞;還有定位於“高品質”乘用車的觀致。試過的人都說好,但讓人頭疼的是就是賣不好。目前國產車裡面,真正意義上稱得上豪華品牌的,除了紅旗應該也就長城WEY、吉利領克、奇瑞觀致了吧。
但是縱觀長城WEY、奇瑞觀致、吉利領克,長城WEY銷量不錯,VV5、VV7 10月銷量雙雙突破8000臺,產品上市半年來,交付到客戶手中的車輛已突破5萬輛。領克關注度很高,廣州車展領克01預售137秒,6000臺領克01量產版訂單被秒光,57分鐘完成支付。為啥只有觀致叫好不叫賣,觀致可以說口碑好到爆,但是銷量卻一直低迷。如今隨著WEY跟領克的崛起,可以說,觀致卻越來越沒有影響力。
雖然觀致已經成立10年了,但是依然很少有人能夠認識觀致的logo,更不用說對觀致的品牌瞭解了,一部分人雖然聽說過觀致,但是誤認為觀致就是奇瑞,事實上呢?是奇瑞和以色列集團共同出資的註冊地在中國的公司。
觀致自2007年成立以來,共推出包括觀致3,觀致3五門版、觀致3都市SUV 觀致5 SUV等上市車型。觀致汽車無論是從設計到做工用料看過的人都豎大拇指,首先推出的觀致3攬獲無數獎項,但你跟老百姓侃你的車設計的多優秀老百姓能聽懂嗎?如果說觀致銷量慘淡的原因是營銷不給力還不如說是沒有摸透消費者們的心思。在國內,消費者只認“神車”,不管你配置怎樣、做工怎樣總之之前沒聽說過你,那你再好我也不相信。
另外觀致的價格。對於自主品牌的汽車來說,要在國內爭得市場份額,價格是第一因素。在目前而言,就算你有跟合資品牌,例如大眾一樣完善的銷售和售後服務網路,那麼以一樣的價格區間12萬-18萬,你會選觀致3還是朗逸、速騰或者凌渡?
觀致定位真把自己當國際大牌了,所以,必須獨立建網啊,而且必須是高標準啊,可惜的是,賣車早已不掙錢,經銷商虧損面高達7成,連本田、大眾都有經銷商退網,這樣的市場現實,這種渠道策略,結果就是觀致的渠道遲遲建立不起來。
綜上對於觀致叫好不叫座怎麼說呢,就像談戀愛一樣,可能你是我喜歡的那類人,但不是我喜歡的那個人,好人卡就是要發的讓你無話可說。
-
4 # 汽車很聽話
說起自主品牌衝高的代表品牌,我想大家自然會想到觀致、WEY和領克,但這三個品牌的命運就大不相同,觀致現在可以說是一次失敗的嘗試,而如今WEY已經大獲成功,交出了月銷過萬的好成績,領克剛剛上市,相信憑藉其超高的關注度,銷量也並不會太差!在這三個品牌中,為何觀致會叫好不叫座,我想主要因為以下幾點。
首先時機並不成熟,在那個消費年代,自主品牌是低端廉價的代表,觀致的推出雖然在價格上對標了合資品牌,但在品牌知名度上卻和合資品牌相差甚遠,也就導致了觀致無人問津的局面。
除了時機不成熟之外,觀致還有市場反應慢的毛病,在這個SUV大火的今天,WEY和領克首款車型都定位於SUV車型,來搶奪更多市場!而觀致則從轎車出發,然後慢慢向SUV推進,當首款觀致3SUV推出之時,市面上已經有大量SUV出現,而且相對觀致3 SUV來說,價效比更高。
另外,在營銷方面關注也有所欠缺,不同於如今WEY和領克鋪天而來的資訊,讓消費者對這兩個品牌有所瞭解,對其經營理念也更為熟知。當時觀眾雖然出生較高,但消費者對其並沒有一個完美的認知,並不瞭解觀致這個品牌。
總的來說,無論時機還是營銷,都註定觀致不會有一個太好的結果。同時也讓我們祝福WEY和領克,未來能夠代表中國自主品牌,衝出中國走向世界。當然,我們也期待著觀致能有一個好的走勢。
-
5 # 何時上王者321
說到底沒摸透中國消費者的口味,沒給出消費者能裝逼的東西,越級的裝逼範配個相對低的價格就給人價效比高的錯覺,觀致和奇瑞不認識這點永遠沒起色。
-
6 # 海升32844873
20萬以內,無論合資還是中國產汽車,只有觀致汽車拿到了歐洲碰撞測試五星成績,只有觀致做到了車內環保標準高於國家標準五倍,稱為孕婦級座駕,只有觀致用料採用進口豪車同品牌用料(可查供應商),只有觀致以歐洲工藝標準制造汽車,只有觀致獲得過德國紅點設計大獎……我想說華人劣根性深重,淨幫著外企打擊中國產高品質車!
-
7 # 蝸牛小啪
這個是獨立出來的品牌,沒有說的那麼豪華,反向也不強烈,倒是可以看看比亞迪宋,新能源車,全時電四驅技術性能強,核心技術在業界都是標杆,而且對環境沒有汙染,使用起來,光郵費就可以省的很可觀的。
-
8 # 小小巖哥
觀致嚴格意義上應該算是合資車企,2011年的時候,奇瑞與以色列集團按照50:50投資成立了獨立合資汽車企,並且命名為Qoros觀致。2013年的時候,觀致的第一款車型在國內和歐洲同時上市銷售,歐洲的銷量怎麼樣暫且不論,但是在國內,觀致依然沒能逃過雷聲大雨點小的情況。雖然透過各大媒體不斷輪番報道,但是短暫的熱乎勁兒過了之後,很快就沉底了!隨後觀致又推出了觀致3都市SUV和觀致5,兩款SUV車型。試圖想借著SUV車型在國內的火爆程度,來提升一下關注度。但是事與願違,銷量依然慘的可憐。本來銷售網點就很少,現在估計全國也沒剩多少4S店了,廣告和營銷推廣基本也都看不到了。觀致現在看著WEY和領克賣的風生水起,心裡肯定不是滋味,要是有後悔藥的話,估計觀致能給買斷貨。觀致之所以造成現在的狀況,我個人覺得主要有以下幾個問題。第一,選錯了合作伙伴。奇瑞品牌在國內和全球範圍內,都有一定的影響力,但是要想讓品牌昇華,做高階車型,必然要選擇一位在全球範圍內更有影響力的合作伙伴或者車企,不能找比自己弱的,一定要找比自己強的。但是很多人都不理解奇瑞為什麼要找以色列合作!可能除了資金支援意外,大家完全不知道以色列在汽車方面有影響力,和拿得出手的東西和技術。而且大家還會對車輛本身的技術和質量產生質疑。說白了,觀致沒有吹牛X資本,沒有可以拿的出手來炫耀的東西。這個問題可以參考領克和沃爾沃之間的關係,人家一直都說領克的三大件是源自於沃爾沃,用這種噱頭來宣傳自己,在國內好使!第二,觀致沒有核心的產品競爭力。WEY和領克都有一個特點,他們很瞭解國內消費者的用車需求和關注點。無論是外觀還是內飾,一定要做的大氣、漂亮、開出去有面子,說白了就是顯檔次。要把一輛10幾萬的車,做出20幾萬的風骨,至少要看起來很顯檔次!因為大部分華人對於汽車的認知還存在於表面,不管這這車開起來怎樣,至少看著必須要顯好。而觀致無論是外形還是內部配置,都太過於平庸,缺乏亮點,華人自然不願意買賬。第三,品牌營銷做的不夠多,不夠到位。作為一個新品牌,沒有大山可以靠,沒有大腿可以抱,那就要在品牌營銷方面砸錢,使勁砸!目的是要把自己宣傳出去,先讓別人知道自己的存在,才會有人願意去嘗試。營銷方面可以參考WEY,在剛推出的時候,各大網路和媒體上,鋪天蓋地的全是WEY的各種營銷和廣告。據我所知,自從WEY推出之後廣告就沒停過,2018年世界盃期間還擲以重金在央視做廣告,請C羅代言!然而觀致在這方面,確實缺少專業的團隊和專業的營銷策劃,以及廣告投放。巖哥的觀點:觀致第一款車上市到現在已經有5年的時間了,但是估計還有好多人完全都不認識這個品牌,甚至連聽都沒聽說過。即便在路上偶爾看見一輛也叫不出名字,想看看車都找不到4S店,所以觀致的沒落並不是偶然,而是必然!
-
9 # 郭敬6
奇瑞真的不要臉到極點,車賣的不好就說被別人黑,觀致你把第一批車主坑出翔了,6速乾式雙離合啥時候換……發動機啥時候換,底盤啥時候用料跟上合資車……不要臉到家了……
-
10 # csz20170904
奇瑞的產地與市場與吉利高度重合,觀致的產地更在蘇南,當然要經受各種讓人眼花繚亂的競爭手段了。沒事的,反正奇瑞是國家的,與尹同躍關係不大,柿子專撿軟的捏,呵呵,佛系奇瑞捏起來手感不錯的!
回覆列表
目前國產車裡面,真正意義上稱得上豪華品牌的,除了紅旗應該也就長城WEY、吉利領克、奇瑞觀致了吧!成功與失敗總是有他的原因的,我們來細說一下這款國內高階品牌的喜和憂!
長城的車很多人都會問,這車咋樣?油耗高不?領克大家都在問啥時候上線啊!唯獨觀致大家都說這車不錯,這車好啊!對這款帶有洋範的車關注度特別高!口碑好到爆,就是沒人買,WEY一上線,觀致就徹底廢了!
1、車標,觀致是純純的國產車,要多純有多純,但那個土不土洋不洋的車標讓人十分蛋疼,開出去大家就會問,哎你這車不錯啊!這車標不錯,進口的吧!你咋回答啊!腦袋疼!
2、定價,國產車定價在15萬起,這價格真心傷啊,無論是哈弗還是比亞迪他們都是從低端介入,贏得口碑後才開始生產高階車的,你在沒有贏得市場的時候就敢來秀,找死的節奏,國產車問題多大家有目共睹,買國產車就是為了便宜高配,15W我買合資車行行?何必拿錢來試驗你的質量呢?
3、營銷,國人現在買車還停留在比較初級的階段——面子,外觀不錯,價格不錯,內飾不錯,配置不錯就夠了,你說你碰撞五顆星,誰丫的在乎啊,賣點不夠亮,看都不看!
4、渠道,很多人買車很簡單:看到廣告(受到推銷)感覺不錯—>4s看實車,試車—>看價格—>比較幾款—>選車,付錢!就這麼簡單粗暴,網路售車都是鍵盤黨,鍵盤黨都會選擇合資車的!
5、售後,一輛車不只需要你有過硬的技術和質量,還要有優質的售後服務,和銷售渠道,奇瑞雖然在幾年前靠著神車QQ打開了市場,但近些年稍有爆款!售後服務體系不足,讓很多人不敢買,買了沒人修咋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