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4
回覆列表
  • 1 # 冀之筆

    專修柳體的書法大家不是很多,即使是以柳體為主,也都是兼收幷蓄了其它的書體,這樣才能成就自己。學則生,似則死。搞藝術重要的不是形似也不是神似,關鍵是脫出窠臼能夠成就自己。這樣你的藝術之路才能越走越寬,否則就把自己逼進了死衚衕。

  • 2 # 雷聲雨聲風聲

    柳字適合中楷和小楷。比較嚴肅正規的用柳體比其他體受看合適,但中楷、小楷今人大部今不去用功,費工費時,還是大字行書、行草來的快,都講一平尺多少錢!現在也不時興抄書了,柳體用途更少了!大家有興趣看看唐駝用柳體書寫的四書五經就知道了!

  • 3 # 容濟點火器

    現代的書法其實很少有門派之分,基本上都是融合為一體了。不過李放鳴和張書範的柳體讓人欣賞的。

    李放鳴

    現代漢字硬筆書法協會副秘書長;中國當代硬筆書法家協會理事;四川省硬筆書法學會副會長。自幼酷愛書法,書從古帖,主攻歐體、柳體,兼學晉唐小楷,打下了堅實的基礎。1992年,硬筆書法在全國性大賽中獲一、二等獎。

    張書範

    現任中國書法家協會理事、北京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理事、北京市書法家協會副主席、民進中央聯絡委員會委員。作品曾多次參加國內外各級書法展覽並獲獎,並被多種藝術辭典收錄。一九九五年編寫出版了《柳體技法》。

    如何寫好柳體

    書法中的楷書,人們練習最多的是歐、顏、柳、趙。據我的瞭解,目前初學書法的人從顏、柳入手的人最多,各地社會辦的寒暑假學生書法班,楷書也多是教顏、柳。

    首先,剛開始學柳字的人,要注意柳字的點畫,把點畫寫好,是“形似”的前提。柳字無論點、橫、豎、撇,起筆大多有稜角。長捺的“一波三折”十分明顯。看看這兩個圖:

      第二,相同的筆畫在一起時,變化很大。如“三”字,第一筆取“仰勢”,第二筆取“揚勢”,第三筆取“俯勢”。看圖:

      第三,在結字上,內部緊湊,外部舒展,被稱為“內緊外鬆”。左右結構的則“左緊右舒”。

    經過一段時間的練習,達到“形似”以後,再深入體會柳字的特點,力求“神似”。然後,追根溯源去學習歐、顏,既能得到歐、顏的精髓,也能從中悟出柳字是怎樣從它們中脫胎出來的。

  • 4 # 懷仁精

    任何一種字型能發展到今天,無數書家都做出了很大的貢獻。大家的出現是時代價值觀的產物,並不一定是書法造詣很高的代表。柳體大家近代少見,不一定是書法水平不高,而是認可的伯樂少而已。

  • 5 # 信齋藝術

    大家?有學似前人一種書體就成大家的麼?古往今來都沒有。就拿柳公權說,不是歐一點點,顏一點點,其他一點點,結合自己的認知創出一套完整體系,包括筆劃、間架、氣息,並得認同才稱為柳體嗎。所以柳體大家只有他自己一個。

  • 6 # 滄海一粟4086228

    寫柳體太累了 筆畫太精道了 歐體寫起來容易些整體效果又好 柳體似乎有點費力不討好的感覺 一直在練柳體 家裡也有其它字帖 可是親戚朋友來問他們喜歡那種字型 卻都不喜歡玄秘塔 唉……只能說曲高和寡吧!

  • 7 # 芥藏山房

    出版物有清代書家梁巘臨柳《玄秘塔》。

    歷來學柳,或有明顯柳字特徵(中宮緊湊),我的印象中,有蔡京、啟功兩位。

    下圖一為蔡京行書,一為啟功臨柳。尤其啟功瘦硬緊湊的體勢,柳味充分。

    民國平襟亞編輯《書法大成》,分楷隸行草四體,有沈尹默、白蕉、鄧散木、馬公愚、于右任、譚延闓等數十位名家書寫,其中不乏臨帖之作,楷書有歐顏褚及鐘王,其中沒有柳字。可見柳之影響力偏弱。

    如果說純粹柳體風格的創作,應首推溥儒。如下圖下見一斑。

    柳公權有"心正則筆正"之筆諫,在唐楷大家林立的背景下,能成自家面目,顏筋柳骨並稱,大不易。

    我的觀點,柳小字比大字好,如小楷《金剛經》。

  • 8 # 洛陽墨客

    柳體是最完美的字型,這個以不用證明,《玄秘塔碑》《神策軍紀聖德碑》等等等等柳公權的碑帖就擺在那裡。有練書法的人都知道柳體是最難學的字型,因為稍有點不對,缺點會給你放大,無論結構還是筆畫。這就是為什麼自柳公權創造柳體之後至今未有寫柳體的大家的原因,甚至有很多人為了自己的名聲詆譭柳體,說什麼“柳體僵硬""呆板"等等等等,其實是自己的功力審美所限。 柳體的“難”也是相對於沒有像歐體、顏體、趙體或者其他字型那樣更普及的原因,因為太難了,所以要寫好柳體最少要幾十年甚至可能終身都學不好,因此無論在“名”與“利”上都難有收穫,甚至會被一些筆都抓不清楚的人胡噴!但無論如何胡噴,多少人如何詆譭,都撼動不了柳體在書法頂峰的地位,因為他的完美就擺在那裡,這就是柳體。本人也是非常喜歡柳體,下面是本人臨寫的玄秘塔碑。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出苔後施什麼肥能使大蒜快速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