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雯雯1130
-
2 # 拾憶雜陳
回答:
頓頓有湯才叫吃飯,我可能有著一顆廣東人的心。
吃肉與喝湯哪個更有營養,這個問題,各種媽媽雞湯裡眾說紛紜,我有自己的心得與研究,與大家分享。
喝湯和吃肉到底那哪個更有營養?
從營養的角度來說,肯定是肉更有營養。因為蛋白質不易溶於水,不管是煮湯、燉湯、煲湯還是煨湯,最多可以溶出15%的蛋白質,其他營養物質也一樣,大部分的營養還是留在肉或湯渣裡。
一、真的是營養都在湯裡,沒在肉裡嗎?
平時,大家覺得身體有點虛弱了,需要煲個湯喝,並重點多喝點湯,覺得這樣很營養,這是個誤區。人們經常有句謙虛的話叫:“你們吃肉,我喝點湯就好”,就是願意把更多的利益讓給對方,而自己只要有點就行,從營養的角度來說是這樣的,大部分營養確實在肉裡。喝湯比吃肉最大的好處是能補點鈣。
二、飯前喝湯好,還是飯後喝湯好?
有不少人習慣飯後才喝湯,想著這樣可把沒吃飽的胃填滿,喝後也挺有吃飽的滿足感,這是錯誤的!因為:
1、飯後喝湯會稀釋胃裡的消化液,增加腸胃負擔,所以,有時會有飯後大量喝湯後胃難受的情況,這是胃的工作量太大了,在向你提意見呢!
2、而飯前喝湯,既可潤滑腸胃,還能在喝湯後又飽感,進而會減少對餐桌上各類食物的過多吃入,對減肥保持身材是有利的。所以吃粵菜時,先上湯先喝湯是很科學的。
綜合上面兩點看,自然是先喝湯好。
三、哪些人不適合喝湯呢?
1、燉的時間短,不以雞、鴨、魚、肉、骨為主料,清談的湯少量喝點,都沒問題;
2、燉的較久較濃的湯,有腸胃病、痛風病、糖尿病及老年人不適合喝,因為這類湯中嘌呤油脂等較高,會對身體不利。
小貼士:
各種肉類在煮開之後都會浮起一層沫子,這個一定要打掉,因為那是血水中的物質和髒東西,對健康有危害。
總結:
喝湯跟吃肉,從營養的角度看,肯定是肉更營養,並且最好先喝湯。湯有湯的鮮,肉有肉的香,喝湯後再吃肉是最佳方式。
-
3 # 營養師呂小毛
很多人都認為湯比肉更有營養,這其實是個誤區。
無論是雞湯,魚湯,還是骨頭湯,這些湯裡面的蛋白質含量比肉裡邊兒要少十幾倍,還有鐵、磷、鈣這些無機鹽,他們在湯裡的含量比肉裡邊要少很多。有些過去的觀念都認為有營養的好東西都在湯裡面,這種理念是不科學的。
肉裡面的營養遠遠比湯裡面要多肉湯裡面確實會有一些營養,但是大部分營養還是在肉裡面,僅僅透過熬製是不會把大部分營養析出到湯裡面來的。
如果你喜歡喝湯的話也是可以的,和肉一起吃就好了,小口喝湯,大口吃肉他不香嗎?如果只喝湯,你的營養攝入顯然是不夠的。
-
4 # 愛投條兒
吃肉與喝湯要說哪個更有營養,當然是肉更有營養了。食材的營養進入到湯裡的部分還是少的。最好是肉和湯一起吃最有營養。
-
5 # 人之初152753131
我的認為不一定正確,我認為喝肉湯比吃肉營養多一些,因為煮肉的過程中肉的營養會到湯裡面的比較多,所以多喝肉湯比較好,
-
6 # A米粒6
對於愛美的女士來說喝湯美容養顏,還不增肥,當然喝湯更有營養。對於男士來說,追求的是大快朵頤的口感,當然肉更有營養。
-
7 # 小松美味食間
謝邀,我個人建議 肉和湯各有千秋。我有一個朋友他的媳婦懷疑的時候就是隻喝湯,無輪時雞湯、魚湯還是肉湯都只喝湯。但是她補得就不好,她自己體重也沒上來,生了寶寶以後,寶寶體重也偏輕。再說說我媳婦,我媳婦天生屬於偏瘦吃不胖的型別,178的身高,菜不到50公斤。我媳婦懷孕的時候,一週7天,我每天給她燉煮不同樣的湯,我是讓她連肉帶湯一起吃掉,到生產前她體重都快80公斤了,都快跟我體重一樣了。所以我覺得兩者都有營養!
-
8 # 大頭爆米花
想了解最多美食知識,可以關注我們悠哉美食,作為一位美食領域創作者,今天給大家講講吃肉跟喝湯那個更有營養。俗話說的好,很多人都說少吃肉,多喝湯,湯在華人的飲食中佔有重要地位。有不少人認為,“吃肉不如喝湯”,認為營養成分都在湯中。那麼,真的是喝湯比較營養嗎?專家告訴我們,肉湯和肉各有千秋,連吃帶喝是最好的選擇。
煲湯的時候,肉和其他原料透過長時間熬煮,營養成分都進入湯中,所以喝湯比吃肉有營養。這種說法是錯誤的。
因為除了水,湯的營養全部來自原料,原料中有水溶性的營養素和非水溶性營養素。水溶性維生素C、礦物質會部分進入湯內,非水溶性的蛋白質90%至93%仍留在肉裡,湯裡含量不足總數的10%。
無論是雞湯、肉湯還是魚湯,湯的蛋白質含量遠不及肉塊本身。肉類是肌肉纖維構成的,其中有可溶性的肌漿蛋白和氨基酸、肽類等,它們容易進入湯中,但大部分肌纖維成分很難溶出來。
一般來說,肉湯、雞湯中的蛋白質含量僅有1%~2%,和15%~20%的肉塊相比,顯然蛋白質含量是低多了。而骨頭中的鈣、鐵元素,屬於不溶性的成分,所以煲湯是不可能把很多鈣和鐵溶出來的,只有鉀元素這樣易溶的成分才能進入湯中。
也就是說,肉中的營養素含量遠高於湯,營養並非都在湯裡。喝湯可以補充水分、水溶性維生素C、礦物質。如果想更好地獲取蛋白質、鈣、鐵等營養素,建議喝湯的時候也吃點肉。
-
9 # 營養百事通
【2018年12月17日 本題文字:495 劉筱慧】如果你牙口沒問題、消化功能正常,那毫無疑問,當然是吃肉更有營養啦。
肉湯裡有什麼?肉湯裡的營養成分當然是來源於肉,包括肉中一些可溶性的蛋白質、多種氨基酸、鮮味肽、肌酸、肉鹼等小分子含氮物,還有鉀元素和可溶性的B族維生素。在熬製肉湯過程中,這些又營養又美味的成分就溶在了肉湯當中,這一鍋湯就變成比白開水更有內容的美味湯了。
但是湯再好,它的營養價值是沒有辦法與肉相比的,溶入湯中的營養成分和大塊肉中所含的營養成分壓根就不在一個級別上,僅僅是肉類當中那部分可溶性的營養物質,而肉類中佔很大比重的不能溶於水的營養成分,比如大部分的優質蛋白質、鈣、鎂、鋅、維生素A、維生素E等並沒有因為蒸、煮、熬而轉移到湯中,而是結結實實地都保留在肉中,從營養健康的角度來講,喝湯比起吃肉來,差得可不是一星半點的。
當然,如果是消化能力差、術後體弱的患者,選擇肉湯再適合一些。為啥?肉湯中有很多可溶性含氮物,味道非常鮮美,能讓人胃口大開,促進食慾和刺激消化液分泌,如果消化能力差、術後體弱只能半流食的病人,喝點這樣鮮美的肉湯能快速補充氨基酸和B族維生素等營養物質,相反,大塊吃肉就容易增加腸道負擔,不僅補充不了營養,還會適得其反。
-
10 # 家庭醫生名醫線上
“吃肉不如喝湯”,相信這句話不少人都聽說過,也有很多人也都在這樣做。那麼事實上,是否就是喝湯比吃肉更有營養呢?這是個值得商榷的問題。
二、肉湯的確有營養,但是與肉相比較,又顯得微不足道了。肉湯中的營養僅僅是肉類中可溶性的營養物質,而肉類有很大比例不能溶於水的營養成分。如大部分的優質蛋白質、鈣、鎂、鋅、維生素A、維生素E等並沒有因為蒸、煮、熬而轉移到湯中。
三、肉湯的營養全部來自原料,原料中有水溶性的營養素和非水溶性營養素。水溶性維生素C、礦物質會部分進入湯內,非水溶性的蛋白質90%至93%仍留在肉裡,湯裡含量不足總數的10%。
四、肉湯中的蛋白質含量僅有1%-2%,和15%-20%的肉塊相比,顯然蛋白質含量是低多了。而骨頭中的鈣、鐵元素,屬於不溶性的成分,所以煲湯是不可能把很多鈣和鐵溶出來的,只有鉀元素這樣易溶的成分才能進入湯中。
由此可見,肉中的營養素含量遠高於肉湯,營養並非都在湯裡。喝湯可以補充水分、水溶性維生素C、礦物質。如果想更好獲取蛋白質、鈣、鐵等營養素,那麼在喝湯的時候也需要吃點肉。
-
11 # 健康新腦洞
儘管傳統認為喝湯對身體好,但是也有很多專家闢謠說湯的營養其實並不高,不管是蛋白質還是鈣含量都可以忽略不計,因此喝湯的主要功效就是補充水分。
其實這些理論只說對了一半,從營養成分以及含量來說,湯的營養確實少得可憐(蛋白質和鈣含量跟肉和奶相比相差十萬八千里),因此光喝湯很難滿足人體每日所需的蛋白質和鈣元素等。
但是大量經驗告訴我們喝湯對身體好也並非空穴來風,只是我們沒能解釋其中的科學原理。
隨著科技的進步有人發現原因可能有多種,其中一種已經被科學實驗證明:熬湯過程中會有有益粒子生成。它們被嚥下後能夠被與之直接接觸的消化道粘液層和某些細胞直接吸收,從而提升這些組織的生理活性。
當然有關這方面的研究還不夠充分,也不是所有湯都一樣(像上述科學實驗用到就是一種豬骨湯)。但至少我們應該更新認知,湯不能因為營養成分少就一無是處。
當然湯雖好喝,也不能貪杯,要注意的事項還是有很多!比如特定人群應該嚴格遵守飲食戒條,就算湯水也不可亂喝。痛風患者、糖尿病患者應少喝濃湯,這些湯中可能有過多的嘌呤會加重肝和腎臟的負擔,最好選擇喝一些清淡的湯。
回覆列表
中國人骨子裡就覺得湯比較有營養,老話說吃肉不如喝湯,從古至今就是這麼傳下來的。那到底是那個有營養,經過科學驗證。
即便經過了長時間的文火燒燉的過程,但是湯裡只能含有一小部分水溶性小分子物質,除此就是油和熱量,總的來說湯裡擁有的物質很是有限。
而作為對比,此時更容易消化和吸收的就是經過長時間燉燒的肉。其中含有蛋白質、糖、脂肪等人體所需的重要營養物質。
所以最健康的吃法,應該是主吃肉,湯只是調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