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西塘月色
-
2 # 陳陳不相因
我認為,有個成語非常貼切,叫做蓋棺定論。
一個人不到最後一刻,沒有閉眼蹬腿,就不能宣佈平庸。甚至哪怕死後,也不一定能宣佈平庸。
在我眼裡,幾乎很少有人能被安上平庸二字。
平庸與平淡很多人都搞錯了一個概念,把平庸與平淡混為一談。
三國 魏劉劭 《人物誌·九徵》:"是故觀人察質,必先察其平淡,而後求其聰明。"
《晉書·郗鑑傳》:" 彥輔 道韻平淡,體識衝粹,處傾危之朝,不可得而親疏。"
宋 王鞏 《王氏談錄·性貴平淡》:"公言人性貴平淡,若加以識器,即所謂宰輔器也。"
明 張居正 《雜著》:"故人之才性,以平淡為上。"
平庸二字,雖乍一看與平淡彷彿在同一個世界。但你細細一品,卻又能察覺平庸所代表的那種碌碌無為,甚而是同行屍走肉似的那種腐朽,與絕望。
什麼人才能將自己的生活過成這樣?!
怎麼會有人能將自己的生活過成這樣?!
不到最後,何以定論有那麼一個人,在他的眼中,他是符合平庸的概念的。
其一
他覺得人生無望,選擇了自殺。
那麼,恭喜他,他進化成了失敗者,廢物。
他遠離了平庸。
其二
恰巧在自殺的時候,他遇見了同類。
他勸阻了他,那麼他成為了一個英雄。
他同ta一起自殺,他們會在人們口中變作,苦命鴛鴦,為愛殉情。
他遠離了平庸。
其三
他選擇繼續活下去.......
聽從父母安排,他結婚生子.....
他成功的養育了孩子......
他對一個人的誇讚......
他不經意間對人伸出了手......(或許他並不記得)
.......
只要他活在世上,與他人有交集,對他人產生了的影響。
不論多少,
那麼,他就不算平庸。
最後的最後人會平凡,平淡,但怎麼會平庸呢?
-
3 # 月亮灣的詩
回答這個問題首先要搞清楚平庸的概念。搜狗百科關於平庸一詞給出如下基本含義:其一指尋常而不突出,沒有作為;其二指尋常而不高明。從這兩層基本含義來看,一個人一生平庸與否不好在哪個年齡段來下定義。古今中外,大量的例子證明有的人從小就表現出非凡,而有的人是在年齡很大時才表現出非凡。更有不少人在世時一直沒有表現出非凡的業績,但在離世後若干年甚至幾十年幾百年後才發現他對人類對社會所做的非凡貢獻。總之,這個問題應該沒有明確的答案。
-
4 # 陳孝榮
這個命題有問題。把平庸與年齡、時間掛起了鉤。一個人平不平庸,與年齡沒有關係,與時間也沒有關係。有關係的,使一個人的學識、經驗,要擺脫平庸,必須讓自己超拔出來,站在一個更高的視角看待人生和我們的生活。
-
5 # 豬豬俠加油你
平凡的人在平凡的位置上,閃閃發光的人在閃閃發光的位置上,踐行著各自的天下為公,大道朝天,人間至味。沒有人是平庸的。可誰都有宣佈平庸的權利。我不愛高官厚祿沒有錯,我不愛雨露朝陽亦沒有錯。我愛鐘鼓饌玉沒有錯,我愛月白風清亦是我獨一無二的我。我是平庸之輩,我愛平庸。
-
6 # 沐嵐文案
首先要說的是:無論怎麼努力、怎麼奮鬥,絕大部分人都是平庸的一生,逝去後不會留下半點名聲。
至於說“一個人多大才可以宣佈平庸“,這麼說吧,只要還有上進的心,七老八十了都可以不承認自己平庸。
還有這樣的少數人存在,一生默默無聞,沒人知道他她的價值所在,等他她去世若干年後的某一天,突然聲名鵲起,比如作家等。
-
7 # 詩騎天下張百軍
我認為,人只要沒有走到生命的盡頭,永遠不要有平庸思想,但未必要多麼偉大,只要你老驥伏櫪,生命不息,奮鬥不止,就不妄來人世一回。活到老,學到老,心不老,何言平庸?吟詩一首以抒懷:我不想平庸
年過五旬不服老
詩近半千總嫌孬
努力學習不馬虎
勤奮筆耕戒躁焦
拙人借筆書情懷
破車憑力練腿腰
我不圖名不圖利
好壞是非任貶褒
-
8 # 氣質龍
個人覺得與其說宣佈平庸不如說懂得,體會到平庸,平庸不是純粹的主觀感受,更多的應該是人對生活的一種寬泛的態度,不同年齡段的人或者相同年齡不同的人都可以說平庸,只是每個不同的人,每個年齡段的人所經歷的生活是不一樣的,固然所體會到的平庸就不盡相同,切不可庸人自擾之!
回覆列表
感覺自己一輩子就是一個平庸的人,少年時代最喜歡讀唐詩宋詞,有一段時間,基本上每天背一首,讀的自己神清氣爽,讀的自己痴痴傻傻,總想隨口吟誦幾首,記得高中語文老師說我寫的一首詩“孤傲獨羨冬梅骨,玉潔只求夏荷性,心存鴻志飛騰遠,青天展翅飛神鷹。”後來高考考的並不好,只上了一所師範大專,然後回到老家教學,不會處事,不會複雜的人情世故,就是後來看懂了看透了人情世故,卻不想去俯下身子去巴結人,去玩心計,自覺半生平庸,估計一輩子也就這樣平庸吧,其實世界上大部分人都是平庸的,真正的偉人不也是平平淡淡一輩子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