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健康有道蔡野平
-
2 # 掛號通
蕁麻疹如果用中醫解釋的話是因為體內毒素淤積復感風邪導致,所以,蕁麻疹也叫做風疹塊,和人體感染了風邪有著很大的關係,如果得了蕁麻疹一定要進行及時的治療,否則很容易形成慢性蕁麻疹,增加治療難度,在治療期間不要吃辛辣刺激性的食物,也不要吃牛羊肉等發性的食物,更不可以喝酒抽菸。
-
3 # 中醫面板科醫生孫
拋開西醫只用中醫的觀點來理解蕁麻疹。蕁麻疹在面板病中是非常特殊的,這個病來無影去無蹤,發病迅速去病也快,起蕁麻疹的時候巨癢無比,幾小時內就自行消退,與普通人毫無區別。
中醫醫書上對蕁麻疹有分型:風寒型、風熱型、腸胃溼熱型、衝任不固型等,也做了一定解釋。但我認為有一個巨大的問題:對蕁麻疹發作和消退原因沒有一個合理的解釋,只是生硬的進行了分型還有中醫辯證。
我理解的蕁麻疹是這樣:蕁麻疹鼓起來的大包其實就是“堵車”。中醫認為脾主生氣、肺主行氣、腎主納氣。在肺的主導下,氣在體表沿著經脈循行,最終到達腎臟,由腎將精氣封存,氣在體表循行的時候,由於某種原因導致氣血不通,氣聚集在一起,就會形成大包。由於氣道被阻,面板得不到榮養,就會瘙癢。而氣的循行就相當於馬路上的車,在規定的道路(經脈)上川流不息。
吃了刺激性的發物,導致脾氣太旺,相當於馬路上的車太多,所以堵車。肺氣太弱,行氣無力,相當於馬路上的車速太慢,容易堵車。腎氣太弱,收納之力有限,相當於沒有停車場,多出來的車輛只能繼續在馬路上開,也容易堵車。
急性蕁麻疹通常是第一種情況,也就是脾氣太旺。慢性蕁麻疹大多數是第二種情況,肺氣不足。急性蕁麻疹我還是建議用西藥治療,中藥成分複雜,而蕁麻疹期間身體太過敏感,弄不好就會形成藥疹。慢性蕁麻疹以行氣補肺為主,我推薦一個方劑,是根據上述理論組成的藥方,效果很好:
黃芪、大棗、生薑、荊芥、防風、柴胡、厚朴、川芎。遇冷加重就加上麻黃和桂枝,遇熱加重加上金銀花、蟬蛻。平時多鍛鍊,對於衛表益肺幫助很大。
-
4 # 雲南辛昆
蕁麻疹從症狀表現的特徵被風吹了便容易發,發時候來去迅速,和風一樣,取類比象,因此,在中醫來說就屬於有風了,無論風熱,風寒,風溼,還是血虛生風,總不外和風有關。中醫治療辨明是什麼證型,即可以進行用藥。但凡風因“善行而數變”,變化多端,因此比較難於斷根,在治療中應當要注意養血治本且持續用藥,才能夠取得滿意療效。
-
5 # 羅佔光
中醫認為,蕁麻疹病理:營衛不和,風邪入侵、正虛,疏洩不暢,氣化失調,致肌膚、腔膜風邪湊激而面板搔癢風團。邪之所湊,而變。跟特異性,差異性體質有關。
由鬱,熱,食,或陰質之積等誘導,與伏積之邪、再化生之變。
在正虛下,風邪化熱、燥、溼…,或毒素入侵,引變。
身體在精、血功能失調,失統一平衡情況下,常發生、發展、發作。
糾偏 扶正 祛邪為大法。
防風通聖散加減。黃芪桂枝五物湯加減。
分急慢性,虛實辯證。表裡疏解。注重氣血功能之疏洩,調和,統一。
-
6 # 郭偉峰23
此病是由於面板黏膜小血管擴張、滲透性增加而出現的一種區域性水腫反應,屬於變態反應性疾病,中醫學稱癮疹、風疹塊,認為是風邪鬱於腠理而成。消除結於皮下的有害物質,使其從皮毛外出,便是治療的關健。發汗乃為重要的治療方法。在發汗祛邪的基礎上視其兼分別以利溼、清熱、消積、補虛。治療:麻黃湯解表發汗,祛風利水。麻黃湯加味。麻黃8g桂枝10g杏仁10g甘草6g白芷15g白蒺藜30g蟬蛻10g。服藥後發汗。方用麻黃髮汗祛邪;餘藥祛風止癢。
-
7 # 宮道中醫
蕁麻疹中醫稱鬼風疙瘩、風團、癮疹。特點是忽起忽消、此起彼伏、消後不留痕跡。病因是由於風邪侵襲面板所致,因此中醫多用祛風的藥物治療。近來,由於人們的生活習慣和疾病譜的改變,內因引起的蕁麻疹也比較多,特別是胃腸道的變化導致腸微生態的改變,常常是成為蕁麻疹的常見病因。因此,在用祛風藥治療蕁麻疹的同時,還要用調理胃腸道的藥物。下面介紹一個清朝手抄本中治療蕁麻疹的方劑:防風、荊芥、羌活、當歸、白芍、白朮、蒼朮、姜半夏、陳皮、茯苓、炙甘草、萆薢、麥冬組成。應用治療外有風邪,內有鬱滯的蕁麻疹效果比較好。無溼邪者減萆薢,無陰虛者減麥冬。
-
8 # 衛元孝
小時候得過此病,坐臥涼地感受風邪所引起,稍涼全身出現斑塊,越搔抓越癢,只有鑽進被窩保暖方能緩解,隨著年齡的增加,抵抗力的增強,不知不覺再也沒發生過。
-
9 # 本能健康
中醫怎麼理解不知道,為什麼出這個問題倒是可以解釋,肝臟功能不足和腸道免疫遮蔽不足,體內過敏源增加了,免疫系統被過度啟用。如果要治,調理腸胃養肝利膽,飲食忌口一段時間一般需要幾個月就可以痊癒。主要和飲食不潔營養不足肝臟功能下降引起。
-
10 # 霹靂火雜談
蕁麻疹是一種常見病,是人體的變態反應引起的面板暫時性水腫性損害。
發病急速,面板迅速瘙癢、起風團,又迅速消退。有時一天發作幾次,瘙癢難當。消退後不留痕跡,因瘙癢抓破面板,那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蕁麻疹在中醫稱為‘’癮疹‘’,民間稱為‘’風疹塊‘’。
中醫理論認為,蕁麻疹的發生,主要是由於體質素來氣血不足,免疫力低。當壓力大,情緒緊張,會誘發此病。
過敏體質,吃了引起過敏的魚、蝦、蟹等食物,本人曾看到有人喝酒引起蕁麻疹。
有的人溼氣很重,鬱積在肌膚,外感風寒溼熱引發此症。有人出門吹吹風,就起風疹塊。
有的人喜吃肥甘厚膩的食物,脾胃不和,蘊溼生熱,胃腸實熱,又感風邪,內不得疏洩,外不得透達,引發蕁麻疹。
西醫治療用抗過敏治療。
中醫分症治療。
風熱型的,風塊顏色鮮紅、劇癢、發熱,應當祛風清熱。藥用荊芥、防風、當歸、生地、苦參、蟬蛻、知母、牛蒡子、蒼朮、銀花、連翹、黃連等。
風寒型的,風塊色淡或者蒼白,應祛風散寒。藥用桂枝、炙甘草、浮萍、防風、赤芍、姜皮、紅棗。
風溼型的,風塊成片,四肢腫脹,多發於下肢,應清熱利溼祛風。藥用羌活、防風、蒼朮、黃柏、苦參、地膚子、當歸、白蒺藜、蒼耳子、白蘚皮、土茯苓等。
氣血虛型的,風塊反覆發作,經年不愈的,應養血祛風。藥用生地、白芍、當歸、川芎、蟬蛻、防風、黃芪等。
中醫辯症論治即可。
有一病例,每天遇熱水必發蕁麻疹,痛苦異常,半年有餘。西藥可暫時止癢,不能斷根。後求治中醫,服藥十五劑,再沒發過。
-
11 # 金匱真言
蕁麻疹是人體小血管滲透性增強,導致小血管水中,身體內組胺增加,因而出現風疹團,瘙癢難忍,而且時發時止。
蕁麻疹時發時止,而且瘙癢難耐,中醫認為是風邪作祟,所謂癢自風來。可以採取解表發汗的方式治療。發散風寒的桂枝湯、麻黃湯、桂枝二麻黃一湯,桂枝二越婢一湯。發散風熱的銀翹散,桑菊飲。
風可又外來,也可由內生。血虛可以生風,所謂治風先治血,血行風自滅。血液歸於正常,蕁麻疹自然會減輕。臨床上常用的當歸飲子,以四物湯補血,使血液充實,血液正常便不會生風。
溼氣阻滯,浸漬肌肉皮腠,亦可以導致蕁麻疹。臨床上經常使用的萆薢分清飲、消風散、當歸貝母苦參丸等去溼利水,使風邪無所依附,因此便出現了瘙癢的蕁麻疹纏綿不愈。
臨床上蕁麻疹症狀繁多,不能以一文詳細論述,如有需求還請到正規醫院。
-
12 # 黃豆粒的媽媽
我有個朋友,她是喝啤酒吃海鮮之後就得了蕁麻疹,也不知道的病是不是這個原因,總之她吃了好多要,中藥西藥都有,大小城市也看了不少的醫院,可就是不見好,她每次犯病全身紅紅的,看著都讓人心疼。
-
13 # 醫學慕課
中醫認為蕁麻疹出現比較突然多出現在上半身及頭面部,首先感覺身上面板特別癢,抓撓之後表現出以蒼白或淡紅色團狀(整片或圓形)為主的東西,這與風為陽邪,易襲陽位,善行數變的特點特別相似,所以中醫將蕁麻疹稱之為油風、癮疹、風疹塊、風痧等。
中醫認為蕁麻疹多是因陰虛血少,血虛生燥,虛火過盛,燥熱生火而起風,或者是由於是風邪外侵,加上過食辛辣刺激生冷油膩而導致。一般情況下這些風團可以自行消失或者退去,退去後其面板和正常人一模一樣。但是也有個別過敏性體質或者比較特殊的體質可能會出現斑疹的水腫、增大或擴張,引起呼吸不暢甚至喉頭水腫等惡性症狀,需要趕緊去正規醫院治療。中醫認為如果病情比較急的話,要先解決最嚴重的症狀,如果病情不嚴重則要從疾病的根本出發,尋求疾病最根本的原因,進行對因治療。同時中醫認為治風先治血,血行風自滅。因此治療蕁麻疹多從清熱涼血,滋陰養血潤燥的角度出發來治療。
中醫認為:第一,一些喜歡吃辛辣刺激生冷油膩的人,身體內環境經常處於酸性狀態,容易出現蕁麻疹。第二、經常抽菸喝酒,加班,熬夜,晚上睡得很遲的人容易出現蕁麻疹。第三、體質差、身體陽氣虛弱,全身經常怕冷,怕風、手腳冰涼的人也容易得蕁麻疹。第四、經常表現為:面色晃白或者萎黃,爪甲淡白,稍動一下就感覺全身乏力,總想睡覺,不思飲食,頭暈耳鳴等氣血虛弱的人容易得蕁麻疹。第五、經常脾氣暴躁,遇事容易想不開,容易生悶氣的人容易得蕁麻疹。第六、小孩子消化能力較弱,不喜歡吃飯,肚子有蛔蟲,睡覺喜歡磨牙的人容易出現蕁麻疹。
-
14 # 面板科陳夢學醫生
要分急性還是慢性,急性的多因外邪入侵有關,有風寒、風熱、風溼、火毒、食傷等,就和現代醫學所說的細菌感染、病毒感染、飲食過敏、吸入物過敏等類似。中藥以驅邪為主,用的方多在三陽經,如太陽經發汗的麻黃湯、桂枝湯,少陽經調和的小柴胡湯,陽明經清熱的白虎湯、消風散等。
慢性的多和正氣不足有關,就是免疫功能不正常,查過敏原不一定查的出來,但是又很容易發作。中藥以扶正為主,用的方多在三陰經,如太陰經的理中湯、當歸芍藥散、玉屏風散,少陰經的麻黃附子細辛湯、四逆湯,厥陰經的烏梅丸等。
蕁麻疹是中醫的優勢病種,西醫的方法就是吃抗過敏藥,慢慢減藥,中醫可以有多種思路,方法也會更多。
-
15 # 香山紅葉阿雅
我現在在吃中藥,有效果!醫生給開了中藥,自己熬藥。我的就診醫生說“蕁麻疹”是血液的問題!把血調好了,就正常了!另外醫生要求,熬藥完成後,藥渣燒水泡腳!我是吃完七付藥後,今天又找醫生開了七天藥!效果明顯!大家一起努力,爭取離開“蕁麻疹”!
-
16 # 想念94028
我的孫女四歲半得了蕁麻疹,發作主要分佈在腿上腰上,我用艾給她洗澡,然後用爐甘石擦,馬上不癢了,吃得是開瑞坦的藥,感覺還可以,孩子吃飯不太好,喜歡吃零食,我感覺體內毒素多,必須洩火。
-
17 # 仁濟仁愛888
蕁麻疹中醫稱為"癮疹",俗稱“風療塊"。臨床特點為突發性區域性或全身大小不一的風團,瘙癢難忍。岡團出現快,消退亦快,此起彼伏,退後不留任何痕跡。嚴重者可伴有噁心,嘔吐,腹痛,腹瀉,胸悶心煩,面色蒼白,四肢不溫,呼吸急促等全身症狀。根據發病時間的長短,一般把起病急,病程在3個月以內者稱為急性蕁麻疹,風團反覆發作超過3個月以上者稱為慢性蕁麻疹。中醫認為;風,寒,熱,蟲,氣血不足等均可引發此病。
-
18 # 吳星塵
蕁麻疹是一種常見的面板過敏性病。其只要突徵是面板卒然疹塊,時起時伏,瘙癢,大多會遇風會發,這種症大多數稱為風疹塊。而有的又會時隱時現,這種稱為隱疹也有人稱為風疹。
中醫認為系因外感風寒或風熱之邪,邪不能宣發而使邪鬱在肌膚,致使毛竅閉塞,鬱發而生。也有因服食海鮮魚蝦、蛋類之物等而誘發蕁麻疹。
中醫多數分為急性和慢性。並分為風熱型和風寒型。
它的主要症狀:患者突然發病,症見疹塊紅赤,劇癢難忍並灼熱,當遇熱或者遇風時候會使面板症狀加重,如唇面腫,重者喉部可見水腫,引致呼吸困難,或會有出現脘腹疼痛,嘔吐等症狀。
風寒型可見蕁麻疹塊見淡紅或者蒼白塊,當受風或者遇冷時誘發或者會加重,遇熱時會輕或者有的會脘腹疼痛,舌苔薄白,脈呈浮緊。
-
19 # 君有健康
蕁麻疹俗稱“風疹塊”,患者臨床上主要表現為面板或黏膜突然發生瘙癢性水腫性風團,色紅或蒼白,發作急,消退快,消後不留痕跡。
本病屬於中醫學“風瘙癮疹‘”、“風疹”的範疇。
中醫將蕁麻疹辨證分型為風熱證、風寒證、氣血兩虛證、胃腸溼熱證;
1.風熱證:多發於夏季,起病急,風團色紅,自覺灼熱瘙癢,遇熱加重,遇冷減輕。多伴有噁心、心煩、口渴、咽部腫痛。舌質紅,苔薄黃,脈浮數。
2.風寒證:多發於冬季,風團色白或淡,遇冷加劇,得熱則減輕,自覺瘙癢。可伴有畏寒惡風,口不渴。舌淡紅,苔薄白或膩,脈浮緊、遲或濡緩。
3.氣血兩虛證:風團色淡紅,反覆發作遷延數月數年,日久不愈。勞累後復發加劇。自覺瘙癢,伴有神疲乏力、失眠多夢。舌質胖淡,苔薄,脈濡細。
4.胃腸實熱證:風團發生時伴有噁心、嘔吐、脘腹疼痛、腹脹、腹瀉或大便結燥、神疲納呆。苔黃膩,脈滑數。有的可有腸道寄生蟲。
-
20 # 清風中醫
“蕁麻疹”中醫疾病中稱之為“隱疹”。因稟賦不耐,人體對某些物質過敏所致。可因衛外不固,風寒、風熱之邪客於肌表;或因腸胃溼熱鬱於肌膚;或因氣血不足,虛風內生;或因情志內傷,衝任不調,肝腎不足,而致風邪搏結於肌膚而發病。也就是大家常說的抵抗力差的情況下容易出現這種病。
回覆列表
風勝則癢,肺主皮毛。蕁麻疹與風邪關係密切,血虛容易生風、熱極也容易生風。
對於蕁麻疹,從風從血從肺論治比較多,另外脾胃為肺之母,也要注意脾胃的調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