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58
回覆列表
  • 1 # 秦州飛雲

    魏碑:主要指北魏時期的銘石楷書。由於南朝因襲晉制,禁止立碑,因而碑刻較少,北朝已無此禁,因而摩崖、碑銘、造像記等頗多,尤以墓誌為最,不僅數量眾多,而且風格各異。楷書藝術在這一時期得到極大發展,掀開了書史上極為燦爛光輝的一頁。這一時期的楷書隸意基本殆盡,儼然已是端謹楷則。其主要特點是,總體形態特徵趨向“斜畫緊結”,以茂密為宗。點畫峻厚,結構天成,興趣酣足。由於多出自不知名的民間書手或刻工,故呈現出體勢奇崛、造型生動、稚拙古茂、雄強樸質的特點,與唐楷循規蹈矩、佈局肅然、結構端

    莊、筆法精熟的風格迥然不同。

    北魏墓誌之精品者,有《張猛龍碑》《元倪墓誌》等。《張猛龍碑》,北魏孝明帝正光三年(522)立。碑在山東曲阜孔廟。用筆以方筆為主,但凝練脫俗,結字流宕奇逸,瀟灑古淡,奇生相應,變化不可窺測,雖在意外,又都在情理之中,被後人譽為正體變態之宗、魏碑之王。《元倪墓誌》為北魏正光四年(523)刻,出土於河南洛陽,原石現存上海博物館。

    石刻起筆多露鋒方筆,鋒穎筆趣歷歷可見。結字中宮收緊,而長大筆畫又能四射放出,邊較大)宇體開闕,順有秀逸瀟酒的氣韻,雖平正無奇,但新穎脫俗,清新可喜。

    初學魏碑以入平極為合適此外《張玄墓誌》、《敬邕墓誌)、《元植墓誌》、《元懷墓誌》、《元顯墓誌》等也都是中的精品:藝術高妙北魏時期,最為著名的造像記為”龍門四品”《始平公造像記)《魏靈藏造像記》、《楊人眼造像記》和《孫秋生造像記》。其中居首的當推《始平公造像記》,刻於北魏太和二十二年(498)九月,陽文,字間有方界格。石在龍門山古陽洞北壁。其字方筆見鋒:點畫渾然,結字縱橫凝重,顧盼有姿,字形大大小小,雖有界格但絕不為限,或出探抒意,或縮收斂神,坦坦蕩蕩,宛如天成

    北魏時期,著名的摩崖有《石門銘》、《鄭文公碑)、《瘞鶴銘》等。《石門錯》北魏水平二年(509)正月刻,在陝西漢中石門東壁。古人對此銘讚譽極高,認為它是飛逸之宗,其字其章,飛逸奇渾,分行疏巖,若瑤島散仙,穆鸞跨鶴,當列為神品,寬博凝重,最見中和的《鄭文公碑》、舉止若仙,偉宏寬綽的《瘞鶴銘》等,都是這一時期摩崖的代表作,整體章法有凝有疏,有散有聚,使人寄情其中不得“一言以蔽”其妙。

  • 2 # 素里布衣楊半

    魏碑是中國書法史上最輝煌燦爛的篇章,門派眾多,經典無數,由於篇幅所限,只能推薦幾個比較有代表性的作品。

    一:【鄭文公碑】臨摹作品

    【碑格詩評】

    中外聞名鄭文公,文雅雄渾自天成。

    厚重寬博摩崖上,北朝稱冠得殊榮。

    【集字作品】

    悲鴻德公世銘揚,寬仁明慧清風長。

    畫美學精冠海內,後徒為宗恭頌常。

    :【張猛龍碑】臨摹作品

    【碑格詩評】

    精能造極張猛龍,奇古瘦硬兼峻整。

    姿態翩翩灑秀麗,學書北魏首選成。

    集字詩作品】

    千峰萬壑浮紫煙,泉秀松青芳草閒。

    春深葉盛漁歌雅,心傾神遊魂從天。

    三【李璧墓誌】臨摹作品

    【碑格詩評】

    李璧當稱一美玉,若比猛龍尚有距。

    真兮假兮一人筆,待留後人研仔細。

    【李璧墓誌集字詩】

    春秋左傳觀書樂,晉漢尺牘悅心中。

    談章從藝賞神韻,思融氣養遊雲風。

    四:魏【石夫人碑】臨摹作品

    【碑格詩評】

    好碑尚須有人捧,可憐夫人千年冷。

    婉約飄逸貌天然,何必只追張猛龍。

    石夫人碑集字詩】

    心懷明月言吐璋,賦詩動筆流馨芳。

    氣妍資聰身窈窕,絕美姿色驚蘭光。

    五:【元倪墓誌】臨摹作品

    【元倪碑格意象詩評】

    西園錦樹花正開,春滿東風到樓臺。

    倚闌喚起仙人夢,鷓鴣聲聲何處來。

    【元倪碑集字詩】

    俊武領將鎮洛陽,歲次癸卯正春光。

    修政行德載盛譽,鄉民作銘慰聲長。

    六【刁遵墓誌】臨摹作品

    【碑格詩評】

    中華石刻彩繽紛,魏碑唐碑各領軍。

    精麗天然存貼意,圓潤秀雅乃刁遵。

    刁遵墓誌集字詩】

    秋泉流輝散松風,射石裂嶽振有聲。

    紫雲徐來祥熒獻,遙見鯨龍騎長空。

    上圖作品均選自楊半撰書【中國書法臨摹創作全集】

  • 3 # 一棵樹影視工作室

    《鄭文公碑下碑》 《張猛龍清頌碑》 魏碑《張黑女墓誌》 魏碑《高湛墓誌》 北魏《元懷墓誌》 (北魏)楷書_張猛龍碑 北魏《元倪墓誌》 魏碑《劉根等造像》 北魏《元楨墓誌》 (北魏)楷書_元顯儁墓誌銘 魏碑是北魏埋藏(386-534)的碑誌,摩崖、造像等刻石文字,在中國書法藝術中具有獨特的風格。 魏碑在漢字由隸書向楷書的演變過程中,上承鐘王,下啟隋唐,表現了藝術上的大膽的革新精神。 康有為認為“北碑莫盛於魏,莫備於魏”,“其筆氣渾厚,意態跳宕,長短大小,各因其勢;分行布白,自妙其致。寓變化於整齊之中,藏奇崛於方平之內,皆極精采。”

  • 4 # 被動專家

    相對繪畫而言,書法做為中國獨特的一門造型藝術,由漢字書寫技巧發展而來,極具情感表現色彩!公元四至五世紀,魏晉時期,在漢隸的基礎上,楷行草書基本確立!乙瑛碑史晨碑爨寶子爨龍顏之後,又出現了王羲之王獻之

  • 5 # 洪智詩畫

    魏碑帖有很多,臨習者較多的帖主要有《龍門二十品》、《鄭文公上下碑》、《刁遵墓誌》、《張猛龍碑》、《高貞碑》、《張黑女墓誌》、《華山碑》、《中嶽嵩山靈廟碑》、《石門頌》、《爨龍顏碑》、《肖融夫婦墓誌》、《爨寶子碑》、《瘞鶴銘》等。

    具體臨哪本帖,還要根據自己的水平和喜好。

  • 6 # louanhuamingyouyicun

    魏碑是北魏埋藏(386一534)的碑誌,摩崖.造像等石刻文字,在中國書法藝術中具有獨特的風格。魏碑在漢字由隸書向楷書的演變過程中,上承鐘王,下啟隋唐,表現了藝術上的大膽革新精神。康有為認為“北碑莫盛於魏”,“其筆氣雄厚,意態跳宕,長短大小,各因其勢,分行布白,自妙其致。寓變化於整齊之中,藏奇崛於方平之內,皆極精彩。”《廣藝舟雙楫.備魏第十》至清代,經阮元,包世臣,康有為的鼓吹,學習“魏體”之風大熾,形成碑學。

    當代,由於網路的高度發展,辦公打字已成習慣,毛筆字的練習越來越不被年輕人重視。其實,漢字藝術有著很大的魅力,在社會文化生活中有著廣泛的應用和存在價值。繼承和弘揚國學藝術青年一代面臨著很重的責任。

    要學習魏碑,可以參照:張猛龍魏碑字帖,趙之謙魏碑字帖,龐中華鋼筆魏碑字帖,龍門四品魏碑字帖,孫伯翔書法作品等。孫伯翔把魏碑的霸悍雄強推到了極致,追求生.重.厚.硬.勁.拙的審美觀念別具一格,成為當代與趙之謙.何紹基.于右任等魏碑書法大家齊名的人物。

  • 7 # 九區763

    魏碑按主要風格,大致可分為三大類,1魄力雄強類:平城時期重要代表作《龍門二十品》…;2勁健峭拔類:如《張猛龍碑》《張黑女》《崔敬邕》《李壁墓誌》…;3精緻蘊藉類:元氏皇家墓誌系列《元懷墓誌》《元顯雋墓誌》《元瓚墓誌》…

  • 8 # 書法苑

    魏碑在書法傳承上有些承上啟下的作用,也是風格強烈的階段。它不同於同時代行書的典雅流麗,也不同於唐代楷書的法度森嚴,這與魏碑所處時代有關,也與刻碑者有關,當然更與書碑人有關。由於當時刻碑興盛,很多碑為民間無名氏所刻,雖然水平不一,但帶來了風格的豐富多彩。所以,選擇魏碑,不要忽略魏碑的千碑千面,要看到各個碑的動人之處。

    魏碑大體又有兩種,一種是魏墓誌,一種是刻碑。墓誌一般比較清晰、規矩,刻碑就風格多樣了。規矩嚴謹的《張猛龍》,秀麗溫婉的《張黑女墓誌》,多重風格都有的《龍門二十品》,都是很好的學習物件。更有近代出土的魏墓誌,上海書畫出版社、吉林文史出版社都有出版。

    另外,自清代碑學興盛以來,也有許多名家取法魏碑,如趙之謙、康有為、楊守敬、張裕釗等,他們的書法可以參考,也有字帖行世。這裡面,趙之謙可學,其他的就不要學了,參考參考就夠了。

    龍門二十品之《牛橛造像》區域性

    東魏·《敬使君碑》

    東魏·《敬使君碑》

    趙之謙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健身為什麼沒有泵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