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聊以自娛2
-
2 # 搜史君
第一死於太監之手,那必定是寵幸太監!這是皇帝死於太監之手的主要原因!拓跋燾為何會寵信太監呢?
劉潔崔浩事件後拓跋燾把鮮卑貴族和親信大臣得罪完了,嚐到了孤家寡人的滋味,勇於殺伐的帝王都是孤獨的,太監於是就成了最為寵信的人,許多軍政大事都會交給他們處理。拓跋燾的這個太監就叫“宗愛”。
太監宗愛出身低賤,來歷不詳,因為犯罪成了太監為人機靈,幹活利索就一直升遷到了中常侍(就是皇帝私人顧問)伺候起居。被封為“秦郡公”。
宗愛性格陰險暴躁,幹了好多壞事,怕拓跋晃(太子)殺他,就先用手段在拓跋燾身邊吹風,整死了太子黨羽,太子也因病而死。
太子死了,拓跋燾後悔了,身邊人一個個死了。最後拓跋燾喜怒無常,宗愛也感到害怕。他怕拓跋燾那天想起太子再把自己給殺了,於是宗愛將拓跋燾也害死,身為身邊親信想害死皇帝還不簡單嗎?
害死拓跋燾,謀殺大臣立拓跋餘為帝。
可憐拓跋燾一代勇武皇帝,未能馬革裹屍卻死於宦官之手 世事無常!究其原因是輕信宦官!
拓跋燾死於他最寵信的太監宗愛之手。宗愛出身低賤,來歷不詳,不知是哪裡的人,因為犯罪閹割做了太監。宗愛為人機靈,八面玲瓏,幹活麻利,頗得拓跋燾歡心,因此不斷得到升遷,做到中常侍,伺候拓跋燾南征時的起居。瓜步山大賞群臣,宗愛封為秦郡公。下面簡單說說拓跋燾。
拓跋燾(408年-452年3月11日),字佛狸伐,代郡平城(今山西大同市)人,太宗明元帝拓跋嗣長子,母為明元密皇后杜氏,北魏第三位皇帝,南北朝時期的著名統帥。拓跋燾聰明大度、應付裕如。12歲時就遠赴河套抗擊柔然騎兵,迫使柔然不敢入侵。泰常七年四月,被封為泰平王,並任命為相國,加授大將軍。太宗拓跋嗣生病,命拓跋燾監理國政、總統百事,拓跋燾聰明大度,應付裕如。
泰常八年(423年)十一月初六日,明元帝拓跋嗣去世。拓跋燾繼位,是為北魏太武帝。大赦天下。改革不合理的制度(規定),消除相互仇怨,開啟糧倉,賑濟窮困百姓,黃河以南的很多災民相繼來歸附朝廷。北魏是鮮卑人建立國家,人口不多,經常受鮮卑柔然部落和西夏人欺侮。西有北涼,後秦和西夏。東有南燕、北燕。北有柔然。南有劉宋,他們正虎視眈眈,時刻想吞併北魏。拓跋燾知道,要想爭雄天下,就必須有強大的經濟和軍事基礎。因而採取“息兵課農”政策。鼓勵農耕生產,開墾荒地,積蓄經濟實力。建軍採取“精兵嚴訓”措施,將老弱病殘之兵解甲歸田。徵召強壯士兵嚴格訓練。經過多年努力,北魏國力大增。成為北方首屈一指的強國。
始光元年(424年)九月,拓跋燾大集士卒,治兵於東郊,準備北征。十二月,拓跋燾親征,以平陽王長孫翰率軍出參合(今內蒙古涼城東北),自領一軍進屯柞山(今內蒙古和林格爾境內),與阿伏幹率領的柔然騎兵相遇,斬首數千,獲馬萬餘匹,大勝而歸。始光二年春,拓跋燾北伐勝利歸來,將繳獲的各色牲畜分賜給從徵的將士。將士們還沒有顧得上休整,柔然軍又來騷擾。拓跋燾鎮定自若,擊潰敵軍。當時,拓跋燾只有16歲。始光二年(425年)十月,拓跋燾再次大舉北伐,東西五道並進,大軍至漠南,舍輜重,輕騎帶十五日糧越大沙漠進攻,柔然可汗大檀驚慌失措,率眾北遁。迫使得柔然對北魏的侵擾有所緩和。
胡夏(西夏,也稱大夏)。也就是由東晉時南匈奴貴族赫連勃勃建立的大夏國。始光二年(425年),胡夏的立國者赫連勃勃病死,其子赫連昌繼位。拓跋燾聽說赫連勃勃諸子爭搶王位,相互攻殺,關中大亂。拓跋燾認為有機可乘,經過準備,次年夏,拓跋燾兵分兩路。一路軍由司空奚斤、周機率領。他們又分兩部,司空奚斤領一軍襲蒲坂(今山西永濟縣東),周幾領一軍襲陝城(今河南三門峽西),進逼關中重鎮長安。用來吸引胡夏主力。另一路則幽拓跋燾親自率領,悄悄渡過黃河。兵鋒直指胡夏國都統萬(今陝西榆林靖邊縣城北)。這一天正是冬至日,天氣暴寒,河水冰凍,赫連昌正在宮中大宴群臣,突然聽聞訊息,驚慌失措。匆忙領兵迎戰,結果大敗而退,城門未及關閉,魏軍乘勢攻入西門。赫連昌退入內宮(內城),緊閉大門,拓跋燾見一時難以攻下,遂於第二天分兵四下掠奪,獲得牛馬十餘萬頭。與此同時,另兩路魏軍亦先後佔領弘農(今河南靈寶北)、蒲坂、長安。拓跋燾將主力埋伏在回北魏的山谷中,以少量騎兵直抵城下,故意示弱,挑戰誘敵,驅趕百姓。赫連昌果然上當,率夏軍出城追趕,遭到山谷伏兵襲擊,赫連昌被俘,赫連定即位於平涼,不久歸順北魏。(赫連定後被吐谷渾人所殺,胡夏滅亡)。
柔然就是今天的外蒙古、中國新疆和俄羅斯一帶強國。公元四世紀後期至六世紀中葉,在蒙古草原上繼匈奴、鮮卑等之後崛起的部落制汗國,為鮮卑最高統治部落的一支。對北魏威脅極大。神麚(jiā)二年(429年),拓跋燾分兵兩路,取道黑山(今內蒙古和林格爾西北)和大娥山,大舉攻打柔然。當時,北魏不少朝中大臣反對北伐柔然,認為:柔然地處荒原,屬於遊牧民族,就算打敗了他們,得到了土地不能耕種,那裡的人也不容易臣服,征伐他們枉費錢糧,沒有必要用兵。萬一南方的宋軍乘機攻打怎麼辦?大臣崔浩等主戰派則認為:柔然不破,難以統一北方,日後,抗擊南方也會腹背受敵,柔然認為我們離他們太遠,不會用兵攻打他們,夏季他們四處放牧,兵馬不集中,正是我們用兵的好時機。如果解決了柔然,我們就沒有後顧之憂。以後就是和南方劉宋開戰,我們就可以放手一搏。況且,劉宋自劉裕去世後,元氣一直未恢復,對我構不成直接威脅。柔然氣焰囂張,不可一世,常口吐狂言,正是由於我還未真正重創它,所以趁柔然驕橫輕敵的時機,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攻其無備,一定能獲全勝的!拓跋燾採納了崔浩等人的建議,親自率領輕騎軍長途奔襲,出奇制勝,很快就抵達慄水(今蒙古西北翁金河),俘虜敵軍甚眾。擊潰高句麗等柔然附屬部落,擴地千餘里。虜獲人口30多萬,牲畜數百萬頭。從此之後,柔然一蹶不振。這是繼漢武帝重創匈奴之後,中原王朝對北方遊牧民族的又一次重大勝利。史稱“北魏破柔然之戰”。
此後,拓跋燾在延和元年(公元432年)拓跋燾又滅了北燕。公元439年徵北涼,實現了統一北方的願望。神麚三年(430年),北魏與南朝劉宋大戰,先後攻克金墉、洛陽、虎牢、滑臺、濟州等地。太平真君十一年(450年),長江北岸幾乎盡歸拓跋燾所有,至此,拓跋燾實現了“飲馬長江”的志願,而劉義隆只落得了“倉皇北顧”。大家還記得辛稼軒《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不?“...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贏得倉皇北顧。四十三年,望中猶記,烽火揚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鴉社鼓”。就是說的這段故事。
拓跋燾晚年酗酒成性、脾氣暴躁、喜怒無常,想殺誰就殺誰,想把誰族誅就把誰族誅,真是處於喪心病狂的狀態。應誅戮過多,常常在殺完人之後卻又後悔莫及。拆寺院、滅佛教、毀佛經,國內政治混亂。拓跋燾在寵幸太監、中常侍(皇帝的顧問)宗愛的煽動下,逼死了景穆太子拓跋晃。後來拓跋燾知道太子是清白的,非常懊悔。拓跋燾詩詞嘆息道:“崔浩被殺時,高允應該死。東宮苦諫,才得以倖免。今無東宮,所以高允見朕悲傷”。對宗愛似有埋怨,聽到這話,宗愛後怕起來,拓跋燾喜怒無常,性情不定,說不定哪一天想起兒子的好處來,把自己給殺了,宗愛怕被太武帝誅殺,乾脆一不做,二不休,正平二年二月初五日(452年3月11日),先下手為強弒殺太武帝。拓跋燾享年45歲,在位29年,葬於雲中金陵,廟號世祖,諡曰太武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