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聊以自娛2
-
2 # 歷史流域
西晉太安年間,幷州發生饑荒,社會動盪不安,羯族的石勒與一同做佃客的胡人逃亡。當時,正碰上幷州刺史司馬騰抓胡人到山東出賣以充軍餉。石勒被掠,賣給了茌平人師歡做奴隸。石勒在田裡耕作時,常聽到鼓角的聲音,他將此事告訴給眾奴隸,還說:“我小時候在家裡總是聽到這種聲音。”眾奴隸回家後告訴師歡,師歡感到石勒相貌奇特,就免除了他的奴隸身份。
八王之亂時,石勒與汲桑帶著數百騎苑馬投奔了司馬穎部將公師藩。汲桑這時才讓石勒以石為姓,以勒為名。公師藩任命石勒為前隊督兵,跟隨大軍去鄴城攻擊平昌公司馬模,結果公師藩兵敗被殺。石勒與汲桑逃到苑中,不久後又敗。汲桑逃往馬牧被殺,石勒逃往樂平。當時,胡部大張督、馮莫突等人率兵數千,駐紮在上黨一帶,石勒前往投奔。石勒勸張督說:“劉單于起兵討伐晉朝,部大抗拒而不服從,這樣就能抵擋單于嗎?”張督說:“不能。”石勒說:“如果不能,不如前往投奔。現在,部落有人聚集在一起議論,想要背叛部大而歸屬單于,應該早做打算。”張督等人一向沒有謀略,於是跟著石勒歸順劉淵。劉淵任命張督為親漢王,馮莫突為都督部大,任命石勒為將軍。
永嘉二年(308年)正月,漢王劉淵派遣撫軍將軍劉聰等十名將軍向南佔據太行,派輔漢將軍石勒等十名將軍向東到趙、魏地區。石勒嶄露頭角,攻陷壺關。被任命為壘主將軍、都尉,挑選強壯的五萬人作為兵士。劉淵稱帝時,派遣使者授予石勒持節、平東大將軍。石勒率軍進攻鄴城,鄴城守軍潰散,又在三臺活捉魏郡太守,進攻趙郡,斬殺冀州西部都尉,又攻陷冀州多個郡縣,兵眾達到十餘萬。石勒將其中的賢士集中在一起,稱為君子營。石勒用張賓為謀士,以刁膺、孔萇、呼延莫等人為將,又派人招降胡人、羯人,眾胡人害怕石勒的威名,都來歸附他。
當時同為劉淵部將的王彌,佔據青徐兩州,有眾數萬,聲勢浩大。王彌與石勒,表面上親近而內心裡互相猜忌,等到石勒抓獲苟晞,王彌更加憎恨石勒,派使者假裝用謙卑的話對石勒說:“您抓住苟晞而赦免了他,真是顯示神威啦!如果讓苟晞為您的左司馬,我為您的右司馬,天下就不難平定。”石勒對張賓說:“王彌地位高,而言辭謙卑,恐怕他是想圖我。”一次王彌也與劉瑞對峙,形勢很危急。王彌向石勒求援,石勒於是揮師攻擊並斬殺了劉瑞。王彌大喜,請石勒會宴,飲酒至暢快時,石勒親自斬殺王彌並且吞併了王彌的兵眾。
石勒帶兵攻掠豫州各郡,來到江邊駐紮在葛陂,督促農業生產,製造船隻,準備進攻建鄴。正碰上久雨三個多月不停,石勒軍中因飢餓、瘟疫而死的超過半數。張賓獻計:“去年誅殺王彌以後,不應該在這裡建立大營。天降久雨就是在告訴將軍不應久留此地。將軍應該經營中原,討伐叛臣,使他們歸服,黃河以北平定以後,天下就沒有能超出將軍的了。晉朝固守壽春,是害怕將軍前往襲擊,現在將軍回師,必定高興而無暇追擊。待輜重運走後,大軍再慢慢返回,還擔心什麼進退沒有地方。”石勒連連稱是,提拔張賓為右長史,時人稱為“右侯”。當時,諸將領商議,想攻取三臺作為據點,張賓進言道:“三臺險固,不能迅速攻下。邯鄲、襄國,是趙的故都,依山傍險,可在這兩地中選一處作為國都,然後,再命令將領四出攻擊,帝王之業可圖。”石勒採納,於是進據襄國,終於有了一個牢固的根據地。
永嘉之亂後,當時晉朝在北方的實力派王浚假立太子,設立行臺,自置百官,有自立之心。石勒打算消滅併吞並其勢力,張賓則提出讓石勒假意投降王浚。石勒於是假裝向王浚請降歸附,故作卑下,接受王浚的書信時朝北向使者下拜,又派人向王浚聲稱想親至幽州支援王浚稱帝,王浚於是完全相信石勒的忠誠。石勒進軍至幽州,驅趕數千頭牛羊入城,阻塞道路,縱容士兵入城搶掠,並捕捉王浚,數落王浚不忠於晉室,殘害忠良,命人將王浚押到襄國處斬,又盡殺王浚手下精兵萬人。
石勒率兵圍困晉樂平太守韓據,韓據向劉琨求援。劉琨動用所有軍力,派箕澹率二萬作前鋒,自己則進屯廣牧為箕澹聲援。石勒以箕澹部眾遠道而來而筋疲力竭,且號令不齊,決意迎擊。石勒在山中設下伏兵,自己率兵與箕澹作戰,然後向北退兵引箕澹深入,終與伏兵夾擊大敗箕澹,箕澹北逃到代郡,守著陽曲的劉琨長史李弘竟以幷州投降石勒,令劉琨進退失據,投奔了鮮卑段匹磾。
至此,石勒佔據了整個關東地區。太興元年(318年),劉聰病死,太子劉粲繼位後被靳準所殺,石勒親率五萬兵討伐靳準。十月劉曜即位為帝,石勒派左長史王脩獻捷報給劉曜,劉曜於是授予石勒太宰、領大將軍,進爵趙王。劉曜擔心王脩的目的是要一探虛實,當時劉曜實力大為損耗,怕王脩返回報告後,石勒就會進攻自己,於是殺了王脩,原本授予石勒的爵位也被擱置。王脩的副手逃脫,回到石勒處報信,石勒大怒:“我侍奉劉氏,盡心盡力,他們的基業都是我打下的,今日竟想來謀算我。趙王、趙帝,我自己就能給,哪用得著他們賜予!”自此與前趙結了仇怨。石勒自稱趙王,於襄國即趙王位,正式建立後趙,稱趙王元年。
-
3 # 小呆歷史觀
後趙建立者石勒,是劉淵後十六國中的第二位梟雄。石勒雖然出身羯族,但與其他十六國建立者不同:石勒並非部族的首領,前期征戰中並沒有本族的幫助,完全靠自己。石勒甚至曾被賣為奴隸。
那麼石勒是如何在西晉末年崛起的?
利用騎兵的機動性,流動性作戰,趁機發展壯大
石勒的崛起離不開前期採用流動性作戰的策略。石勒不在乎一地一城的得失,而僅在乎自身軍隊糧草、兵員的補給。
石勒之所以採取流動性作戰一是礙於自身實力,石勒手下沒有多少兵馬,哪怕後面投靠劉淵,也僅僅靠著收復伏利度的兩千人馬為最初的戰爭“資本”。
二是由於北方形勢所迫。當時的北方因災荒、戰亂等因素,人們紛紛出逃,或逃往南方,或結“塢”以自保,致使北方遍地都是塢堡。而城池往往衰敗,人口、物資不足。注:塢堡也叫塢壁,是世家豪族自己修建的一種軍事建築,是世家豪族在亂世賴以生存的保障。塢堡內駐有世家的部曲,這些部曲往往平時務農,戰時便化為士兵。世家生活在塢堡內,所以塢堡往往藏有諸多的糧食等生活必需品。這也是石勒補給的主要來源。
河北平原廣袤平緩,塢堡遍地,石勒為了補給也不得不一座座塢堡打過去。
《晉書·石勒傳》中關於塢堡的記載隨處可見,諸如“陷冀州郡縣堡壁百餘”、“降三十餘壁”、“河北諸堡壁大震,皆請降送任於勒”等等。
當時的河北(黃河以北)地區,塢堡的實際意義要大於城池,畢竟世家豪族的實力不足以養活一座城池,而且也沒有實力防守。但塢堡就不一樣了,狹小而堅固,生活防守都可用。
若石勒佔據城池,以石勒的實力是養不起城池的。另外石勒也得分別防守城池,這對本來實力就不強的石勒軍團,更是得不償失。
劉淵兩次攻取洛陽皆失敗,這昭示著晉朝在北方還有一定的軍事力量。
石勒軍隊多為騎兵,更為適合兩軍交戰,而非攻取城池。
因此石勒選擇“流動作戰”是結合當地地理環境、人文環境以及自身優劣做出的最優選擇。
石勒借助塢堡來補給自身,塢堡又提供糧草來換取石勒保護。雙方處於微弱的平衡之中。
石勒自然不會涸澤而漁,主動滅亡塢堡,這也是使得石勒所到之處,塢堡紛紛請降的原因。
石勒四處出擊,一邊劫掠塢堡補給自身,一邊招降流民、異族部落壯大自身。石勒攻擊魏郡的時候“簡強壯五萬為軍士”。
而在常山作戰的時候,則吸納胡羯諸部。石勒就靠著這一場場的勝利,逐步壯大。
《晉書·石勒傳》
假壘主將軍、都尉,簡強壯五萬為軍士,老弱安堵如故, 軍無私掠,百姓懷之。
使其將張 斯率騎詣幷州山北諸郡縣,說諸胡羯,曉以安危。諸胡懼勒威名,多有附者。
進軍常山,分遣諸將攻中山、博陵、高陽諸縣,降之者數萬人。
夾縫中求存
流動性作戰使石勒壯大,同時也制約了石勒的可持續發展,沒有固定的基地便沒有持續的物資、兵員補給。
石勒的謀主張賓,也提出石勒流動作戰的弊端:“明公雖擁大兵,遊行羈旅,人無定志,非所以保萬全,制四方也。”
這讓以奪取天下為目標的石勒難以接受。因此建立基地就是石勒實力壯大後最迫切的任務。
那麼選擇哪裡為基地呢?
冀州背靠幽州,而 幽州王浚有鮮卑段部支援,數次擊敗石勒。王浚曾派鮮卑段務塵等十餘萬騎討勒,“大敗勒于飛龍山,死者萬餘。”石勒不想與實力強大的王浚作戰,只得離開冀州。
豫州是劉漢政權想要攻略的地方。尤其是劉聰攻佔洛陽之後,更是讓劉璨繼續向東攻略。一方面是發展自身,另一方也是限制石勒向黃淮地區發展。
《資治通鑑》
漢河內王粲、始安王曜及王彌帥眾四萬寇洛陽
粲出轅,掠梁、陳、汝、潁間。
東面青州是王彌的勢力範圍。名義上為劉漢之臣,目前石勒不可能主動攻擊青州的。
西面自然是劉漢政權,石勒可處於四面包圍之中。南下江南
石勒想要趁江南不穩南,實力空虛的時候進佔南方。
若只從敵我雙方實力判斷上,石勒選取南方為目標是正確的。
當時西晉還沒滅亡,西晉的主要軍事行動都是馳援洛陽、長安,以及對抗劉漢。而南方軍事實力不足,防守弱,同時還有流民作亂。這些因素一對比,石勒決定繞過洛陽拿下江南。
但礙於石勒長期在北方作戰,不熟悉南方情況,致使攻略南方失敗。
石勒南方之敗主要原因有三:
氣候。南方多雨。比如石勒決定攻取建業的時候,“會霖雨歷三月不止”。這極大地拖延了石勒的腳步,也使得晉朝能組織兵力對抗石勒,“元帝使諸將率江南之眾大集壽春。”
水土。石勒軍隊多少北方人,不適應南方氣候,所以石勒在南方作戰的時候,往往士兵感染疾疫。“勒軍糧不接,死疫太半”。
地形。石勒軍多為騎兵,而南方多丘陵、多水道的地形大大限制了石勒戰力的發揮。曹操的赤壁之敗,就是石勒的前車之鑑。
除了以上自然條件外,司馬睿在王導的支援下已經逐漸獲得了領導權,江南勢力團結一致對抗石勒,已經不在是一團散沙。
攻略江南受挫,石勒只能聽從張賓的建議:據河北,以圖天下。
張賓勸石勒以襄、邯鄲為基業,這地方西有太行,南臨漳水,又地處華北平原十分適合石勒騎兵作戰。因此石勒就聽從了張賓的策略,建立襄國。想要在冀州建國,那麼幽州王浚就是必須消滅的物件。《資治通鑑》不若擇便地而據之,廣聚糧儲,西稟平陽以圖幽、並,此霸王之業也。邯鄲、襄國,形勝之地,請擇一而都之。”勒曰:“右侯之計是也。”遂進據襄國。
圖謀幽州
佔據冀州,石勒自然就要面臨王浚。當石勒沒有選擇的時候,自然就開始迎難而上,謀劃王浚。為了消滅王浚,石勒採取三個策略:結好鮮卑,一離間鮮卑—王浚聯盟;二、示弱王浚。
一、結好鮮卑
王浚派鮮卑段部攻打石勒,被石勒擊敗。石勒俘虜了鮮卑酋長段末柸。石勒以段末柸為向鮮卑求和。石勒示好鮮卑,鮮卑也想要贖回段末柸。就這樣你來我往之下雙方結為盟友,王浚失去鮮卑,勢力大衰。
《資治通鑑》
勒質末柸,遣使求和於疾陸眷,疾陸眷許之。
諸將皆勸勒殺末柸,勒曰:“遼西鮮卑健國也,與我素無仇讎,為王浚所使耳。今殺一人而結一國之怨,非計也。歸之,必深德我,不復為浚用矣。”
二、示弱王浚
幷州劉琨歸還石勒母親的時候,藉機勸降石勒中說:“自古以來誠無戎人而為帝王者,至於名臣建功業者,則有之矣”,又言“存亡決在得主,成敗要在所附;得主則為義兵,附逆則為賊眾。義兵雖敗,而功業必成;賊眾雖克,而終歸殄滅”
哪怕劉淵已經稱帝,中原世族依然瞧不起異族,認為異族當不了皇帝,不會被人接受。這種自大已經根植晉朝心中。
不僅劉琨等世族認為異族不能當上帝王,而石勒自己也信心不足。
石虎、張賓勸石勒上尊號的時候,石勒說:“假尊竊號,取譏四方。”石勒如此當然不是怕被恥笑,而是擔心治下百姓不認可,引起世家、百姓反彈。這也從側面說明:晉室漢人不認為胡族能為王。
石勒對王浚的降書中稱“勒本小胡,出於戎裔。”外加上,石勒派去面見王浚的使者王子春說:“自古胡人為輔佐名臣則有矣,未有為帝王者也。”這兩點才是真正是王浚相信石勒的理由。
石勒沒有稱帝的名號,又刻意藏拙(將自己的精兵藏起來)終於打消了王浚的疑慮。
石勒借著向王浚“上尊號”的名義,帶兵偷襲,輕取王浚。石勒兵不血刃的拿下了幽州。
不久後石勒“以幽冀漸平,始下州郡閱實人戶,戶貲二匹,租二斛”,在幽、冀兩州實行稅收制度,表明石勒勢力已經步入正軌,能夠真正的參與爭霸天下了。
石勒以十八騎開始爭戰天下,而明軍事,知進退,善納諫,這是石勒的成功的關鍵。若劉淵不死,石勒是否敢與反叛?這個我們不好說,不過從石勒的話中可以推測一二。
石勒曾說:若與劉邦同處一世,石勒原為劉邦大將,同韓信一樣為劉邦爭奪天下;若與光武帝同處一世,石勒敢與劉秀一爭天下。
劉秀怎麼也能與劉淵一較高下吧。可見石勒的心氣還是很高的。
石勒既然已經佔據幽、冀二州,那麼與劉漢的衝突已經不可避免。 接下來就是石勒與劉漢之間的戰爭了!
回覆列表
石勒(原名匐勒,後趙明帝,274年-333年),字世龍,上黨(今山西長治)武鄉羯胡族人,是後趙的開國君主,是歷史上從奴隸到皇帝的唯一一個人。
石勒的祖上是匈奴別部羌渠部落的後裔,祖父名叫耶奕於,父親周曷朱(又名乞翼加),都曾為部落小頭目。石勒小名匐勒,出生時紅光滿屋,白氣從天上直連線到庭中,看到的人都感到驚奇。十四歲時,石勒隨鄉里的人到洛陽行販,曾靠著上東門大聲呼嘯,尚書左僕射王衍見後感到驚異,回頭對左右的人說:“剛才那個胡人小孩兒,我聽他的聲音感覺到有突出的志向,恐怕將來會成為國家的禍患。”派人快馬去抓他,這時候石勒走遠了。石勒差一點就被殺了。
石勒從小就在外面闖蕩,愛和三教九流的人打交道,一來二去,不知怎麼的就學會了騎馬射箭,而且還很精通。石勒小時候膽子就很大,喜歡打架冒險,很多人都害怕他。由於祖父、父親去世都很早,家裡特別窮。他和母親往往吃了上頓沒有下頓,經常忍飢挨餓。西晉太安年間(302年―303年),北方大旱,蝗災肆虐。幷州(今山西太原)一帶發生饑荒,社會動盪不安,餓死了不少人。石勒就和幾個膽子大的從雁門逃到陽曲,打算投奔搞貨運的甯驅。北澤都尉劉監想把他們捆了賣掉,甯驅將他們藏起來才倖免於難。石勒認為每天這樣東躲西藏不是辦法,便偷偷地去投奔納降(收降)都尉李川,途中餓的實在走不動了,恰好遇見郭敬,流著淚叩頭訴說飢餓和寒冷。郭敬聽了也禁不住流淚,於是,將所帶的貨物賣掉,給他們買東西吃,並將一些衣服送給了他們。
當時,正碰上建威將軍閻粹向幷州刺史、東嬴公司馬騰抓胡人到山東軍隊解決兵源問題。司馬騰卻認為出賣胡人可以解決軍餉難題,便派將軍郭陽、張隆劫掠的眾胡人打算送到冀州。將胡人每兩個用一個大枷枷住。這樣他們就不易逃脫了。石勒當時已經二十多歲了,也在被劫掠的胡人當中,不久,他們將石勒賣給了山東茌平縣人一個叫師歡的人做奴隸。師歡雖說是個地主,但比較開明。讓石勒與長工一起幹活,一起食宿,並沒有把他當作奴隸看待。後來師歡填寫了放免書,解除了石勒的奴隸身份。石勒不甘心這樣平庸一輩子,聯合一同幹活的同伴,以及其他做“奴隸”的胡人,也就是匈奴、烏桓等少數民族人。在牧馬人汲桑的幫助下,組建了18人的輕騎“部隊”。參加了成都王司馬穎帳下將軍公師藩的軍隊。汲桑給他起了一個名字“石勒”。
西晉“八王之亂”時,成都王司馬穎兵敗,公師藩在鄴城(今河北臨漳)戰死。石勒、汲桑逃回山東,石勒勸說汲桑等一起投奔前趙光文帝劉淵,汲桑起初不肯,後來才歸附劉淵,不久,汲桑在山東戰死。劉淵在山西太原已稱帝三年了。石勒經過自己的老家上黨時,說服了不少小股割據勢力隨同他一起投奔劉淵。路上,他聽說烏桓人張伏利度有2000多人,石勒與張伏利度結為兄弟,也一同投奔劉淵。劉淵很高興,封石勒為輔漢將軍、平晉王、督山東軍事。張伏利度為烏桓王,協助石勒負責山東事務。
公元308年,石勒相繼佔領魏郡、鄴城、趙郡等地,人馬發展到10萬人。劉淵封石勒安東大將軍,趙公。石勒很敬重文化人,他認為:要想成就一番大事業,除了軍事實力外,需要更多的人才輔佐,謀劃和管理才行。為此他專門成立了一個“君子營”。其中,有一個叫張賓的,很有謀略,精通運籌。為石勒出了很多計策。石勒因此下令,讀書人犯了罪一律不得擅殺,必須由自己親自處理。有一個讀書人叫樊坦的,穿的破破爛爛來見他,石勒問:“你家裡很貧困嗎”?“不是,路上被一夥胡羯賊人搶劫了”。“他們太可惡了,你的損失全部由我來賠償吧。誰讓我也是胡羯人呢”?樊坦意識到自己說錯了話,嚇得不知所措。石勒哈哈一笑:“不要害怕,胡羯禁令只對一般人有效,讀書人不用理會”。石勒不認識漢字,卻喜歡漢文化,經常讓人給他讀漢人的史書,講解漢文章。
公元319年,前趙光文帝劉淵、昭武帝劉聰先後去世,宮中發生政變,前趙先後三易其主。劉曜自立為帝。石勒決定與之決裂,自己另立後趙。東晉奮威將軍祖逖北伐,石勒與之周旋。石勒知祖逖忠厚仁德,主動為其母修繕墓塋。他們雖為敵國,卻惺惺相惜,彼此相安無事。他們共同開通邊境貿易,互通有無,兩邊百姓可以自由往來,相互結親。祖逖死後,在東晉的挑釁下,晉軍被石勒打敗,獲得了很多土地。此後石勒吞併冀幽、奪取豫州、佔據青州,稱霸北方。
石勒建平四年(333年)患病,石勒堂侄石虎入內服侍。不允許親戚大臣探視石勒。大家都不知道石勒的病況。後來,石虎又矯詔令外藩的秦王石宏、彭城王石堪到襄國,將他們留在襄國,不讓他們回到藩屬地。石勒知道後立刻命二人回到駐地,石虎騙石勒說他們二人已在回來的路上。七月戊辰日(8月17日),石勒辭世(一說是被石虎勒死的),享年六十歲。廟號高祖,諡號明皇帝,葬於高平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