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海歸智庫

    教師是教學活動的基本要素,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教學技能的發揮程度,將直接影響教學活動和人才培養的質量。因此,要想成為成功的教師,必須具備一定的技能。

    一、教師應具備課堂教學創新能力

    1 、課堂教學目標設計應該重視發展學生的整體素質,尤其是關注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

    2 、教師在課堂上要建立尊重、平等的師生關係,給學生營造民主、寬鬆、自由的學習空間,做到思維共振,情感共鳴,活動默契,具有構建師生互動、共同參與的課堂氛圍的能力。

    3 、強調培養學生的獨立學習能力。教師應自覺主動地把教室作為活動室,把講堂作為學堂,時時注意教給學生學習方法。同時,在這個教學第一陣地,不斷的提高、錘鍊自己,在教會學生學習的同時,促進教師自身的學習提升。

    4 、要從根本上提高教師的語言表達能力。包括口頭語言、書面語言和體態語言等。尤其是課堂語言要做到提問有方,表達有情,評價有度,學會抑楊頓挫,激情流淌。在教學實踐中,特別是語文教學活動,教師語言若富於激情,便會時刻撞擊學生的情感,師生間便於充分展開思想的碰撞,心靈的接納,情感的交融,從而創造出一種情感撞擊後心靈的開闊,讓學生學習激情始終都保持在興奮點上,課堂活躍而適度,每個學生都能感受到自主的尊嚴,心靈成長的愉悅。這樣真正創造出一種師生互動,心靈傾聽的分享方式,實現“以參與求體驗,以創新求發展”的理念。

    5 、要重視對學生與教師學習效果的研究。評價一節課,除了看教師投入了多少情感,融入了多少課外知識;看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花了多少精力,產生了多少興趣等。

    二、教師要具有課堂管理能力

    研究證明,教師能否有效地駕馭課堂,對課堂教學的成敗至關重要。現代教學評價中,首先注意看“主體參與”情況,把學生當作學習與發展的主體。評價一節課,應看學生的參與程度和學習的積極性如何,這需要教師不斷改善教學技能。其次,看教師的“教學機智”。這要看教師能否把握教學情景的教學時機,善於“機智應變”,妥善處理各種突發事件和學生的不良行為;運用多種教學策略,鼓勵學生主動參與學習,對學生進行有效管理和教學。一旦學生對教師上課產生“慾望”,這就證明課堂管理獲得成功,進而證明教師具有駕馭和管理課堂的能力。

    三、教師要具有教學反思能力 教學反思被認為是教師專業發展和自我成長的核心因素。教師要努力成為反思型教師,透過觀察學生的行為,對自己的教學行為進行自我評價,記錄自己的教學效果和行為。教師及時進行教學反思,能使教學高質、高效地進行。教前反思,可使教學成為一種自覺的實踐;教中反思,能使教學順利進行;教後反思,則是有批判、有總結地進行教學反思,能修惡改良,使教學經驗上升為理論。反思有助於教師理解與學習教學、課改和評價的動態過程,提高教學效果,促進教師成長,最終成為優秀教師。 四、教師要具有課程開發能力

    教師要積極參與到校本課程的開發當中。校本課程的開發,要求教師不僅會“教”書,還要會“編”書,為教師提供一個創造性發揮教育智慧的空間。

    進行課程資源開發,師生資料來源廣,知識視野得到了極大的拓展。不僅如此,在收集資料的過程中,學生還會學到不少在課堂上無法學到的知識和技能。如引導學生從網上下載並列印相關資料;根據自己的學習目的,去圖書館查閱、檢索資料;根據自身學習需要,到書店購買相關書籍等,這些都能表現為一種學習能力,它比純粹的學科知識更為重要。

    教師要有強烈的資源意識,要做社會生活的有心人,隨時發現可供利用的課程資源,引導學生共同開發,讓資源的開發過程成為師生互動、共建的過程,增加師生學習實踐的機會,在實踐中鍛鍊,在實踐中成長,能力便在成長中生成。

    五、教師要具有人際交往與合作能力

    在與學生產交往中,教師要學會主動與學生交朋友,放下教師的架子,更多地瞭解和接納學生,積極地關懷學生,恰當而開放地進行師生對話,在學生的心目中樹立親切、友善的良好形象。為學生建立一個理解、關懷的環境,養成學生自覺的學習行為,與教師一同參與到新課程改革的各項教與學的活動中。

    六、教師要具有現代化資訊科技能力

    隨著資訊科技與學科的不斷整合,加速了教育資訊化的步伐,置身於這樣的一個高速發展的環境,廣大教師正經歷著現代教育環境下,人才培養觀念、模式、方法的變化、整合與創新。要把提高教師學科素養與資訊科技應用結合起來。教師必須掌握必要的資訊科技能力,並把它應用到課堂教學中,構建全新的教學模式。每一位教師必須從細微處入手,思考在資訊化條件下如何教與學,樹立全新的教育觀念,掌握資訊工具的使用,並學會在自己的教案設計中,充分利用資訊科技和資訊資源,科學地安排教學過程的各個環節,在課堂教學中實現教學過程的最最佳化。

    七、教師要具有一定的教育科研能力

    教師要注意把教學實踐與教育科研融為一體,使它成為促進教師專業持續發展與教研能力不斷提升的過程。教育教學研究要立足學校實際,立足教學課堂,教師對自己的教育教學要多反思,對教學進行經常性診斷與評價、研究與分析、研討與交流。經過反覆的探索和實踐,把新的教育理念真正變為教師的教學行為,最終促進教師自我學習、自我反思,從而促進教師主動參與教育科研活動,學會教學研究。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懷孕5周,孕酮低,多喝豆漿可以增加孕酮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