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QQBaBy兒童攝影
-
2 # Yahary
發育遲緩包括情感、精神或身體上的一個或多個方面的發育速度減慢或順序異常等。雖然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成長節奏,且發育速度的正常範圍非常廣,但及時識別潛在的發育遲緩跡象有助於早期治療,也是糾正問題並幫助孩子進步的最佳途徑。所以你得清楚寶寶各個階段應該有的發育情況既寶寶實際發育情況,問上醫講得很詳細,可以去看。
-
3 # 後來70934
很多爸媽都是在孩子長大了,上了幼兒園,甚至小學的時候,才注意到他們存在語言發育遲緩的問題,但往往到這個時候,孩子已經錯過了最佳的語言敏感期。接下來教給大家如何判斷孩子都否是語言發育遲緩。
4個月:不會模仿爸爸、媽媽發出的聲音。
6個月:不會笑或大聲叫。
8-9個月:不會用聲音吸引你的注意力;還沒開始咿呀學語。
10個月:對別人叫自己的名字沒有反應,不懂怎麼讓你知道他是高興還是煩躁。
12個月:不會做揮手、搖頭之類的肢體語言;還不能發出一兩個聲母(比如p、b等);當他需要幫助的時候,不知道該怎麼與你交流。
15個月:不明白“不行”和“再見”之類的詞,也不做反應;會做的肢體語言(比如擺手、指東西等)還不到6種;會說的詞不足1~3個。
18個月:連6~10個詞都不會說;還不會用手指感興趣的東西,比如天空飛過的小鳥或飛機。
20個月:會說的聲母還不足6個。
21個月:不會迴應簡單的指令;不會假裝和娃娃或自己玩(比如給自己梳頭、給娃娃餵飯等)。
24個月:不會把兩個詞連在一起;不知道常見家庭用具(比如牙刷、電話、筷子等)的功能;不會模仿別人的動作或學別人說話;不會按照要求指出身體部位。
30個月:即使自己家裡的人也沒人能明白他;不會說簡單的句子,不會問問題,更不能讓陌生人明白自己。
3歲:不會說短語;聽不懂簡短的指令;對和其他孩子交流不感興趣;和爸爸或媽媽分開時特別困難。
3歲半:經常不能把話說完整(比如不會說“回家”,只會說“回”)。
4歲:說話還經常結巴;基本上還是不能讓別人完全聽懂他說的話。
家長們在平日裡一定要細心觀察,一旦發現孩子存在語言發育遲緩的問題,就要及時予以糾正,以免在將來追悔莫及。
-
4 # 使用者1859972570553876
我覺得發育遲緩首先是不怎麼長個子,其次是大腦發育不全。如果採用比較適宜的康復治療孩子可能會有好的恢復,可能會趕上健康的孩子。所以對於輕度的發育遲緩的孩子要引起大家的關注。關愛這類人群。
-
5 # 雅恩輔育
在大部分前來諮詢的發育遲緩的兒童家庭中,一般都是孩子進入早託班、幼兒園之後,家長、老師透過與其他孩子的對比,才會發現孩子“不對勁”的地方。
比如:
語言發育:家長髮現,同樣是過了會說話的年齡,同齡甚至比自家孩子小的孩子,已經會流利表達自己的想法了,而自己孩子仍然不會說話,語言表達能力弱,在早託班、幼兒園中不能正常和小夥伴、老師表達自己想要什麼、想做什麼等等。體格發育:在同樣一群差不多大的孩子身邊,自己孩子的身高、體重、頭重都偏低,明顯不符合發育標準。智力發育:同樣的,學習同一個課程,自家孩子的領悟力就是比同齡孩子低,有時候也不如比自己小的孩子。雖然每個孩子的發展是有差異性的,但是如果孩子到了3歲還不會說話或者沒有任何語言溝通,那麼家長就必須警惕起來,帶著孩子去正規醫院檢查,看看孩子是不是發育遲緩。早發現,早干預。
-
6 # 小林子啦啦啦
每個父母都十分關心寶寶的成長,但是由於寶寶太小,有時候很難判斷把寶寶是否發育緩慢。如果父母沒有發現,可能會影響寶寶的一生,那怎樣判斷嬰兒發育遲緩呢?
1.遲遲不說話
2.抓取意識淡薄
寶寶在六個月左右的時候就有抓取的意識了,如果寶爸寶媽發現寶寶面對玩具等物品抓取意識比較緩慢,如果寶寶長時間這樣,就要需要引起重視了。
3.睡眠時間長
大部分寶寶睡眠佔去了一天活動中大部分時間,但是每個寶寶體質不同,有的寶寶甚至一天之中有20個左右的小時在睡覺,但是寶如果這種症狀持續到寶寶半歲左右,有可能是發育緩慢導致的,這種情況可能會不利於寶寶的發育,甚至對寶寶的健康造成威脅。
其實判斷寶寶是否發育緩慢的方法有很多,最重要的是寶爸寶媽要在寶寶六個月左右的時候提起十分精神,如果寶寶出現了發育緩慢的症狀,要及時帶著寶寶看醫生。
再跟你分享一下我家寶寶的識字經驗,我家孩子3歲開始我就和他一起看書,但不會動的書籍我家孩子不是很喜歡,後來我開始尋找動畫類的教育材料,前後使用過多款早教類的應用,普遍存在廣告頻繁、在未知孩子學習效果的時候就開始收費,直到我發現了【貓小帥識字】應用可積累識字量,養成閱讀好習慣,快速適應幼小銜接。
-
7 # 曉荷心理諮詢
三翻六坐八爬,這是古人總結出來的嬰幼兒發育的普遍規律。雖不能適用於所有人,但是七個月了卻不會翻身,確實需要檢查一下養育方式的問題了。
可以從一下幾個方面考慮,看看哪裡需要改進的:
1.孩子是不是足月產,生產的時候是否順利,有無宮內窒息等事情發生;
2.孩子是否營養充足,尤其鈣是否補充充足了,維生素D是否足夠;
3.孩子是否有足夠的Sunny和戶外活動;
4.養育者的性格也很重要,是否能陪孩子玩耍做遊戲,尤其是陪孩子做肢體運動,好身體是鍛煉出來的;
5.孩子的天生氣質也會影響孩子的發育,有些孩子就是活力較小;
6.有沒有給孩子做過撫觸,不要小瞧撫觸的功能,對孩子的大腦神經發育很重要;
7.孩子的身材和體重是否比例得當;
8.冬天不要給孩子穿太多,以免翻身困難
如果這些方面都沒有問題,而孩子依然不能翻身,請不要猶豫,儘快找當地的兒科醫生。
-
8 # 王勝軍主治醫師
作為家長該如何初步判斷孩子的發育情況呢?通常情況下,父母的平均身高即是遺傳潛力所確定的兒童成年身高,也稱靶身高。 可按下列公式計算兒童靶身高:
男孩身高=[父親身高+(母親身高+13)]/2±7.5cm
女孩身高=[(父親身高-13)+母親身高]/2±6cm
為幫助孩子長高,家長可以從以下四個方面出發:
一是抓住快速生長期,要知道,在兒童生長髮育過程中,有兩個生長高峰時期,一是嬰兒期,另一個就是青春發育期;
二是讓孩子注重營養不偏食,充足和調配合理的營養是兒童生長髮育的物質基礎,很多生長不足的孩子都跟營養缺乏有密切的關係。 在保證量充足的同時,還要注意飲食的合理搭配和多樣化,即粗細搭配、葷素搭配,不挑食,不偏食。更不要過多地吃零食;
第三,每天讓孩子在戶外活動至少一小時,因為在保證營養供給充足的前提下,體育活動是促進身體發育和增強體質的最有效的方法,可以刺激生長激素分泌,促進新陳代謝,食慾增強;
第四,還要保證孩子有充足睡眠,因為促進人體長高的生長激素在睡眠狀態下的分泌量是清醒狀態下分泌量的3倍左右。
讓孩子健康成長還要積極防治疾病,因為各種引起生理功能紊亂的急慢性疾病對兒童的生長髮育都能產生直接影響,如反覆的呼吸道感染和腹瀉會明顯阻礙兒童的生長髮育。
父母要注意孩子長高的四個後天因素
身高雖然受種族和父母遺傳因素的影響,但後天因素也不容忽視。西安西京醫院內分泌科張雅萍教授提到,讓孩子長高的後天因素主要包括營養、運動、睡眠、情緒四要素,家長可在這四個方面多加註意,給孩子的生長加把力。
1、營養。
人的長高過程有兩個高峰期:一個是嬰幼兒時期,另一個是
青春期
,這兩個時期促進長高營養是基礎。要給孩子多吃些富含各類營養的食物,如豆類製品、蛋、魚蝦、奶類、瘦肉等動物性食物,富含維生素C和A以及鈣等無機鹽的蔬菜、水果等,尤其是鈣,給幼兒和學齡兒童新增適量的鈣質和
魚肝油,對長個子是很有益處的。
2、參加運動。
運動是促進孩子長高的第二個因素。多讓孩子到室外活動,讓孩子能得到較長時間的Sunny照射,促進機體維生素D的生成,有利於鈣的吸收,也可促進身高發育。孩子的活動應當選擇輕鬆活潑、自由伸展和開放性的專案,比如游泳、舞蹈、羽毛球,單槓等。而那些負重、收縮或壓縮性的運動,比如舉重、舉啞鈴、拉力器、摔跤、長距離跑步等,對身高增長是不利的。
3、睡眠。
睡眠也是孩子長高的又一重要因素。俗話說:“人在睡中長”是有其道理的,充足的睡眠有利於孩子長高。兒童熟睡時分泌的生長激素量是全天中分泌量的50%以上。生長激素出現分泌高峰是在孩子睡眠時--在晚十點以後,而且持續較長時間。希望孩子長個子,一定要讓孩子在晚上十點以前就寢,充足的睡眠是促進孩子長高的重要途徑。
4、情緒。
精神愉快有利於促進兒童生長,精神壓抑可抑制生長激素分泌。因此,家長應努力為孩子營造一個平和的環境,讓孩子愉快地成長。心理因素在一定程度上會影響到兒童的正常發育,心理壓力大、長時間處於焦慮狀態、很少有人關愛的兒童,體內生長激素分泌水平降低,會影響到身體長高。建議家長和社會應該給孩子們更多的關愛、減輕課業負擔。
-
9 # 贏在起點月老師
1、異常的哭鬧或安靜:大腦發育遲緩的表現,首先就是經常哭,主要是受到刺激後哭的時間長或很用了;還有的表現為不哭不鬧,安靜的有些不正常。這兩種情況出現都需要注意;
2、咀嚼能力差:如果智力發育遲緩,咀嚼能力就會下降,到很晚才學會,有時還會出現吞嚥障礙或者嘔吐情況;
3、轉頭困難:有些寶寶滿百天後轉頭困難或豎頭不起,單眼或雙眼持續向裡或向外。 4、表情呆滯:有些先天智力障礙的寶寶在面容體態上就有異常,比如舌頭常拖在嘴外、流口水、表情呆滯等;
5、運動發育落後:有些寶寶甚至3歲還有走不穩的情況出現,這表明寶寶的發育有可能出現異常;
6、語言發育落後:寶寶3歲後語言表述能力比較弱,甚至不能完整的說話,口齒很不清晰,有的孩子甚至對外面的反應比較遲鈍,或者對周圍的人和事沒有興趣,不喜歡和人交流。
-
10 # 手機使用者80919875291
說話流利、行動不穩、長個緩慢等等都是,可以帶著小孩到醫院做個全面的檢查,平時多交小孩運動、做遊戲,彈奏樂器、唱唱歌都有幫助 -- 雲學琴
-
11 # 昕悅飛揚
0 至 6個月
對聲音會作出反應
主要是以哭聲或笑聲表達需求
0 至 6個月至1歲
對自己的名字作出反應
明白簡單手勢
明白“不好”及“拜拜”
用聲音叫人及引人注意
用手勢(如: 指著物件)表示需要
模仿不同的聲音
模仿說出熟悉的單字(如: 爸爸、媽媽、伯伯)
1歲至 2歲
理解熟悉的動作詞彙
辨認及指出常見物件及人物
辨認及指出熟悉的身體部份
跟從口頭指示執行日常活動 (如:「坐下」、「倒垃圾」)
能用聲音、說話及操作表示需要
用近似說話的聲音(俗稱太空語)
逐漸增加有意思的單字
用暱稱稱呼自己及熟悉的人物
說出熟悉的物件及身體部份
運用簡單的雙詞組合句 (如:BB食,媽媽奶奶)
2歲至3歲
理解兩個元素的指令(如: 在盒子裡面拿出小球出來)
明白並回答簡單問題,如: 「去哪裡?」、「有沒有?」、「要不要?」
明白空間概念,如上/下面、裡/外面
能運用不同的雙詞組合句 (如:媽媽玩,拋波波,去公園)及三詞組合句 (如:媽媽玩車,拋波波,我去公園)
會運用新的詞類,如: 否定詞 (沒水,不要)、代詞 (我)、時態詞(急,快)
發問問題,如:「什麼來的?」「這是哪裡?」
3歲至4歲
理解三至四個元素的指令
理解概念詞彙,如顏色,長短,形狀,數量
明白並回答其他問題,如:「誰…?」、「…多少…?」、「為什麼…?」 、「怎樣…?」
會運用四至五詞組合的句子:如「去百佳買雪糕」、「媽媽帶我去公園」
運用大小,顏色等不同的詞彙來形容物件
運用連線詞,如: 跟你、跟住、之後、然後、因為
發問問題,如:「為什麼…?」「怎樣…?」
4歲至5歲
理解二至三個步驟的指令 (如:把蛋糕放在盤子,然後給媽媽)
明白並回答抽象及假設性問題:「什麼時候…?」、「如果…就要怎樣?」
理解遠/近、高矮、前/後面等概念詞彙
能描述過去的事情及經驗
會描述日常程式及有因果關係的事件
排列及恰當地描述連續性的圖卡
運用語言作邏輯推理
運用不同的連線詞,如:「雖然…但是…」、「不過…」、「如果…就…」
5歲至6歲
理解被動式的語句 (如:貓被狗追)
理解故事,並能回答有關故事內容及推論性的問題
理解之前/之後、左/右及時間等概念
語句發展成熟
能應對日常的對話及把事情與經驗聯絡
能完整地說出故事及創作故事中的部份情節
0-6歲的語言發展規律,不同的娃可能有所不同,僅作參考標準。
那麼什麼樣的是語言發育遲緩呢?
國外學者將18-35個月兒童僅有語言發育遲緩者,定義為"later talker"。國內的篩查標準則是:2-3歲兒童語言發育遲緩篩查標準:24個月詞彙量少於30個,30個月男童結構表達量少於3個,30個月女童結構表達量少於5個;2-3歲兒童有語言發育遲緩傾向的篩查標準:24個月詞彙量少於50個,30個月男童結構表達量少於5個,30個月女童結構表達量少於8個。結構表達是指短語或句子,如:形容詞加上名詞“大蘋果”,名詞加上動詞“我要吃”。達不到這個“標準”便可以判定是語言發育遲緩了。
當然,語言發育遲緩的兒童還有些外在的表象特徵,比如:
注意力不集中、亂扔東西、與別人缺少目光接觸、煩躁、多動、不合群等行為。
-
12 # 世紀蕾波康復劉
家長必知的嬰兒主要發育規律(任世光) 腦癱診治任世光2018.9.10關注 一個嬰兒發育是否正常,體重、身高、頭圍等雖然是一個方面,但更重要的是反映運動、智慧、視、聽等的主要指標。 愛撫、關照較少的嬰兒可以發育落後,小兒腦癱或其他型別腦功能障礙不僅常有發育落後還有運動姿勢等其他異常。 分析沒能早期發現腦癱或其他腦功能障礙的原因,不少是家長沒有及時發現他們運動、智慧發育落後或運動姿勢異常。因此家長熟知嬰兒主要發育規律是早期發現發育落後的重要方面。 家長24小時和孩子在一起,對孩子發育落後或異常的發現常常比醫師短時間的檢查更準確,不少孩子的異常都是細心的家長髮現的。 康復醫學迅速發展的今天,腦癱及其他型別腦功能障礙,如能早期發現、儘早應用更好的方法干預,多數可康復到基本正常。錯過腦可塑代償最佳期的孩子,很難迴歸到正常兒童行列,如果病情也較重,不少還成為不能生活自理的重度殘疾。因此每個嬰兒的父母或其他親人,一定要熟知正常嬰兒最主要的發育規律,千萬不要錯過出生5-6個月之內這個康復的最佳期。 正常嬰兒最主要的發育規律是:新生兒安靜覺醒時,就應有視覺追蹤及聽覺定向反應;大運動是2(個月)抬(頭)、4翻(身)、6坐、8爬、10站、周走;手功能是3個月應經常張開手、可握住小物數秒,4—5個月手能湊到一起玩,6—7個月能主動握物,9—10個月能拇指與食指對捏取物;作為智力的重要指標,出生後不久就應能注視和他說話的親人,4—5個月應能認親人、認生,10個月應能聽懂幾句話,1歲應有意識發音等。 早產或出生體重小於2500克,出生前後缺氧,新生兒黃疸較重,發生顱內出血或其他危重疾病等,是發生腦癱的主要易知高危因素。高危兒約佔新生兒1/10左右,家長對這些孩子更要密切觀察。 目前沒有明確易知高危因素的腦損傷、腦癱嬰兒比例增加,主要是胎兒在發育過程中受到了各種有害因素的侵襲,因此對沒有易知高危因素的孩子也不能放鬆觀察。 根據正常嬰兒的主要發育規律,我們推出一首順口溜,便於家長記憶。家長用此順口溜和孩子交流時,可不斷對照,及時發現異常。該順口溜是: l 新生的娃娃看紅球,聽到聲音會轉頭。一、兩個月對媽媽笑,頭不低來又不翹。 l 三、四個月會翻身,鬆開的小手胸前靠。五、六個月已能坐,旁邊的玩具會抓握。 l 七、八個月扶蹦跳,會滾、能爬最重要。九、十個月扶攔站,能“歡迎”、會“再見”。 l 週歲孩子站得穩,牽走還能邁得準,又叫媽、又叫爸,豆兒、小球能捏拿。 l 關心不夠發育慢,腦受損傷更落後,發現問題及時趕,良機錯過不再返。
-
13 # 陪兩小隻蝸牛去散步
寶寶個體有差異,發育有快慢,一般情況下落後1-2個月都屬於正常範圍,如果落後2個月以上屬於發育遲緩。是否發育遲緩,需要經過醫生專業體檢才可以判斷,而不是我們憑著感覺,有時徒增煩惱,對寶寶發育起不好作用。大家可以參考下面的圖,看看寶寶的發育情況。
-
14 # 兒科醫生熊友華
寶寶運動發育遲緩的早期篩查:
第一步:家長的細心觀察
第二步:及時徵詢專業醫生的意見
比如:容易觀察到孩子肌張力的問題,這個在案例中也有體現。
△左邊是正常嬰兒,右邊是“肌張力低”的嬰兒,俗稱“Floppy Baby”(鬆軟兒)
1、身體發軟及自主運動少
這是肌張力低下的表現,在出生1~3個月就可發現,肌肉過分鬆弛,抬頭無意識,無力。
2、與1相反的情況就是肌張力亢進(孩子發硬,姿勢異常)
觀察依據
中國有句俗語:“二抬四翻六會坐,七滾八爬週歲走”。可見,寶寶的運動發育遵循一定的順序和程序,是由一定的規律可循的。
兒童運動發育的程式性包括以下幾個規律:
1.頭尾發展律
兒童運動發育首先表現為頭的控制,然後是軀幹發育,最後是下肢的發育。即兒童粗大運動總是沿著抬頭、翻身、坐、爬、站、走、跑、跳的順序發育。
2.近側發展律
從軀幹開始,接近軀幹的肌群先發育,遠離軀幹的肢段動作後發育,如上肢發育沿著肩頭、上臂、肘、腕、手、手指的順序發育。
3.由粗大運動到精細運動
粗大運動先發育,精細運動後發育。
如3個月以前的嬰兒高興時出現“手舞足蹈”,4、5個月嬰兒取眼前玩具用整個手臂,6個月左右嬰兒可用拇指和其餘四指指端取物,9月嬰兒可用拇指和示指拿小糖丸或米粒。
4.先正後反
嬰兒手的運動表現為先抓後放,如6個月以後的嬰兒出現倒手,即把一個手的玩具換到另一個手中,此時兒童出現摔玩具現象;兒童先起坐是從坐位站起,後從立位坐下;兒童走路是先向前走而後向後退。
-
15 # 楊慧
現在醫院有兒保科,嬰幼兒階段的發育成長,都會有對應的測評,相對比較放心。
當然,網上也可搜尋類似嬰幼兒發育的表格,對應自己孩子的情況做測評。
現在有發育遲緩型別的孩子越來越多,我身邊接觸到一些,都是差不多3歲了,父母準備送幼兒園了,才發現有類似問題,才重視去做干預和康復。
所以,父母真該熟悉掌握,孩子各年齡段應達到的發育水平,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
有問題,早發現是幸運。
沒問題,孩子健康是幸運。
-
16 # Beaba丹陽
1.大運動發育是有一定順序的,寶寶只有“趴”好了,才能開始嘗試“翻身”
這是因為肌肉的發育是有一定順序的,而且前一步對後一步的發育起著不容忽視的促進作用。也就是說,寶寶只有學會了趴著,才能逐漸學會翻身、會坐、會爬、會站、會走的。
所以,如果寶寶現在還不會翻身,家長就要向前追溯一步,那就是寶寶很可能是趴得比較少,而且還得趕緊讓寶寶鍛鍊起來。
大家千萬別小看“趴”這個動作,在這個過程中寶寶的頸部、背部和腹部肌肉都會得到鍛練,這樣他才能有更多的力量為翻身做準備。
另外,練習的時候儘量選擇硬一點、寬敞一點的平地,最好別在床上,相對來說地面會更好,一方面是床太軟了,不方便用勁兒,另一方面床的空間比較侷限,寶寶動作幅度大一點就很容易墜床,發生不必要的風險。
小主播的PS:除了趴臥較少外,體重太重或者穿得太多也會讓寶寶出現翻身落後的問題。可能很多家長都沒發現,在冬天的時候,生活在南方的寶寶可能會比生活在北方的寶寶,發育相對落後一點兒,這其實就和穿得太多有關。穿得太多、長得太胖,翻起身來會比較吃力,寶寶肯定就懶得翻身。
2.練習翻身的具體做法:
首先,讓寶寶在趴臥的基礎上將兩個小胳膊向身體內側收一收,這樣可以避免他在翻身的時候壓到自己的小胳膊和小手;
然後,家長可以拿著小鈴鐺、小玩偶之類的玩具,在寶寶的一側去逗引他,吸引他的注意力,然後再沿著一個方向移動玩具,引導著寶寶翻身。
如果寶寶的力氣比較小,實在翻不動的話,家長也可以適當推他一把。
在剛開始練習時,寶寶很可能努力了好一陣也沒成功,這是很正常的現象,大家也不要每次都幫著他翻。還有就是,如果寶寶不耐煩了,情緒不太好,家長最好讓他先歇一會兒,等情緒好轉的時候再練習。
總之,寶寶的大運動發育是一個不斷失敗、不斷嘗試、最後成功掌握的過程,需要家長有足夠的耐心。而且,生長髮育是一個自然的過程,家長的作用是儘可能地鼓勵和引導寶寶,而不是過多地干預。
3.寶寶在開始學翻身的時候,出現睡眠倒退千萬不要特意去哄
這個事其實挺常見的,但不是一個大問題。大家想啊,咱們大人在夜裡睡覺的時候不也總翻身嗎,寶寶也是一樣。之前他還不會翻身,現在好不容易學會了,那夜裡肯定會為了睡得更舒服或者不自主地翻幾回。
但由於剛學會,還不太熟練,很可能一下子想翻卻沒翻過去,或者雖然翻過去了,但把自己的小胳膊小腿給壓住了,太不舒服,自然就醒了。
至於解決辦法,也沒有什麼特別的。如果寶寶在晚上把自己給翻醒了,家長不用太緊張,也不用特意去哄睡,更不要擔心寶寶哭鬧就去餵奶,完全可以讓寶寶自己待會兒,等他慢慢困了就接著睡了。
這裡要提醒大家一點:如果寶寶翻身後呈趴臥的姿勢、還趴著睡著了,這也不是不可以的,但前提是保證安全,保證寶寶的小床上沒有會掩蓋住口鼻、影響呼吸的物品,以免發生危險。
不過為了儘量減少這種夜醒的次數,家長最好還是在白天的時候多讓寶寶練習翻身,幫他儘快掌握翻身的本領。
當然,咱們前面說的這些,針對的都是正常情況。要是寶寶超過6、7個月了還不會翻身,而且連爬的意識都沒有,趴著時胳膊也不會往前挪,家長就要高度警惕了。這種情況下,建議家長儘快帶寶寶去看專業的神經科醫生,確定是否有腦癱等問題,並聽從醫生的意見,做好相關的康復治療。
回覆列表
如何判斷孩子是否發育遲緩? 發育遲緩是指在生長髮育過程中出現速度放慢或是順序異常等現象。發病率在6%~8%之間。在正常的內外環境下兒童能夠正常發育,一切不利於兒童生長髮育的因素均可不同程度地影響其發育,從而造成兒童的生長髮育遲緩。
生長髮育遲緩表現往往是多方面的,多有體格發育、運動發育及智力發育落後,但也可以某一方面為突出表現。如果身高、體重、頭圍的測量值全部都偏低的話那就表示孩子的發育出現了全面的遲緩,應該向小兒醫師做詳細諮詢,以確認是否需要做進一步的檢查。如果只是身高、體重、頭圍的某一項指標出現偏低,那就表示孩子可能出現了部分的發育遲緩,可進一步檢查腦神經或內分泌等專案以瞭解孩子的生理發展是否受到了影響。
1、體格發育落後:兒童的身高低於同性別、同年齡、同種族兒童平均身高的2個標準差(-2SD,標準線稱SD),或每年生長速度低於5釐米者。
2、運動發育落後:又稱為精神運動發育落後,常用來描述運動或智力技能的落後,達不到正常發育的要求,多事由鬧損傷引起。
3、語言發育落後:兒童口頭表達能力或語言理解能力明顯落後於同齡兒童的正常發育水平。智力低下、聽力障礙、構音器官疾病、中樞神經系統疾病、語言環境不良等因素均是兒童語言發育遲緩的常見原因。
4、智力發育落後:智力發育落後不等同於智力低下,兩者發病程度不同,智力發育落後是智商明顯低於同齡人,智力低下是一般智力功能明顯低於同齡水平(IQ 70以下),伴有個人生活能力和履行社會職責兩方面缺陷的疾病。
發育遲緩嚴重影響孩子的心理發育,容易使孩子產生嚴重的自卑心理,所以,家長應當給予發育遲緩患者最夠的心理安慰,積極讓患兒接受正規專業的治療,讓孩子的發育水平達到正常。
有著68年建院歷史的,在致力於兒童發育遲緩的研究上,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檢查治療方法。透過從美國、瑞典等國家引進一批高、精、尖的醫療裝置和技術,如美國進口量子生物醫學全科檢測儀、兒童智商測試儀,瑞典進口NJ-22兒童注意力測試儀、DS-3C微量元素分析儀等30多套“高、精、尖”診療裝置,為患者病因、病理的診斷提供有效的保障,形成了獨具先進診療特色的多動症醫學研究基地。再透過30餘年豐富經驗的老醫師根據患兒自身的情況診斷治療,成功突破了兒童神經系統疾病治療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