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每日讀書A
-
2 # 歸槽山人
有生於無
迴圈往復動自如,
柔弱細微用妙殊。
道體施為生動用,
無窮變化有歸無。
題記:本章節說明了:道體是萬事萬物的根本,因為道體一動就顯示出道的作用來。天地萬物的化生,就是“道之動”和“道之用”,而道體又有賴於道動和道用,才能顯示其存在。但是,道動和道用都是由道體生出來的,沒有道體就沒了道動和道用了。本章“有生於無”一句話,把有和無的關係說得清清楚楚,使我們了無疑惑。“無”指的是無名,無不是本源,無是道所生,道才是本源;道生無、無一動,即生有,有生萬物,萬物復歸於道。
這個道理,與佛家的“空”有異曲同工之妙。佛家認為宇宙萬物皆源之於空,空生無,無生有,有生萬物,萬物復歸於空,空才是本源。
道德經· 第四十章
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
天下之物生於有,有生於無。
【譯文】
正﹑反之間的出入自如,是道的執行特徵;柔弱靈動的因勢順導,是道的施用特性。天下各類存在之成其為存在,是因為它們有名,而有名生於無名。
-
3 # 閒看秋風999
反 者 道 之 動 ﹔ 弱 者 道 之 用 。這是《道德經》全書的精華之一;也是孔子所解釋《易經》中“變易”的主要論點之一。
《道德經》的這個觀點其實就是說事物往往會走向自己的反面。老子在書中反覆強調這個觀點,比如《道德經》五十八章說:“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正復為奇,善復為妖”。
這些都是說明對立的東西是互相轉化的,這都是樸素的辯證法思想。這個思想對於中華民族在其悠久歷史中克服所遭遇的許多困難,貢獻是非常大的。
這也是人們常說的,“最後的勝利往往在堅持之中”,曙光就在前頭。這也是老子“盛極必衰,物極必反”的另外一種表述。
老子在探討世界萬物的相互轉化後,得出的結論是,天 下 萬 物 生 於 有 , 有 生 於 無 。這個觀點卻帶有唯心主義的色彩。這個觀點認同老子解釋他的“道”一樣,恍兮惚兮,存在於萬物之先。
只是有了“道”以後,才能生出萬物——無中生有。這裡的“無”,又非常類似佛家的“空”,因此,老子又不可避免的回到了唯心主義的路上去了。
因此,在學習《道德經》的時候,一定要區別老子思想中那些熠熠生輝的樸素的唯物主義思想與客觀唯心主義的東西。免得消極厭世而走火入魔了。
-
4 # 喻廷洋
這一章前面一句:“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主要說明道是迴圈往復的,並且是往相反的方向在運動,弱的會變強,強的會衰弱,把自己放到弱的位置,就會永遠朝強的方向發展,做出一點成就就高高在上,這種就不叫守弱了,這樣肯定會往衰弱的方向發展,有了成就謙虛居下,這就叫守弱,這樣就會往強的方向發展,越有成就越居下,這樣成就會越來越大,道真正的作用就是守弱,要像水一樣滋潤萬物,卻永遠處在最卑下的位置。後面一句:“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也在說迴圈往復的道,也就是天下萬物都是從無到有,再從有到無,再從無到有,昨天雖然不在了,但是它卻生成了今天,今天也會消失變成明天,相對於今天昨天就是無,明天也是無,相對於今天,這一切才是有,今天的有來自於昨天的無,這個無和有就是相同的物質組成的不一樣的東西,就像去年開的花凋零會變成今年開的花的養分。
-
5 # 丙丁82152336
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
反者,道之動。這是一個最尋常的事物運動規律。切矛盾的雙方,都是不能拋開對立面而獨立存在的。白晝日暮便入夜,夜至辰明日再復。此非日趨夜,白向黑的動變。生了趨死,是所有生命載體無約而同歸去處;物之生時,與身具來的便是死資訊;既知有死,更會早備傳承生的種子。大以小為映,反見以小,方可證其大。
弱者,道之用。道之弱,不爭物,不強與。其與物的標準,弱到最低,輕到無知,簡到無負。人之初生,裸胎之身,骨身鮮弱,弱勢湍鮮,生機盎然。非此不能成七尺偉岸之軀,非此不成世紀之壽。故道弱可盡萬物時時之所用;物弱,則有圖強之機。物壯則老,強暴不恤,死之機近也。故弱者天地長,小物空宇闊。向弱者得道;欺弱者寡助。天地朗朗,易見易明,視之而不見者常有。用強者凌弱,施巧者笑道。強暴不仁,不得好死,富貴且淫,豈可善終。天網恢恢,疏而漏,天道柔用,何以饒人!
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有見陰陽,天地分,而晝夜成。這是一切物體、一切生命生成條件備就。我們生存離不開天地。而天地的運作,離不開這無形、無質的道,無中生萬有。
人可知道,無從全知。人可知甪,無可盡用。知用,可知可用,為聰明人;善知而善用,方為智慧人。人為有身、有心之物,故而,人之得道者,皆是一象、一面之見。此一粟之見,善而用之,弘而揚之。載譽載榮,受用無窮。人何以無心!人又何以無身!只不過是,輕一點自我,多悟一分道義,少一點自見,多和一分人意,去掉一些私情,多入一些道理。這也只是一種境界罷了!真有全得道事,便有不死之人。誠然,是根本沒有的。道德經的內容,是具有別於其它典輯的智慧哲理的。反而動,能使弱者不卑;強者不驕。使人自信地活著,自尊地活著,有責任地感活著。是喚醒命真,把生命歸於使命,以赤子之心,行天命之事,法地,效天,順道。把自己的生命之值,用到極致。
-
6 # 耳東陳5949
在這裡聞道不是單純聽到的意思,它有了解知道明白等等意思,勤是思考顧慮等意思,存亡有厲害關係安危的意思,笑有不以為然含義在我們身邊常常聽到一般人愛說;哎呀原來這麼簡單等等。
-
7 # 快遞小胖
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為道。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進道若退。夷道若纇。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廣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質真若渝。大方無隅。大器晚成。大音希聲。大象無形。道隱無名。夫唯道善貸且成。 字詞解讀:夷:平坦。渝:盈滿、氾濫。 話說老子《道德經》第四十一章 【如果我們把《道德經》的成“書”,定位在春秋末期,那麼,這本書,在社會上,至少也流傳了兩千五百年。之所以我們還能在世面上見到這本“書”,是因為,在中華民族的歷史長河中,《道德經》,並沒有躺到“博物館”裡,也根本無法做到“與世隔絕”,因為它的內涵,太寬泛了,不同的群體,都會從這本書中找到根據。中華道教以此為經,中華文化以此為典,政治、軍事、以此為借,治世太平以此為鑑。……… 千行百業皆尋道,各得其道居有道,全全之道全全括,大道無可無不可。現實中任何理念的成形,都存在理念主體和承載方式的有極和合。而追根到底,還是要追溯到最最深層次的底蘊認同,然後才有“勢成之、物形之”,才有下一輪(時間的延續性,決定了下一輪的必然性,決定了人類層面上,下一輪的不可否認性。如果否認了也就根本不存在今天和未來)的諸說誕生。】 正文解讀:(對於具有廣泛底蘊之道),上士聞之,則以道為鄰,尊行加入,持行不墜;中士聞道則半信半疑;下士聞道只當做戲言笑談,哈哈大笑而了之。大道平坦,無趣無奇,若不能使得下士聞道之後而有輕蔑之笑,則道者不足以為道,其就失去了囊括整個人類之各種群體的“本性特徵(強強之語)”。所以弘道者有言:明(明白)道者少言寡語好似愚昧;奉道者謙讓好似後退;行平坦之道者能與萬類合和相融;上德者虛懷之若谷;大德之士好似德行總有欠缺;建德者好似偷偷摸摸而低調人生;氣質純真的好似盈滿而外溢;潔身自愛的好似恥辱隨時降臨而避藏;其(涉及到的)領域(方)之大,是找不到邊際的;其“功業之成就”,只會在慢慢的“積累(功)”中慢慢成就;其大蘊之慧是無聲之聲;其大的做為、大的形象是無像之象。大道不顯,隱秘無名,可是隻有無名大道善於輸出能量,善於生化、長養, 善於成全萬物生靈。
-
8 # 安然論道
第四十一章主要講: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大笑之。
老子告訴我們:要成為真正的高手,首先要行動,在行動中解決所有的疑惑和問題。而不是停留在懷疑上,甚至還要嘲笑那些已經行動的人。當然這也符合社會規律,畢竟能懂“道”的人太少了,大部分人的不成功都是源於想到做不到,知“道”就更談不上了。真正的智者,就是知道,想到,做到。即使做不到,也要明知不可為而為之,因為起碼嘗試過了,一生無憾!
-
9 # 正淼01
功成而弗居。做任何事不執著在所做的事上,有所得皆是虛妄,自然無得而得。正如大音希聲 ,大象無形。最大的聲音,是很難聽到,最大的色相很難看到一樣。虛懷若谷,無治而治,無成而成。
-
10 # 愛心之家李明
四十一章原文: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為道。故建
言有之:明道若昧,進道若退,夷道若纇(lèi)。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廣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質真若
渝(yú)。大方無隅(yú),大器晚成,大音希聲,大象無形。道隱無名,夫唯道善貸且成。
譯文:
明白人聽了道,努力去實行;普通人聽了道,將信將疑;愚昧人聽了道,不以為然輕蔑的笑。——不笑,那就不是真正的道!所以古時候的偉人說過這樣的話:光明的好似闇昧;前進的好似後退;平坦的好似崎嶇;崇高的德好似低下的川穀;最純潔的心靈好似含垢的樣子;完滿的好似不足;剛健的德好似懦弱的樣子;質性純真好似隨物變化的樣子;最方正的好似沒有稜角;貴重的器物總是最後完成;最大的樂聲反而聽來無音響;最大的形象反而看不見形跡;道幽隱而沒有名稱。只有道,善於輔助萬物並使它完成。
-
11 # 馬振廷1
從道德經總體看,老子尚柔弱,不尚高大上,總體突出一生字,長生於無中。從上中下士,聞道的態度來看問題分析:
上士,修道必備的條件,一,財富,二重視,三仿明師,就是上士聞道沒見道的第一過程,向尹喜聞道。
中士,向尹喜見到了老子,求教老子,若有若無半信半疑的狀態。必然有思想鬥爭。
下士,上中士變平民,砌底放下掛印離家,是看破紅塵後,大笑之。追隨老子隱居修道。一笑了紅塵入道。一人的三個階段的思想狀態過程。也不是三種人的態度。
也可以說是尹喜親身的心得體會整理出來的。由此可知,道德經部分就是尹喜所著。更可以認為部分是由後人新增,或修改成就了現有的經文。也不一定是老子本意。
我多次答過,老子,尹喜,的去向決定道德經的指向,別瞎整沒用的,那些都是解釋道的真理論文。來動員人們增加修行入道的信心。
回覆列表
原文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為道。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進道若退。夷道若纇。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廣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質真若渝。大方無隅。大器晚成。大音希聲。大象無形。道隱無名。夫唯道善貸且成。”譯文上等悟道的人聽了道,勤於去實踐它;中等悟道的人聽了道,半信半疑它的存在;下等悟道的人聽了道,捧腹大笑。不被嘲笑就不足以為道了。所以《建言》書中說:“光明的道好似闇昧,前進的道好似在後退,平坦的道好似凹凸不平,崇高的德好似峽谷,潔白無瑕的東西好像含灰納垢了一般,廣大的德好像不足,剛健的德好似怠惰,純真質樸的品格好像混濁,最方正的東西好似沒有稜角。大型珍貴的器物是最晚完成的,最大的聲響反而聽不到聲音,最大的形象反而看不到它的形狀。大道幽隱而默默無聞,無名無狀。也只有大道,善於施與萬物並且成全萬物。”解析上一章老子論述了道的德行,即迴圈往復、柔弱順應。萬物為大道所生,就應該遵循大道所具有的德行,順應自然、迴圈往復,達到無言無為的境界,而不違背自然的規律。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免受自然的懲罰,才能領略到生命的充實和美好。在這一章裡,老子重點講解如何依道修德的問題。老子將人類分為三個等級,即上士、中士和下士。在封建社會,上士是指高明的小奴隸主貴族;中士指平庸的貴族;下士指淺薄的貴族。老子在此並非指等級上的差別,而是就認識水平上的高低而言的。上士就是悟道較深的人,中士就是對道半信半疑的人,下士就是對道一點也不開悟的人,他們由於對道的領悟水平不同,所以就產生了對道不同的看法和行為。上士聽人講道的德行,就能立即領略到其中的妙處,並反映到自己的實際行動中,積極努力地實踐它,做到與大道完全融合。中士聽人講大道的德行,由於覺悟的侷限,他不能完全理解大道的德行,所以總是半信半疑,在這種思想的支配下,他時而實踐,時而疑惑,不能完全投入其中,總在半信半疑之間徘徊,因此這種人很難得到真正的覺悟和解脫。下士完全否定大道的存在,他們一聽到道的德行就哈哈大笑,以示對大道修行者的嘲諷,認為修道者是瘋子,認為修道者所說的話是胡言亂語、信口開河。老子對下士對道的無知和嘲諷表現出了極度的寬容,像道這般淺顯而又玄妙的東西,怎麼能避免下士們的嘲笑呢?老子認為沒有下士的嘲笑就稱不上是真正的大道了。為什麼這麼說呢?緊接著,老子引用了十二句古語來證明自己的觀點,即“明道若昧。進道若退。夷道若纇。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廣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質真若渝。大方無隅。大器晚成。大音希聲。大象無形”,意思是說光明的道好似闇昧,前進的道好似在後退,平坦的道好似凹凸不平,崇高的德好似峽谷,潔白無瑕的東西好像含灰納垢了一般,廣大的德好像不足,剛健的德好似怠惰,純真質樸的品格好像混濁,最方正的東西好似沒有稜角,大型珍貴的器物是最晚完成的,最大的聲響反而聽不到聲音,最大的形象反而看不到它的形狀。這麼隱晦難懂的話有幾個人能理解呢?即便被人理解了又有幾個人能參悟其中的深意呢?畢竟得道之人是少數,而下士佔多數,如果不對他們採取寬容的態度,那老子修道又有何意義呢?老子之所以能對下士採取寬容的態度,很大程度上是他悟道和修德的結果。大道包容萬物、給予萬物、成全萬物。我們在生活中難免和各種各樣的人打交道,他們或粗俗或高雅,或單調乏味或幽默風趣,面對形形色色的人,我們怎樣才能和他們交往呢?有人採取了極端的方式,乾脆不和低俗之人交往,擺出一副自命清高的架勢,見了粗俗之人就以冷麵孔相對,他這是忘記了什麼是真正的高雅,不自覺地將自己推向了低俗的深淵。為什麼不能做一株出淤泥而不染的白蓮呢?如果我們真的有蓮花的高潔,我們就應該以自己的品行感化人,使他們慢慢脫離低俗,這是最好不過的處世方略了,擁有一顆包容心,我們便擁有了無價之寶,可受用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