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一依音樂
-
2 # 易昕居士
自從1866年,人類實現了有線電報傳遞後不久,無線電通訊也誕生了。幾乎就在電報發明的同時,人們也在考慮能否採用電報的方式快速傳遞影象,電視的發明從此開始了。
1873年,一位名叫史密斯的電氣工程師在用一種叫硒的物質,去改革海底電纜的裝置時,發現了一種怪現象,這就是硒遇見陽光後就像電池一樣會產生電。硒早在19世紀初就已經被發現,並確認是一種不導電的元素。史密斯的發現引起了科學家們的注意。美國工程師肯阿里在聽到這個奇特的發現後,他就在兩塊金屬板中間夾上硒做的一個特殊裝置。這個裝置在陽光照射下,會從金屬板發出微弱的電流,因為這是光發電,所以他把這種裝置叫做“光電池”。這樣,硒的光敏性的發現,為設計電視提供了重要材料,光電池的發明,使光電之間的轉換成為可能。
1884年,德國發明家尼普科研製了一種影象掃描圓盤,這是一塊佈滿極密小孔的網板,在圖或景物前旋轉,使光從小孔中透過,當光射到硒粒上時,隨著光的變化而產生電流。電流透過電線傳送到遠處,使遠處的小燈泡放光。而在遠處的接受部分,尼普科採用同樣的一個佈滿極密小孔的網板,用和傳送部分同樣的速度,在發光的小燈泡前旋轉,小燈泡的光透過網板小孔射到白紙上,一幅和傳送部分一樣的圖和景就會放映出來。這種光電轉換裝置雖然設計合理,但由於光電池所產生的電流太弱,達不到要求而試驗失敗了。尼普科的實驗使科學家們進一步認識到,只有把光電池的效能提高,才能滿足設計需要。
1912年,德國的耶斯塔和蓋特發明了“光電管”,它是根據光的強度,而轉換為不同強度的電能作用的。它的效能就要比“光電池”大得多了。1924年,光電管不僅達到了完善,而且已用於各個方面。這時,美國的福雷斯發明了三極體,它能把微弱的電流放大,科學家們的辛勤勞動,使電視的發明為期不遠了。
我們知道,一張拍攝得很好的照片有著不同的光亮和陰影。如果在靠近一塊硒板的地方放在張照片,再把一束光投射到照片上,並移動光束照遍照片的各個部位反射到硒板上,那麼,硒板上的感光便會隨著影象的明暗變化而產生各種強度不同的電流。這一過程就是影象的“掃描”過程。產生的電流隨後被輸送給發射機,由發射機用線路或無線電波發射出去,再由接收機接受,並把電波轉換成明暗不同的影象,這是最初的攝像顯像過程,不過這個過程只能產生靜止影象,而電視需要的卻是活動影象。於是,人們採用了電影放映的原理,在1秒鐘內轉換影象20多張,獲得了連續運動的印象效果。
1924年,英國工程師拜爾德,最先研製成功了機電掃描黑白電視機。他把鑽了許多洞洞的圓盤安裝在一根指標上進行掃描,將光投射到轉動的圓盤上,圓盤按固定的順序照亮了影象的不同部位並將其轉換成電流,他將這些強度不同的電流發射給1米以外事先準備好的接收機,接收機又將電流變成了影象。第二年,拜爾德進行了電視試播。第一位電視明星是一個叫“比爾”的木偶。1925年3月,蘇格蘭人約·洛吉·貝爾德在倫敦透過掃描這個木偶的影象。第一次將電子機械系統運用到了電視轉播中,這次試驗得到的僅是簡單模糊的影象,不過它卻預示了電視機時代的到來。
1928年,拜爾德又在英國首次進行了機電式彩色電視試播。他的攝像機有三個攝像管,分別攝取紅、綠、藍三種顏色的影象,當這三種顏色的影象按場順序投影在螢幕上時,由於速度極快,三種顏色的影象就混合成自然色的影象。
電視機的發明,不是一個人在一個短時間內能夠完成的,它集中了人類的科學智慧。最初的電視機在今天看來,未免有些怪里怪氣,非常原始,但這正是更高度發展的開始。電視的發明和廣泛使用,終於實現了人類“坐家不出門,便知天下事”的夢想,它大大豐富了人類的文化生活。
60年代,隨著電視的不斷普及,暴力和色情內容也開始充斥,這種媒體的負面作用開始顯現。電視也對政治產生了深刻的影響。透過電視轉播,人們看到了美國軍隊在越南戰爭中濫殺平民的場景,於是擁護越戰的人開始減少。這迫使當局在後來加強了對電視媒體轉播的控制。
今天,電視已成為人們接受資訊和進行娛樂的最重要的媒體之一。
-
3 # 齊天大聖悟空兒
電視的發明史可以追溯到19世紀。1862年,義大利血統的神父卡塞利在法國創造了用電報線路傳輸影象的方法。1873年, 英國電器 工程師史密斯發現了光電效應現象。1884年,德華人布尼科夫發明了機械掃描式電視,並登記了專利。1904年,英華人貝克威爾發明了一次電傳一張照片的電視技術,但每傳一張照片需要10分鐘。1908年,英華人比德韋爾寫信給《自然》雜誌,在談到電視問題時,他認為,要獲得好的影象,就要在發射機裡聯結幾萬個光電池,每個電池都透過一個單獨的線路同接收機的相應點相聯。1925年10月2日,英國發明家貝爾德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終於製成了世界上第一臺有實用價值的電視機。第二年1月27日,貝爾德第一次向人們展示了這臺能以無線電播放電影的機器,因其在陰級真空管中以電子顯現影像而被稱為電視。這臺外形古怪、影象也不清晰的電視機每秒鐘只可電傳30幅畫面,但它的誕生揭開了電視發展的新篇章,它是20世紀的標誌性發明之一。所以電視機的發明者是貝爾德,
-
4 # 糖豆豆糖
第一臺 電視機 面世於1924年,由英國的 電子工程師 約翰·貝爾德發明,到1928年,美國的RCA電視臺率先播出第一套電視片《FelixTheCat》,從此, 電視機 開始改變了人類的生活、資訊傳播和思維方式。從此 ,人類開始步入了電視時代。從黑白到彩色、從模擬到數字、從球面到平面。
-
5 # 之乎者也183550093
第一臺 電視機 面世於1924年,由英國的 電子工程師 約翰·貝爾德發明,到1928年,美國的RCA電視臺率先播出第一套電視片《FelixTheCat》,從此, 電視機 開始改變了人類的生活、資訊傳播和思維方式。從此 ,人類開始步入了電視時代。從黑白到彩色、從模擬到數字、從球面到平面。
-
6 # 一知
在現代社會里,電視是人們生活中一件不可缺少的電器。對於很多人來說,生活中可以沒有豪華轎車,可以沒有膝上型電腦,可以沒有昂貴的時裝和皮包,但是不能沒有電視。人們透過電視來了解世界各地的資訊,科學新發現,並且對於很多人來說,電視是寂寞時光裡的一個重要的消遣。
那麼電視究竟是怎樣出現的呢?有哪些人對電視的發明做出了重要貢獻呢?
電視本質上一種遠距離傳送畫面和聲音的技術。早在19世紀,有人就開始這方面的探索。蘇黎世大學學生、俄華人普羅菲利·巴赫梅季耶夫1880年提出,人類可以“遠距離攝像裝置”透過導線傳遞靜止甚至活動影象。1880年-1900年之間的20年,全世界出現了25個遠距離傳輸影象的專利。電視這個名詞則是俄羅斯科學家1900年在巴黎舉辦的一次國際會議上提出的。
1907年8月,俄國物理學家鮑里斯·羅津格首次在電視系統首次使用了類似現代電子映象管的裝置。他的學生弗拉基米爾·茲沃雷金在老師工作的基礎上,繼續探索電視技術。
從1910年起,茲沃雷金在導師鮑里斯·羅津格的指導下進行遠距離傳送影象的實驗。進一步深入研究後,師生二人一致認為,電子畫面掃描系統在影象遠距離傳輸方面比機械裝置更加有發展潛力。
十月革命之後,茲沃雷金來到美國。在鮑里斯·巴赫梅季耶夫的大力幫助下,他在匹茲堡的威斯汀豪斯電氣公司找到了工作。在公司的實驗室裡,他擺弄著電視零件,三年後,發明了電視發射管。第二年,他申請了電視接收管的專利。這兩項發明合起來組成了一個完整的電視系統。
-
7 # 飛賊克斯和康德馬特
電視為人們的生活帶來了革命性的變化,如今電視已經悄然成為人們生活的一部分,獲取新聞資訊、觀賞體育賽事、追肥皂劇等都裡離不開電視。電視的發明,不是家喻戶曉的愛迪生,不是天才橫溢的特斯拉,而是一位英國科學家約翰·貝爾德。
貝爾德大學畢業之後在電器公司工作過一段時間,後因身體原因他辭職在家。1923年,馬可尼在波爾杜電臺和當時巡航於大西洋的快艇“艾列特拉” 實現了遠距離的無線電實驗。貝爾德聞訊後開始思考,既然文字資訊可以用無線電波實現遠距離傳輸,那麼影象也有希望用電來傳輸。他最早嘗試採用了圖片和硒板來傳輸靜止的影象,更希望進一步傳輸動態影象,也就是影片畫面,然而這需要更為複雜的機器。為了實現這一目標,這位在自家屋內搞發明的“科學怪人”花光了自己的積蓄,甚至負債累累,最後為了完成實驗,他用破茶葉箱、臉盆和許多從廢品中拆出來的舊收音器材、霓虹燈管、掃描盤、電熱棒等等組裝成了第一臺可以傳輸動態影象的機器,後人稱之為“機械式掃描電視”。1925年10月2日的清晨,貝爾德成功把他的玩偶“比爾”的臉部影象從一個房間傳輸到另一個房間,這張顯得模糊不清的玩偶臉成為史上第一張電視畫面。差不多在同一年,俄羅斯人費維拉蒂米爾·斯福羅金和羅·法恩斯沃斯也發明出了類似傳輸畫面的機器,那是傳輸模式不同的電子電視,有別於貝爾德發明的機械電視。
-
8 # 洪良
電視是誰發明的?大夥兒唄。
這不光是個玩笑話,也是事實。和無線電、電話、錄音機之類的事物不太一樣,電視發明是有個傳承接力、不斷完善的過程的。
我們這裡就一些大的節點來梳理一下吧。
德華人尼普科夫的設想1876年,貝爾發明了電話,1896年,馬克尼發明了無線電報。透過電波來傳遞影象,很自然也成了人們追求的一個目標。
1900年,20世紀的第一年,法華人康斯坦丁·伯斯基在為一次國際會議起草報告時創造了“電視”(Television)這個英文單詞,就是“遠距離看”、“用電來看”的意思。不過那時候還沒有電視,只是提出了概念。
其實,早在1883年,柏林大學的大學生尼普科夫就提出了設想,他製作了著名的“尼普科夫圓盤”。圓盤有規律地打上若干個小孔,圓盤後面放有被燈光照亮的景物。當圓盤旋轉起來時,便對這景物影象進行順序掃描。這些依序透過小孔被分解出來的或明或暗的小亮點作為景物的每一個小單元,形成一個光波訊號,隨即轉換成對應的電訊號,利用線路傳送另一個具有同步旋轉的圓盤掃描接收器中去。在那裡,這些電訊號被還原為原先的光線號,經組合處理後就再現了原來的景物影象。
尼普科夫的這個發明思路,實際上奠定了電視技術發展的基礎原理,就是把影象分解成畫素;逐行進行畫素的傳輸;畫素重新合成為畫面。
英華人貝爾德的實踐設想雖然有了,但尼普科夫卻沒有能夠做出一個實用裝置來證明這個設想的可行性。
直到過了40年以後,一個叫約翰·貝爾德的英華人,把這一步跨過去了。
1924年春天,貝爾德用兩個尼普科夫圓盤,首次在相距4英尺遠的地方利用導線傳送和接收了一個十字花影象,這是對尼普科夫機械掃描圓盤的第一次實際應用。貝爾德不斷改進他的裝置,到了1925年10月2日,貝爾德讓一位15歲的勤雜工威廉坐在一個房間裡,而他在另一個房間的接收螢幕上成功看到了威廉的容貌。這是電視傳送的第一個真人影象。
貝爾德後來被稱為“電視之父”,其實他的思路完全是在前輩尼普科夫那裡來的。當然,能把設想變成實際可操作的現實,貝爾德功不可沒。
貝爾德(右)和他製作的電視攝像機 俄裔美華人茲沃雷金的全電子電視美國俄裔工程師弗拉迪米爾·茲沃雷金早在1912年就開始研究電子攝像技術, 1919年遷居美國後仍不懈地進行電子電視的研究。1923年,發明了光電攝像管並取得了專利;1925年,取得全電子電視系統專利;1931年研製出電視映象管;同年,進行了一個完整的光電攝像管系統的實地試驗,完成了使電視攝像與顯像完全電子化的過程,成為現代電視技術的先驅。所以有人說,茲沃雷金才是“電視之父”,也不無道理。
茲沃雷金電視機與1936年奧運會和1939年世博會在1936年電視正式誕生時,人們使用的仍是貝爾德的機械電視系統,但很快就進入了電子電視時代。
1936年8月1日至16日,德國帝國廣播電臺使用光電攝像管的攝像機對柏林奧運會進行了電視轉播。有數萬觀眾透過電視觀看了奧運會的比賽。
1936年11月2日,英國廣播公司在倫敦市郊的亞歷山大宮建成了世界上第一座正規的電視臺,向公眾正式廣播電視節目。
1939年4月30日,是紐約世界博覽會的開幕日。美國全國廣播公司實況傳播了世博會的開幕式。這也是美國第一次正式開播電視節目。當時的電視機螢幕是5英寸和9英寸的,但是,整臺電視機卻高達5英尺,而且相當昂貴。
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中斷了電視事業發展的腳步。電視真正獲得大發展,是二戰結束以後的事情了。
-
9 # 鐵粉熱點
普遍意義上認為世界上第一臺電視是英華人貝爾德於1925年發明的。
而世界上第一臺彩色電視也是由他於1941年發明,但是遺憾的是,二戰時期英國廣播公司製作的彩色電視節目“第二次世界大戰勝利大遊行”,因為病重,貝爾德並沒有看到便與世長辭了。
-
10 # 藍翔電器
1924年,英華人貝爾德發明了最原始的電視機,用電傳輸影象。發明者約翰·貝爾德1929年的一天,當英華人第一次看到電檢視像時,無不興高采烈,奔走相告。在他們中間的電視發明者貝爾德(1888-1946),激動的流下了熱淚。
電視機的誕生在上世紀初期,無線電技術廣泛用於通訊和廣播以後,人們希望有一種能夠傳播“現場實況”的電視機,世界上許多科學家都在著手研究。1906年,18歲的英國青年貝爾德雄心勃勃,開始研究電視機。
貝爾德家境貧寒,沒錢購買器材,只能用一些簡易的基礎裝置。它的原理是利用一臺舊馬達轉動用來掃描圓盤,圓盤上有許多小孔,可以把場景分成明暗不同的光點發射出去,這樣一臺原始的電視機便問世了。
經過18年的夜以繼日的努力,他終於看到了勝利的曙光,到1924年春天已經發明出了世界上第一套電視發射機和接收器。接著他想法提高了馬達的電壓,使掃描影象速度加快以達到理想效果。經過不斷探索並在親友的資助下,1925年10月2日,貝爾德的實驗取得了突破,他能把人發到屏上的影象變得非常清晰,這樣一臺有使用意義的電視機誕生了。1941年,貝爾德又研究成功了彩色電視機。
到1946年第一次播放彩色電視機節目時,他便與世長辭了。1946年秋天,英國廣播公司開始播放電視節目,他發明的第一臺電視機,被陳列在英國肯辛頓科學博物館中。
-
11 # Jim66431911
康斯坦丁·伯斯基,智慧電視安裝沙發管家 你就會發現你擁有了一片天,隨便下載安裝應用,更有 HDP 電視貓 小薇直播 這種很棒的看直播的軟體免費讓你使用。免費看電視 不用會員的 沒廣告,
-
12 # 趣看歷史
電視的發明者——— 約翰·洛奇·貝爾德。
1939年紐約世博會園區,電視機首次出現在這次世博會。
羅斯福在1939年紐約世博會開幕式上講話,電視進行了轉播。
在1939年紐約世博會上演說的愛因斯坦。
1939年4月30日,春寒料峭時節,美國總統富蘭克林·羅斯福在紐約市弗拉辛廣場發表紐約世博會開幕式演講。他的聽眾包括現場數萬名來賓和紐約市區內其他一小部分人。後者數量不足200,他們以一種現代人極為熟悉的方式傾聽總統的聲音——— 看電視直播。
紐約世博會開幕式上的主角有兩個:一個是發表熱情洋溢講話的政治領袖,另一個是他對面50英尺外的電視攝影機。電視機首次出現在世博會,美國全國廣播公司(NBC)對開幕式進行實況轉播。
噩夢之間的希望之花
愛因斯坦寫下一封意味深長的信。1938年8月,美國紐澤西州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諾貝爾獎得主愛因斯坦受邀給5000年後的人類寫一封信,作為即將在第二年開幕的紐約世博會的禮物。
愛因斯坦在信中回顧了人類在科技方面取得的重大成果之後筆鋒一轉:“除此之外,生活在不同國家中的人們每隔一個長短不等的時間就要進行互相殺戮,因此,每一個想到未來的人必然都生活在經常的憂慮中。我相信,我們的後人將懷著一種理所當然的優越感讀上面這幾行文字吧。”
1939年的世界陰雲密佈。大蕭條的災難剛剛淡去,戰爭的訊息已經傳來。紐約市長瓜拉迪亞將世博園區規劃納入紐約“以工代賑”的全面復興計劃,羅斯福總統在開幕式演講中表達了對和平的渴望。《世博會官方手冊》上寫著:“這裡將展出我們這個世界上所存在的各種事物、觀念和力量。我們靠它們才能建設出明天的世界。它們是有趣的,我們將竭盡全力使它們以一種有趣的方式展現在大家面前。只有更深刻地認識今天,才能更好地迎接未來。”
紐約世博會看起來像是衰退和戰爭兩座廢墟上掙扎生長的希望之花。人們並未意識到這是世界大戰前夕的最後一屆世界博覽會。美華人盡情享受這短暫的歡愉。據1939年蓋洛普公司的調查,85%的人表示非常享受這次盛會,只有3%的被訪者說他們“一點也不喜歡”。
特賴龍和佩裡球成為這屆世博會上最受歡迎的建築。特賴龍是一座高215米直刺天空的尖角塔,佩裡球則是一個直徑達55米的白色球體。在充滿科幻色彩的佩裡球內部,由通用汽車建造的“未來夢想”展館成為這屆世博會上最受歡迎的展館。每天有2 .7萬人排隊入場,為了一睹1960年的未來世界。
坐上552個舒適的滑動椅其中的一個,一路滑進展館,機場、地鐵、高速公路、摩天大樓的形象一一展現在觀眾眼前。《紐約客》雜誌作家懷特在一篇題為《明日世界》的文章中寫道:“當夜幕降臨時,你靠在軟墊上,傾聽來自座位深處的電動裝置的嗡嗡聲,那聲音告訴你生活會更好。”
直到71年後的今天,我們仍然可以看到在佩裡球外排隊等候的人們是什麼模樣。等候入場的人擁擠、焦急,羨慕地看著從“未來世界”走出來的人們,而後者則顯得輕鬆、愉快,三三兩兩進行交談或討論。這一切要感謝電影、電視的出現,影像資料的儲存和傳播變得容易起來。
瘋狂的“電視之父”
富蘭克林·羅斯福成為第一個出現在電視螢幕上的美國總統,這也標誌著電視和電視新聞出現在社會生活的中央。美國無線電公司是美國全國廣播公司的母公司,其老闆戴維·沙諾夫稱電視這項發明是“一門新的藝術,它的意義非同凡響,必將影響整個社會。”
在電視問世之初可沒有這麼高的評價。1925年,當英華人約翰·洛奇·貝爾德成功利用電訊號傳導影象之後,他興沖沖地找到一家名叫馬爾科尼的公司,試圖讓他們為他提供經費繼續研製並且生產電視機。貝爾德後來在他《約翰·洛奇·貝爾德:一生》的自傳中寫道,他問該公司負責人格雷先生是否對電視感興趣,“他的態度就好像是我問他是否對妓院有興趣一樣。”
貝爾德是個執拗的傢伙。這位瘋狂的蘇格蘭人曾經為了得到清晰的影象,加大電流電壓到2000伏,自己卻不小心碰到了連線線,差點觸電身亡。
他不斷完善並展示自己的發明。轉機發生在1926年1月27日,一群穿著晚禮服的男女賓客聚集在倫敦市中心一座頂樓的房間。貝爾德在自己的回憶錄裡寫道:“大約有40多位科學家到場,他們大多數人都是非常有名的科學家,同時還有幾位女士出席。他們需要爬三層樓梯,然後被分成6人一組,進入我在頂樓的兩個小實驗室。在其中的一間實驗室中,有一個大大的飛碟在旋轉,看上去非常危險,隨時都可能爆炸。如果爆炸的話,玻璃碎片就會滿屋子飛,就像玻璃雨一樣。當然,並沒有發生爆炸,一切都進行得非常順利,除了一個小小的事故之外。”
小小的事故指的是一位接受實驗的客人,長長的白鬍須被絞到機器裡去了。
這場在英國皇家學院科學家們面前展示的新型的、能夠透過無線電傳遞活動影象的機器,貝爾德稱之為“電視”。20世紀最具影響的大眾傳播媒介就這樣誕生了。
1934年英國政府決定建立電視服務,這是世界上最早的電視服務。1936年,英國B B C開始利用貝爾德的機械電視系統和另一家公司的電子電視系統廣播節目。遺憾的是,在影象質量的競爭中,貝爾德失敗了。
貝爾德繼續開發他的電視技術,1944年他展示了第一個電子彩色電視機,兩年後病逝。就在他去世前一年,因為第二次世界大戰而壓抑許久的電視熱潮極度升溫。1945年,美國N BC、A BC、C BS三大廣播公司開始力推電視。
電視時代來臨了。
電視成為生活的中心
愛德華·羅斯科·默羅不想從廣播轉行到電視,威廉·曼徹斯特在《光榮與夢想》中寫道:“但這樣轉行卻是大勢所趨。”
默羅是美國最為著名的廣播新聞播報員。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他站在英國廣播公司樓頂播報,每晚將訊息傳送到美國家庭。廣播結束時,他只簡單說一句:“再見,好運。”
但是,電視的興起猶如山呼海嘯。電影業和廣播業處在震中,報紙、雜誌、書記等傳播媒介乃至劇院、酒吧等場所無不感受到衝擊。電視迅速改變社會面貌和人們的生活。威廉·曼徹斯特描述一個美國家庭:“現在他們並排地、而且常常並肩地坐在一起,看上幾個小時電視,連目光都很少交換。如果他們交談,也是氣鼓鼓的,為這個或那個節目的好壞而爭吵。”
不過早期的電視節目還比較粗糙、低劣,“平淡無奇,華而不實,壓倒一切的主題是插科打諢”(威廉·曼徹斯特)。但是,隨著默羅等優秀分子的加入,電視新聞鋒芒畢露。1951年開始,美華人可以在電視上看到默羅了。1954年3月9日他揭露參議院麥卡錫是個騙子,節目的結束語仍然是簡單的“晚安,好運”。
隨著1962年美國第一顆通訊衛星“電星一號”發射成功,同年哥倫比亞廣播公司最早使用行動式電子攝像機,世界上任何地區發生的新聞都能透過衛星進行電視直播。電視開始以強硬的姿態關注著每一個足以改變歷史程序的事件。
1963年,充分認識電視傳播潛力的“電視總統”肯尼迪遇刺身亡。5分鐘之內,總統遇刺並受重傷的訊息透過合眾社的電訊傳出。10分鐘之內,美國三大電視網全部中止了下午正在播出的遊戲和肥皂劇節目。接下來的4天內,所有電視臺的常規節目都被取消了。人們圍坐在電視機旁,關切著事件的每一點進展。1963年的《新聞週刊》評價說:“在那四個不可思議的、令人震驚的日夜裡,電視成為全美華人生活的中心,如同吃飯、睡覺一樣重要……過去曾經是最不被看好的、最不受重視的媒介,此刻變得讓人們無法迴避。”
電視完成自我加冕。電視見證小石城民權運動、越南戰爭、阿姆斯特朗登月、水門事件;電視也提供送到客廳的花樣繁複的娛樂。現在的電視,似乎已經成為一位家庭成員。
-
13 # 詩云歷史
最早的實用化電視,是英華人貝爾德發明的。
時間在1925年10月2日。
電視的發明的前提條件,是光電管的發明。
在1826年的時候人們發明了照相術。後來又發明了電。
於是,人們就設想,可不可以使用電線,透過電流大小的變換,來遠距離傳輸影象資訊?
很顯然,影象資訊屬於光學資訊,要用電流來承載這些訊號,就要解決從光到電的元器件問題。
而德國科學家赫芝和俄國科學家斯托列托夫發現了,某些金屬板受到強光照射的時候,可以發射出電子的現象。以此為起點,科學家們開創了光電子學,發明了光電管,找到了溝通光和電之間的橋樑。
緊接著,又面臨一個難題。這樣透過光電管把影象資訊變成電訊號?
因為你把一張影象放在光電管跟前,表現的是這整個影象的電訊號。很籠統。
人們又想出來了一種解決方案,那就是把影象上化成縱橫的方格區域,這樣,依次將每個小方格的影象透過光電管,然後變成電流,在另一端反著來,電流變成光訊號,不就得到影象了?
這就是畫素的原理。
工程師尼普科夫發明了一個可以旋轉的圓盤,盤上開著一圈螺旋形的小孔。當這個圓盤在圖象和光電管之迅速旋轉時,圖象就被分解成許多象素,並挨個地讓光影投給光電管,也就把影象轉換成了電訊號。達到了輸流傳送象素的目的。
在接收端,也裝上一個同樣的這種圓盤,將電流訊號轉換成光訊號,於是影象就還原出來了。
這種使光線分別掃過各個畫素的過程,稱為掃描。由於它是採用機械的方法得到的,所以一般稱為機械掃描法。
採用這種原理製造的電視,就叫做機械式電視。
而貝爾德發明的就是機械式電視。
雖然毛病一堆,但是,畢竟實現了用電訊號來傳輸影象的偉業!
貝爾德的發明,明顯可見那個帶孔圓盤。
而後,由於機械式電視過於笨重,那個圓盤裝置很大嘛。人們又發明了電子掃描電視。
電子掃描的原理就是在電子槍前面加上行掃描磁場和場掃描磁場,用電子束的偏轉來完成整個影象的畫素掃描和重放。原理延續至今。
限於篇幅,就說到這裡吧。
回覆列表
一般認為最早的電視機是由英國工程師約翰·洛吉·貝爾德在1925年發明,儘管電視機初期畫面很模糊,噪音也很大,但能在一個不起眼的黑盒子中看到栩栩如生的影象,仍引起了人們極大的興趣。剛問世的電視機被稱為"神奇魔盒"。
到1928年,美國的RCA電視臺率先播出第一套電視片《FelixTheCat》,從此,電視機開始改變了人類的生活、資訊傳播和思維方式。從此 ,人類開始步入了電視時代。從黑白到彩色、從模擬到數字、從球面到平面。1929年貝爾德的公司生產出貝爾德c型電視機,這是世界上第一臺量產電視機。
約翰·洛吉·貝爾德1888年出生於英國蘇格蘭的格拉斯哥,大學畢業後在一家電器公司工作。1923年,因為身體原因,他辭職在家,並受馬尼可的遠距離無線電發明的啟示,為了把自己的發明推向大眾,貝爾德做了很多次大眾實驗,並最終得到了贊助商的信任。1928年,貝爾德研製出彩色立體電視機,併成功地把影象傳到大西洋邊,這是衛星電視的雛形。1936年,貝爾德的電視夢被效能更好的電氣和樂器工業公司的全電子系統擊敗,他只好轉而去研究新的彩色系統,然後最後事未竟、身先死。1946年,貝爾德去世時,電視技術已經非常成熟了,而他,甚至都不是電視這種機器的命名者,雖然沒有人可以否認他是電視的發明者,不得不說這是約翰·洛吉·貝爾德一輩子最遺憾的事情!
向那些開創人類偉大發明事業的先驅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