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科學美少男

    科學家想移民火星的原因是“雞蛋不能都放在一個籃子裡,我們需要備胎,延續人類的火種”,可能會給人類提供第二次機會。

    科學家根據漫遊在火星陸地上的“好奇號”傳送回來的資料分析:在大約35億年前,火星表面有一個鹹水湖。這與地球上多細胞生命開始進化的時間大致吻合。科學家們一直在尋找火星上的生物,或者某些證據能表明這顆紅色星球上曾經存在原始生命。不過,無論火星上是否曾經存在過生命,都不妨礙它成為“未來地球生命”的安全港灣。

    為什麼要移民環境惡劣的火星?

    火星與地球想差很大,質量只有地球的11%,重力只有地球的三分之一。它相對來說很小,很乾燥,而且非常寒冷,大氣層幾乎完全由二氧化碳組成。

    由於地球和火星的軌道都是橢圓的,繞太陽執行的速度也不同,地與火之間的距離平均在5600萬到2.25億公里之間。

    火星上目前已知的水是以冰的形式存在的,也許有可能存在液態鹽水。2018年7月,科學家們發現了一個直徑20公里的地下湖,位於火星南部冰蓋表面以下約1.6公里處。儘管探測器短期內無法進入這個湖,但它有可能是火星原生生物的避風港,或許也是未來火星人類的避風港。

    雖然現在人類生活在地質相對穩定的地球上,看上去很有安全,但實際上人類一直面臨著災難的威脅,這些災難可能會將文明帶回石器時代,或者將我們徹底滅絕。彗星、流星、太陽耀斑、超新星、超級火山爆發、流行病、核戰爭和伽馬射線爆發都可能導致人類滅絕。躲避這些危險的唯一辦法就是把我們移出地球。

    如果人類要在火星上建立基地,那將是在小行星上開採貴重金屬、礦物和其他元素的完美地方。即使在今天,建造新飛船,為飛船執行長期航線的任務提供化學燃料、以及將成噸的材料和裝置運送到火星的成本都高得令人望而卻步,但在未來我們的成本會大大降低。太空升降機或許能幫助我們將物質從地球引力中分離出來,利用核聚變釋放能量推動飛船。

    我們怎麼做呢?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阿拉伯聯合大公國(United Arab Emirates)和火星一號(Mars One)是登陸火星的三個最大競爭者,但私有化的SpaceX目前處於領先地位。

    2016年,埃隆·馬斯克首次向世界展示了其星際運輸系統(its),該系統結合了強大的可重複使用的BFR火箭系統(載貨能力甚至超過了土星5號)和可搭載100人的宇宙飛船。他的目標是在未來50到100年內讓100萬人在火星定居。

    SpaceX近期有兩個任務目標:在2022年,第一批貨運任務將抵達火星,確認火星上水資源和潛在的環境問題,以及運輸維持生命、電力和採礦的基礎設施,這些都將由機器人和無人機完成。2024年,貨運和載人任務將把第一批人類送上火星,建立基地,並在火星上安裝火箭推進器所需燃料的開採裝置和燃料製造裝置。後者將涉及從火星土壤中提取儲量豐富的冷凍水和各種乾冰,從而製造新型燃料。

    按計劃中的系統將100萬人送到火星,每次100人,那麼將需要運輸1萬次,每次旅行大約需要300天。馬斯克的這艘星際飛船計劃讓旅程儘可能舒適,裡面包括電影院、演講廳、餐廚一體室。希望星際飛船能給人的感覺更像一次海洋巡航或洲際飛行,而不是現代宇航員體驗的傳統“太空露營”的感覺。

    如果一切順利,在完成了最初的幾次載人任務後,這個羽翼未豐的火星定居點預計將由水、空氣和燃料生產設施、幾個發射場以及足夠容納100名定居者的居住模組和溫室組成。

    火星是人類的第二次機會。

    將相當一部分人口遷移到一個擁有豐富自然資源的全新領土會帶來很多機會。火星定居夢想家的最終目標是一個地球化的、綠色的、潮溼的,我們可以真正稱之為地球的姐妹星球。但是火星改造所需的資源,或者說是費用太高了,甚至會拖垮地球,如果要達成這個目標,火星計劃首先需要盈利。

    有些科學家認為火星應該定義為一個自由的新世界,應該鼓勵火星人類發展火星,提取火星資源,在火星上創造新產品,建立企業。不過火星文明建設必須以自給自足、可持續發展以及限制人口為前提。

    正如航空航天工程師羅伯特·祖布林在《火星殖民的經濟可行性》一書中所寫的那樣:

    一個真正的火星文明要想生存下去,要麼完全自給自足,要麼能夠生產某種出口產品,以支付進口所需的費用。

    然而,火星自給自足與出口產品的可能性很小。在火星上開採材料或製造產品,然後將它們運回地球從經濟效益上講是行不通的,因為僅運輸的能源和時間成本就可能遠遠超過運輸材料本身的價值。

    馬斯克曾在一次會議上表面:從火星移居真正的經濟價值在於征服新疆域本身所需的創新產生的智慧財產權,以及最終的星際商務。

    人類走出地球帶來的挑戰和需求激發了幾十萬年的技術創新與升級,而且隨著我們進入太空,創新與升級還將繼續。火星代表了人類延續的第二次機會,同時也是為人類在宇宙中跨出更大的一步做準備。

    如果人類在地球上的生存受到威脅,火星就成了我們另一個家。從某種意義上講,如果火星能夠成長為一個新的、獨立的個體,這可能是我們未來可以建立的一個新世界。就像科幻片中的一個個星球世界,未來或許會有很多,一趟星際旅程就如同一次航空旅程。

  • 2 # 愛上美味1

    人類可能一開始就來自火星,把火星給毀了,又來毀地球,所有自然界動物中,沒有一種動物像人類這麼貪婪的,殘忍的,也許現在在上帝心中可能已經有了人類不滅地球不會好,宇宙都不會好的想法,人類自己在跟自然挑戰的過程中就是不斷的作死,早晚會被大自然瘋狂的報復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伺服器安裝什麼面板管理會比較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