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堂堂中國,泱泱華夏。數千年曆史文化,有很多人像我一樣熱愛歷史,你從中國歷史或者世界歷史中學到了什麼?
6
回覆列表
  • 1 # 歷史我來讀

    閱讀歷史,可以讓我們增長見識、少走彎路,學會如何接人待物,正確看待人生路上的坎坷與喜悅,明白我們的一生應該如何度過才有意義。我的感悟主要體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一、如何要求自己?

    生命是短暫且珍貴的,終有一天我們都會和這個世界告別。因此,要對得起自己,在有限的生命旅程中努力成為一個優秀的人,且快樂的度過。

    1.做自己喜歡做的事。

    看過一些紀錄片,採訪老年人這輩子最遺憾的事是什麼?大多數回答是:年輕時要麼為了安穩,要麼為了收入等等,總之就是沒有去做自己想做的事而感到遺憾。生命無法重來,在有生之年我們要把時光儘量多的放在自己感興趣的事情上。

    2.不要輕易言棄。

    自古以來,成功的道路往往是困難重重,只有堅持到最後才能夠獲得成功。當年楚漢爭霸,漢高祖劉邦屢敗屢戰,不放棄,最終戰勝了西楚霸王項羽。正是因為劉邦的堅持不懈,才開闢了漢朝的偉業。

    二、如何和家人相處?

    家人是這個世界上和我們最最親近的人,是我們情感的庇護所,我們一定要多關心他們。

    1.學會孝順。

    我們是禮儀之邦,而對於孝道更是重視,歷史上有24孝的故事,勸誡我們:百善孝為先。中國的父母,一輩子都在為子女奮鬥,這麼說一點都不為過,他們省吃儉用,總是把最好的留給後輩,苦了自己。因此,我們要趁早孝順他們,不要留下“子欲養而親不在”的悔恨!

    2.一定要爭氣。

    咱們熟悉的“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就是秦末農民起義領袖之一陳勝提出來的。做人,一定要樹立遠大志向,不要讓父母在年邁時還為我們的衣食住行而擔憂。

    三、如何交友?

    出門在外,朋友很重要,可以相互幫助度過難關,在精神上彼此慰藉。

    1.找到知心朋友。

    一聽到《高山流水》,咱們馬上就會想到春秋時期伯牙與鍾子期知音之交的故事。一生,有一位知心朋友,足矣。他懂你的喜悅、也懂你的苦悶,心照不宣彼此都明白各自的心意。

    2.要敢說真話。

    真正的朋友,他一定不會順著你,如果你有缺點,他會及時指出,而不是怕得罪你而不敢說真話,要是這樣,還不如不交這個朋友呢。切記:良藥苦口利於病!

    四、如何成為對社會及國家有價值的人?

    有國才有家,家是最小國,國是最大家”,我們要為社會的發展奉獻自己的一份力量,哪怕它特別小,這也是我們的價值所在。

    1.做好分內的事。

    學生認真讀書,老師教書育人,醫生救死扶傷,警察維護治安,軍人戍衛邊疆,我們每個人盡職盡責,就是對社會最大的貢獻。

    2.奉獻愛心。

    正如歌詞所唱“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這個世界將變成美好人間”。縱觀歷朝歷代,繁榮盛世期間,社會都是一片祥和,民風淳樸有愛心。

    總之,讀歷史可以讓我們變得聰穎,增長智慧,教會我們如何去正確的生活。

  • 2 # 子語有云

    第一,肯定學到了知識,比如知道了中國第一個朝代是夏朝,第一個封建王朝是秦朝等等。

    第二,學到了歷史更替興衰。沒有一個國家可以一直從頭到尾一直上到,要想強大必須要自己努力。

    第三,學到了很多人生道理,比如從儒家文化中學到尊師重教,從道家文化學到了順從自然等等。

    第四,學到了人生奮鬥的榜樣。孔子一生奮鬥遭遇挫折,卻奮鬥不息;還有辛棄疾,岳飛等榜樣。

    第五,學到了榮辱,清朝的喪權辱國,讓我們知道了什麼是榮辱,而且個人榮辱與祖國息息相關,愛國的才是值得尊重的人。

    第六,學到了珍惜,回首過去,知道我們當下的生活來之不易,必須要好好珍惜。

    等等,還有很多,就不一一列舉了。

  • 3 # 筆不意馳

    再完美的人,也有其略根性,生命中犯的錯誤和正確的事往往是同樣多的。再完美的制度,也有其弊端,保持進取的精神和吸納錯誤的經驗,是保證自己處於正確道路上的路標。這一點,人和社會同理。

  • 4 # 標準的70後

    1.我們中國有5000多年的文明,有過世界上輝煌的時期。

    2.中國是世界上唯一一個沒有中斷歷史的國家。

    3.歷史是人民寫的。

    4.歷史是人民創造的。

    5.興旺誰能定,盛衰豈無憑?

    6.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

    7.中華各民族人民,都對中國的發展進步,疆域遼闊做出過巨大貢獻。

  • 5 # 生如夏花min

    中華民族有著五千年的悠久歷史,中華歷史源遠流長,它就像一位年老的歷盡滄桑的長者,有著豐富的印記,它更像一部厚重的舊書,瀰漫著醉人的馨香。如果說從歷史中學到了什麼,我覺得兩位名人的名言足以代替我的回答。

    “以銅為鑑,可以正衣冠;以人為鑑,可以明得失;以史為鑑,可以知興替”。—(唐)李世民

    “讀史使人明智,讀詩使人靈秀,數學使人周密,科學是人深刻......”———(英國)培根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車子在啟動狀態下再次打火有什麼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