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蜉遊滄海
-
2 # 氧氣青島
在講究小步快跑的網際網路時代,沒有跌落不跌落一說,因為一切在快速變化就是永恆規律。
能火一下,本身就很有借鑑學習的意義,請網友擺正心態,客觀分析,這樣對我們的運營才有幫助,畢竟很多公司是想找到火起來的點的。哪怕只是一下。
摔碗典故有歷史,有畫面,有參與感,在抖音等自媒體的炒作下火了,這是好事,這讓我一個青島人與西安的距離更近了。
不火是因為湊熱鬧的人都來湊完了,而且網際網路熱鬧層出不窮已經被新的熱點取代了。
酒好不好喝,在這裡起的作用本人感覺並不大,畢竟在那麼嘈雜的環境下,口味被氣氛烘托麻木了,大家要的是眾目睽睽下體驗壯士摔碗的豪邁和跟著火了一把的優越感。
我是氧樹,一個青島自媒體從業者,愛好吃。
如果我的回答能給您一點靈感,我會萬分榮幸!
-
3 # 熱門旅遊目的地攻略
摔碗酒在西安隨著抖音火了。有種梁山好漢一樣的豪氣,喝完酒,把碗摔得哐當響。
但與梁山好漢一碗酒泯恩仇不同,西安的摔碗酒據遊客說:“就是猛摔,猛砸,感覺不出什麼文化內涵,說是釋放壓力,祈求歲歲平安,但是摔得那瞬間,就只剩摔了。”
在古城牆下的永興坊街上,買一碗5元的酒,喝完用力地將碗摔向碎碗堆裡,部分人認為造成了資源浪費。
其它景區複製貼上,也只是貼上了形式,缺少文化內涵的附加。
任何紅極一時的網紅景點,都要有文化內涵、並且貼近人生活,才會走得更遠。
像筷子,雖然普通,但人手不離,勝在貼近人的生活,方便。
因為旅遊業不斷髮展,國內景區越來越多,各景區為了吸引遊客也是各種開動腦筋,從最早的“玻璃棧道”,到後來的“網紅搖擺橋”,再到曾曇花一現的“摔碗酒”,景區為了增加遊客體驗,做出的努力可謂多不勝數。不過奇怪的是,“玻璃棧道”、“搖擺橋”等現在還經常看到,“摔碗酒”卻逐漸銷聲匿跡,這是為什麼呢?
一度火爆景區的“摔碗酒”,為何銷聲匿跡?這3點是主因
摔碗酒最早出現再苗族的民間傳說中,據說是兩個族群中的族長,或一個家庭中的兩兄弟,因為一些原因發生矛盾或產生恩怨,為了雙方以及整體能和平穩定,以對酒摔碗的方式一笑泯恩仇。這種做法不僅能體現矛盾雙方的度量和豪情,還是友誼的一種表達方式,以此為噱頭,摔碗酒剛出現的時候,的的確確火了一把。
據說最早將摔碗酒帶入景區並將其發展成網紅景點的是古都西安,摔碗酒最盛時,經營這種攤位的老闆一天要接待上萬名遊客,摔碎的酒碗能有一米那麼高。摔碗酒之所以會爆火,原因之一是其價格便宜,一碗酒僅需5塊錢,原因之二是這種喝酒的方式觀感很好,大碗喝酒喝完摔碗。此後摔碗酒就在北方各大景區特別是古城古鎮裡流行了起來。
不過摔碗酒從出現到極盛再到銷聲匿跡,只用了短短不到5年時間,稱得上曇花一現,現在很多景區都已經不再設定這樣的攤位了,而少數還保留有摔碗酒的景區,也沒有因此而遊客量大增,摔碗酒的攤位前也是門可羅雀。從爆紅到無人問津,摔碗酒到底經歷了什麼?為什麼有些遊客會說它“晦氣”呢?
曾火爆各大景區的摔碗酒,為何銷聲匿跡?網友直言“晦氣”
首先,摔碗酒的爆火屬於無底線跟風。因為一家景區因為摔碗酒而爆火,不少景區也開始無腦的複製這種模式,想用同樣的方法吸引遊客和獲利。這就造成了景區產生了嚴重的同質化,試想一下,一個景區除了名字不同、地方不同之外,景區內的體驗專案都一樣,會對遊客產生吸引力嗎?遊客可能早就審美疲勞了。
其次,摔碗酒實際的體驗意義不大。如果摔碗酒喝的是真的酒,開車自駕遊的朋友肯定是不會體驗的,但很多摔碗酒喝的只是淡如水一點酒味都沒有的酒,說是摔碗酒其實喝的是水,也提不起什麼體驗,從這點看的確有些尷尬。所以說摔碗酒出現在景區,本身就無法面對所有遊客,實際上的體驗意義並不大。
再者,不少遊客認為摔碗酒“晦氣”。雖然攤位老闆將摔碗酒定義為增進感情的方式,但很多網友卻聯想到古代的“黃泉酒”,即犯人行刑前喝的酒,聽起來就很晦氣。一些新婚夫妻甚至還將喝摔碗酒當成告別單身生活、“進入婚姻墳墓”的方式,聽起來讓人哭笑不得,不過不管怎麼看,都沒有那種豪情大度的含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