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百合媽媽讀心理
-
2 # 素描書評
現在無論是家庭教育還是幼兒園的教育都要求激勵教育和肯定教育,甚至有些幼兒園認為好孩子都是激勵出來的。 上幼兒園的時候老師會給小朋友發小紅花,學期末會頒發獎狀,現在幼兒園的小朋友在肯定教育和鼓勵教育的氛圍下,每天人人都能得到象徵“棒”“優”之類的貼畫。這些過度的表揚教育已經對孩子產生不好的影響,造成孩子心理承受力弱,聽不進去勸告,以自我為中心,等等。 小陽目前上初中,從小父母對他進行良好的教育,除了正常的學業外,還要練字、學習畫畫、學習英語。小陽也沒有辜負父母的期望,成績優異,各方面都很優秀,無論是在家裡還是在外面,總是受到很多表揚。 小陽的父母認為,孩子需要鼓勵和表揚,需要肯定,小陽的成長沉浸在讚揚的環境中,時間久了,小陽都沒有遇到過什麼困難。 後來的一次考試中,小陽在父母和老師的期望中考砸了。面對那個讓所有人瞠目結舌的成績,他難以置信。老師和父母一直安慰他,他卻點了點頭,仍是一臉的難過。 之後小陽上課的時候總是精神恍惚,面對老師的提問竟然不知所措。他總是一副若有所思的樣子,課堂上總是望著窗外發呆,或者低頭在紙上寫寫畫畫,完全不再聽課。家長和老師都不知所措了,不知道他到底怎麼了,為什麼一次小小的失敗就能讓他頹廢至此。 其實,就是因為父母過度的表揚使得小陽的心理承受能力變弱了,當他面對挫折的時候,他就無法鎮定自若地戰勝困難。 從心理學的角度講,過度的表揚對孩子會產生兩方面的危害,第一:過度表揚反而增加了孩子的心理負擔,學校和家長事無鉅細的表揚或是近似誇張的表揚,會讓孩子心理負擔變重,失去面對挫折的勇氣;第二:讓孩子逐漸依賴於外界的認同,這種過度的依賴就是一種不自信的表現,過度表揚對孩子的自信心不是一種培養反而產生了危害。
那麼,作為家長如何把握好這個“度”呢?
1多表揚,但不能事事都表揚。 不要吝嗇你的表揚,尤其是對於年齡小的孩子,他們做好一些“簡單”的事已經很不容易了,而良好的習慣和優異的成績就是由這些“簡單”的行為累積成的。只要有助於培養孩子良好的習慣,增強自信心,父母就要慷慨地給予表揚,同時也要隨年齡的增長逐漸提高表揚的標準。 2表揚要具體到事件。 家長應特別強調孩子令人滿意的具體行為,表揚得越具體,孩子對哪些是好行為就越清楚。例如,孩子看完書後,自己把書放回原處,擺放整齊。家長不妨說:“你自己把書收拾這麼整齊,我真高興!”。雖然一些諸如“你真聰明”“你真棒”之類泛泛的表揚能暫時提高孩子的自信心,但孩子不明白自己好在哪裡,為什麼受表揚,且容易養成驕傲、聽不得半點批評的壞習慣。 3及時表揚。 如果孩子做了某一件好事,家長就應立即表揚,不要拖延。否則,時間過長,孩子對這個表揚不會留下什麼印象,更不能強化好的行為。 4表揚不僅要看結果,還要看見過程。 孩子常“好心”辦“壞事”。例如,孩子想“自己的事自己幹”,吃完飯後,自己去刷碗,不小心把碗打破了。這時家長不分青紅皂白一頓批評,孩子也許就不敢嘗試自己做事了。如果家長冷靜下來說:“你想自己做事很好,但要注意安全”,孩子的心情就放鬆了,不僅喜歡自己的事自己做,還會非常樂意幫你去幹其他家務。因此只要孩子是“好心”就要表揚,再幫他分析造成“壞事”的原因,告訴他如何改進,這樣會收到較好的效果。 凡事有度,對孩子的讚美要建立在事實的基礎之上。過於頻繁的讚美和過於浮誇的讚美,帶來的只有傷害。實事求是,既讓孩子看到自己的優點又讓孩子看到自己的不足,才能夠鍛鍊孩子的心理彈性,幫助孩子健康地成長。
-
3 # 育兒有成
捧得高,摔得重!當孩子的生活環境由家庭向外不斷延伸時,他會發現以前常有的誇獎變得很少,被忽視被輕視甚至被批評卻越來越多,這時的他會產生心理落差,應對社會各方面問題的能力和信心都會受到影響。這將是“過度誇獎”對孩子造成的最大傷害。
誇獎,沒必要動不動就來。孩子本身該做好的事,比如自己吃飯、喝水、走路等,都是很正常的,該是如此的。
誇獎,一定要具體。為什麼,因為“你真棒”是哪裡棒,“你真乖”是哪裡乖,孩子能從你的言語中感覺到你是認可他表揚他,但是慢慢的他會越來越無感,每次都這樣說,已經習慣了。“今天你能自己背書包回家,沒有讓媽媽幫忙,自己的事情能自己做,媽媽為你感到高興”這樣是不是更有針對性!
有誇獎,就會有批評。對的要誇,錯的肯定也要批評,這樣不僅能防止過度誇獎,也能起到“揚善抑惡”的作用。
-
4 # 大賽爸爸說
大部分孩子都希望得到成人的表揚。但是動不動就表揚孩子,這樣的孩子基本上是吃糖果長大的。我們不贊成去經常表揚孩子,也不贊成懲罰孩子。偶爾表揚一下孩子是可以的,就像偶爾吃一顆糖一樣。但是吃多了會對孩子的牙不好。對孩子表揚多了,會讓他沉溺於表揚本身。他們以後可能會依賴成人的表揚。或僅僅是為了得到表揚,去做某一件事情。
表揚孩子,對孩子說“你真棒,”“你真乖!”這樣的話,會讓孩子感覺到語言很空洞。當父母對孩子說你真棒的時候,他並不知道棒在哪裡。有些孩子能夠很明顯的感覺到,你是在敷衍他,或者你只是為了讓他高興。
表揚指向的是做事的某個人,而不是他們的行為。比如父親在表揚孩子時,他們關注的是孩子,而不是孩子在擦桌子這件事情。
表揚還通常指的是關心一個人做事的結果,而不關心過程。
經常表揚孩子,對孩子有什麼影響?
孩子會容易產生他尊,而不是自尊。
產生他尊的孩子,他們總是會希望得到別人的認可。他們會依賴別人的評價。而一個有自尊的孩子,他們不需要別人的認可和評價。孩子會學會自我評價。
心理學家阿德勒說過,我們一旦去表揚孩子,或者去懲罰孩子的時候,我們就與孩子處於一個不平等的位置。而我們與孩子的關係應該是平等,尊重的。我們對孩子儘量少用表揚,可以用鼓勵的語言來代替。鼓勵會給孩子帶來力量,即使孩子做的並不好,並不是最棒的,我們也一樣可以去鼓勵孩子。如:看到他進步的地方。透過鼓勵培養出來的孩子是一個懂得自尊的孩子。鼓勵就像是在家庭當中,每天都要給予自己和家庭的生活必須品。鼓勵可以經常有。鼓勵的語言可以帶給孩子勇氣,和自信。能夠讓孩子體驗自我價值感。並且我們能夠觸及到孩子的內心。
鼓勵的語言有哪一些呢?
1.寶貝,你很努力,這是你應該得到的收穫。
2.你一定為你自己感到驕傲。
3.你有什麼感想呢?
4.我相信你的判斷。
5.你自己來決定怎樣做。
6.我對你很有信心,你一定會從錯誤中有所收穫。
7.無論怎麼樣,媽媽都愛你!
在你聽完以上這些話時,你有沒有被暖到呢?
這些話語是不是能鼓勵到你的孩子呢?
無論孩子怎麼做,我們都相信他自己能夠做好,給孩子無條件的愛。也就是無論他做的怎樣,我們都永遠接納自己的孩子。
以上就是我的回答,希望對家長朋友們有幫助。
-
5 # 楊楊爸親子驛站
孩子該不該表揚?該。 孩子所做的每一件,都該表揚嗎?不該
在我身邊,就常看到哄寶寶的父母或爺爺奶奶,無論孩子說什麼,都是好好好,棒棒棒的,真不知道他家寶寶是多麼優秀。我內心比較不支援這種做法。
01過度表揚危害多(1)過於自我,心理承受能力差。
孩子從小,什麼事都能得到爸媽或家人表揚,哪怕自已吃一口飯,甚至是家長餵飯吃了一口,家長都要誇一句。這會給孩子錯誤的訊號,我做什麼都值得表揚。
當孩子到一個集體環境中生活,如果他做的事,得不到別人的誇獎,就會心理不平衡,產生破罐子破摔的情緒。
(2)產生錯誤認知,嚴重的是無知。
連自己吃飯都要有誇獎,孩子從小得到的認知,是我不管做什麼事,都是值得被表揚的,進而分不清什麼是自己該做的,什麼不該做。
(3)容易自滿、自驕、自傲。這一點不用多做解釋,想想也知道。
02正確表揚,孩子更上一層樓那個時候,孩子就不會是吃點苦頭這麼簡單了。
表揚孩子,遵循一條原則:該做的是本份,有難度的值得鼓勵表揚。
(1)衣食住行,整理玩具,對人有禮貌等等,這是生存的基本能力,不值得誇獎。做到了是孩子應該做的。(2)學習考出好成績,學生應該做的,不值得誇獎,而為了成績所做出的努力,值得表揚。(3)遇到問題,不自己思考解決辦法,過度依賴父母或他人,不值得表揚,自己試著尋找解決辦法,結果不重要,過程值得肯定。……
上面只是列出幾種情況,意思就是說,要鼓勵表揚孩子積極進取的品質,鼓勵勇敢探索,敗而不棄,鍥而不捨、不服輸的精神。父母眼中,要看到孩子的努力,進步,並給予肯定。
回覆列表
經常聽到媽媽們在表揚孩子的時候,習慣說“你真棒!”“你真聰明!”其實,這是一種不適宜的表揚方式,這些不具體的、專注於天賦與特質的表揚往往會適得其反。
會導致孩子發展出一種不健康的“僵化思維模式”,讓孩子變得固步自封,不願意去嘗試和冒險,因為他們害怕自己下一次做不到或者做不好的時候,會破壞自己固有的良好形象。
02、正確的表揚方式:正確的表揚方式應該是表揚具體的事情,著重於表揚孩子付出的努力。
這種表揚方式能夠幫助孩子形成“成長型思維”,孩子會明白,每個人的能力都不一樣,有各自不同的天生特質,但是,只要堅持不懈地付出努力,自己就可以變得聰明、優秀。有成長型思維的孩子勇於嘗試、敢於挑戰,更容易獲得成功。
綜上所述,父母在日常生活中要留意自己表揚孩子的方式,儘量避免說“你真棒!”“做的好!”“好孩子!”“你真聰明”等等一類的表揚方式。而是把關注點放在孩子所付出過努力的具體事情上,做出具體而明確的表揚,以培養孩子的“成長型思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