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歷史小白談歷史

    朱元璋打敗陳友諒和張士誠的原因

    元朝末年是亂世的時代,百姓生活是水深火熱的,所以產生了很多的反抗元朝統治的武裝勢力, 催生了諸如張士誠、郭子興、陳友諒等比較大的反抗勢力,朱元璋機緣巧合加入郭子興的軍隊並得到賞識,但是他看不慣郭子興部隊裡不團結、勾心鬥角,所以另起爐灶單幹去了。要說朱元璋一個新興的反抗勢力最後取得成功是不可思議的,還打敗了陳友諒、張士誠兩大勢力。原因是多方面的,讓我細細道來。一、 個人因素來說朱元璋是窮苦百姓出身,深受元朝統治階級的迫害,而且是最堅持本心的人。自始至終都高舉反抗元朝統治的大旗,為百姓謀利益。自古以來得民心者得天下,所以朱元璋得到了很多老百姓的支援。而且在道義上也是扶持宋朝後裔小明王,主張的是恢復宋朝的宗旨,得到了很多大宋遺民的支援。反觀陳友諒、張士誠他們希望的是偏安一隅,自己稱王和元朝共治天下,並且陳友諒是一個剛愎自用的人,對自己的人不會善用,再加上他殺害了當時對自己有恩的倪文俊和舊主徐壽輝,失了人心。二、 軍隊的作戰實力三、 朱元璋從窮苦起身,對待士兵愛兵如子,但是對軍紀也是十分的重視,嚴明軍紀,賞罰分明,知人善用。所以手下積累了許多的能幹的人。嚴格的紀律鍛煉出一支戰鬥力高的部隊。陳友諒等人的軍隊,軍紀渙散,對老百姓燒殺搶掠無惡不作,爭權奪利,為了斂財做了許多的惡事,這樣的部隊越打越沒有戰鬥力。所以朱元璋能最後取得成功是因為他相對於另外兩人知道自己是為百姓而戰,明白得民心者得天下,明白一支軍隊該有的樣子,明白怎麼才能更好的讓合適的人在合適的位置上發揮更大的作用。還有就是他懂的政治,懂的很多為人處事的原則。

  • 2 # 無恥之徒31

    元末亂世,群雄並起,但真正稱得上英雄的也就這三人。陳友諒地盤最大,兵力最是雄厚,結果卻是三人中最先倒下的。張士誠佔據的是有天下糧倉之稱的江浙,只是被元朝和朱元璋夾在中間,進取不足終自縊而亡。朱元璋原本是三人中勢力最小的,只不過搶佔先機立足應天府(現在的南京),在虎踞龍盤之地休養生息靜待天變,終兩戰而定天下,復華夏衣冠開大明近三百年基業。

    陳友諒與朱元璋的遭遇很像,元朝出身的漢人沒有資格有名字,陳友諒叫陳九四,朱元璋叫朱重八(也叫朱八八),友諒和元璋都是後來取的名字。兩人都是窮苦出身,都入了“紅巾軍”,都是從小兵做起,一步一步爬上統帥的位置,然後各自做掉自己的上司做了老大。兩人不同的是,元朝的暴政和天災讓朱元璋一大家人幾乎死絕,為了活下去不得已做過幾年的行腳僧,四處遊歷四處乞討,世間冷暖百姓疾苦比陳友諒體會的更深,也比陳友諒更有城府。陳友諒太過無情,他殺了提拔他的倪文俊,殺了大將趙普勝,殺了舊主徐壽輝,逼的丁普郎、傅友德出逃投降了朱元璋。朱元璋也無情也殺功臣,殺的比陳友諒還要多,但朱元璋是在天下安定以後才“狡兔死走狗烹”胡亂殺人的;朱元璋也殺了舊主韓林兒,但他做的就漂亮多了,他派廖永忠把韓林兒淹死,打扮成意外,這可比陳友諒殺徐壽輝搶班奪權惡行昭告天下要漂亮多了。陳友諒剛愎自用,他手下名臣勇將可不比朱元璋少,但卻沒能用好。在軍事能力和戰略眼光上他也沒有朱元璋厲害。朱元璋佔領南京便牢記“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的戰略,悶聲發大財,陳友諒卻在採石磯迫不及待殺了徐壽輝稱帝,失人心不說,還把自己立於眾矢之地。軍事上偷襲應天失敗,圍攻洪都失敗,兩次鄱陽湖大戰慘敗。比心機沒朱元璋厲害,比隱忍沒有朱元璋厲害,比心狠手辣朱元璋不輸他,比軍事能力還是輸,遇到朱元璋他只有兵敗身亡的下場。

    張士誠雖然也是窮苦出身,但比朱陳二人要好得多,私鹽販子再被壓迫至少不會有餓死之虞。這人沒有朱元璋陳友諒那麼狠,他待人還算寬厚,但慈不掌兵他的部下是最沒有戰鬥力的一群人。正好他佔領的江浙在元朝和朱元璋之間,先是被元朝打,要不是元朝宰相脫脫被半路召回他早被元政府玩死。之後趁著元朝內亂搶了些地盤,卻野心大了去佔朱元璋的便宜,結果就是被老朱一頓猛捶。這人喜歡見風使舵,元朝興兵討伐他就投降元朝,被朱元璋捶了又對朱元璋示好,之後又翻臉不認人。陳友諒在鄱陽湖興兵的時候邀他出兵一起夾擊朱元璋,他卻拒不出兵眼睜睜看著大好機會白白浪費。軍事、謀略連陳友諒都不如,更不提與朱元璋比了,不過這人待百姓極好,還有些骨氣。

    三人中朱元璋人狠,軍事能力強,會謀略,會用人,再加上佔領應天府自保無虞,最後才能打敗陳友諒、張士誠,挾勝二雄之威一舉蕩平蒙元再復華夏。

  • 3 # 一壺老酒z

    陳友諒稱得上梟雄,張士誠算是個豪傑。

    而朱元璋則是英雄。

    朱元璋是普通農民

    陳友諒是漁夫

    張士誠好點,算的上個商人。

    這三人起點都很低,可為什麼朱元璋是最後的贏家呢?主要是因為三人性格不同。

    首先張士誠,此人最大的優點是意志堅強(參考高郵之戰和他最後的結局就不寫了)但是,他的優點和他的缺點一樣突出,當他佔領了全國最富的地方之後,並沒有再繼續發起積極的進攻,而且陳友諒和朱元璋大戰的時候陳友諒曾讓他在背後捅朱元璋一刀,可他卻想坐收漁翁之利,給了朱元璋機會。朱元璋對他的評價是最中肯的—器小(不是那個器)且目光短淺。通俗點說,就是他沒有太大的志向,守好自己的一畝三分地就完了,但是他是一個好人,一個大好人,據說當地百姓還為他修建祠堂,可以說是深得民心的了。

    然後是梟雄陳友諒。這個人是漁夫出身,自小被人看不起,他想改變這總情況,於是去讀書學習,最後當上了縣衙文書,,但並沒有改變別人對他的看法。在此之後他的性格就發生了轉變,變得超級腹黑。殺掉自己的上司,殺掉提拔過自己的人,殺掉自己的結拜兄弟。總之此人心狠手辣不講情義,這也導致了他後來的失敗。雖然他有很厲害的軍事才能,可是,自古以來得民心者得天下。因為他的腹黑和心狠手辣他成為了三人之中兵力最多實力最強的人,可也正是因為他的心狠手辣最終輸給了朱元璋。

    最後是朱元璋。從社會的最底層出身,最終當上皇帝建立300年帝國。彷彿是小說裡的劇情,可是卻在他身上實現了,為什麼呢?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正是得益於這個政策,從一開始的三人之中最弱的一個,變成最強。他分析人的能力也特別強,比如在和陳友諒決戰鄱陽湖時,他可以說也是傾巢而出,有人也勸他萬一張士誠打過來怎麼辦,可朱元璋仔細分析出了張士誠器小這個特點,料定他不會大舉來犯,最終果不出所料。而且朱元璋看人很準,像洪都之戰,別人都信不過這個成天花天酒地的朱文正,朱元璋卻沒有被別人的意見左右,堅持自己的想法,最終果不負所望擋住了陳友諒60萬大軍。

    比謀略朱元璋更勝一籌,比用人朱元璋看人更準,比軍事能力朱元璋也是強於他人,而且朱元璋後期也不比陳友諒心狠手辣。再加上朱元璋旗下猛將如雲,自然可以打敗陳友諒和張士誠。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Su27系列沈飛為何沒有魔改?換成飛可能改成一架完美戰機了,你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