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楷書13
-
2 # list3
這是老師已經很委婉的告訴你,你的孩子的自制力,課堂認真程度,與其他小朋友的融洽度,都出現了問題!
作為家長,一定重視,看孩子的具體表現是什麼?與老師積極溝通,與孩子愉快通話,找到問題所在,及時克服掉不良習慣。
否則,一二三年後,孩子將遠離老師的視野,遠離小朋友的中心!
-
3 # 心理諮詢施老師
第二,充分接納孩子,傾聽孩子的內心。孩子的調皮勢必得到老師的批評,勢必會有不被認可感,那麼家長在跟孩子溝通的時候,學會深度共情,讓孩子感受到家長是認可自己,懂自己的,那麼孩子更願意吐露自己的真實意願。
第三,引導孩子正確的行為和認知,透過陽性強化法可以取得比較好的效果,簡言之就是強化正面的行為和觀念,漠視和弱化負面的行為和觀念,同時對負面的進行有效的引導。
第四,跟老師配合好,在學校需要得到老師和同學的積極肯定和引導。及時跟老師溝通,回到家中,及時反饋孩子的正面表現,多說老師的好話,讓孩子對老師有更積極的評價和感受。
第五,切忌打罵孩子。
-
4 # 飛飛教育
我猜想您家裡可能是個小男孩,恭喜您有一個調皮的男孩子,因為孩子調皮是正常,男孩子調皮更正常。
因為男孩在生理結構很多方面與女孩是不同的。如:男孩血液中的多巴胺含量較多,多巴胺可增加衝動和冒險行為的機率。而小腦是控制行為和身體行動的。流經小腦的血流量多,小腦就比較活躍,所以男孩就愛動。這些因素是導致男孩在靜坐和久坐的過程中學習能力總體上不如女孩。男孩更有可能從肢體運動中學習。男孩子久坐教室聽老師講課,本身就是很難受的事情。因此他們會做各種小動作緩解這種難受。
在完成任務的休息時間,男孩的大腦會進入一種“睡眠狀態”,使自己恢復、補充能量後為完成下一個任務做好準備。
大部分未完成作業、在課堂上停止做筆記或睡覺,或者以擺弄鉛筆(做小動作)或坐立不安等方式進行自我刺激的學生都是男孩,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保持清醒以便繼續學習。
為什麼老師總是找家長?因為現行的學校教育不適合男孩子的成長,老師要完成應試教育的任務,調皮的男孩子就成了阻礙。
中國著名教育專家孫雲曉寫過一本書《拯救男孩》,如果您家裡真是一個男孩,可以買來讀一讀。
書中分析:男孩危機不僅僅是男孩教育的危機,而是整個教育體制的危機。當以升學考試為中心的應試教育嚴重扭曲學校教育方向而難以一時改變的時候,家庭教育的作用變得格外重要了。也就是說,如果父母接受素質教育的理念和方法,家庭教育就可能是一種"護根"的教育;如果父母信奉應試教育的理念和方法,家庭教育就可能是一種"拔根"的教育。
所以,家庭教育中父母應該對男孩給以更多的寬容和耐心,這樣才會填補學校對男孩教育的不足。
1.給男孩更多的時間和空間自我發展。
2.給男孩安排更多的運動時間
3.不要一次性給男孩很多工
4.呵護男孩的好奇心和創造欲。
5.給男孩更多的鼓勵,以增強其自信心。
我們不能改變學校教育,但是能改變自己的家庭教育,不要配合學校給男孩太多的打罵和指責,要正確引導他們。
如果你是一個女孩子特別調皮,就要考慮是不是從小沒有建立規則意識了。
-
5 # 平原春秋
小孩子調皮是正常現象,但是凡事有個度,如果過於調皮,弄的老師總是反映自己的小孩子在學校裡很調皮,作為家長應該配合老師,好好管理孩子了。我的管理方法是:
首先和孩子坐下來進行認真的交流,並制定規則,這個規則不要制定的過於苛刻,比如孩子課下可以任意活動、蹦跳,在家做完作業可以任意鬧,但上課一定要認真學習,在座位上安靜坐好,不要交頭接耳調皮亂動。規則制定時一定要得到小孩子的認可,並且孩子肯定地答應按規則執行。
規則好制定,關鍵是執行,執行的原則是透過微信問老師當天表現情況,只要是老師認為表現好,就在一個本子上記錄下來:今天的表現好,每天堅持記錄當天的表現,如果連續一週表現很好,就要適當地給孩子買個獎勵品或給孩子一個溫暖的擁抱;如果這一週表現有三天或三天以上受到老師的批評,就要給孩子一定的懲罰,懲罰措施是週末禁止孩子進行他喜歡的活動。我孩子小時候特調皮特愛玩,孩子週末最大的願望就是從家跑出去玩去,而且一玩就是一天,這是他特別開心的事情。為了改掉孩子調皮的毛病,每當孩子的行為超過我們的約定範圍時,我就把孩子關在家裡,不讓他出門。我這樣堅持做了一個學期,孩子的行為慢慢地收攏好了。
當孩子行為比原來進步了時,可以和孩子再一次的交流,制定比上一次更為嚴格的標準,也就是說糾正孩子的行為要循序漸進,不要一次制定的規則過於嚴格,弄的孩子不想執行。還有糾正孩子的行為需要較長時間,而且在這個過程中,孩子的行為有時進步有時退步,一段時間特守規則,一段時間總不遵守規則。孩子在調皮搗蛋時,言語上也會頂撞父母老師,這時作為家長和老師,一定要耐心教育孩子,感化孩子,讓孩子感覺到自己做錯了,影響了別人,以後要按規則行動。
-
6 # 數學李老師
說說我的看法
如果教師經常向家長反映學生在校的不良表現,首先我覺得您要正確面對這個現象。
教師向家長反饋孩子的在校表現,本就是教師的職責之一,這個時候家長需要的是及時瞭解情況,而不是感到反感。家長應明確的是,教師向您反饋問題,正是說明了教師對孩子十分的關注,說明教師的負責。如果教師對孩子的問題不反饋,讓孩子的錯誤逐漸變成了習慣性的,耽誤的是孩子。所以,面對教師的反饋,我想各位家長都應以一個積極的態度去接受並做好處理。
如果教師頻繁的向家長反饋孩子的問題,這個時候就更應引起家長的關注,可能說明孩子的某些方面的問題比較嚴重了,作為家長千萬不要放鬆,而是應在家庭教育中同樣關注。
最後我想說,教育絕不只是把孩子送進學校就能結束的,它需要的是學校與家庭形成的教育合力,單純的依靠學校、教師的力量,對於現在的教育來說是不完整的。也不用拿現在的教育與過去的教育相比較,因為時代變了,社會變了,教育的大環境也變了,這種比較是完全沒有意義的。自己的孩子,自己多費費心,這是作為家長的分內事,對嗎。
-
7 # 女兒的玩具
很感謝老師這麼關注自己的孩子。
老師及時反映小孩在校的不良表現,無非是要引起家長的重視,配合老師一起,幫助孩子改正不良行動,爭取教育出品學皆優的學生來。
一、理性對待
有些家長一聽老師說孩子在校表現不好,心裡那個不是滋味,說多了,還以為老師故意在找麻煩,甚至懷疑是在針對自己的孩子。這樣的家長,過於敏感了。老師能主動找家長如實反映情況,說明老師對孩子比較上心,沒有對他失去希望和耐心。背後真實想法是,希望家長能瞭解情況後,積極配合學校教育,讓孩子朝著優秀的方向成長。
二、聽取老師的建議
家長要耐心聽老師的反映情況,不要流露出不耐煩的神色,更加不要敷衍老師。在交談中,這些負面情緒是很容易讓對方察覺出來的,一旦老師覺得家長不上心,她會停止這樣唱獨角戲的溝通。經常出現這種情況,老師以後都不願意和家長進行交流了。
再者,老師剛開始說不良表現,家長就不想聽了,後面具體的解決方案,老師更不願意說了。溝通是雙方互動的過程,千萬不要讓老師自說自說,家長可以適時提出一些開放式的問題,比如有什麼好辦法,幫助孩子上課認真聽講?
三、找孩子談談
首先可以和孩子談談,找一個只有你們兩個人在的房間,或者吃飯後散步的時間。可以問問孩子,學校最近有什麼好玩事情發生?班上有什麼特別的活動?再問他近期有沒有得到老師表揚或者批評?不會一開始就那麼火藥味十足,有利於孩子敞開心扉,說出真實情況。
其次在平常生活上,多留心觀察孩子的行為表現,看看是不是和老師說的情況一致,好好反思一下是什麼原因,讓孩子有一些不良表現的。
最後根據交談,觀察的結果,制定出幫助孩子改正的具體措施。
老師反映孩子在校情況,一定要得到家長的重視,不可輕易放過幫助孩子進步的機會。 -
8 # 佩玉的爸爸
其實孩子在學校裡面犯錯誤比較多,但是一般不太嚴重的話,老師不會主動向家長彙報。你在學校裡面處理的基本上都在學校處理了,有一些處理方式有可能會引起家長的反感,所以老師在這種情況下會主動和家長進行溝通,並且表述自己在管理方面有可能無能為力。
所以當家長接到老師反映孩子狀態的時候,基本上是,有特殊需要家長協助配合的時候了,如果家長在這時候再無動於衷的話,毫不客氣的說,大多數老師下一步的操作方式肯定就是放心裡的孩子。
我們不能說老師的這種做法是不是非常合理,感覺上應當不太合理,可是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畢竟在更多的情況下,很多家長對待學校老師處理自己孩子錯誤問題的時候,通常有一些過激的行為,往往就是這些過激的行為,最終影響和老師的判斷在整個老師群體中產生了負面影響。
孩子是你自己的孩子是你家庭的未來,這句話說的雖然粗俗,但是這句話也說盡了老師能夠有主動放棄的理由,所以說作為家長一旦發現老師主動和您聯絡孩子的學習狀態或者在校的表現的時候,一定要加以重視。
再強調一次,如果能不重視的話,下一步就有可能是學校的老師主動放棄對您孩子的管理。
-
9 # 語文夢想成真
如果老師經常向家長反映小孩子在校的不良表現,家長要積極和老師配合,共同管理好孩子。
家長要及時跟老師溝通,瞭解孩子在校不良表現,對症下藥,教育孩子。雖然孩子的不良表現出現在學校,但根源可能是家庭教育即家長對孩子的教育沒有跟上造成的。家長要早發現,早糾正,早教育。護犢之情人皆有之,作為家長往往認為自己的孩子最優秀,甚至把孩子的缺點往往看成是優點。但在老師的眼裡,看待孩子在校表現比較客觀、公正。家長要認真聽取老師的意見,教育好孩子。
如果家長對老師提出的意見,往往不理不睬,甚至有意替孩子辯解,袒護孩子,那麼老師今後在孩子教育上也不得不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因為孩子畢竟是家長的孩子,而不是老師的孩子,更何況老師要管理幾十個孩子,精力是有限的。
總之,家長在教育孩子上,要及時跟老師溝通,交流,共同管理好孩子。
-
10 # 小學高老師226
1、孩子在學校太調皮多半是從小養成的性格。可以給孩子一個提醒,讓孩子明白是非對錯,做錯了要有懲罰,進步了要多鼓勵。
2、跟老師多溝通,知子莫若父,知女莫若母。自己孩子適合什麼方法,可以跟老師交流,也要聽取老師的意見。
3、孩子調皮最讓家長擔心的就是孩子在學校的安全問題,比如打架鬧事,可以告訴孩子這些危險的後果,讓孩子有所約束自己的行為。
如何和孩子更好的相處
家長要多跟孩子談心交流,家庭要營造民主氣氛,讓孩子說出自己的想法,告訴孩子規則的重要性,並在平時用規則來約束孩子,學會對孩子說不,要拒絕他的不合理要求,糾正任性的行為,不能心軟妥協。
有的家長覺得,教育是學校的事情,自己把孩子送到學校,其他的事情就應該交給老師和學校來完成,這種觀點是完全錯誤的,因為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是相互成就的,知道了孩子在學校調皮怎麼辦以後,家長也需要教育孩子,才能夠讓孩子變得懂事。
-
11 # 董雪
孩子在學校調皮很正常,說明孩子活波、內心開朗,積極Sunny,千萬不要刻意去要求孩子。
我的朋友家孩子現在18歲了,現在見了人都不說話,他媽媽現在很著急,一起談到這個話題,媽媽好後悔說:孩子在幼兒園的時候總是愛唱愛跳,很活波,就是因為班裡老師不喜歡這樣的孩子,總是和媽媽說好好管管孩子,媽媽也是沒經驗,老師怎麼說自己就怎麼做,最重要老師還跟班走,一走就是4年。導致孩子後來慢慢的不愛說話,在孩子心裡感覺性格好就是犯錯,就就是因為一位老師的一個觀念毀掉孩子性格,所以假如您的孩子在學校是外向的性格,只要孩子不犯錯,真的不要過格要求,尤其現在的孩子們都是自尊心特強的。
當然我們是就事論事,沒有說那一位老師都不好,如果恰好作為老師的您看到這篇文章,請不要介意
-
12 # 小蘇蘇Su
有些孩子從小就不讓父母省心,在家裡就會蹦蹦跳跳不聽話,去到學校也成了讓老師頭疼的學生。學校裡孩子又比較多,老師沒有過多的精力去管教一個調皮的學生,於是只能讓父母來解決了,家庭教育也非常重要
1.耐心溝通
無論是什麼事情,耐心的和孩子溝通,面對面談話都是最好的選擇。無論孩子有沒有意識到自己的行為或言語已經給別人造成了困擾,父母都要告訴他,他這樣做會給老師或是同學造成麻煩,要讓他知道這樣子不好。
2.換位思考
換位思考是讓孩子體會別人感受的最好方法。父母首先可以用言語設定情景,告訴孩子假如當他和他的朋友正在玩得很開心,卻有別人來打斷時,他還會開心嗎?讓孩子體會一下自己行為的錯誤。如果言語無法解決,父母可以嘗試在實際生活中給孩子上“上課”。
3.避免“貼標籤”
有很多的父母甚至是懶得管教自己的孩子,遇到孩子調皮只會說“我家孩子本來就是這樣的”。久而久之,孩子也習慣了自己這樣子,便不會對自己有所要求,覺得自己就應該是這樣的。
最後,孩子從調皮收斂也是需要一個過程的,任何事的改進都不會是一蹴而就的。父母應該耐心的陪伴孩子,及時糾正,也可以給孩子立立規矩,適當的鼓勵與表揚,讓孩子朝更好的方面發展。
-
13 # 數星星的我
孩子在學校總是調皮,怎麼辦?
不清楚孩子在學校調皮到什麼程度呢?是正常的調皮,還是已經影響了學習,甚至影響了正常的課堂紀律呢?
先跟大家分享一個身邊的真事:我們學校一個低年級的學生上幾天把老師打了。這個孩子一直是我們學校的“老大難”,從一年級上學的時候就滿校園跑,不上課,學校總是出動很多領導老師來找他,生怕他在學校出點什麼安全事故。終於把他控制在班級裡了,他又總在課堂上搗亂,總打其他同學,他們班的家長也頗有微詞。在他班上課的老師更是煎熬,都是進屋先緊關門窗,一是怕他趁老師不注意又跑出去,二是怕他行為過激跳樓。跟他家長也溝透過很多回,家長也來學校旁聽過,但是一點成效也沒有,我們都懷疑孩子可能有心理上的疾病,但家長從來不重視,就認為是過度調皮。一晃幾年過去了,萬幸的是這幾年沒什麼事,但是上幾天他在課間又和班級其他孩子打起來了,老師想打電話叫家長來解決一下,這孩子為了阻止老師,直接上手把老師打了,老師沒防備,眼睛被打壞了。
所以啊,家長們一定要認清自己家孩子調皮的程度和原因,其實孩子小的話,多多少少都是會調皮的,只要不影響他人,不闖禍,其實沒什麼大問題,注意在合適的時機經常引導,多多教育,我相信慢慢大了就會有所好轉。但是如果像我前面說的那樣的孩子,那真的不是調皮了,真的可能有什麼心理疾病,或是體內缺什麼微量元素影響了整個人,像這樣的孩子家長一定要重視起來,早發現早“治療”。
大家一定也很好奇這件事的後續吧!說起來也是老師的悲哀啊,說學生一下都不行,老師被孩子打了,所有方面都希望息事寧人,學校不讓過多追究。
-
14 # 4399小評菓快樂育兒
孩子在學校調皮,老是招惹同學,怎麼辦?
我們可以先去了解一下,為什麼孩子是這樣的?
我們可能得出的結論是他比較調皮、跟小朋友打架、經常招惹別人,其實在我們教育領域,或者說在兒童心理學的發展領域,有句話叫一個行為失當的孩子,其實是一個喪失了信心的孩子。所謂喪失信心意思是他心裡面其實是有某種需求的。
1.如果他經常搗亂是因為想得到更多的關注,那就說明他受關注程度不夠。我們家長在生活裡面、家裡面是不是對他關注度不夠,或者在學校裡面老師經常看不上他、同學也不欣賞他,那就需要看這個更多的去關注孩子的內心世界。
2.如果孩子他本身屬於比較強勢的個性,他要求有話語權,經常用打架的方式想要自己說了算,那就需要我們家長教會孩子更恰當的與人相處的方式,而不要透過武力的方式去解決問題。
教會孩子正確的溝通、談判、交流,同樣是孩子人生的一個課題。
3.如果孩子想用惹事的方式來證明自己是有能力的,是想表現自己。我們可以給他多設定一些他能做的事情,多讓孩子有一些責任,他就能夠改變。
4.我們家長也需要自我學習,自我成長。我們這位家長苦惱的是,老師經常叫家長,所以免不了回到家之後要對自己的孩子有言語上的傷害,甚至有家庭暴力打一打他什麼的。其實給孩子講一個道理是無法讓他去改變的,不如學習一下對孩子如何說他才會聽、如何做他才會聽我們的。
回覆列表
作為家長,你聽到這樣的話是不是有點心裡不痛快?你也可能覺著孩子好著呢是不是?這是人之常情,孩子都覺著自己的好。不過你可以從另一個方面考慮,老師說你孩子調皮並不是說你孩子不好,只是有些好動,或多嘴多舌,這是期望家長配合,讓孩子更聽話一些。老師同父母一樣,都希望學生天天向上。這樣一想,你就應抱著感激的心態感謝老師的調教,並表示家長一定配合好,培養孩子良好的習慣。拉雜說了一些,很不條理,也不知道對你能否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