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好315誠信專案導航網
-
2 # 拖著大象的螞蟻006
主要還是高層出臺的政策被歪嘴和尚念外了,現在條件好了更該加大人文關懷,鐵路現在就是折騰人,職工教育白熱化就怕職工開心,一個季度5000道複習題讓你學,每天背50題還得保證不能忘,天天上班壓力那麼大,休息回家什麼事也不能幹,真有點過分了,在出事就是被逼的,理論學好了就不會出事??職工學習壓力大回家吵架帶著情緒上班能不出事??
-
3 # 快樂1963
主要是社會環境造成的。現在人和人的關係是純利益關係,人與人間互不信任、互相猜疑、勾心鬥較、辦事謹慎,瞞上欺下、不敢講真話,不由的就得罪了人,使人焦慮、優鬱,壓抑的情緒無處釋放,各方面的壓力肯定大。
-
4 # 889531
我覺得三十多年的改革開放,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顯著改善,助長了一些人的期望值。生產生活一旦有點閃失,有些人就不能承受了。其次是有些人不能按事物的自然發展規律思維。一種產品生產到一定程度時,必須要更新換代。例如:農產品也需要更新換代,還需要深加工;工業產品更需要更新換代,提高質量水平和科技含量等等。所以不管工業農業生產,都應該邊生產邊研究更新換代,確保持續發展。同時還要不斷地進行市場調查研究,把握消費者的需求。尤其農業更需要科學應對市場需求生產。可以以縣鄉鎮為一個經濟圈,設定市場調查分析人員(全國性調查),不斷在公共媒體上釋出市場動向和引導。這樣隨時避免農民種植生產一哄而上的局面。形成農民種植生產的科學性,理智性。
-
5 # 十項荃侽
因為中國管理層的主體思想就是加快經濟發展,用最少的時間爭取最快的趕超,最終目的還是把自己國家做強做大,成為世界的前沿國度,這是最美好的發展夢想也是勤勞的中國人光輝品格決定的,但這些必須要全民動員全民體驗緊迫感,需要全民為之不懈奮鬥來實現。這樣全國各行業就被形勢所強烈推動,前進就是成績,落後就是捱打,全國自然形成高速競爭!所以有人普遍感覺辛勞跟不上步伐,有人透過千辛萬苦獲得好的回報,有人筋疲力盡苦不堪言,有人越戰越勇成果斐然!現在來看當今的我國直接說明存在危機和壓力就是動力,那麼就需要不斷去克服和解決這些危機和壓力來爭取最大的勝利才是積極意義,不這樣逼迫只能導致停留和後退,社會也就無法升級和進步!
-
6 # 混跡在中國移動的老臘
與其說生活壓力大,不如說是環境壓力大。
試想如果題主有自己的一畝地,自己的家裡養的有雞有豬,除了買點鹽和醬油。題主會覺得壓力大嗎?
所有的壓力都是周邊環境帶來的,因為你會在潛移默化中被周邊的人影響自己的心態。
題主想要做到沒壓力說句玩笑話,除非沒心沒肺那肯定不會有煩惱,也不會覺得生活壓力大。
從正派的角度說,題主放寬心態,該是自己的就是自己的,莫強求不攀比,做好你自己那麼就已經是最好的了。
-
7 # 專注傾聽
主要是現在的生活成本太高,房價遠大於工資收入,一家幾口人拼搏一輩子就為換套房,有房了就想要車子,有車了還想要二胎,一個個人的慾望使人無法自拔,現實的殘忍讓人倍感壓力
回覆列表
現代社會,隨著工作、生活節奏越來越快,現代人所面臨的心理壓力也越來越大。
最近的一次調查表明,患精神疾病的人數已超過心血管病,躍居我國疾病患者的首位,約佔20%;據專家預測,21世紀初,精神病所佔比例將增加到25%。中國心理衛生協會理事長蔡焯基日前透露,目前中國的抑鬱症患者已經超過2600萬,且有62.9%的患者在出現抑鬱症狀後從未就醫。在我國的自殺和自殺未遂的人群中抑鬱患者佔50%-70%。更加觸目驚心的是:中國每年有28萬人自殺死亡,200萬人自殺未遂。
對於一個有著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的人來說,他必定具備著四個特質:
積極的自我觀念;恰當地認同他人;面對和接受現實;主觀經驗豐富,較清楚地認知周圍的人和事。按照這樣的標準,有專家指出,中國有70%左右的人屬於精神“亞健康”。如處於激烈市場競爭中的企業家、時常為煩人而永無終止的家務感到沮喪的家庭主婦、日夜苦讀方能透過考試的學生,他們雖然經歷著不同的情境,但有一點卻是相同的:他們都經歷著心理上的壓力。
社會轉型期的中國人經歷了太多的陣痛和動盪,形成了太多難以開啟的心結,如工作緊張、事業受挫、經濟壓力、考試重負、心靈創傷、適應障礙、缺乏信心、缺少關愛等……幾乎現代社會的每個人都存在心理問題,不過表現程度有所不同罷了。心理問題不僅影響個人健康、工作和生活,還可能影響他人和社會,誘發一些不穩定因素,給社會財富和秩序造成重大損失。以上這些情況從一個側面真實展示出現代中國人的精神狀況。
它提醒我們:一個人性的社會,除了謀求經濟發展、創造物質財富之外,還應注意疏導、緩解民眾在心理和精神上的壓力,因為一個人的溫飽問題基本解決後,他對於健康、安全和幸福的渴求就會接踵而來——社會進步與否,民眾快樂與否,無不與這個精神指標密切相關。
現代中國,物質主義壓倒了精神追求,到處瀰漫著實利至上的思想,美好的人生境界都已被人拋棄,似乎惟有躋身上層、功成名就才是幸福人生的典範,而身處低層則喪失了生活的尊嚴——許多時候,人生壓力正是產生在朝這個目標一路狂奔的時候。 要建設起一個真正的人性社會,既有賴於社會應給每個階層的人都提供有尊嚴地生活這樣的制度性改善,還有賴於每個個體的自我努力,因為任何的壓力都源自內心,只有當內心有了精神依傍、幸福有了更多的實現途徑,人生的壓力、精神的焦慮才能得到真正的釋放和緩解。因為明白了自己的壓力所在,才是面對壓力、消除壓力的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