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黃智637
-
2 # 豔陽天呵
1.臨摹大師的畫,可以只畫小稿,一個小方塊,主要臨摹大關係,不用太在意形體。
2.多看多練,思考名畫的色彩組成光影效果,作者為什麼要這樣組合,傳達什麼氛圍。
3.自己畫作品時先定好大致色彩基調/主配色比,每一筆都在草稿紙上試色,畫出心裡需要的的色彩。
-
3 # Z墨語
美術可分四大類:繪畫、雕塑、工藝美術、建築,色彩是美術裡的一學科,要學好色彩首先要掌握色彩關係,如冷暖關係、熟悉色系、色相,明度、純度等對比,掌握光源色、固有色、環境色、色彩也可以表現酸甜苦辣、喜怒哀樂、如一杯白糖水跟一杯紅糖水它們甜度一樣,但人們透過色彩直觀普遍的人都會認為紅糖水比較甜。黃色的覺得會酸,熟褐色會覺得苦澀等等。
色彩關係傳統意義上就是指物體與物體,場景與物體之中的色彩對比,還有顏色對比、互補、冷暖色的搭配等等風格不同講究的也不一樣,故而一幅好畫應該具備色彩豐富、不單調、不糊不灰不粉的特點。把畫面的冷暖、明暗等協調的搭配出來,不僅要使整幅畫呈現出暖色調、冷色調或者是中間色,還有表現出畫面中物體的主次等等,學色彩需要一定的色感,雖是冷暖不一卻又相互融合,色彩運用會給整幅畫作增添生命力,色彩的變化有時是無法預知的,他們互相融合會帶給你不一樣的視覺衝擊!!!
-
4 # 冷夜烈貓
色調?
你參加集訓,說明你是個藝考生,那麼一幅畫的色彩,應該是寫生作業的色彩。
寫生作業的色彩,先考慮固有色,光源色與環境色這些常規色彩,使這些色彩更貼合實際。
在上述色彩基本弄清楚時,你就可以考慮總體的色調了,即,使畫面的色彩較和諧,可以適當加強某種色彩,也可適當削弱某種色彩,使畫面有一定的傾向。
另外,如色彩太“生”,則很容易產生突兀感,畫面的色調就會不協調。如色彩太“熟”,又會感覺畫面色調不強,無力,所以,對於各部分的色彩鮮豔度也要拿捏分寸的。
……
最好能多看看優秀的色彩作品,感受其色調處理,再多作練習,時間到了,體會深了,色調問題就不是問題了。
-
5 # 洛陽小明
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如果畫面上有各種不同色相的色塊首先在面積上 , 必須一種顏色在畫面上佔主要地位 , 形成主色調 ,這一點是要注意的,其次你也可以畫一些小的小畫,方法就是臨摹一些大師的名畫不要畫的太大,畫的像火柴盒一樣的就行了,這樣做的好處就是強迫你要整體的觀察景物,畫不好色調是看不到調子,是沒有正確的關擦景物,整體觀察說來大家都知道,做到的就不容易了,要畫好色調是要經過一個長時間的訓練過程的,祝你進步。
-
6 # 毛哥卡洛
色調和顏色是無法分開 的,想要學好或練好色調應該從認識顏色開始。我打算分成三部分來講分別是。一、認識顏色 二、理解顏色
三、運用顏色
一、認識顏色
想要學好色調那麼你要知道幾條定理,
1.繪畫三原色紅、黃、藍。
2.印刷三原色青、品、黃。
3繪畫三原色是無法調配出來的,另外的原色中白色也是無法調配出來的。
4.黑、白、灰三色是表示色彩的濃度。
5.在電子色環中不存在黑、白、灰如ps和sai等一系列。
廢話說完了,上圖。
這是一張色環,透過觀察發現每個顏色都有自己的位置。每個顏色都對應著自己的色級與顏色序數。
二、理解顏色
理解顏色要知道什麼是色級和對應顏色。
1.互補色 是指色環上成180°相對立的顏色稱為互補色,如紅色和藍色、綠色和紫色、普藍和黃色。
2鄰近色 在色環上成60°~90°的顏色稱為相鄰色,如大紅和金黃、天藍和翠綠、紫色和玫瑰紅。
3.對比色 在色環上成120°的對應顏色,一般有三個,比如紅深藍和草綠。
4.類似色 一般是在色環上1°~30°以內色體相近甚至一致的顏色。
三、顏色的運用
需要先知道每種顏色可以給人一種什麼感覺,我只打算用色調來講解,所謂色調是指在色環裡從暖級到冷級再到暖級的一個迴圈,可大致分為紅色系、藍色系、黃色系、綠色系、紫色系、棕色系、白色系以及黑色系。
顏色的影響,正反兩面影響。
紅色
正面:歡快、喜慶、開心、吉利、活潑給人一種節日的感覺。
反面:憤怒、殘暴、嗜血、可怕、報復給人一種無法抑致的能量。
總結:紅色極其相鄰色多用於對場景喜慶的運用,也可以在場景裡出現憤怒或者殘暴不仁的形象氣質。
藍色
正面:成熟、可靠、冷靜、廣闊、自由的象徵。
反面:冷酷、無情、寂寞、孤僻、壓抑的象徵。
總結:藍色在自然界多是海洋和天空給人一種自由自在的感覺多用於較為管廣闊的場景,也可以讓畫面多一分淒涼和孤僻以及不甘心。
黃色
正面:高傲、無雙、威風、請切、Sunny、冒險、財富的象徵。
反面:撒謊、傲慢、自大、炫耀、過火、荒涼和陳舊的代名詞。
總結:黃色一般都是君王和財富的象徵,也是一種Sunny明媚的畫面感覺,物多機反,黃色也成了貪婪撒謊的代名詞。
綠色(這裡沒有隔壁老王,不要想太多。)
正面:自然、健康、奧秘、和諧、平凡這些都是綠的表達方式。
反面:欺騙、密險、背叛、分道揚鑣這些都可以為綠色代言。
總結:沒必要做總結,這個顏色百用百搭。
紫色(這個劃重點,這個顏色不是萌新能控制的)
正面:博學、深奧、耐人尋喂、晚霞夜空都有這個顏色。
反面:神秘、傷害、放棄、狡詐、過分、誤解,都可以用紫色。
總結:紫色和黑色畢竟特殊,屬於難以使用的顏色,黑色可以在調和劑白色的使用時可以發生高階灰,但是紫色要控制好濃度,和比例,不如你的畫面會出現一些不雅觀的感覺。
黑色
正面:威嚴、公正、神秘
反面:墮落、死寂、未知、恐懼、吞噬。
總結:黑色是一個神奇的意思和白色一樣是無法調配出最完美顏色的。
結束語,這些只是參考,想要練好還得自己慢慢參透,這些只是一把鑰匙,開啟大門後寶藏看的是你們自己。
要靠自己找感覺,這樣才是最高效,最有用的方法。
-
7 # 美術影片
色調,是色彩的靈魂,顧名思義,指在一組場景中的物體顏色所構成的總的色彩調性,也就是色彩傾向。這種傾向,可以從明度上來定義,是亮調子或者是暗調子;也可以從色性上來看確定是暖色調或者是冷色調等;從色相方面,可以有紅、黃、藍、綠等灰調。一幅成功的作品一定有它吸引你的色調傾向。星級酒店或者大型咖啡廳裡的設計,你看了會感受到氣氛高雅,溫馨。而街頭的奶茶店裡的大紅大綠,這種格調就顯得低了很多,這就是色調獨特的魅力。
要想在自己的畫面上形成讓人愉悅的色調,那就要學會組織色調。那麼如何組織呢?在實際教學中,“主體配色法”是一種組織色塊的有效而實用的方法,學生操作起來,目的性很強,思維不會產生混亂。具體方法是確定大的色塊後,其它的色塊基本圍著它轉,例如大紅色襯布,主體色偏冷,那麼大紅布就要偏紫紅一點,偏冷一點。絕不可以讓這大紅布“特立獨行”,與周圍環境格格不入。
另外,“微差法”也是配色達到統一、和諧的好方法。充分考慮明度、純度、冷暖的關係,一張景物畫裡面,不能所有景物都是純的,也不能所有景物都是灰的,全是純的色塊,讓人感覺“火”“燥”“緊”,沒有節奏感。如果畫面全是灰色,就會感覺到不透氣,沒精神。所有,畫面必須要有灰有純,有亮有暗,有冷有暖。不過,“微差法”,並不是把每一個色塊畫得很接近,很雷同,或者又把色塊之間的關係拉得很開。總之,要把握好一個“度”,既要有對比又要有差別,看上去,讓人愉悅,有舒適感。
明確了組織色調的基本方法後,就要找到影響色調的因素。那麼,影響色調的因素有哪些呢?
第一、主導色。幾塊的襯布基本上就決定了整個畫面的調子。例如,畫面中有很大一塊藍色襯布,還有一塊很小的黃色襯布,該畫成暖調子或者是冷調子。肯定不能畫成暖調子,如果是這樣,大的調子就不協調了因為,藍色襯布是畫面的主導色,藍色將影響畫面整個色調。
第二、光源色。無論是暖光或者冷光照射在物體上,物體的受光面和背光面的冷暖是不一樣的,畫的時候,就要充分考慮受光面和背光面的冷暖關係,千萬不能一味不管冷暖關係地去塑造形體。
第三、個人習慣。畫面需要有藝術性,也就是要有自己的東西,自己的感受,把自己的感情融入到畫面中去了。例如,冷或者暖調子的變調,就融入了自己對色塊變化的基本理解。
要想快速掌握色調這一色彩的靈魂,在實際教學過程中,一定要加強小色稿的訓練。小色稿,小就小在畫幅小,但用的畫筆大,目的在於捨棄那些不必要的細節,做到概括,簡練。這種訓練方法對於色彩的理解和感受能力的提高是十分有利的,可以很好地把握畫面氣氛,以此提高自己對畫面協調性和統一性的理解。
在小色稿的訓練中,最重要的就是對大面積區域顏色的控制,要有意捨棄那些不必要的細節,用大號筆或刷子以概況、簡練的形式來體現色彩的基本特徵和大的畫面氣氛,同時還要注意色塊的大小和形狀的表現。要學會將區域性細微的色彩變化歸納到整體的、大的顏色中來,這樣的訓練如果到位的話,往往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這一過程中,大家一定要注意不同靜物,不同色調在純度上的區分,同時還要注意區分同類色之間微妙的色彩變化,並且在色調統一的基礎上還要注意冷色與暖色在畫面上的運用,儘量使其和諧地融入在一個整體的漂亮的色調中來。
在經過單色稿和小色稿的訓練後,一定要能與日常的訓練有機結合,在把握好畫面的色調後,再進行塑造和刻畫,這樣,你畫大幅或者長期作品時就能從容許多。
還有,大家在畫這種小色稿時要注意時間長短的把握,要能快速、敏捷地捕捉到物件大的色彩關係,以追求色調統一和諧為主,略為表現出少許層次即可,並對此進行推敲和分析。時間基本控制在半個小時以內,畫幅以16開為主,這樣學生的色調意識和對色調的把握上就能得以短時間內快速提高。大家都知道,色調是色彩的靈魂,所以,我們在這一階段的訓練中,要有針對性地擺出各種不同的色性,色相和不同純度的靜物進行訓練,以此來增加我們的色調意識和主觀控制畫面色彩的能力。
在加強小色稿的訓練色調的過程中,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訓練:變調。這種訓練就是不改變物體的情況下,來改變畫面色彩總體傾向,也就是說按照作者的意圖去組織一幅與物件實際色彩完全不同的色調。這樣訓練可以改變因單一訓練造成對物件的盲目依賴,而將注意力集中到對色彩規律的把握上來。這種訓練對默寫也有很大的幫助,可以很好地讓我們主動去探索和掌握多種色調的和諧性。透過變調練習,就能夠很好的提高學生對畫面的組織能力和構成畫面的能力,使得作畫的應變能力得以快速增強,並且還能夠提高對色彩的感知能力,在訓練過程中,要注意色彩的色相,冷暖,純度以及面積的對比,要能根據畫面的主色調合理地組織畫面各部分之間的關係。
在把握畫面色調和諧的原則下,要避免畫面過分“和諧”——色相、色性、純灰等方面太相近,導致畫面無生氣,單調,缺乏感染力。這就要求我們:和諧的同時需要對比。例如,我們在畫面上就要充分運用冷暖補色對比。晚霞照射在草垛上,暗部該用什麼顏色來處理,不熟悉冷暖對比的同學,肯定是用紅色和黑、褐色調和成暗紅色,而根據人的眼球網膜結構細胞的生理原因,特別敏感光和色的補色。所以,霞光照射的草垛的受光面,呈現一種橙黃色,暗部呢,則出現一種青綠或者青紫味。充分發揮冷暖對比的作用,畫面將變得充滿生機、舒適而有衝擊力,如果沒有這種對比的合理使用,畫面的色彩效果將呈現一種死板,沉悶而讓人不適。
總之,對色調的把握,要做到畫之前,大腦裡有一幅畫,這幅畫裡有色相的傾向,冷暖的傾向,純灰的傾向。明確畫面基本的傾向後,然後快速用大筆刷組織出大塊色的色彩傾向,例如,桌面,背景,大塊襯布,畫面中心的重要物體等,注意不拘細節。做到簡練,概括,畫面基本統一,協調,變化豐富而有對比。
-
8 # 美術館
看一下可不可以幫到你!
在色彩靜物進行調色的時候需要掌握一些小技巧,比如說水分和顏料比例把控,前期用色灰後期用色亮,以及用冷暖色調拉開畫面的空間感,還要掌握四種高階灰的調色方法,分別是原本色加白法、互補色調配法、同類色調配法和鄰近色調配法。
一、色彩靜物的調色技巧
1、調色的時候要控制好不同顏色的比列問題,還有水分的把控量也是非常慎重。
2、在畫畫的前期調色可以稍微灰一點,後期的時候顏色的運用要純度高一些,這樣畫面的整體亮度感才會提起來。
3、畫面的前部分色調可以選用稍微暖一點的顏色,後面的可以選用冷一點的調子,這樣可以拉開畫畫的空間感。
二、色彩靜物的高階灰調色方法
1、原本色加白法
這種大量加白是比較笨拙的除錯方法,一般適用於比較基礎的繪畫人群,這樣的除錯方法更容易調出物體的明暗關係,使得畫面物品快速展現立體感。
2、互補色調配法
互補色分別有黃色和紫色、紅色和綠色、藍色和橙色這些,主要調配方式為,例如藍橙色之間加白,想要藍灰系列的顏色,就藍色多一點,注意的除錯的時候要控制好顏色的比列分配。
3、同類色調配法
這種調配法調出來的顏色還是非常漂亮和諧的,例如草綠加淡綠加白色,這樣調的顏色一定很溫和清新,是一種非常實用的調色方法。
4、鄰近色調配法
在調色中白色的運用的還是比較多的啦,但是大量的用白這樣的畫面會顯得很粉,沒有色彩感,這個時候就需要鄰近色的調色來增加畫面的色彩感。
總結:大家在畫色彩靜物的時候,掌握這些調色方法和技巧,相信不難畫出一幅優秀的色彩美術作品,這些秘訣對不知道如何調色的同學還是非常實用的。 -
9 # 驚龍軒
在基礎色彩教學中,尤其是美術專業學生的色彩訓練中,色調的學習具有至關重要的意義。繪畫界有一種說法:“色調是一幅色彩畫的靈魂。”色調在色彩訓練和繪畫創作中的重要性可見一斑。要想在繪畫學習中把握好色調,最好的方法當然是儘可能多的練習,更重要的就是要對色調的概念有一個比較透徹的理解。
一般來說,要想在畫畫時更好地把握好色調的問題,首先要理解色調的含義和色調形成的要素,然後要進行一些色稿訓練、有調性的色彩短期練習、臨摹名家作品等途徑來提高大家對色調的把握能力。
色調指的是一幅畫中畫面色彩的總體傾向,是大的色彩效果,是畫面給人的一-種總的感覺與印象。“色”是指顏色,“調”是指調子,“色調”就是指由某-種或多種顏色所形成的畫面最基本的調子。作為一幅完美的色彩畫面的重要構成因素,色調可以由和諧之美、對比變化、主次分明、均衡原則、節奏原則幾個方面來構建。
需要注意的是,色調並不是指顏色的性質,而是對一幅繪畫作品的整體顏色的概括評價,是指一幅作品色彩外觀的基本傾向。我們常說的冷色調、暖色調、灰色調等等,就是屬於這個範疇。
就算是初學者,對明度、純度(飽和度)和色相這色彩三要素都不會陌生,而在這三個要素中,總有某種因素起主導作用,我們就稱之為某種色調。
不管是水粉、水彩、油畫、丙烯等畫種,一幅作品中總會有豐富的色彩表現,但總體會有一種色彩傾向,偏藍或偏紅,偏暖或偏冷等。那麼如何來確定一幅色彩作品的調子呢?基本上還是要從色彩的三個要素入手,即色彩的明度、純度和冷暖性。
教師在指導學生如何確定色調時,應從色彩、明度、純度和冷暖性四個方面選擇某一個要素來確定調子,這樣比較適合初學者掌握。比如在進行色稿練習時,可以選擇色相來定色調:是黃色調還是紅色調?也可以選擇明度來定調子:是高明度還是低明度調?所以從色彩的某一要素出發,學會先確定某一調子。實踐證明,這樣的訓練方法比較直觀、有效。
另外,在透過一段時間的練習後,再在原來的調子的基礎上考慮其他的特性,如已經在確定黃色調的基礎上,利用色彩的冷暖性再確定這幅黃色調是冷色調還是暖色調?這樣循序漸進的進入更加複雜的色調練習,效果會更好。
-
10 # 積緣2
色調首先是自己要感覺體會出來才能透過畫面達到和諧!找見母色也就是佔畫面比重最大的顏色!以海洋為主體,可能會選擇藍色、藍紫色作為母色,並與畫面其他顏色進行混合。所以任何時候都不要急於動筆!先觀察分析!
誰主體誰是襯托!誰佔的比重多誰就是決定畫面的色調!
畫創作時就要根據自己要表達的情感,來靈活處理畫面!是悲傷還是歡樂!或冷或暖!所有的色調都是為這個主題服務的!平時練習時就把一切概括成一個個的色塊讓自己感覺協調統一!慢慢就會感覺畫面的色調!讓色調為你所用!還有一個技巧就是調色盤上的顏色不要太多!以下幾種顏色就是印象派大師雷諾阿調色盤上的顏色(銀白、鎘黃、那波利黃、黃赭石、濃土黃、硃紅、茜紅、悲翠綠、翠綠、鈷藍、群青) -
11 # 客泊北岸
學習(色彩構成)這本書,我教授過這門課。色彩構成是西方基礎色彩研究的專業書籍。這門課講的是關於顏色的屬性的研究。對色彩表現能力有很大影響。色彩的變化規律,色彩的調配與調和,色調協調與對比等專門細緻進行了分析。介紹一下這門書主要講的知識。
一,色彩色相,明度,純度的基本認知。熟讀記住從12色環或者24色環上的基本色,後期研究色相漸變,明度漸變,純度漸變。二,色彩心理學中色彩的色調,色性,色感進行詳細的分析,關於冷暖感,色彩的輕重,進退,遠近感的理解。
三,色環上的顏色在120度內的對比色對比與調和,180度互補色對比與調和,90度的鄰近色對比對比與調和,30度內同類色對比與調和,60度內的類似色對比對比與調和。
四,黃紫,紅綠,藍橙三類互補色的顏色對比調和所用的1-親緣色調和法,2.黑白灰金銀色的隔離法.3.互補色的面積差距法調和。4-差距純度調和法等方法對對比色和互補色調和。
五,1-色相的次序漸變調和法,2.明度的高中低調與長中短調混合調和法。3.純度高鮮灰,低灰灰,中灰鮮等的調和法。進行顏色配色與調和。
六,空混色調和法等顏色的空間應用等顏色的配色等專業的研究與應用。
七,把這本書看懂了,就能很清楚的知道如何配色,配色基本方法與原理。美術裡的色調裡的顏色基於色彩原理推理出來的色彩關係,色彩冷暖,色彩空間,色彩純度等變化與不同受光面的色彩純度,色相,明度發生變化的規矩。好好看這本書?色彩繪畫就知道顏色該如何畫了。
-
12 # 詩夜城主
美術的範疇很廣泛,包括了書法、國畫、油畫、攝影、雕像、設計、建築等等,我們就以油畫來討論有關美術色調的話題吧,油畫是以“色彩”為載體,各種色彩都有它的特性和視覺感受,如果是一個色盲的人,是畫不好油畫的,那麼,對於美術色調有什麼好的學習方法嗎?
學習好美術色調以學習油畫為例,要學習好色調,必須對各種色彩的特性和視覺感受,深刻了解清楚,形成記憶,這話很容易理解,也就是說只要眼睛睜開來,就可以瞬間說出眼前各種物象的色彩是屬於什麼色彩,比如,紅、黃、藍、綠、橙、紫、青,或是暗紅、深藍、淺綠、靛青等等,
還有就是不同的色彩之間,相互融合又會產生什麼新的色彩,比如,紅色加藍色成為紫色,紅色加黃色是橙色,藍色加黃色是綠色,而白、黑及各種灰色,是由於混合程度的不同而造成的“無色”顏色,要了解這些色彩,只要靠多觀察,然而系統性的熟記下來,就好比背誦課文一樣,除此之外,沒有更好的捷徑可走,
當然了,將各種色彩熟記下來之後,要勤於在畫紙上練習,這樣可以有效的加深印象,最好是在大自然寫生,那些花草樹木可謂是五彩繽紛,它們已經形成了特有的色調,作為一個畫者,只要原原本本臨摹下來,反覆練習,自然就熟記於心了,而且可以真實體驗到各種色彩的視覺感受,
所謂“色調”就是一幅畫作主要的色彩傾向,也就是給人一種總的色彩印象,作為一名畫者或畫家在畫畫時,應對畫面的色彩基調做充分考慮,思考的重點主要從色彩對比與色彩協調兩個方面進行,色彩對比,是加強主體發現的重要手段,它可以產生強烈的視覺效果,有助於深化畫面意境。色彩協調則是用於緩和過於強烈的色彩對比,追求一種和諧統一的視覺效果。瞭解“色調”的重要性之後,就要知道在大自然“寫生”的重要性,因為那裡的色彩是有生命力的,這樣也才能將美術中的色調學習好。
-
13 # 海洋的藝術空間
你說的應該是繪畫學習中的調色辦法。繪畫的調色辦法是美術生最迫切需要掌握的基本知識,說是基本知識不十分準確,應該是貫穿於學習中的前期和中期的學習過程。
解決繪畫調色的方法最好從以下幾點入手。
一是在剛開始接觸色彩階段儘量減少顏色的種類。開始時,我們儘量少用幾種顏色,這樣便於我們有效地控制顏色,不把顏色畫髒,同時便於色彩的統一協調。比如我們可以練習用群青色作為主基調,構成畫面總的色彩傾向,再新增少量的顏色來刻畫主體。這樣的練習有助於我們統一大的色彩關係,不至於使色彩雜亂,然後再逐步增加顏色種類。
二是畫一幅作品還是要控制好色彩總的色彩調子。比如,一幅作品我們可以把它構想成冷色調、或是暖色調,是用綠色為主還是以灰土紅色為主。確定了大的色彩主色調,我們要在其相近的顏色裡調配色彩,使其儘可能的與總的顏色傾向趨同。這樣畫面色彩才不至於過於跳躍,看起來舒服。
當然,如果你要追求色彩濃重、顏色對比強烈的效果就又當別論。不過在開始學習色彩階段不建議你這樣畫色彩,還是先掌握色彩的協調、統一比較好。
三是要學習掌握一些色彩的理論知識。還是要回到起點,俗話說:磨刀不誤砍柴工,多讀點有關色彩理論知識的書,瞭解一些色彩調色的方法,會對你繪畫色彩學習,提高調色技能會有很大幫助。
-
14 # 墨色之境
當使用現成的顏料來調配需要的顏色時,常常需要改變顏色的明度,同時還要儘量繼續保持相同色相的純度。例如把濃重的群青顏料調成淺淡的藍色來描繪明亮的深秋湛藍的天空時,就需要提高群青的明度,同時儘量保持藍色的純度。通常改變現成顏料的明度時,是用往顏料里加入黑色或對比色的方法來使顏色變暗,當提高顏色明度時這種顏色的純度會降低較多。如果想要用群青調出比較淺又鮮明的藍顏色,直接加入白顏色,藍色雖然變淺但是顯得有些蒼白。這時如果不加白色,而是加入湖藍,就可以得到一種淺而鮮明的藍顏色。湖藍和群青同樣屬於藍色相,但湖藍明度高,所以可以用來代替白色,使調出的顏色變淺。
通常一種類似的色相中包括幾種不同的顏料,例如黃色系有淺黃、中黃、土黃、生赭、生褐、熟褐;紅色系有硃紅、大紅、深紅、土紅、紫紅;藍色系有湖藍、鈷藍、群青、普藍等等。為了取得較高的純度效果,首選的配色顏料是同一色相中較亮或較暗的顏色,它們可以代替白色和黑色,用來調整明度的深淺。相反的,如果需要在調整或調暗顏色的同時希望降低純度的話,使用對比色或黑色可以取得比較好的效果。
調色過程中的弊病與糾正方法:
掌握調色技巧要有一個過程。開始的時候由於缺乏經驗,使用的顏色比較簡單,顏色調配得不夠細緻,容易偏鮮、過純,顏色顯得火氣,生硬,發“生”。經過一段時間觀察,能力提高後,就力圖調配出更為豐富細緻的顏色,但是一下子又掌握不好分寸,花了不少時間去調色,這時又容易調灰調髒。在經歷了豐富的經驗後,就能夠區分純色、清色、濁色,能根據不同顏色的特點去調色,可以做到分寸得當,鮮而不火,灰而不髒,取得既濃郁又沉重,既微妙又明確的效果。調色過程中有時出現的毛病往往是不可避免的,關鍵在於要能夠知道毛病在哪裡並加以解決。
在教學過程中大多數同學的常見毛病有“火”,“粉”,“髒”。
“火”,顏色調得不夠,畫面的顏色純度高而且簡單,缺少冷暖、鮮灰的變化,這需要了解色彩知識,加強類似顏色的比較和區別,提高用冷暖鮮灰觀察辨別色彩的能力,多花一些時間在調色盤上調配顏色。
“粉”,畫面上的顏色給人的感覺就像是附著很薄的一層粉灰,顏色偏淡,不透明。其原因一般是因為暗清色中混進了白、灰的成分,或者過分提高亮度,用白顏色過多,以至純度降低。我們在作畫時,把深顏色調淺並不是都要加入白,加入一些明度高顏色如黃、大紅、粉綠、中綠、天藍等,都可以使深暗的顏色變淺些。
“髒”,畫面上濁色佔的比例過多,缺乏明確的冷暖、鮮灰的對比關係。其原因是把清色調成了濁色,畫筆或調色盤不乾淨,導致調色時混入其他黑灰的髒色。
回覆列表
油畫作品離不開色調,油畫離不開素描,但油畫也不等於素描加上顏色。油畫展現出在色彩上的基本特點和規律,這是油畫色彩技巧的精華和特徵。而條件色彩規律的問題是色調問題。
一、西方對條件色、色調規律的發現與運用,開始於十五世紀歐洲文藝復興時期。以後逐漸深入普及,以致形成了西方傳統的觀察方法。在西方的人物油畫、風景油畫中,都有所表現。
二、色調的提煉取捨,至關重要。正確的提煉取捨,必須能傳達物象色調的精神。要做到準確、鮮明、生動、自然。色調不準,把早晨畫成了黃昏,就失真。失去了所畫物件的具體性、特殊性。
三、色調要統領一幅油畫的整體,定調應在落筆之前。是暖、是冷;是明、是暗;是黃、是綠,繪畫前應胸有成竹。尤其難在冷暖、明暗等分寸的掌握。分寸的掌握來自觀察、寫生、記憶。如陰天的天光、陽光,中午陽光與日光燈的光,三者全是白光,而三者又不能同時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