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風帆與浪
-
2 # CGCG1974
你這樣提問的方式叫“三哥”很不開心!“阿瓊”坦克的的戰鬥力有多強大是你想不到的!這麼說吧!印度“阿瓊”戰力有多強悍,除了“阿瓊”沒幹過的坦克外!其它的坦克都不是“阿瓊”的對手!
-
3 # 大志遠思想空間
印度的阿瓊坦克有沒有作戰能力?能開炮算不算?能開動算不算?能被機槍打不透正面裝甲算不算?如果算,阿瓊坦克的攻擊力,機動性,和防禦性坦克三大效能都合格,具備了作戰能力。
阿瓊坦克本身就是個傳奇。阿瓊是印度的神,阿瓊坦克設計方案始於1974年,目標很遠大,印度要做世界最強的坦克。炮塔和動力要比得過德國,火炮要用英國的120毫米線膛炮,裝甲要用印度自研的複合裝甲,並不是印度不想買,而是世界上的複合裝甲是嚴格保密的。
印度這次很講究效率,上世紀80年代就研製出了樣車,原來計劃全部自行研製,結果印度工業製造底子不是那麼厚實,沒有一種是印度自己生產的,都是組裝貨。原來計劃重量在55噸左右,沒想到有些超,達到了62噸,幾乎是世界上最重的主戰坦克。
阿瓊坦克,自上世紀80年代開始測試以來,歷經30年終於能夠用了。印度的阿瓊坦克怎麼用呢?當然是閱兵用,更被印度人自稱為閱兵坦克。至於裝備還是算了吧,印度裝備的主要坦克是來自俄羅斯的T72和T90。據說印度曾今又研製出一種混合體坦克,叫阿瓊2坦克,據說是升級版。
印度人民又興奮了一下,結果發現新型的印度自研坦克是把阿瓊坦克的炮塔放在了T72底盤上,應該是科學的認識,效能應該不錯。人們結果突然發現還是出了問題,阿瓊坦克的重量是62噸,T72坦克不超過40噸,合成的阿瓊2坦克重量應該介於兩種坦克之間。沒想到新型坦克重量達到了68噸,世界都奇怪了,重量在哪裡增加的呢?難道印度新型坦克裝備了儲錢罐兒了嗎?重量怎麼增加了那麼多呢?天之道。
如果問我,阿瓊坦克好不好?我當然說:阿瓊坦克太好了,世界第一,印度人民歡呼去吧!有聲有色的印度阿瓊坦克,天下無敵!想起評書《隋唐演義》中,有個瓊武大帝,永遠是供著的,阿瓊坦克更是這樣。 -
4 # 不知道12705683
當然有作戰能力,阿瓊就是移動的路障,你要設定路障不還得用卡車運過去再卸下來,這個直接自己開過去停下來就行了。
-
5 # 晨星1928
印度的阿瓊坦克,只能算是能夠參加作戰坦克,但不是世界最先進坦克。世界最選進坦克,裝備有火炮,高炮,反坦克導彈,坦克外層防彈能力強。
-
6 # 向陽休眠木
關於阿瓊主戰坦克,首先肯定是有戰鬥力的,這點毋庸置疑,但前提和誰做比較如和我們的99式比較完爆阿瓊。阿瓊仿製於豹2主戰主戰坦克,是印度第一款現代化主戰坦克,裝備(ERDE)的120毫米線膛炮,運用分離式裝藥系統,採用德制MTU838 Ka501V型10缸柴油機。其火力系統弱於99式坦克,但動力強於99式,大家都懂的,我們在發動機落後於西方。儘管阿瓊進行了多次升級改進,但還是存在很多技術問題,導致其被外界稱為主敗坦克,印度軍方也很是不滿。其實在現代戰爭中單一的兵種已經不是決定性因素了,其是軍事體系和體系的對抗,主戰坦克作用已經大幅下降,但其依然是陸軍無可替代的攻擊武器和突防武器,其前身就是古代的重甲騎兵。
-
7 # 軍武最前哨
12月31號,印度負責研製開發中國產“阿瓊MK-1”主戰坦克的DRDO釋出訊息:MK-1的全面升級型號MK-1A完成了最後的驗證試驗!2019年或完成首批118輛的訂單。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MK-1的全面改進涉及70多個專案,其中更是包括了19個重大改進專案,而這些改進也是應印度陸軍要求。但按照印度陸軍的原計劃,MK-1需要改進的地方多達93處;足可見這款坦克的整體缺陷。
改進升級後的“阿瓊MK-1A”最直觀的改變就是自重增大:達到了68.25噸。比包括T-14、M1A2、勒克萊爾、豹2A7在內的多國最新主戰坦克都要重。這不僅對MK-1A的動力系統是一個極大的考驗,而且似乎並不太符合印度多山地和高原的地勢條件。
據悉,MK-1A的改進包括更換了更先進的熱成像瞄準儀、車長周視瞄準儀、數控線束、導航系統、掃雷犁、通訊系統等。除此以外,MK-1A的履帶有所加寬、負重輪直徑增大。
儘管MK-1A的改進專案之多可能史無前例,但這並不足以證明這款坦克就具備出色甚至常規的作戰能力,畢竟到現在連被陸軍採納的標準都未達到。DRDO主席克里斯托弗表示:他們(陸軍)要求的改裝完成了,而且有可能會被採納。研製者自己都沒有十足的底氣,還能指望這款坦克如何?
就印度國防部目前的態度來看,或許為了維護“中國產”的自尊,可能會裝備少量改進後的MK-1A,但數量不會超過兩個團;他們還是打算將重點放在外部採購上。當前能進入印度法眼的大致就勒克萊爾、M1系列以及T-90。
從之前的實車競標測試來看,俄羅斯的T-90在各項測試中的表現都十分出色,甚至在某些方面還略勝於M1A2。但印度的大需求最後或許會參雜進政治因素:美國一直都在加強同印度的合作,尤其是在軍事領域。
-
8 # 五嶽掩赤城
印度陸軍各裝備了一個團的阿瓊MK1和MK2坦克,平時參加閱閱兵什麼的還是沒問題的
阿瓊坦克一共有兩個版本,分別為MK1和MK2。阿瓊MK1就是我們熟知的萬國DIY版,阿瓊MK2要好點,基本上是德國授權豹2A4修改下造型生產。兩個版本印度陸軍各勉為其難的裝備了50多輛,各一個團的數量,而且印度政府還要陸軍再裝備兩個團一百多輛阿瓊MK2,印度陸軍正扯皮著呢。裝備都要強塞,可見這裝備如何。
就這樣印度前後折騰了三十多年,因為這個搭積木的炮塔比T-72B炮塔重了10噸,所以底盤結構一直承受不了。而且找德華人搶救動力問題,使用超頻版的豹1坦克發動機,發熱量太大,又偏偏是熱帶氣候環境經常爆缸。所以印度陸軍裝備一個團,平時閱兵展覽下後就再也沒要了。
再加上毛子給的猴版T-90S的裝甲技術,連物理厚度都不夠。英國威克斯的挑戰者1上的L11線膛炮穿甲威力更是隻有280mm。所以阿瓊MK1那怕解決底盤和動力問題,落後三十年,成為最差三代坦克也是跑不了了。
所以印度又去搞阿瓊MK2坦克,進度非常快,僅4年功夫就搞出來,可以說讓不明真相的圍觀群眾大吃一驚,不是按慣例說好了三十年後見嗎?實際上阿瓊MK2就是德國轉讓豹2A4生產技術,然後做下整容手術,換層皮而已。
也正因為如此,阿瓊MK2戰鬥全重直線飆升到70噸。但是印度所在的南亞次大陸,屬於熱帶季風氣候,降雨量大,水網密佈。而印度偏偏基礎設施比較差,國內絕大部分橋樑和57%以上的地區都無法透過這個噸位的坦克。所以印度陸軍也不樂意裝備這種坦克,印度政府也是強塞,理由是雖然一半以上地區都無法跑這種坦克,但至少還是有些地方可以用。
不過即使這樣,貓2A4的防禦水平那也是非常可憐,德國自己是全球低價大甩賣。土耳其去年拿來打阿夫林,被庫爾德游擊隊們爆掉20多輛。
-
9 # 皇家橡樹1972
“阿瓊”坦克有槍有炮是有戰鬥力的 這一點毋庸置疑,目前來看“阿瓊”坦克已經脫離了被人詬病的“白象”形象了,開始往初始實戰化方向發展,目前的MK–1A坦克據說經過了70多項改進,主要的裝甲防護、火控系統、光學瞄準器材、彈種(有可能使用炮射導彈)也得到了加強,但是這些改進措施完成後“阿瓊”坦克也變成了世界上最重的坦克,達到了68噸!再加上拖車公路行駛重量要超過100噸,印度交通基礎設施之差,能否透過100噸重量讓人嚴重懷疑。
“阿瓊”坦克,是印度整合各國先進的子系統和自己研製的子系統結合起來的產物,從1980年代初立項到現在已經快40年了,仍然是磕磕絆絆沒有形成穩定的、完善的使用功能,“阿瓊”開始設計之初瞄準的是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坦克設計,紙面上的效能很先進,可惜印度工業不給力,生產出來的“阿瓊”MK–1型坦克效能非常低劣 !以至於印度軍方都拒絕購買這樣尷尬的局面……那麼“阿瓊”坦克到達有啥不妥之處?德國“豹2”坦克的MUT873Ka501V柴油機,也叫“動力包”,就是柴油機和變速箱、渦輪增壓裝置…都集中在一起,可以整體安裝,而不是以前那樣動力系統分散式的。出現故障之後可以迅速的整體吊運出動力艙室,更換一個新的動力包,這樣坦克就可以快速的繼續作戰。
而“阿瓊”坦克立項之初也看中了德國的先進柴油機,使用的是“豹1”坦克的改進型柴油機838Ka501V發動機,理論上來說這種發動機配置給“阿瓊”坦克還是不錯的,但是該發動機在歐洲溫帶環境效能非常優良,到了南亞地區開始水土不服!經常性開車不到100㎞就開始罷工,而且印度與巴基斯坦交界處的“印度沙漠”炎熱異常,發動機系統跑冒滴漏現象嚴重,經常性的潤滑油滴乾,影響到了機械的運轉和極大的磨損損耗,德國技術部門也沒有找到很好的解決方案……發動機相當於人的心臟,心臟不好啥都不能做!“阿瓊”坦克由於發動機效能不佳只能部署在環境條件相對好的地方,坦克不適應國內的各種作戰環境,這對於軍方來說是無奈的,也是不能接受的,所以印度只好進口俄製T90S坦克。“阿瓊”坦克主炮使用120㎜口徑滑膛炮,據說:也是依據德國的萊茵金屬的L44型120㎜滑膛炮,“萊茵L44”型120㎜滑膛炮是“豹2”坦克的主炮,採用電弧爐+電渣重溶爐雙聯冶煉工藝,炮管自緊性好(晶粒更加細化,排列更加緻密)耐高膛壓、高溫效能非常好使用壽命更長!但是,印度引進之後製造質量是否達到要求不得而知,以印度鋼鐵業水平來判斷,L44炮的仿製工作是非常艱難的!同樣引進該炮的南韓在2013年前後才全面仿製成功,印度也許只能將該炮的技術指標降低之後才行。
另外一個問題就是120炮所使用的炮彈,通常來說目前坦克配置的主要彈種就仨:穿甲彈、破甲彈、爆破殺傷榴彈。坦克的炮彈與一般陸軍用的炮彈不一樣,使用的是“半金屬殼”,就是彈殼的下部是黃銅製造的(三分之一左右)、上部使用的是硝化材料,當炮彈裝填至炮膛內擊發後彈殼前半部分會燒蝕乾淨…這樣就可以在彈殼退出後減少體積、減少坦克車體內所佔用的空間。但印度的120㎜坦克炮炮彈是否達到要求還不得而知,根據印度自己的說法,中國產的120㎜彈在5000米外可以擊穿三層北約重靶(450㎜),可以印度軍工一貫作風讓人表示懷疑!即便是穿甲彈5000米擊穿三層北約重靶水平也不是很高!僅算是一般水平。
總體來說現今的“阿瓊”MK–1A坦克的戰鬥力與早期的俄製T80、豹2型相當,談不上有多少的先進性,其:主炮、發動機,懸掛部分仍然不成熟,火控系統也是外中國產品拼湊而成,裝甲是否達到英國“喬巴姆”水平有待觀察,最重要的是“阿瓊”坦克自身重量太重了!機動性堪憂,68噸的重量已經證明了裝甲防護水平的不堪,現代戰爭中坦克的裝甲防護力要是水平不高,到了戰場就是待宰羔羊。
-
10 # 軍武小咖
印度20年的“維克蘭特”號航母,30年的LCA虎光輝戰鬥機,40年的“阿瓊”主戰坦克,書寫著一個個的傳奇,同時也散發著歲月的光芒。有啥用啊?研製了40年的拼裝貨連自家的陸軍都不想要,最後被逼著採購了兩個團,陸軍:寶寶心裡苦,但寶寶不說。
印度“阿瓊”主戰坦克被網友戲稱為“T90和豹2酒醉後的產物”,不過說起來“阿瓊”主戰坦克年紀可不小了,1974年立項,1988年進行了第一次全面的實驗,發現了很多的大問題,1991年印度陸軍對“阿瓊”實在放心不下,於是就勸印度準備放棄?這三哥能同意?不行別人越說我不行,我越要做,行 畢竟胳膊擰不過大腿,那就繼續唄。隨後印度為了增加其作戰能力,一再追求各種新型技術,美國敢用的我用,美國不敢用的我還用,結果導致“阿瓊”一直增重到了58噸。尷尬的是,印度的道路,橋樑根本承受不了這麼大的重量,沒事不是還有沙漠嗎?還是可以用用的。印度陸軍說:行 你開心就好。
近期印度又爆出“阿瓊”Mk2型坦克完成全部測試!號稱有70多項改進,其中包括19項重大改進,重量則漲到了68噸,一舉打破現役主戰坦克的世界紀錄。至於說作戰能力,閱閱兵還是可以的,為什麼這麼說,“阿瓊主戰坦克”百分之六十的原材料需要進口,所謂的自主研發無非就是把德國發動機及傳動系統、英國120毫米線膛炮和火炮控制組件、法國熱成像儀等。進行組裝而已。印度有一個大國夢,雖然這個夢像用手畫出絕對圓那麼遙遠。
-
11 # 雛菊西瓜Peterpan
印度國防部目前採購了266輛“阿瓊”坦克,其中248輛MK1型和118輛MK2型。既然印度已經採購這麼多說明他其實是有作戰能力的,只是很多效能達不到印度國防部的要求,所以印度陸軍仍然在進口俄羅斯T-90S主戰坦克。
“阿瓊”坦克並沒有像網上說的那樣被徹底否定,其實印度國防部還是採購了266輛,雖然這有點強制採購的意思,但是至少要具備作戰能力才能去採購。“阿瓊”立項是在1974年,到現在已經超過40年,其實“阿瓊”跟LCA“光輝”輕型戰鬥機一樣,他們最初的設計和指標在當時還是處於世界一流效能的。當時他的效能完全向德國豹2主戰坦克靠齊甚至超越,包括120毫米線膛炮、大功率燃氣輪機(實際最後使用的是柴油機)、複合裝甲等等,最重要的是印度方面還要求全部中國產。但是印度自身的工業實力實在是太差而且整合外國裝置時問題太多,所以硬生生把一流坦克拖成三流。特別是印度處於熱點地區,有大量的沙漠地區,高溫環境使得許多裝置工作根本不穩定,進口MTU公司的MTU838KA501型柴油機問題不斷,經常漏油和罷工。而且火控系統超過42度就無法工作。下圖為印度MK1型坦克
雖然MK1的效能特別差勁,但是印度並不甘心放棄這個平臺,所以決定在MK1基礎上研發MK2型“阿瓊”。MK2相比於MK1至少有93個升級專案,升級後的MK2還是具備一定作戰能力的,比如下圖為120毫米炮射導彈。MK2提高了在沙漠地區的機動性,升級了火控裝置、導航裝置、資料鏈、戰場資訊共享等等,可以說比MK1已經完善很多了,作戰能力也大大提高。所以說題目問的是否有作戰能力,這方面還是具備的。
但是有作戰能力不代表已經完善,印度國防部因為他的某些詬病還是沒有大規模採購。MK2型相比於MK1型載重量上有大幅度提高,達到將近68噸,成為世界上重量排名數一數二的坦克。但是印度由於國內道路交通設施非常差,根本無法承受這麼重的坦克及其運輸車,所以實際上“阿瓊”在印度國內的部署和機動是非常受限制的,這一方面是讓印度國防部最無法容忍的。如果想要提高“阿瓊”的部署能力,印度政府還要額外投入一筆錢去加強印度國內的基礎設施建設,這可不是一個小的工程。
而且“阿瓊”原本打算中國產,但是印度這個工業水平我們也知道,所以最後還是演變成了一款“國際坦克”,他的進口零部件達到60%,從德國MTU的發動機到博士的炮控裝置,從以色列的電臺到熱成像儀,因此在後勤和維護上帶來很大的麻煩。工程保障的不及時在戰時可是大忌。
所以雖然這款坦克具備作戰能力,但是種種問題根本達不到印度國防部的要求,所以採購量也不大,到現在仍然大批次進口俄羅斯T-90S主戰坦克。將來T-90S的數量會達到1500輛以上,“阿瓊”的數量在300輛左右。“阿瓊”跟“光輝”戰機一樣屬於印度中國產化的一個環節,但是當時提出的要求太高以至於印度在短時間內根本實現不了,多年的努力最終也化為泡影。
-
12 # 泥菇拉絲
戰鬥力有,只是有多強? 阿瓊那肥胖的身軀,那嬌弱的發動機,還有最致命的後勤維護能力,都大大地鞭撻著阿瓊的戰力。
-
13 # 浴火
經過40多年的發展之後,這款坦克實際上已經可以,只是形成戰鬥力的速度慢了一點,幸好不是一無成果,這款坦克實際上已經經過數次改進,效能已經有了相當大的提高,不是早期構想的那款坦克了,只不過發現速度實在太慢,至今沒有完成全部的開發。
目前這款坦克要真正的成熟起來了,還是需要一個過程吧,主要原因就在於印度沒有真正走完全研發過程,僅僅是在實驗場上透過合格了,還需要在部隊訓練場上,在長期使用當中需要磨練,以形成作戰能力,坦克裝備還需要在使用中積累各方面的經驗等等。
目前來說,印度還沒有真正的把這款坦克技術弄明白,問題還是不少,但是主要的工作已經完成,印度還有足夠的時間來改進這些技術,明天還是令人期待。
-
14 # 戰武奇兵
印度“自產”的阿瓊坦克從進入部隊服役開始到現在也有接近十年了,但是其滿身的詬病連印度陸軍也直言不諱,張局座曾經對它做出了十分中肯的評價,下面由奇兵為大家詳細分析一下阿瓊坦克的“未來之路”。
現在的印度陸軍已經接受了阿瓊坦克(MBT)的改進型號,型號是阿瓊MK1-A,可以理解為MK2的過度型號,這項改進實驗在2018年12月的時候位於印度拉賈斯坦邦進行最後的驗證試驗,2019年便要開始服役。這些新坦克將在印度南部的阿瓦迪兵工廠進行生產組裝,印度陸軍在未來幾年預計會獲得118輛嶄新的阿瓊MK1-A坦克。改進型的阿瓊坦克主要有14項升級改裝,包括一個目標自動跟蹤器,一個自動齒輪系統和新升級的懸掛系統,配備了120毫米坦克炮後其戰鬥全重達到68噸,被印度陸軍吐槽這輛新的MK1-A仍然太重。
印度最大的能耐和自信就是總想靠著自己並不成熟的技術將世界最先進的科技擊中到一起,可是天下哪有這種好果子吃。阿瓊坦克我們目前熟知有MK1和MK2兩個版本,MK1技術源自德國豹二,MK2是大改版,這都清楚。早在1980年印度“國防研究與發展組織”就開始著手開發MK1,但是設計從一開始就有重大缺陷,坦克太重,馬力太少(要學虎式?),進而被印度國防部長期擱置,直接導致其研發跨度超過40年。這個速度簡直是沒誰了,主要是最後東拼西湊出來的傢伙還不好“磨合”,重大缺陷太多。
即便如此,印度國防部仍然下令印度陸軍要購買124輛阿瓊MK1坦克。實際上到目前為止大約有80餘輛阿瓊MK1服役,但是至少有一半由於技術原因停止使用。在2016年就由於坦克傳動系統、瞄準系統、其他故障和效能不佳以及缺少配件被大批次停用,後經統計75%的阿瓊一共存在共約90項獨立技術問題,可見它的服役之路並不順暢。那麼到今天這些問題已經應該基本上“被解決”,也就可以認為阿瓊坦克的作戰能力是有的,但是大小這就難說了。
不管怎麼說阿瓊坦克從外觀看來就是敦實,自重在這嗎。阿瓊MK2型號要比MK1改進很多,根據印度媒體宣稱一共是93處升級,坦克的零部件中國產化達到60%,而MK1只有30%,這也就意味著可以降低對國外進口的依賴,儘可能避免配件保障等方面瓶頸。印度陸軍對改進型的MK1-A型沒有太大的“異議”,但是希望MK2型不要還如此沉重,印度國防與發展組織已經修改了坦克底盤,這使得其戰鬥全重控制在65噸左右,印度陸軍計劃購買118輛MK2型號。
阿瓊坦克的第一輛原型車始建於1984年,主要是用來代替印度陸軍老舊的勝利和T-72主戰坦克。MK1在設計上主要和德國豹2相似,採用複合裝甲,並可以外掛爆炸反應裝甲,裝配120毫米線膛坦克炮,射擊距離遠,精準度較高,人力裝填每分鐘六發,使用德產渦輪增壓柴油發動機,1400馬力,最大公路時速每小時70公里。
外掛裝甲的阿瓊阿瓊坦克的火控系統可以讓它在移動中達到90%的命中率,然而實驗中它的命中率非常低。 -
15 # 鍋蓋頭司令
印度阿瓊坦克戰鬥力還是有的,有槍有炮,雖然炮有時候掉渣,但是上面還有槍,而且坦克成員也可以拿它當移動堡壘,使用輕武器攻擊。阿瓊坦克只是技術不行,畢竟上面的裝甲是實實在在的金屬,能扛槍彈炮彈,要是用它來對付一些非法武裝、非法組織還是夠用的,畢竟很多非法武裝連槍械都不能人手一支。
但是要是放到戰爭層面上,這個阿瓊坦克確實沒什麼戰鬥力,我們通常說阿瓊坦克不行,實際上就是從這個角度考慮的,阿瓊坦克是一種國家使用的大型裝備,它不是用來對付非法武裝的,你需要根據戰爭的需求設計,它的失敗也只是因為它按照第三代主戰坦克的標準設計,可是達不到這個標準,因此故障百出,沒有辦法大批次裝備到陸軍,所以從這個角度說,它沒有戰鬥力。
阿瓊坦克是1974年3月印度開始批准研發的,那個年代在研發第三代主戰坦克,很多軍事強國看著也是挺眼饞的,那年我們國家第一次獨立設計研發的69坦克剛定型,中間差了好幾個檔次,印度阿瓊坦克甩了我們好幾條街。但是四十多年過去了,我們的坦克更新了一批又一批,印度還是那個阿瓊坦克,一直就沒從工廠裡走出來大量裝備。
印度是個追趕潮流的國家,一直有個大國心態,別的大國有什麼坦克,我就要有什麼坦克。日本國內的道路橋樑不能走太重的坦克,所以日本造了個比較小的10式坦克,印度交通狀況也是一樣,可它不顧國內的交通情況,直接造了個重達五十八噸的坦克,比一些坦克強國的坦克還要重。還有像發動機、觀瞄系統、火控系統都是從歐洲買的,歐洲和南亞的氣候不一樣,歐洲是溫帶海洋性氣候,溫和溼潤,南亞是溼熱,所以買來的很多部件都水土不服,故障百出。所以阿瓊坦克從頭到尾都不像是為印度陸軍準備的。
目前印度陸軍的幾千輛坦克中,只有二百輛是阿瓊坦克,只用來閱兵用,多數用於作戰的坦克都是俄製坦克,所以印度的維修保養體系更適合俄羅斯坦克,阿瓊坦克反而成了局外人,難以被陸軍普遍裝備。
回覆列表
2004年研發數十年的阿瓊坦克,正式裝備印度陸軍。它表明:
一,阿瓊坦克基本效能符合現代主戰坦克要求,其機動,防護,打擊,電子,資訊等諸多方面,能夠適應未來戰爭需求。換而言之,阿瓊坦克已躋身第三代主戰坦克序列,擁有不遜潛在對手的戰鬥力。
二,印軍16年不間斷接受出廠阿瓊顯示(1)阿瓊效能成熟;(2)換裝部隊完成人員培訓和戰車編組;3)阿瓊與步兵戰車、自行火炮等協同作戰車輛完成磨合,形成整體戰鬥力。
三,多年來,有軍事領域撰稿人喜歡拿印度和阿瓊說事。以冷嘲熱諷迎合民粹,造成國人對印度實力認知錯誤。印度固然沒有自己描繪的那樣強大,也絕非抹黑筆下的那般不堪。比如:印度是世界最大的糧食出口國,中國是世界最大的糧食進口囯。比如,印度的製藥、IT產業遠強於中國。比如,印度音樂、歌舞、文化很有自己特點。孔子曰:三人行,必有吾師。何況印度有這麼多強於中國的地方。建議作者摒棄偏見傲慢,平等待一切囯家,如實寫他人優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