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David張87338154
-
2 # 陳一逛
很簡單,康熙皇帝雖然是“滿族人”但是他對漢文化很精通,對漢人的“帝王心術”很透徹,運用自如,他這樣做就是“帝王馭人”的運用!做為聰明臣子當然是“心知肚明”的!如果是死讀書的或者迂腐之人定然不懂!
-
3 # 大山裡的幼稚鬼
從革職知縣到定臺功臣
姚啟聖這個人比較有意思。康熙二年時,姚啟聖以鑲紅旗舉人選授廣東香山知縣,這知縣一干就是六年,然而到了康熙八年,卻因“擅開海禁,被劾奪官”,成為了一個“永不敘用”的革職知縣。
仕途無望的姚啟聖走上了經商的道路,到了康熙十二年底三藩叛亂,接著鄭經乘機返攻,時局的變化,給姚啟聖提供了一個重返仕途的極佳機會。
機智的老姚聽到訊息後,立即從廣東趕回浙江,跟兒子一起捐錢招募了幾百個勇士,跑到大將軍和碩康親王傑書軍前效力。當時的清廷正處於四處變亂的危機之中,自然不會拒絕一個“自幹五”的熱情,所以傑書很痛快地讓他權署諸暨縣事。
老姚在浙江、福建的平叛過程中,一路高升成為福建布政使,到哦康熙十七年初時,鄭軍在福建發動了一連串的攻勢,當時的總督郎廷佐和巡撫楊熙在鄭軍攻勢面前束手無策,清軍於此陷入了困境。這種情況下,在此前平叛過程中業績優良的姚啟聖被清廷超升為福建總督。
如果沒有吳三桂的造反,姚啟聖可能一輩子只能是個小商人,再沒有涉足政治的機會,是時勢造就了他,當然也是他出色的個人才能,以及敏銳的政治洞察力,才能在這場變亂中一路高遷。
成為福建總督後,姚啟聖為了報答清廷對他的三次超升之恩,同時也是為了清除福建後患,為浙江、廣東、江南、山東四省開海還界,他進取臺灣之心始終不渝,不顧沉重的病軀,堅持在第一線作不懈努力。
時間到了康熙十九年,金夏收復後,從福建綠營到中央,整個清廷都傾向於停止剿臺事宜。清廷派到福建的兵部侍郎一到福建,就立即將全省陸路綠旗兵裁去了19000餘名,同時將水兵陸續裁汰,“中外無復以臺灣為事”大致上就是這個時候的清廷主流思想。
而另類的姚啟聖堅持“剿滅臺灣之議,堅任平海賊之事”,正是這種平定臺灣的決心和其本人的才幹,最終打動了康熙,將對付臺灣鄭氏的問題,在大多數情況下,都交給了福建督撫辦理。
康熙的好惡與官場傾軋下從頂峰跌落的姚啟聖在整個平臺過程中,姚啟聖可以說是首功,但在功成之後,他卻迅速地從頂峰跌落了下來。臺灣歸清之後,康熙屢次對施琅褒獎,封靖海侯,世襲罔替,而姚啟聖沒得到任何獎賞,反而兩次收到康熙的斥責,死後也沒有任何封諡,那麼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姚啟聖“功而不賞”,甚至遭受如此厄運的呢?
這還要從姚啟聖跟施琅兩人在平臺過程中互相爭功說起,康熙二十年十月六日,施琅到達福建上任,他跟腳還沒站穩,立即就上奏要權,奏請“徵繳事宜,理當獨任”。過了一個月,朝廷就允許了施琅的專征。
施琅這個壞胚子得到專征權,就為日後爭功取得了主動權,臺灣平定以後,施琅多次在奏疏中大說姚啟聖的壞話,為其羅織醉夢,為自己爭功作輿論準備,說到底,施琅想獨佔“平臺之功”,想要將姚啟聖的作用完全從中抹去。
當然僅僅施琅的中傷不足以對康熙起到決定性的影響,當時朝中的大學士明珠、王熙、李光地等,在康熙身邊議事時,總是替施琅說話,同時渲染姚啟聖的不足甚至加以中傷,康熙的《起居注》中就有不少這樣的記載。
透過大臣們的不斷渲染,康熙感受到姚啟聖在福建軍民中影響太大,準備加以削弱,而偏偏在這個時候,姚啟聖又連上善後和“讓功”等奏疏,終於使得康熙的不滿徹底爆發。姚啟聖的“讓功”疏中流露出了對朝廷給予施琅專征權一來的不滿情緒,由此使得康熙對此種居功怨憤的情緒十分惱怒,在康熙的好惡和官場傾軋下,姚啟聖的平臺功績就這樣被全面抹殺了。
-
4 # 美猴王歸來
答題之前先看熱鬧,有人說姚啟聖怎麼怎麼、施琅怎麼怎麼的,其實這兩個人自己決定的了自己應該領什麼功勞、受什麼獎勵嗎?
這哥倆不過是平定臺灣這盤大棋中的兩個棋子罷了。
所有皇帝都覺得自己比任何大臣、賤民都尊貴和聰明,更何況康熙大帝這樣子的“聖主”呢。
為了政權穩定,封建帝王熱衷於把臣民玩弄於股掌之間帝王之道是封建政權的不傳之秘,君主集權制下,沒有公平可言。
題主說:清朝平定臺灣姚啟聖明明是頭功,那又如何?理應加封你為一品大員、位列三公?做夢吧。
暫時不往遠看,姚啟聖之前就有個周培公,剿滅察哈爾王叛軍、平三番、平叛葛爾丹,按說功勞還比姚啟聖大吧?下場又如何,幾乎客死盛京。
康熙皇帝不會用人嗎?當然不是,康熙大帝一輩子之所以偉大,並不是因為他本人如同諸葛亮一樣事必躬親、料事如神、謀略國人,相反,倒是因為他知人善任,從善如流。
當然還有:對敵人果斷和殘酷。
康熙帝8歲登基,14歲親政,當他發現鰲拜已經成為威脅後,立即藉助孝莊皇太后的力量,結盟輔政大臣索尼,利用大臣之間的鬥爭巧妙佈局,制衡朝廷的權臣。一旦時機成熟,對敵人殘酷鎮壓。
貫穿大清歷史的各位統治者,熱衷於閉關鎖國、爭權奪利不僅僅康熙時期,清朝(1636年-1912年)是中國歷史最後一個大一統封建王朝,共傳十一帝,前清康熙、雍正帝時期這種爭權內鬥尤為嚴重。眾多的歷史事件的結局根本沒有什麼論功行賞一說。尤其周培公、姚啟聖、年羹堯這些漢人更是大多悲劇收尾。
為什麼?
鳥盡弓藏、兔死狗烹,有什麼奇怪的!
清末時期,統治者為了保住頭上的桂冠,已經都不惜出賣國家利益、百姓利益,簽署了一系列不平等條約。
難道題主還要質問下慈禧老佛爺,洋人在條約裡寫的內容那麼不合理,為什麼還要簽署《南京條約》?
你要活在那個時代,敢向統治階質疑這個問題,估計得立刻把你“剁稀碎”!
對於帝王之道,根本沒有什麼合不合理,只追求統治者的利益最大化;或者,只要一個“我高興”;亦或者殺雞給猴子看罷了……
所謂“民為重、君為輕”,只是書呆子們的理想。
為何康熙卻重賞施琅?冷落周培公,啟用姚啟聖;丁憂姚啟聖,重用施琅;殺掉年羹堯,扶植嶽鍾琪……
類似的歷史故事不斷重演,何其相似,其實道理卻沒有區別,雍正皇帝面臨大敵壓境的困難時,重用年羹堯,危機解除後自然不能允許功臣擁兵自重,在皇帝眼中這個威脅甚至大於外敵入侵,所以,殺功臣而後快。至於表面理由,不過是欲加之罪何患無辭。
沒有了年羹堯,依然需要有人帶兵,此時的用人標準恐怕已經不再是“能力”,而是“忠誠”了,哪怕它是一頭豬,聽話就好。
施琅,就是那個“聽話的”,即便他沒有姚啟聖統御大局的能力,反正邊境已經沒有戰事,將就用就好。
其實,有個人一天皇帝也沒做過,但是也精通帝王知道的精髓,這個老頭名叫巴普洛夫。
它能讓一條狗聽到鈴聲就流口水。反正,如果你不流口水麼,那就收拾你,不給你飯吃……
回覆列表
姚啟聖是政治家,施娘是海軍大將,專長海戰,把駐守臺灣的鄭氏海軍引誘到澎湖海面決戰。施娘原來是鄭芝龍的部下,後投誠康熙,對鄭氏來說,施娘是叛將,對康熙來說,施娘是一位不可多得的海軍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