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小小QQ66

    為什麼精神科醫生對病人都主張"不問症狀"而偏調藥,穩…這是我也想的問題。不好說.....(比喻家人代重病患者看病,請問,不問問病人心裡是難受,就往醫院忪,道理是一樣的,….對病人不瞭解,這麼能夠,好….

  • 2 # 了凡心療愈

    您好!謝謝邀請,你的問題雖然不能以偏概全,但是的確存在,更多的是大多數人誤解,因為本人在診療過程也遇到過患者類似的質疑,為什麼三言兩語就完成了初期的診斷,然後就是開藥方, 這是因為處於心境障礙中的人很多是沉浸自己的世界不願意交流, 其次是有一定的病恥感,覺得不體面,哪怕是最常見的抑鬱症,一般根據檢查提綱看是否有器質性病變,檢查意識的狀態

    心理醫生在診斷中無需過多交流

    比如在確定患者意識狀態 意識是否清晰,有何種意識障礙(包括意識障礙的水平和內容)。意識障礙可分為環境意識和自我意識兩種障礙,其中環境意識障礙有:1、嗜睡 2、意識混濁 3、昏睡 4、昏迷。具體變現為a:清晰度下降; b:範圍改變①朦朧狀態②漫遊性 c內容的改變①譫妄狀態②精神錯亂③夢樣狀態。自我意識障礙包括:⑴人格解體⑵交替人格⑶雙重人格⑷人格轉換。

    而敏銳的醫生從與患者三言兩語中就可以判斷出意識狀態,此外諸如定向力,感知狀態,記憶力,思維狀態,自知力,一位正常人的面部表情是隨著當時主觀體驗或外部刺激強度、性質時刻在波動、改變,在精神分裂症較常見的喪失面部表情活動的情感淡漠,則是突出的此種情感障礙的典型表現,所以很多時候無需過多的交流!這給人一種不問症狀的錯覺

    精神科醫生跟心理諮詢師是不同的

    很多醫院沒有將心理科跟精神科進行細分,比如抑鬱症可以去心理科也可以去精神科,或者神經內科,而實際上心理科跟精神科還是有很大的區別的,比如情感障礙,人格障礙,情志問題,抑鬱症等都是心理諮詢可以解決的範疇,可以籠統的說心理科心理諮詢師側重於心理,而精神科醫生側重於生理,器質性病變諸如精神分裂神經官能症等,所以也給人一種不問症狀的錯覺!

    患者有時候會給診療帶來很大的障礙

    很多有自知力的患者是渴望傾訴的,但是大多是主觀的想法,很多患者都是沉浸在自己的頭腦裡的故事,所以有時候有失偏頗,比如我之前診療過邊緣型人格障礙患者,根據DSM5診斷標準,很容易跟雙相混淆,跟雙相共同點就是喜怒無常,同時黑白分明,在他們的世界觀中,沒有過度的灰色的,同時他們會以工作不順心同事相處不容易等故事來傾訴自己的苦惱,他們的思維邏輯是沒有問題的。

    但問題在於,情感健全的人通常以事實為依據來產生他們的感覺。如果爸爸每天晚上大醉而歸(事實),你可能會擔心(感覺)。如果老闆稱讚你在一個大專案上表現傑出(事實),你會覺得自豪而愉悅(感覺)。邊緣型人格障礙患者的行事方式正好相反。當他們的感覺不符合事實時,他們會無意識地修改事實來配合感覺。這就是為什麼他們的看法與你的看法差別那樣大的原因。

    所以如果你按照雙相的來治療德巴金或者鋰鹽是不起作用的,所以混合對人格障礙有療效的抗精神病藥、maoi、卡馬西平、bz類藥物、抗癲癇藥、β受體阻滯劑、5-ht類藥物等。

    同樣嚴重的雙相跟精神分裂症也很類似,有時候根本沒有辦法透過溝通來確診症狀,所以很多時候抗精神病藥物跟抗抑鬱藥物是同時進行的,進而給人一種精神科醫生偏重調藥的印象。

    有時候會有很多併發症

    就拿簡單的抑鬱症來說,他一般很大可能會跟焦慮症併發,所以在開具抗抑鬱藥物的同時還要開用於治療焦慮症的苯二氮卓類藥物,開用來平衡植物神經紊亂的谷維素等,還要開一些治療失眠的藥物,這樣是不是給人一種偏重調藥的印象呢?

    藥物的種類繁多

    還是以抑鬱症為例,發展到今天,臨床的藥物的種類其實很多,其中

    ①三環抗抑鬱藥,包括丙咪嗪,阿米替林、氯丙咪嗪及多慮平(多塞平)等,為目前較好的抗抑鬱症藥,其中以阿米替林為最常用。②四環抗抑鬱藥,臨床常用的有麥普替林等。其作用和三環類相似。③選擇性5-羥色胺再攝取阻滯劑(SSRI),包括氟西汀,帕羅西汀(賽樂特)、氟伏沙明(蘭釋)、舍曲林(鬱洛復)、文拉法辛(博樂欣、怡諾思)等④單胺氧化酶抑制劑,如苯乙肼,異卡波肼,反苯環丙胺等。還有較新推出的新型抗抑鬱藥,如瑞美隆等。

    以上四類大約有好幾百種藥物投入到臨床,同時每個人的體質不一樣,對每種藥物的耐受性,過敏性,都不盡相同,所以很對患者從三環類換成單氨類從阻滯劑換成四環類, 等等不一而同,這樣不斷的調藥試藥的過程,當然是要在遵醫囑的前提下進行。

    以上五點可以解答你主張“不問症狀”而偏重調藥的困惑,等症狀穩定後的心理疏導其實也是很重要的環節,對對於預防復發鞏固療效以及停藥期間的戒斷反應跟依賴症有很好的作用!

    心理治療抑鬱症是非常重要的,他可以預防復發,同時可以從根本上扭轉抑鬱症的心境,在西方主要採用的是認知行為療法,而在東方採用的是從道家思想提煉出來的由日本人森田正馬教授提出的一種心理療愈方法,森田療法主要適用於強迫症、社交恐怖、廣場恐怖、驚恐發作的治療,另外對廣泛性焦慮、疑病等神經症,還有抑鬱症等也有療效。

    但是我們歷來對於抑鬱症存在偏見,之前抑鬱症被稱之為“文人病”是文人的無病呻吟,雖然現在大家認知有所提高了,但還是諱病嫉醫,在海外抑鬱症患者定期去見心理醫生是標配,反觀國內,我們生怕別人知道自己精神出了問題,儘管這跟精神病有著雲泥之別,但還是習慣藏著掖著,用自己的身體去扛著,最終滑向不可逆的深淵,本來是輕度的抑鬱症發展成為重度抑鬱,這真的很不值得!

  • 3 # 安羽心理

    因為去到精神科的病人都是比較重症的,情緒狀態都比較不穩定,對自己的狀況和問題也沒有想好或者做好準備去慢慢看,所以當下對其病情的穩定和對情緒的控制就會變得比較重要,也只有首先做這一部分的控制才能做後面的心理疏導工作。

    其次,精神科和心理門診是不一樣的,在工作的範圍上也會有不同,精神科主要工作的物件主要是心理異常的患者,而心理門診主要的工作物件還是心理正常的患者,比較健康發展諮詢、一般心理諮詢問題、嚴重心理問題,還有有自知力的邊緣性心理問題等。如果前期本該去精神科問診的人去到心理門診科,那麼前期在其情況尚未穩定之前也是需要進行轉診到精神科的。

    另外,精神科不問症狀有時候只是我們不瞭解情況的外人的一種誤解,對於精神科醫生來說,他們有自己的一套理論依據和學識背景,他對你外貌、服裝搭配、非語言資訊和簡單的言語溝通,就可以有大概的診斷,也就知道該用什麼樣的藥了。

  • 4 # 我說精神

    為什麼會“不問症狀”?精神科醫生第一次接觸患者需要先向家屬瞭解患者病史資料,然後針對性的對病人進行首診精神檢查,根據患者反應出來的精神症狀選擇藥物治療,怎麼可能不問症狀?我的理解是你認為精神科醫生應該在患者發病時期開始心理疏導?精神病人急性起病期受認知影響,根本不適合,也無法進行較為深入的溝通,這個時期應該儘快選擇藥物控制症狀,待精神症狀進一步緩解後,才能有效開展心理治療。

    也可能你的患者是醫生熟悉的老患者,不是第一次就診,一個合格的精神科醫生,對於自己的老患者一般即使患者不開口也可以正確判斷患者的精神狀態。對於他們來講調整藥物對患者康復的幫助最大。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臘月二十四回家,現在還沒買到火車票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