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晨曦植物
-
2 # 園藝印象
給多肉植物修根有刺激生長的作用,但並不是必須的。剛剛接觸多肉植物的新手,新買的多肉小苗,簡單清理一下底層的枯葉,帶土直接上盆也是可以的。
多肉植物在什麼情況下有必要修根?1、換盆的多肉植物:
多肉植物需要每年換盆一次,換盆的同時有必要修剪一下老化、腐爛以及過長和過多的鬚根系。有利於刺激新根系生長,讓主根系更發達,多肉植物才能在換盆以後快速服盆,再次進入生長期。
2、爛根的多肉植物:
多肉植物在積水的狀態下易爛根、黑腐,爛根的多肉植物通常有落葉、長氣根、葉片皺縮等現象,此時需要及時脫土進行砍頭或修根。此時修根是一種補救措施,能挽救瀕臨死亡的多肉植物。
多肉植物修根晾根了,為什麼還是不服盆?多肉植物修根晾根了以後仍然不服盆,與栽培土壤和溼度有關。栽培多肉植物土壤要疏鬆透氣帶有一定比例的顆粒,新手不會配土可以直接購買多肉植物營養土或者收集一些腐殖土、園土、沙質土新增一些河沙或泡水過篩後的煤球渣再用於種多肉。
多肉植物在上盆以後除了避免暴曬和雨淋,還要控制好溼度,既不能幹透也不能過於溼潤,保持盆土微潮更有利於快速服盆。可每間隔兩天用細噴霧噴施少量水,讓盆土維持微微潮溼的狀態即可,一般十天左右即可服盆。
多肉植物生命力頑強,既可葉插也可扦插繁殖。即使沒有根的多肉植物也可以扦插成活,所以適當修根並不會影響到多肉植物的生命,新手們可不必要顧慮太多!
-
3 # 辰寶媽
多肉修根晾根了,能夠幫助更好地服盆,但是並不是必然的,要想多肉服盆,需要幾個條件共同滿足。
1.多肉本身
植株健康就不多說了,修過根的應該都檢查過多肉的健康狀況。
另外一個要注意的是,有些多肉品種天生容易服盆,一般一到兩週就順利服盆,如大部分普貨姬隴月,秋麗,紫玄月,白牡丹等等。而有些多肉本就不容易服盆,熟知的如乒乓福娘,烏木等,一般都要半個月以上才有反應。
2.土壤
種植多肉,土壤需要疏鬆透氣,透水性要好,小苗顆粒比重少一些,大苗顆粒比大一些。不會配土的新手們也可以買市面上的多肉土直接使用。土壤質量好,多肉更容易服盆,否則容易憋根。
3.溫度
現在這個季節是多肉的生長季節,溫度適合,而且時常有風,多肉很容易服盆。但是在夏季,大家都知道夏季是愛肉人的噩夢,多肉也是如此,夏季多肉服盆是非常不容易的。但有一點跟大家分享一下,夏季如果實在忍不住剁手,就用水誘法吧!我試過,很有效哦!而冬季服盆也是不容易的,但如果溫度不是特別低,在5度左右,很多冬型種,如法師類,服盆非常快哦!
4.澆水
服盆期澆水需要特別注意,寧少勿多,多肉服盆期會消耗自身營養來生根,不需要多少水份,水分多了反而容易黑腐,曾經我就在服盆期過度疼愛一顆乒乓福娘,最後黑腐沒救了,所以吸取教訓,我一般只沿盆輕灑一圈。
5.耐心
服盆期需要耐心,多肉服盆需要消耗自身營養,所以狀態變差,乾癟,下部葉片消耗都是正常的,千萬不要提前扯掉乾癟的葉片,只要沒掉,裡面都是含有養分的,能夠幫助生根。另外生氣根也是一個服盆的現象,說明肉肉存活欲旺盛。
多肉服盆期都是在自我調整,千萬不要因為好奇,而喜歡拔出來看看,會造成傷害哦!
-
4 # 唐長老多肉札記
多肉修根晾根了,為什麼還是不服盆?多肉買回家以後修根、晾根,只是表示你做了上盆前期的準備工作,在多肉上盆後還有養護工作要做,而這些養護工作沒有做好的話,也會影響多肉正常服盆的。而且修根、晾根不是簡單的修兩下就好,隨便的晾幾個小時就行的,在給多肉修根的時候一定要修徹底,將所有乾枯的毛細根都清理掉,主根也要適當的剪掉一些,留1-2釐米左右就可以了;晾根的話最少要晾3天左右,如果主根較粗的話,甚至需要晾5天以上。
多肉正確的修根、晾根了,上盆以後還是無法正常服盆,那你就要考慮下面這些因素了:
1.溫度。多肉髮根服盆的最佳溫度在20-25度之間,如果低於或者高於這個溫度區間,多肉服盆的速度都會變得非常緩慢,甚至是完全無法正常服盆。比說氣溫低於5度或者高於30度,多肉長根的速度就非常慢了,氣溫低於5度或者高於35度,多肉基本就停止長根進入休眠狀態了,所以想要多肉正常服盆,溫度是首要考慮的問題。
2.水分。多肉上盆以後土壤水分過多或者過低都會影響正常服盆,如果水分過多,土壤過於潮溼的話,會導致多肉根系發黴服盆,完全無法正常服盆;如果水分過低,土壤過於乾燥的話,多肉根部組織的細胞活躍度就會降低,不但無法正常髮根,還會進入休眠狀態來保證植株的正常生存。正常的做法是一直保持土壤微潮,這樣多肉上盆以後根系既不會因為土壤過於潮溼而發黴腐爛,又有恰到好處的溼度支撐其髮根。
3.光照。多肉服盆期間一定不要置於強光下暴曬,否則會導致植株失水嚴重,更加無法正常服盆。正確的做法是放在陰涼通風有明亮散射光的環境中養護,此間切忌淋雨,也切忌曬太陽,等15-20天左右多肉成功髮根服盆以後,即可放在光照充足的室外環境中正常養護。
4.土壤配置。這是很多新手容易忽視的一點,只知道多肉需要顆粒土來養,而且顆粒比例高容易度夏和出狀態,但並不知道土壤中顆粒比例過高會導致多肉無法正常服盆,特別是一些老樁多肉,在高顆粒的土壤中甚至幾個月都無法完全服盆。這種情況個人建議先將多肉放在純蛭石或者純河沙中髮根,等髮根成功且根系長到1-2釐米左右以後再將其移到顆粒土之中栽種,這樣就完美的解決了顆粒土髮根難的問題。
-
5 # 優加手作
這個的影響因素有很多,比如說多肉的品種問題。不是所有的多肉都可以這樣處理。其次是時間,掌握多肉的生理特性和溫度之後才能決定後期處理方式。
回覆列表
你好,我是晨曦,一個多肉大棚主。晨曦願意分享多年多肉養護經驗與知識。希望可以幫助到你。
多肉修根晾根後為什麼還是不服盆?
其實,多肉植物服盆的關鍵因素有很多,修根晾根只是服盆前期的準備工作,修根修的好,有利於服盆,但是不是說修根了就一定能馬上服盆。服盆快慢也要看品種。有些品種服盆非常快,比如千佛手,黃麗,初戀,朧月等等。這些品種只要溫度正常,一般一週左右都會服盆。但是有些品種的確服盆慢,比如:乒乓福娘,烏木,口紅,白菊等等。這些品種本身就是髮根慢的品種,自然服盆期也要長一些。所以,不是所有品種都可以一週左右服盆。有些品種要半個多月甚至更久。
除了品種自身的影響,最主要的溫度。溫度是不是合適也會影響到髮根速度。大部分多肉植物在10-25度之間,是正常的生長溫度。基本上都會發根。但是溫度太低或者太高也是會影響它服盆髮根速度的。比如晨曦前一段時間弄了幾顆藍柱。一個多月了,還沒服盆呢。主要是因為前一段時間溫度比較低,加上本身品種服盆就慢。
最好的服盆溫度一般是20度左右,在這個溫度服盆應該是最快的,如果你那邊溫度只有幾度,最高也就是十幾度,可能多多少少會慢一些。
影響服盆速度的,除了品種,溫度。還有就是服盆期養護方法是不是得當了。有些人上盆後就天天澆水,這是不對的。服盆期如果是潮土上盆,基本上是不需要澆水的。乾土上盆一般三天左右可以溜邊澆水,增加溼度。服盆期需要一定的溼度來發根,但是又不能太溼。
而且,通風環境也非常重要。服盆期必須保證通風。通風越好,服盆越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