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AN向陽而生

    完全沒有必要,幼兒園大班的孩子才5歲而已,能懂得什麼,就要博弈了嗎?我現在是一個三歲孩子的媽媽,我的孩子準備要上幼兒園了,我送她去幼兒園的目的,不是希望她能識多少字,會讀多少首古詩,而是希望她能在幼兒園裡接觸到一些小朋友,能跟他們愉快的玩在一起。我們現在社會,很多家庭都是一兩個小孩,小孩的成長比較孤獨,導致很多小孩會比較自私,不願意分享,不願意互幫互助,而在幼兒園裡,她能接觸到很多小朋友,希望他能在這個大環境裡,學會如何跟人分享,如何去人相處,這才是最重要的。

  • 2 # 春雨春景

    非常高興非常榮幸的回答您所提到的問題。上幼兒園大班寶寶就開始“博弈”,我覺得有點誇大其詞。4歲5歲的寶寶,正是童心未泯,童心飛楊的年齡,無憂無慮是寶寶們天性,這個年齡段的寶寶們,心裡只有快樂,沒有壓力,還不知道不理解:博弈”二字的含義。再說家長們也不會強迫孩子們“博弈”的,如果那樣的話,寶寶們心靈可能受到傷害,這樣反而適得其反。只要家長和老師們保持良好的心態,用愛心,耐心用樂觀的情緒面對寶寶,使寶寶健康快樂茁壯成長。

  • 3 # 飄飄妖冶

    家長爭強好勝愛面子害死寶寶了,剛上幼兒園大班就開始博弈,這不是孩子想博弈,是家長要他們博弈。我鄰居孩子叫賈俊,五歲,才上幼兒園大班,和我家寶寶是好哥們兒,我家寶寶四歲,兩個人天天在一起玩,突然就被爸媽正規了,學校學習,放學回家繼續學習,和高考一樣的緊張。他媽瞪著銅鈴一般的大眼,滿小區都是她的怒呵。小孩哭大人罵,簡直是人間地獄。想起我們當年的高考也不過如此。我領著兒子玩,賈俊偷偷看,他媽罵他:看啥看,再看把你眼剜了。嚇得我趕緊把我兒子從他們眼前消失。真嚇人,幼兒園大班真的是一個分水嶺嗎?

    好吧,實事求是,我們不能說都是家長的過錯,家長虛榮心,爭勝好強,希望孩子學習好,的確是讓孩子拼命的一個原因。背後的根本原因還是中心小學生源太多名額緊張,每年小學入學都要考試,差生不要,就是本地生源也不行。為了能夠上中心小學,許多家長都是拼了。一定要讓孩子擠過獨木橋。作為沒權沒勢的父母,督促孩子寫作業,透過共同努力,取得優質小學的通知書,應該是唯一可行的方案。大家都這麼想,結果就把幼兒園大班變成了高考前期。

    許多家長有一個錯誤的認識,認為孩子學習好不好,關鍵在開頭,小學就學習不好,將來肯定不行,第一關非常重要。而幼兒園大班就更加重要了,讓孩子打好基礎,為將來長期的學習有一個好的開始。於是,許多父母就捨棄了自己的娛樂,陪孩子一起博弈。所以,幼兒園就開始博弈,是一個社會問題。

    再說一個讓家長們不服氣的話。許多家長自己沒有考上好的大學,社會競爭處於不利的地位,現在終於有機會報復了,就把自己孩子當做試驗品,拉出來操練。完成自己無法勝任的工作。

    幼兒園學習好,初中高中就學習好嗎?不一定。根據調查,幼兒園大班學的比較好的孩子,在小學前三年的確很優秀。但是,上了小學三年級後,就開始分化了。那些聰明的孩子,會學習的孩子,學習比較專注的孩子,開始脫穎而出。依靠大人督促,自己缺乏學習主動性,智力不是太高的孩子慢慢就拉下了。說句不好聽的話,許多家長帶給孩子的學習方法非常差,完全是暴力加苦力,孩子會喪失對學習的長期興趣,最終會在進入初中後,完全崩潰,一敗塗地。

    “在什麼年齡做什麼事”這是教育學家的忠告。如果拔苗助長,將會適得其反。學習是一個長期過程,最好的老師是興趣,家長和老師的引導非常重要。不說讓孩子有一個快樂的童年,最低也應該有一個快樂的幼兒園時期吧。這是我作為一個媽媽的忠告。我自己絕不會把孩子當成自己的試驗田。快樂的年齡就盡情玩耍,學習的時間再努力學習。幼兒園不是高考前期,不要把孩子逼得哭天嚎地。

    關於教育,的確是一個很複雜的問題,希望和寶媽寶爸共同探討

  • 4 # 蘇筱離

    我覺得現在這個社會,更早就要開始博弈了。更多比你家孩子起點高的人都更加努力,你有什麼資格不努力?

    現在我周邊的寶寶,還在媽媽肚子裡就開始胎教,六七個月開始進入早教班,同時開始英語薰陶。很多小寶寶剛開始說話就是雙語。幼兒園大班都已經五六歲的寶寶,還不努力,到底要什麼時候再開始努力?等到高考嗎?

    而且你所說的學習就是丟掉快樂我也不贊同。好好引導,孩子可以從學習中得到快樂,學習也會成為他最大的快樂。書中有大象萬千,興趣愛好中藏著孩子未來的無限可能。

    我家孩子不到三歲,目前住在北京。我能看到周邊同齡的家長在孩子的這個年紀是怎麼樣教育孩子的。孩子出生不久就在游泳,六七個月開始早教,這些早教都是雙語的。每天讀繪本,現在早已經開始上英語課,小學之前打算換海淀的學區房......

    本來起跑線就差了一大截,再不努力,你憑什麼比別人強。我不指望孩子未來能有多大的成就,但是我希望未來有更多的選擇,不會只為了生存而疲於奔命。

  • 5 # 最美幼兒緣7

    有些孩子剛上幼兒園大班就開始博弈,為了學習而丟的快的,真有必要嗎?其實這種情況下根本不是孩子自願的,他們也不想為了學習而丟掉快樂,但是造成孩子這種情況的根源就是家長逼迫孩子這麼做的。很多家長怕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所以在幼兒園的時候就想讓孩子學習一點小學化的知識,特別是到了幼兒園大班的時候。家長更是著急,就恐怕自己的孩子被別人落下了。

    並且現在有一個現象,就是公立幼兒園的大班經常會出現空巢的情況,因為公立幼兒園不教孩子小學化知識,很多家長當孩子到了幼兒園大班的時候,就直接給孩子換到了私立幼兒園或者是讓孩子直接去上幼小銜接班,就是為了讓孩子多學點知識上一年級能更加的優秀。那麼其實家長這麼做真的是讓學習代替了孩子快樂的童年,剝奪了孩子玩的權力,對於孩子來說,並不是一件好的事情。

    公立幼兒園為什麼不建議幼兒園的孩子進行超前教育呢?其實就是從各種實踐經驗來看幼兒園的孩子如果進行超前教育的話,他的弊端肯定要大於利的。所以說教育部才會限制幼兒園的孩子學習小學化知識,但是家長往往要打翻這個規律,家長就一定要讓幼兒園的孩子超前教育才可以。家長的思想就是孩子早學比晚學要強,孩子多學比少學要好!

    我們別的什麼也不說,就來看看孩子的生活發生了什麼樣的變化?孩子上幼兒園的時候,每天開心快樂的生活,因為幼兒園的教學模式是以遊戲化為主的,所以孩子相當於就是在學中玩,在玩中學的說的。通俗一點說孩子上幼兒園確實是整天在裡面玩兒的。整天讓孩子玩孩子肯定很開心。

    但是如果讓孩子開始學知識內容,他絕對就不開心了,因為孩子只要學小學化知識,就會有各種作業,家長和老師對於孩子的期望就會很高,孩子不學習的時候他每天看電視,玩手機,家長都不覺得有什麼。但凡孩子開始學一點知識,家長就會限制他各種玩兒,或者是說孩子只要學了這些知識內容,他根本沒有多餘的時間去玩了。

    他不是在上課,就是在寫作業。所以孩子快樂的幼兒園生活直接被學習替代了,這個轉變孩子大多是不能接受的,所以很多家長說孩子不願意學知識,不願意寫字,那麼孩子為什麼不願意學習呢?因為任何一個家長對於讓孩子學知識這件事沒有問過孩子的意見,我相信只要問孩子,孩子絕對是不願意學的,哪個孩子不想整天在外面開開心心的玩,誰也不想坐在桌子上寫作業讀書。

    所以作為一名幼兒園老師,同時也作為一名孩子家長,我覺得真的沒有必要過早的給孩子學習方面的壓力,孩子到了什麼年齡段就要幹什麼樣的事情,幼兒園的孩子就適合開心快樂的玩耍,所以過早的給孩子學習上的壓力,只會讓孩子失去童年的樂趣。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假裝懷孕試探男友,被帶去見了他的父母,他母親卻說彩禮先不給了,還應該結婚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