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淺唱2231

    這個問題仁者見仁 ,智者見智。個人認為,首先得看是什麼樣的學生,若是會學習,學習成績也好,這樣的孩子就不需要去上輔導班,如果想拓寬知識面,增加難度,可以自學或到網上、課後的專項提高班去選擇性的學習。若是自主學習能力弱、學習成績差的同學就需要單兵輔導,一對一,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有目標有計劃的輔導,使其跟上老師和同學的學習腳步。對於大部分中間的孩子,只要能跟上老師的教學進度,能弄懂、吃透,就不需要去上輔導班。除非對個別知識點掌握的不好,沒有把握,可以問老師或者有針對性的去補習。

    總而言之,不管是哪個層次的學生,只要能跟上教學進度,有自主學習的能力,就不需要去參加輔導班。如果想去參加的話,在去之前一定要弄清楚自己想要得到什麼樣的效果和目標?自己差在哪裡?需要補什麼?是長期的還是短期的?是補整個學科還是部分章節?千萬不要人云亦云,盲目跟風去補課,否則還不如不補,浪費時間、精力、錢財,得不償失。

  • 2 # 老媽陪讀學堂

    看你家孩子的狀況吧。我女兒已經初四了,從小到大沒上過任何輔導班,年級九百多學生大榜118,班級前五名。從小學一年級開始連英語也沒補過,就是自己在家買步步高學習機跟著學學,但整個小學沒關注她的考試成績,只關注她是否聽懂,每天陪她大量閱讀,陪她去野外玩。明年中考了,我們很有信心,業餘時間就是自己學,因為小時候養成了學習習慣,思維習慣,有良好的自控能力,是不需要補課的。如果你的孩子沒有良好的行為習慣,補課效果也不會好,如果有,只是偶爾有偏科,補補也正常。為了女兒,我把她送到大慶一中讀書,名校文化和師資力量絕對值得來,老師個個出色,真沒有必要補課!

  • 3 # 簡單145346278

    根據孩子的具體情況確定,也就是因人而異。如果孩子的功課有短板,上輔導班補補,也是可以的。如果孩子成績還行,就沒有必要去上輔導班了。

  • 4 # ABC英語提高班

    ”孩子應不應該上輔導班“這個問題,我們要分情況來回答。因為不同的孩子處境是不一樣的,有些孩子上了輔導班之後的確能提高學習成績,而有另外一些孩子上了輔導班成績卻沒有提高,甚至倒退。請認真看完,你一定會有收穫的!

    一.畢業班的孩子需要上輔導班

    畢業班的孩子,包括六年級、初三、高三的學生。 此類學生即將面對升學考試,上培訓班可及時查漏補缺,鞏固課堂複習內容,更好得達到備考的效果;另外,畢業班學生還可以選擇提分空間較大的科目進行針對性補習,提高答題技巧,達到快速提升成績的效果。

    二.有主動學習意識的孩子可以上輔導班

    這類孩子,內心知道自己應該好好學習,所以平時會主動去學習。這類孩子如何成績不太理想,很可能是平時學習環境或者學習習慣不太好,又或者基礎知識沒有掌握好導致的。他們知道上輔導班是用來幫助更好地理解基礎知識和答疑解惑的,所以他們會認真的聽老師講課,吸收知識,達到補習真正的目的,從而能提高成績。

    三. 沒有主動學習意識的孩子最好不要上輔導班

    這類孩子應該先培養主動學習意識,然後再上輔導班。孩子沒有主動學習的意識,不是帶著學習的目的去補課,而是單純地應付家長或者老師,那麼這樣的補課非但不能提高成績,反而對孩子的發展不利,甚至產生厭學的心理。即使能學到一些知識,但是學習效率太低,還不如讓孩子用這些寶貴的假期時間去放開玩耍,迴歸童年。

    我們可以設身處地地想一想,我們已經是步入社會參加工作的成年人了,如果公司領導讓我們漫無目的的去學習一些與崗位提升無關或者不能加薪的知識,我們會願意去學習,或者願意好去好去學習嗎?恐怕給你請個“一對一“老師也學不好吧! 既然這樣,我們又何以要求不知道學習的意義是啥的孩子去好好學習呢!

    如今社會,很多人會選擇去培訓機構學習一些新的技能,比如學習軟體開發,教師資格證考試培訓,建造師資格證考試培訓等等。很多人是想透過學習新技能後從事第二副業,或者轉行從事其他工作。有沒有發現,我們這時候的學習效率非常的高。我們非常努力,繁重的工作之餘都要抽時間去學習。為什麼呢?就因為我們有非常明確的學習目標,知道好好學習會給我們帶來實質性的報酬,而不好好學習我們就得不到我們想要的東西。

    所以要讓孩子學好,我們首先要培養孩子的主動學習意識,讓他們知道他們的學習目標和意義,然後才能學好。當孩子有主動學習的意識,再經過一定的引導,就會形成一個良好的學習習慣。有了良好的學習習慣那孩子的學習成績一定不會差,這時候再上補習班才更有意義。

    如何培養孩子的主動學習意識呢?激發孩子對知識的渴望!

    孩子的學習目的肯定不像我們想象的那樣明確,比如考個好大學,找個好工作等等。他們的學習目標應該是在他們內心深處會對未來和外面的世界充滿希望和期待,想要去探索的一種心態。我們應該讓孩子們明白生活不止是上學,玩遊戲,睡覺和吃飯;世界不只是學校,家裡和他生活的那一片區域。我們應該讓他們明白世界非常大,生活非常美好,外面還有很多很多美好新奇的事物等他們去發現和體驗呢。這樣孩子們自然而然地就會對未來和外面的世界充滿希望和憧憬,就會去思考,去探索,想去外面看一看,從而慢慢就養成了思考和學習的意識。

    試想,如果孩子們覺得生活的意義就只是當前這個樣子,那他們還有什麼理由去學習,去拼搏,去追求呢。如今很多孩子的厭學心理大概就是這樣來的吧。沒有夢想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

    父母如何做

    讓孩子內心對未來和外面世界充滿希望和憧憬,是切實可行的,而不是虛無空洞的。具體來說,家長可以這樣做:

    1. 多帶孩子去看世界

    孩子的眼界和心胸需要多看、多聽、多觀察去增長。多帶孩子看看這個世界,可以幫助孩子開啟自己的心扉,增加更多的眼界,培養一些興趣愛好。家長和孩子可以一起去展覽名人故居、歷史遺蹟、博物館、展覽館、風景名勝等,在旅行的途中,孩子會看到很多在學校和家裡看不到的東西。這些見聞,會促使孩子對這個世界更加好奇,更加充滿探索欲。孩子學得越多越會覺得自己無知,就會激勵自己去不停的學習。

    記得筆者上小學五年級那會,有一次正在寫作業的時候,無意中聽到了一首非常振奮的歌,頓時感覺內心澎湃,非常激動。當時我就在心理下定決心:我一定要好好學習,將來要聽遍所有好聽的歌!

    還有,小時候父母帶我去爬山。當我站在高高的山巔遠眺祖國大好河山時,會被深深地震撼到,內心會油然產生一種敬畏大自然的感覺,這種感覺自然而然地會讓我對外面的世界又多了一份憧憬,讓我想去努力學習,想去外面看看!

    2. 培養孩子的興趣

    多讓孩子接觸一些新奇的事物,激發孩子的興趣,讓孩子透過做自己感興趣的事情來獲得成就感。豐富孩子的生活和內心情感,轉移注意力,不再是隻知道打遊戲,只喜歡打遊戲!

    3. 多鼓勵孩子

    多給孩子表揚,也可以幫助激發孩子的潛能和興趣。正確的鼓勵和表揚,會讓孩子更有信心。比如孩子喜歡畫畫,自己多鼓勵和表揚孩子,就會讓孩子更願意努力和用心。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培養孩子學習興趣是一個需要相對漫長過程但卻一勞永逸的事情,家長們不要心急!等孩子有了學習興趣之後再報補習班,那必然會快速高效地提高孩子的成績!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各地最有代表性的美食都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