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第一娛記
-
2 # 朱家珠
天橋風雨起蒼黃,
百萬平民進劇場,
平地摳餅今勝昔,
天翻地覆慨而慷,
對面拿賊顯神功,
國門內外美名揚,
天若有情天亦老,
德雲正道是滄桑。
-
3 # 飛飛的揚揚
還少?
只能說你沒開優酷會員,去優酷看看,那麼多新段子還少嗎?如果實在是一個月湊不出10元開會員,那就去b站看。
當然,如果你要場場新,那當我沒說好了。
最後,拍拍你自己的良心,拿起筷子吃肉,放下筷子罵娘,虧心不?
-
4 # 惶恐的剪輯手
郭德綱還是有新段子出現
2019年商演就好幾個新段子:《父子英雄》《技術與藝術》只是這些段子有很多倫理哏,所以大家都感覺好像是老段子,其實是新段子,比如《父子英雄》裡面說到非洲零下47度是新包袱,謙哥披著母鹿皮給公鹿嚯嚯的時候,這一段也是新的,甚至謙哥忍受不了,邊跑邊喊“為什麼不是野豬呢?多少沾點親”這段也是新的包袱,前面還有謙哥買了豬肉回來,做菜的時候切到手指,突然發現他的血和豬血融合在一起了,這也是新的包袱,坐飛機的時候,於老爺子聽到謙哥上廁所後沖水聲,以為是火鍋熗鍋,讓空姐給他煮火鍋,這也是新包袱。
《技術與藝術》裡面的謙嫂為和老郭獨處,讓謙哥去買豆汁解酒也是新包袱,後面等謙哥買回來後,謙嫂又讓謙哥去天津買狗不理包子,也是新的。
怎麼能說老郭沒有新段子呢?
至於他徒弟演出的老段子,這也是老郭不搶徒弟的活留給他們的!當然老段子是磨礪他們的技術,不想看他們老段子的,也可以去找其他相聲演員的段子,比如大逗相聲基本都是新段子,天津小園子很多新段子,相聲新勢力也有很多新段子,當然,他們都沒有什麼名氣,估計網路上也看不到,只能去他們演出的場所才能看到!
最後,老郭確實有新段子,只是段子沒有什麼文哏,偏向于謙哥家人來逗樂,他徒弟演出老段子是為磨礪技術罷了!
個人觀點,不喜莫噴!
-
5 # 孫破天
首先,我們要承認相聲的創作非常難。一個相聲作品,要有完整的故事情節,其中要包含曲折離奇的衝突,還要有大量的包袱貫穿其中,然後還得根據觀眾的反應不斷修改,最終才能形成一個成熟的作品,這個過程一般要三個月時間。如果一個相聲演員一年能有四個新作品,那絕對就是高產,值得欽佩。
郭德綱在巔峰期的創作頻率高,新作品一個接一個,而且質量都屬上乘,所以相聲界都把2005年左右的郭德綱稱之為“神一樣的存在”,即便是看郭德綱不順眼的同行也承認這一點。
自從2011年起,郭德綱因《中國相聲史》被起鬨事件傷了心,對於創作作品的熱情有所下降。從客觀方面來說,郭德綱的生活環境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很難再走近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導致創作素材缺乏,也對他的創作產生了不利影響。
站在郭德綱的角度,他會想“我勞心勞力弄的作品你們不喜歡,倫理哏和屎尿屁你們倒是樂的哈哈大笑,那我何必受那個罪呢?”所以2011年成為郭德綱創作上的一個轉折點,自那以後僅有《我要穿越》一個作品稱得上經典,其他都是類似於《愛情傳奇》這樣以于謙一家人為載體的作品,質量確實下滑的厲害。
雖然郭德綱現在的新作品數量和質量都有所下滑,但是以他現在相聲界的地位,能夠每年有一個新作品問世就已經稱得上業界良心了;不信就看看同行們吧,但凡成名成腕的演員,大都躺在功勞簿上睡大覺呢。所以郭德綱在同行的襯托下,那個形象還真是要高大不少。
至於郭德綱的徒弟們,有不少人是很上進的,而且也經常有新作品問世,但是個人影響力不夠大,有新作品也不會人人皆知。以我最近聽德雲社的印象,有一些新作品還是不錯的,比如張番和劉銓淼的《大頭兒子小頭爸爸》;郭麒麟和閻鶴祥的《壯壯歷險記》;張九齡和王九龍的《還珠格格》《穿越》等等,都值得一看。
當然了,徒弟們創作新作品的數量和質量都和巔峰期的郭德綱不能相提並論,因為能力方面的差距太大了;對相聲藝術的用心程度也差了十萬八千里,不然也顯不出郭德綱的百年一遇。
現在相聲界的現狀就是如此,普遍存在創作難題,這和全行業從業者的文化層次正相關。什麼時候相聲界有一個博士不成為新聞了,那新作品就會源源不斷的出現在我們面前。
-
6 # 喀什格爾的大洋
有些人一首歌唱一輩子也能吃得開,觀眾照樣也買票買賬!相聲就不行了,沒新段子就被人糟蹋?相聲的難度就是推陳出新,沒誰能天天打了雞血一樣能年年巔峰,但是對於03年一直聽老郭相聲的我,感覺老郭的段子已近夠多了!不客氣的說,這門藝術有多少大師,有多少經典段子?郭德綱經典段子幾十個也算驚為天人了!我能夠聽了十來年,也沒覺得厭,就這麼幾十段,我就已經算很感謝他了!
-
7 # 手裡幹走位
很好了啊。唱歌的不就來來回回那麼兩首歌 拍電影的不就那麼幾個代表作 寫書的不就也那麼幾個成名作 怎麼說相聲的這麼難還要整天出新的
-
8 # 一兵1976
先想想做為歌手 一首歌多少詞 自己數 就這還忘詞.相聲一個作品多少詞 先別說演 大概背下來要多久 我已經很吃驚老郭能記的住這莫多東西 首先我是不行 所以郭爺真的很厲害了 確實還希望有新作品 但是真的量力而行.因為我理解 !郭爺身體健康!要不我後半輩子會很無聊..
-
9 # 懸崖邊的香蕉皮
德雲社的相聲我非常愛聽,但從08年開始貌似就走入了一個怪圈。他們的相聲有了一個固定的公式!!!首先是拿身邊的于謙等開個玩笑,但目的是引用到當前的網路搞笑用語。大概15分鐘左右把話題引到由老段子微調後的段子上。我這裡說的老段子是指那些幾十年前的老先生留下的段子。個人愚見,郭德綱也好,德雲社也罷,成也網際網路,敗也網際網路。讓他們快速成名的背後是觀眾對德雲社相聲的審美疲勞。對了,現在的德雲社已經不像05年時那樣狼性了,有了更多的社會責任,所以味道更和諧,少了那種狂妄。雖然可以理解,但曾經的大實話,論五十年相聲等經典他們也不敢在舞臺上表現了。不過感謝德雲社,期待德雲社能出一個才子,寫出更有味道的新段子來。
-
10 # 李跑題
崔永元曾經給郭德綱寫過一篇賀詞,裡面有兩句話,郭德綱的相聲好聽,因為郭德綱沒錢,現在郭德綱有錢了,還能好聽多久。這是人之常情,也不能獨怪郭德綱。畢竟原來光腳的不怕穿鞋的,反正體制外一個窮說相聲的,天不怕地不怕,現在不同了,千金之子坐不垂堂,身價幾十億的人,犯不上再胡說八道了,所以郭德綱現在的相聲,笑點也只能都在屎尿屁和倫理梗上找了。
-
11 # 中年天津大叔
相聲誕生一百多年,一共才多少段?經典的“扒馬褂”每個組合說出來都有不同的包袱笑點,以前總去茶館聽相聲“眾友”,“哈哈笑”等天津茶館相聲團體每天也都是老段子,仍然經常去聽,相聲段子不在乎新老,主要看說相聲的人基本功是否紮實,能不能恰到好處的抖包袱和觀眾互動!
-
12 # 湯圓小生活
其實你最開始聽的也是老段子,只不過你是第一次聽,所以認為是新段子。郭老師自己也說過,老祖宗傳下來的就那些,他只是把與時俱進的東西穿插到裡面,比如今年有一段就說到了林志玲結婚的事情,老段子加新事件。
-
13 # 逍遙神仙王
2005年合夥人。好多徒弟還在。走了後就沒新段子了。即便有所謂的新的也是老段子拼湊而來。湊活聽吧。基本所有相聲都快背下來了。
-
14 # 時間難見人心
相聲的侷限就在於“活”這個基本業務,有師承的大活小活練著、記著,讓你上臺頂多了就是幾個小活裡找個差一不二的頂著,啥時候有個角兒的起色了,再給你往大了發展的機會。
口口相傳,改變甚微,新角兒老角兒都不願意乃至於不敢走出一條新路,因為啥?他們還停留在二三十年代那種天橋藝人的狀態裡,飢腸轆轆卻又墨守成規,期指望著某天相聲雄起了,相聲扛鼎了,秉承著所謂最正宗而豔羨著別人的成功!
即便如此,發現了方向的人們還得回過頭去爭取那些苟延殘喘的所謂藝術的跟腳,還得願意不願意的與他們(扎幫結夥)的傢伙們鬥爭,把明明是自家兄弟乃至反目成仇放在鎂光燈下開心的爾虞我詐,終此以往,所謂傳統,不提也罷!
不如各取粉絲,不如分道揚鑣,僅此而已!@郭德綱
回覆列表
郭德綱近年來也不是沒有新段子,但是總的來說,確實段子少了很多,還是以老段子為主。我個人分析大概有這麼幾個原因。
第一:新段子創作不容易,郭德綱已經過了創作高峰期這是每個人的創作規律,一個藝術工作者不可能一輩子都會精力旺盛,創作出優秀的新節目。很多歌手在年輕的時候,創作一首好歌,可能這一輩子就這一首也是大有人在,郭德綱沒有新段子,這符合人的創作規律,不足為奇!
郭德綱年輕的時候,把以前天橋的一些老段子撿回來,吹吧吹吧,改一改,回到小劇場,大受歡迎。當然受歡迎的根本秘訣是“帶顏色”,剛出來的時候,觀眾當然喜歡聽。而現在管得這麼嚴格,對新段子創作,表演也不在是那麼容易!所以要“創作”新段子,越來越難!
第二:老段子已經足夠他賺大錢了,不會再花精力創作了有個記者採訪,問郭德綱,說岳雲鵬、張雲雷火了之後,你還會捧誰啊?郭德綱直接說,不會捧誰了?因為市場就這麼大,已經不需要捧誰了。他說,一線城市商演他和于謙出馬,二線省會城市岳雲鵬孫越主打,其他城市,德雲社其他人馬出動。“基本上都齊了,我們再培養出來也沒有市場空檔”。
同樣的道理,現在郭德綱的這些老段子,已經足夠他賺得盆滿缽滿,已經充分佔領市場,完全不需要新節目。即使有新節目,也不是郭德綱為主了,而是他的徒弟們,徒弟們想揚名立萬,就得出來新段子,急的是徒弟,而不是他!
綜上所述,郭德綱現在沒有那麼多新段子的答案就已經很明白了!以後我估計,郭德綱也不會有很多新段子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