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眼鏡老司
-
2 # 濤聲依舊Lao
這句話原來是“量小非君子 ,無度不丈夫。”意思就是:一個人如果心裡裝不下事,沒有肚量,沾火就著,辦事又掌握不好尺度,這樣的人是幹不成大事兒的。
後來不知道怎麼回事,被人們傳來傳去給傳走樣了,竟然變成了“無毒不丈夫。”這樣一來意思也就跟變了,變成了一個人如果不心狠手辣,為達到目的不擇手段,那是作不成什麼大事的。
這句話本來就是一條民間的諺語,把這個“度”字給改成“毒”,也不是最近才發生的事兒,早在《西廂記》成書的時候,這句話就在書裡面出現過。時間一長,人們就漸漸地把原來的那句話給忘了,所以現在很多人都只知道“無毒不丈夫,”,而不知道原來是“無度不丈夫”。
-
3 # 何玄君
請不要被網上誤傳的詞語歪曲了!
這裡所謂的(無毒不丈夫),原句是:量小非君子,無度不丈夫!是指男人,就要坦坦蕩蕩,胸懷寬廣,要有度量,才可稱成男人!
其實不單這個詞語,如果我們認真思考,就會發現,有很多被歪曲的流行詞!
比如罵人的土話(王八蛋),原句是:忘八端!是指忘了做人之根本的孝、悌、忠、信、禮、義、廉、恥!
我們都熟悉的(捨不得孩子套不住狼)。原句是:捨不得鞋子套不住狼。意思是要打到狼,就要不怕跑路,不怕費鞋。想也知道,真拿孩子來套狼,也太恐怖了!
現在大家對商人的印象,是不是(無奸不商)啊?這又是一個誤傳,原句是無尖不商!因為古時候商人賣穀米,都是用升和鬥堆得尖尖的,儘量讓利,以博回頭客,所以才叫無尖不商。如果真是這個(奸)的話,那做生意的就沒一個好人了!
最後再說一個我們常用的(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原句是:三個臭裨將!因為皮匠是裨將的諧音,流傳中,人們就將裨將說成了皮匠。而裨將就是副將,意思是三個副將的智慧加起來,才能頂得上一個諸葛亮。
網路上誤傳的俗語遠遠不止這幾個,有興趣的朋友可以找找!
-
4 # 對犇彈琴
量小非君子,無度不丈夫
量小非君子,無度不丈夫
量小非君子,無度不丈夫!!!!
這是原話
-
5 # 文化綜藝薈
原來的整句話是“量小非君子,無度不丈夫”度的意思也是度量,這兩句話實際上就是一句話——君子大丈夫要有度量。
至於“無毒不丈夫”這句話到底是怎麼來的,已經講不清楚了了,可以肯定的是,是從“無度不丈夫”演變過來的。這句話也有現實意義。
這裡的毒,肯定不是心狠手辣的意思,而是遇事果斷,不婆婆媽媽,不婦人之仁。早知道,婦人之仁是影響歷史上的偉大人物成就霸業的因素。
比如,楚漢之爭的時候,項羽把劉邦的家人抓了,逼迫劉邦投降,否則就殺了他父親扔到鍋裡煮了。結果劉邦不但沒有被嚇住,反而沒心沒肺地說,如果把他老爹煮了,記得給他留碗湯。劉邦就一直被稱為是做大事不拘小節
-
6 # 月下飛天
無毒不丈夫是嚴重被訛寫錯用的一句話,已有許多人指出來了。“毒”的意思是“毒辣,心狠,厲害”,言下之意是不心狠毒辣的人成不了大丈夫,這哪跟哪呀?有志氣或者有作為的人叫做大丈夫,孟子曰:“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大丈夫是頂天立地的男子漢,是力挽狂瀾的英雄人物,廣受尊敬崇拜。跟“狠毒”挨不上邊兒,狠毒的人絕不是被稱作大丈夫。
原來“毒”本應作“度”,原句本來是“量小非君子,無度不丈夫。”意思非常明瞭,量小就是無度,君子就是丈夫,兩句要合成一個說法,沒有度量、度量很小的人就不配稱為君子、大丈夫。男子漢就要有氣量,這多有正能量啊!
心狠手辣的人稱之為虎狼之輩,人人避之而來不及,怎麼能作為楷模而效仿呢?所以對某些說法寫法一定要“好學深思,心知其意”,不可人云亦云,茫然從之。
-
7 # 斜槓青年說錢
其實這句話本身不是這個樣子的,只不過因為人們的傳頌,導致最後才出現了這樣的情況。
很多人都知道,我們有很多的俗語,而其中比較經典的就是這句"量小非君子,無毒不丈夫"。這句話本身是這樣的,"量小非君子,無度不丈夫"。
在古代,人們對於君子是非常敬重的。而量小非君子的意思就很簡單了,就是君子一定要有足夠的肚量,對於一些小事,自己完全沒有必要放在心上,而無度不丈夫,意思則是君子要有一定的氣度,不能對一些小事斤斤計較,有些事還讓它過去,就讓他過去了。
那麼為什麼最後會傳成"無毒不丈夫"呢?因為很多人對於文化的缺失,並不能很好的理解這句話本來的意思,毒和度又是一個音,只不過音調不同,而喝酒的人最喜歡拿這句話來勸酒,所以最後也就演化成了"無毒不丈夫"了。
-
8 # 春風河流
應該是“無度不丈夫”,“度”,指度量胸襟!以訛傳訛,後人誤讀。“三個臭皮匠,合成一個諸葛亮”。十個臭皮匠也不是諸葛亮的對手!應該是“臭裨將”!就是副將!
回覆列表
量小非君子,無度不丈夫,意思是說君子立身要有氣量,大丈夫在世須有度量。無毒不丈夫是誤傳[捂臉],古代民間很多東西都是評書先生口口傳下來的,聽評書的人多半沒什麼文化,以前讀書人少嘛,傳的久了自然會有謬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