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娛影閒探

    說實話,這是個很複雜的問題!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能牽扯出來的東西有很多,無論是因為原著太經典,導致影視作品的水平跟不上,還是製作團隊別有用心,導致影視作品的一塌糊,都有可能出現翻拍或者改編作品質量的“翻車”。

    關於翻拍和改編國產影視劇,這已經是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了,而被改編翻拍最多的就屬“金庸劇”和“瓊瑤劇”。早在幾十年前,這兩大招牌的作品,就引起過一陣陣的收視狂潮。

    據有心人統計,金庸老先生的《神鵰俠侶》從改編成影視作品開始,再到後來的各種翻拍,都已經達到了11次的水平。但是站在過來人的角度來看,其翻拍的水平,卻是一次不如一次。很多喜歡這部作品的觀眾,都還是比較傾心於自己以前看過的某一個版本。

    按道理來說,當下的影視劇製作水平,以及各種資源上的支援,都是要強於以前的某些時代,那為什麼會出現,製作條件越好,反而製作出來的作品質量,卻越來越差呢?我就從一個最普通的觀眾角度,來簡單的分析一下這個問題。

    一、過度曲解“創新”這個詞的人不再少數

    關於大眾對影視劇的改編和翻拍屢屢翻車的情況,網上有一句非常出名話,“不要把創新,當成是你糟蹋藝術的擋箭牌。”這句話之所以很出名,就是因為有人把中國最經典的電視劇《西遊記》,給糟蹋的不成人形了。而製作方在面對輿論壓力的時候,給出的解釋就是,這是在向經典致敬,這是一種“創新”。

    舉一個很簡單的例子,在我們的印象中,86版的《西遊記》是承載了幾代人記憶的東西,由六小齡童扮演的“孫猴子”,已經是深入人心了。它是一代美猴王,它是一個敢於挑戰世道不公的代言人。雖然它生性頑劣,但卻有能保三藏取真經的態度,六小齡童將這個角色詮釋的淋漓盡致。

    可是這一切的美好,到了翻拍人的手裡,就成了他們想要顛覆的東西。雖然他們想要顛覆傳統,創造新作品的出發點是好的,但是他們卻高估了自己的創新技術的能力與態度。

    就說《西遊記》的翻拍作品中“猴王出世”片段,據說他們運用了當時最先進的畫面成像技術,可是卻把“猴王出世”拍成了“伏地魔出世”,就這種“創新”手法,怎麼會得到大眾的接受與好評呢?

    二、不是改編不到位,只是駕馭不住需要改編的作品

    如果說翻拍某部作品失敗,有可能是因為它的前作太優秀,導致後來者無法超越,那麼這種情況多少還是有點情有可原的。但是,有的作品卻從改編開始就翻車了。看到某部比較經典熱門的好原著,就像找幾個人把它拍出來,這已經是當下影視作品製作,最常見的情況了。

    也正是因為這種改編態度很隨便的製作團隊越來越多,導致市面上各種“撲街”的改編作品層出不窮。其中當屬“網路小說系列”的作品最悲催,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他們就注意到了這個版塊。時至今日,但凡是在網路上稍微有點熱度的小說作品,有八成都已經慘遭“毒手”,可能被人接受的作品少之又少。

    通俗一點理解,像這種IP作品,要比自己重新創作劇本省時省力的多,可他們為什麼就掌握不好改編力度呢?其實在我看來,原因也並沒有太複雜,我就拿我最喜歡的小說《誅仙》來舉個例子。

    原著小說的世界觀和故事框架太大,想要把原著完美的用畫面呈現出來,那是不現實的,所以他們在改編的過程中,只能是儘量的去壓縮原著中的東西。

    但是在這個壓縮的過程中,勢必會出現有得有失的情況,並且由於需要壓縮的力度比較大,等他們把故事壓縮到了可以用的程度,其原著也就被“毀”的差不多了。按照這樣改編出來的影視作品,其效果可想而知。其實這並不能怪他們沒有用心,只能說,他們的野心太大了而已。

    三、製作團隊別有用心,醉翁之意不在酒

    我們稍微回想一下自己最近幾年看過的改編或者是翻拍作品,是不是總有種“異曲同工”的感覺?大把的資金投入,報出來的數字動不動就是幾個億,然後炒作各種花式製作技巧,什麼3D技術之類的,什麼流量明星和網紅臉的組合豪華明星陣容等等。劇還沒播出,粉絲們就已經炒上天了,而製作出來的作品集數也是越來越多,不是四五十,就是七八十的。

    我相信只要稍微懂點行的觀眾,都知道他們這樣做的目的是什麼。作品改編的質量好不好不重要,重要的是粉絲愛不愛看,炒作的噱頭夠不夠,播出之後斬獲的流量大不大。像這中情況的改編或者翻拍劇數不勝數,我就不挑什麼個例來說明了。

    那到底有沒有改編或者翻拍的很經典的作品呢?當然有!

    雖然這幾年裡的影視劇“改編熱”和“翻拍熱”糟蹋了不少的好東西,但在這個過程中,也並不是全軍覆沒。有一些作品,和一些製作團隊還是很靠譜,做出來的東西,不僅收穫了觀眾的好評,也得到了市場的認可,好口碑+高收視率,是對他們努力付出最好的回報。

    比如“正午陽光”的《琅琊榜》和《鬼吹燈之精絕古城》,這都是近幾年裡比較優質的影視作品。不僅作品收穫滿滿,也捧紅了一大堆優秀的演員,這就是一個典型的好作品和好演員雙贏的局面。

    那麼這兩部作品為什麼會取得成功呢?從我個人的角度出發,我認為有三點。

    第一,“正午陽光”這個金字招牌的製作團隊,不是浪得虛名的。

    他們以認真嚴謹的態度,精益求精的製作手法,長期優質輸出的精神,不僅創作出了像《琅琊榜》和《精絕古城》這樣優秀的作品,還有《父母愛情》等一系列的經典代表作,這也是他們屹立在同行之巔的資本。

    第二,優質的演員陣容,是一部好作品絕對不可缺的主要因素之一。

    胡歌、王凱、靳東是這兩部作品的主演陣容,而像劉奕君、劉敏濤、王勁松這些金牌綠葉,也是成就這些作品的關鍵。《偽裝者》和《琅琊榜》的成功,就是證明他們優秀最好的證據。

    第三,真正的創新,才能成就一部好作品。

    效果最明顯的就是由靳東主演的《精絕古城》,在這部作品出來之前,“盜墓系列”的影視劇簡直是不忍直視,除了陳坤黃渤等人主演的電影《尋龍訣》還不錯之外,其他的同類型作品都“撲街”了。正午陽光看到了其他作品的不足之處,拿起同樣的東西,進行了一定程度上的改編,然後在製作方面盡心盡力,搭配敬業的演員,才拍出了一部優於其他作品的東西。

    綜上所述,關於影視劇的改編和翻拍,我個人感覺還是得適可而止和量力而行,畢竟同類型的作品拍得多了,觀眾看著也會覺得膩味,這樣會影響整體的收視率和口碑。而如果強行去改編一些作品,自己本身的製作水平又跟不上,除了毀原著和砸自己的招牌。

  • 2 # 英雄聯盟軍火庫

    1.就跟你搞物件一樣,初戀永難忘。都是一樣的女人難道初戀多條腿麼?同理可證電視劇也是一樣的,一樣的內容觀眾們再看。首先是一步一步的劇情已經撩撥不了他們的心了。你翻拍的原因不就是因為內容好麼,人家都知道一步一步的劇情了,看起來還有意思麼?豈不是跟工作一樣了,乏味重複重複乏味。

    2.不得不說現在的影視作品很功利,翻拍的原因也是為了吸引流量和金子。演員導演都是一顆功利的心,應付差事為主還能有什麼好作品,說很多演員沒有演技,演什麼都不像最主要的原因他們沒有走心,演戲的時候可能在想晚上去吃啥吧…

    3.翻拍經典作品除非距離年限遠了,年限距離很近幾乎都是找虐,一個是人們已經把人物定位到具體演員和場景了,你再換觀眾都很陌生豈不是找罵。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擁有一個很單純的女朋友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