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不是很懂求大神解答
4
回覆列表
  • 1 # 大連老年人

    對不起,不知道,對小人來說太難了。這個世界上真能說清楚的人可能也不多。總原理與在地球上發射衛星應當一樣,因月球小,引力小,火箭推力也小很多。那個(2人)艙上到月球軌道,與等在那裡的(1人)艙匯合,後面的事就容易了。

  • 2 # 海邊椰子

    在成功登月並完成科學考察以後,宇航員將登月艙的上升級和下降級分離並操縱上升級起飛離開月表。登月艙的上升級有6.65立方米的成員艙,能夠攜帶兩名宇航員和月表岩石標本。同時帶有2.353噸的四氧化二氮/航空肼50推進劑和一臺上升段發動機,該發動機具有15.6kN的推力,大於月球重力並能提供2220m/s的速度增量,足以將上升級送入月球軌道。

    在月表發射和月球軌道期間,宇航員使用16具姿態控制發動機和287公斤姿控燃料操控飛船,並和在月球軌道上等候的指令艙-服務艙交會對接。

    在月球軌道對接完成之後,兩名宇航員和月球樣品從登月艙返回指令艙,登月艙被拋棄在月球軌道上。

    之後宇航員在指令艙中操控服務艙的AJ10-137發動機推動指令艙和服務艙離開月球軌道並進入地球返回軌道。該四氧化二氮/航空肼50發動機具有91kN的推力,同時服務艙自帶16具R-4D姿態控制發動機。

    在飛船接近地球時,爆炸螺栓切斷指令艙和服務艙的連線。此時服務艙會自動翻轉並點火遠離指令艙避免碰撞。稍後服務艙在地球大氣中燒燬。

    這時三名宇航員棲身於5.5噸的指令艙之中,用最後剩餘的120kg姿控燃料和指令艙上的12臺姿控發動機調整指令艙朝向切入地球大氣層。指令艙此時會稍微傾斜角度提供氣動升力,並略微旋轉以避免區域性燒蝕。大氣摩擦會使指令艙急劇減速,同時燒蝕防護罩避免飛船被氣動熱燒燬。

    當指令艙到達離地面7.3km的高度時,熱防護罩與飛船分離,放出前置降落傘,將指令艙相對地面的速度降低到每小時201公里。降落到3.3km高度時,前置降落傘分離,主降落傘放出,將指令艙下落速度降低到每小時35公里。最後指令艙濺落海面,吸能結構再吸收一部分衝擊動能,使宇航員可以安全落海。

    指令艙落海之後會自動放出救生氣囊和救生筏漂浮在海面上,而宇航員可以視情況自行出艙並乘上救生筏等待救援。美國海軍的搜救艦隊通常已在預訂降落地點待命,幾分鐘之內驅逐艦或直升機就會趕到回收宇航員和飛船,稍後宇航員通常會被轉送到艦隊旗艦也就是航空母艦上。後來的幾次任務裡,指令艙降落的精度不斷提高。最後一次降落時,提康德羅加號航母的船員們直接目睹了指令艙降落在旁邊,就不需要再費心搜救了。

  • 3 # 文都楊稼

    對這個問題專業人士有很好的說服力,我們作為業外人士參與進來就自己的一知半解略作回答:

    大家都知道:飛船升空是靠火箭推上去的,地面與太空必須垂直90度,容不得半點技術偏差。哪麼從月面返回不妨模擬一下:月球雖引力只有地球6分之1,重量會變輕,可空氣稀簿。飛行器是靠動力利用空氣產生推力和浮力。當時月面宇航員和返回艙要想垂直離開月球,既沒有發射架,必須讓平放的返回艙靠滑行、抬高、進行加速而進入軌道,就是有此條件,宇航員一人也駕馭不了。除非登月艙事先帶上自然水,將水分解成氫、氧而產生動力?這是個至今尚未運用於實踐的高學科、高理論、高技術引數的課題。假若美國在半個世紀前掌握了這一核心技術,更能引領全球、開發太空、獨霸月球,在其它領域新的技術早己日臻完善,稱霸世界更加無所顧忌?

    臆斷認為美國1969年登月是假新聞,他欺騙了世界各國、那所謂從太空帶回的“月石”更是一文不值。

  • 4 # 木框結構

    美國近年來的科技成果是全世界有目共睹的,但幾十年前的登月卻備受質疑,其實我是站在登月陰謀論一方的,因為美國沒有用再一次的登月來證明自己的實力但它的科技卻是突飛猛進,這隻能讓我產生一個感覺!美國是個無賴國家,美國自從二戰嚐到甜頭以後它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增強帝國能力,任何一切都是它的墊腳石,所以登月嘛,在它眼裡根本不在乎有或者無,誰反對又怎樣?支援了又怎樣?反正我們這些吃瓜群眾無非就是噴個口水罷了,,,,

  • 5 # 如願2020

    現在己經是二十一世紀了,科技的發展相比50年前那都不知道提高了幾個數量級了,怎麼沒有哪個國家大大方方地站出來宣佈進行一次載人登月?只有中國還宣佈放棄載人登月了。大家都不登月僅僅是因為錢嗎?美國說說吧!

  • 6 # 元亨遊記

    1.它們送給很多國家的月岩,後來已經被發現是假的。可以百度。 2.我看見一些人把返回流程說的頭頭是道。你說的那些,其中很多環節今天的美國做起來都很困難知道麼? 3.拿其中一點來說,月球登入艙用什麼方法找到茫茫宇宙中等待著的返回艙。他們又怎麼完成對接的? 4.你只要告訴我,今天在地球軌道上做這些動作都需要什麼輔助設施就行。

  • 7 # 黑洞探秘者

    阿波羅11號舉世聞名,在1969年它承載人類首次登上月球,併成功返回,至今都有很多奇怪的聲音在質疑登月,其中有一個質疑問題就是,從地球發射飛行器到月球,至今都沒有幾個國家成功,為什麼50年前就可以做到登月,並且能夠成功返回?月球上沒有豐富的裝置,甚至沒有除宇航員外的工程人員。

    登月艙是如何返回的?

    一句話描述登月返回:登月艙上升段帶著宇航員、樣品等返回地球,登月艙分為上升和下降兩段,在月球停留的時候兩段在一起,從月球發射準備返回地球家園的時候分開,下降段作為發射架,上升段發射起飛,下降段則留在月球,進入軌道後上升段和指令艙匯合,宇航員進入指令艙,繼而拋棄上升段,宇航員乘坐著指令艙和服務艙複合體返回地球。

    下面詳細分析登月返回是如何能夠實現的

    月球發射與地球發射環境對比星球引力:地球引力(表面重力加速度)是月球的6倍;航天器發射最小速度:從地球表面升空至地球軌道速度需要7.9km/s(第一宇宙速度),從月球表面升空至月球軌道速度僅需1.8km/s

    逃逸速度:地球逃逸速度是11.2km/s(第二宇宙速度),月球逃逸速度是2.4km/s;大氣環境:月球表面哪怕是土壤表面幾乎是真空,不是完全,但幾乎真空,而地球大氣層暖層高度達到500km,火箭在3000km處探測到仍有稀薄大氣,大氣層的上界可能要到6400km

    月球發射環境優勢

    以上每一條都透露出來,從月球發射所需要達到的速度遠低於在地球所需速度,

    月球引力小,在月球地球引力不為0,從月球逃逸所需速度可能還要小於計算數值,理論數值約1.8km/s的第一宇宙速度,在月球上大口徑狙擊槍以合適角度射擊有可能再也回不到月面。月球幾乎是真空環境,沒有空氣阻力,沒有風乾擾,沒有可以更快入軌,不需要過多垂直爬上,降低燃料消耗。繞月飛行軌道遠小於繞地飛行軌道。

    同時我們還需要再知道以下知識

    火箭的主要作用

    幫助飛行器逃逸星球進入太空,和修正飛行軌道,當飛行器進入太空,由於遠離地球且在真空環境中,所需要的能量極小就可以前往目的地。

    根據上面寫的最主要的幾個條件,在月球發射的飛行器的難度要比地球小太多了。

    地球發射和月球發射飛行器重量對比

    地面發射:在地表出發的飛船是一個完整的飛船,包含指揮艙、服務艙和登月艙三部分,並且需要攜帶發射升空及登月、返回等全程所需燃料,出去之後燃料不夠就沒辦法了,導致在地面發射階段本身要抵抗的力就很多,攜帶重量又極大。

    如圖,從發射到月球,經過多次減重

    月球發射:落到月球表面的只有登月艙,返程時又只發射登月艙的上升段,登月艙的下降段遺棄在月球,服務艙和指揮艙在月球軌道等待登月艙,一直有宇航員在指揮艙守候,從月球發射所需燃料極少,發射物重量相比地面出發也極少。

    登月艙返回圖示總結

    登月計劃全程都不容易,不容疏忽,阿波羅13號在距地球32萬公里處發生爆炸,宇航員利用登月艙最後安全返回,並不是登陸後的返回才艱難,而是每一步都不容有錯。至今只有美國成功實現載人登月並返回,但是前蘇聯的月球16號在1970年成功著陸月球並自動返回帶回月球樣本,只是沒有人。

    從技術上來說,登陸月球並返回,科學技術是毫無疑問可以實現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洗衣機裡可以洗運動鞋嗎?洗過的說一下,能洗乾淨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