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歷史守望者

    當李自成的大軍打到京城時,崇禎皇帝仍然身在京師,在匆忙處死了一批後宮女眷後,崇禎帝留下了一份感人的遺詔,然後自縊於景山,只有太監王承恩陪伴左右。明成祖朱棣遷都時曾提出“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那麼崇禎皇帝臨危不逃的做法算不算真正的“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崇禎帝此舉並非真正的“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

    關於這個問題,首先要說明的是崇禎皇帝並非自始至終都沒想過南遷。

    松錦戰役明軍失利洪承疇降清時崇禎帝想過與滿清議和,後因訊息洩露而未能達成。在此之後,明朝岌岌可危之際,崇禎帝曾希望大臣們提出南遷的想法,然後他就可以順勢南遷。但是大臣們並不支援崇禎帝南遷的做法,一來是因為成祖當初已經定下了“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的規定,二來是因為土木堡之變時有成功守住京師的前例,所以大臣們無論如何也不願意建議皇帝南遷,揹負罵名。就這樣皇帝和大臣們礙於規定、面子和聲名,最終沒有南遷。

    普遍認為崇禎帝當時南遷才是明智的選擇,因為當時京師大勢已去已經無法挽回了,而南直隸卻是一個現成的都城,南方地區又是富庶之地,也有兵馬,形勢要比京師一帶要好許多。所以崇禎帝當時真的應該放下面子堅決南下,這樣一來還是有希望重徵天下的。

    當初成祖朱棣提出“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有一方面是因為遷都的需要,朱棣提出這個說法絕對不是要求後世子孫在任何情況下死守京師,他的意思應該是指守住國門才能更好的守住江山。如今京師眼看守不住了,崇禎帝要做的應該是考慮如何在失去京師的情況下繼續儲存實力以圖東山再起。

    崇禎帝在國家危難之際倒也想到了南遷以圖光復河山,但最終因為面子和名聲等問題而未能南遷,如此一來雖然做到了“天子守國門”,但社稷也因此失去了光復的機會,所以不能算是真正的“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

  • 2 # 愚人白日

    公元1644年,李自成的起義軍攻入北京城,崇禎皇帝在殺死自己的兩個公主之後,自縊於煤山,至此,大明王朝結束了長達276年的統治,宣告滅亡。

    關於崇禎皇帝之死,歷來眾說紛紜。很多人把原因歸結為明朝的傳統,即“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

    其實,這句話是有問題的,崇禎皇帝之死並不是這麼簡單。

    崇禎雖是亡國之君,但卻是一個勵精圖治,力圖振奮的皇帝,對大明朝他是充滿希望的,萬不會因為一點挫折就意志消沉,而且在城破之時,崇禎說出了自己的心聲:“吾非亡國之君,汝皆亡國之臣。吾待士亦不薄,今日至此,群臣何無一人相從?

    這句話說明了什麼?說明了崇禎其實是希望逃出京城的,而且之前就有大臣勸他遷都,崇禎實際上已經同意了,但是當李自成的大軍攻入北京城之後,這些大臣沒有一個願意跟隨他,為什麼?

    因為這些大臣明白,跟著崇禎已經沒有前途了,大明朝也已經是明日黃花,還不如跟隨李自成,這樣的話前途性命還能儲存,崇禎是在這樣孤獨悽苦的處境下走上了不歸路。

    因此,我把崇禎之死歸結為另一個原因:哀莫大於心死。

    大明朝到了崇禎手裡,已經是風雨飄搖,危如累卵了。內有農民起義,外有滿洲人虎視眈眈,加之各種旱災,極寒的天氣,導致河北,陝西等北方大片農耕區年年欠收,人口銳減,民不聊生。

    面對破敗的王朝,年僅17歲的崇禎,依然富有極大的熱情,他堅信自己是中興之主,必定能夠帶領大明走出低谷。

    為此,他上任後的第一件事就是剷除“閹黨”。崇禎是有手腕的,依靠東林黨人的扶持,他繼位的第一年便廢黜了魏忠賢,不久之後,魏忠賢就死於鳳陽的皇陵。這時候,崇禎滿以為宦官的勢力清除之後,大明的朝堂就會乾淨起來。

    但是,崇禎的這個想法落空了。東林黨人雖然心懷天下,但是喜歡以道德為制高點來批判朝局的他們,卻是一群沒有治國理念的空談主義者。他們的做法甚至比宦官還要無知和無恥。

    東林黨人是以江南文官為核心的利益集團,這個集團最大的特點就是喜歡排除異己,朝堂之上只要是對東林黨不滿的官員,都被他們趕出朝堂,崇禎皇帝依靠這些人上位,朝中重要職位基本都在東林黨人手中,結果可想而知。

    東林黨人在排除異己的時候,不忘給自己增加利益。這個時候滿洲人已經在不斷進攻明朝的遼東,崇禎甚至開始穿打著補丁的衣服,以此來節省錢財。

    但是掌握江南稅收的東林黨人,卻向朝廷上朝廷上書,反對向江南的工商業收稅,而且之後又取消了海外貿易,茶稅等等一大批高稅收。

    明朝晚期,海上貿易發達,商船往來絡繹不絕

    我們知道,明朝的海外貿易發達,江南的商業水平高,甚至一度有開啟資本主義萌芽的勢頭,這些商業資本可以為國家創造大量稅收,但是東林黨人卻拒絕他們為國家納稅。

    這樣一來,只能依靠單純的農業稅收,明朝政府的經濟實力大打折扣,可以說,不是明朝沒錢,而是政府沒錢。不是百姓有錢,而是官員和地主有錢。

    官員將自己的小金庫豐富的盆滿缽滿,明政府卻窮的叮噹亂響。這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農民的起義和對外軍事上的失敗。

    崇禎之初依靠東林黨人治國的念頭一朝破滅,所以他後來也有“文人皆可殺”的怨恨之詞。

    崇禎對東林黨人的失望,標誌著其文治的徹底失敗。而軍事上的屢次失利,同樣讓崇禎無法釋懷。

    說實話,明末雖然風雨飄搖,但還是出現了一大批能征善戰的名將,這些人本來都可以重塑大明江山,但是在崇禎手裡,這些人死的死,降的降,沒有一個有好的結局。

    先來說一說爭議最大的袁崇煥,袁崇煥1619年考中進士,之後在福建邵武當了一個知縣,可以說這個官實在是太小了。

    袁崇煥在1622年進入京城,面見了當時的皇帝明熹宗,(即崇禎的上一位皇帝)。還誇下只有他一個人,也可以鎮守山海關的海口。

    不過袁崇煥雖然喜歡吹牛,有點不著調,但是能力還是很強,從寧遠,寧錦兩次大捷就可以看出來。然而等到崇禎當上皇帝的時候,情況又不同了。

    袁崇煥先是不知為何殺死了鎮守皮島的毛文龍,然後接著,竟然讓皇太極率領金兵繞道,打到了北京城附近,幸好袁崇煥救援及時,打退了金兵。

    然而這時候問題就來了,袁崇煥自認為能力超強,那滿洲人是如何攻到北京的?經過一系列調查,袁崇煥通敵,擅殺毛文龍,私自與滿洲議和等等問題全都浮出水面。

    皇太極繞道進攻北京城路線圖

    崇禎一向多疑,哪能受的了手下人這麼幹,就把袁崇煥凌遲處死了。

    其實,袁崇煥有沒有通敵呢?個人認為這種事是子虛烏有的,因為袁崇煥想要通敵很簡單,直接帶領滿洲人入關就好,要不然,又何必大費周折趕回京城救援呢?

    而且,抄沒袁崇煥家的時候,袁崇煥家一貧如洗,根本沒有多餘的財崇禎皇帝自17歲繼位起,經過16年嘔心瀝血,在文治上一塌糊塗,導致黨爭。在軍事上,屢戰屢敗,或因自己的猜疑而使功臣受辱,或因小人矇蔽而使名將殞命。其導致的直接後果,就是國破家亡。

    然而最後,崇禎皇帝雖然仍不明白自己錯在哪裡,但是他對自己真的是絕望了,每一件事情都用心去做,卻沒有一件能有好的結果,對自負的人來說這是致命的打擊。

    不過,崇禎或許對大明朝的將來還有一絲絲希望,因為在他自縊身亡的時刻,他的幾個皇子被安排送出北京城,或許他把希望留在後世子孫身上了吧。

  • 3 # 重慶新聞哥

    公元1644年李自成率領大軍攻陷居庸關,兵鋒直指北京城,明廷震驚,崇禎帝下達作戰命令,死守北京城,想像當年于謙那樣打一場北京保衛戰以擊退大順軍。李自成攻下西安到進軍北京有大半年的時間,這期間南方明軍和吳三桂一樣沒有北上支援,南方地區由於人口眾多有巨大兵員,可謂是兵精糧足:僅江北四鎮就有20萬軍隊,武昌的左良玉手裡有40萬,福建的鄭家也有20萬軍隊,包括亞洲以第一的海軍,除此之外,還有分佈在全國各地的朱姓藩王也可以帶兵來勤王的,如桂王,福王,潞王等,南方雖然離北京遙遠但是從路程上講,順著運河幾個月就過去,但是南方明軍卻按兵不動。

    崇禎為什麼不遷都,他對南方那幫東林黨徹底絕望了,從登基到最後他看透了這群人.南京那邊都是些東林黨人控制著,所以他放棄了,他最後唯一的想法是吳三桂率兵回援北京,吳三桂之父吳襄當時給崇禎帝分析了調動寧遠、山海關邊防軍包括關寧鐵騎的方法和代價,全盤統籌完大概需要皇帝內樘出錢300萬兩白銀,崇禎不答應;他也曾經叫過左良玉等率部北上勤王,河南的左良玉調兵需要150萬兩,也不同意。他們都藉故推託,崇禎帝也無可奈何;抽過鄭,鄭不肯離開福建;至於南京御營,比北京京營都爛。相比之下以前沒這個問題,萬曆不說,天啟六年的覺華島之戰,守島的就是從廣東抽調來的水師部隊。原因說穿了兩字:沒錢。

  • 4 # 斷眉CC

    “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是一句無奈之極形容崇禎皇帝的詩,都說崇禎皇帝寧可上吊也不逃跑,這話也是後人為了對崇禎皇帝表示一份敬意而說,因為後人對於崇禎帝的評價還算是客觀正面,只是可嘆他在那個時候上位,在那個時候滅國。

    崇禎皇帝是逃不了,作為一國之君被俘獲,受盡凌辱的話,愧對朱家列祖列宗。崇禎帝有過雄心壯志,也是一個敢於擔當的人,在逃走無望的情況下選擇自縊,未必不是一個結束的好辦法。

    崇禎十七年(1644年),闖王帶兵圍攻北京,當年三月十八日,崇禎在宮中寫下絕命詔書,下令成國公朱純臣輔助太子朱慈良,然後招來了自己的嬪妃和兒女,望著這些至親之人,崇禎悲傷至極,狂飲而醉,但他仍然派人送走了自己的兒子。哭成一片的嬪妃和女兒,崇禎不想她們遭受欺凌,只能讓她們殉葬。

    他看著皇后說道:“你是皇后,值此國難,你該殉國”。周皇后也是忠貞婦人,古代女子的道德深深影響著她,隨後自縊而亡,深受皇帝寵愛的袁貴妃隨著皇后同樣的方式離開了崇禎。她們是人婦,理應遵夫命,不願受凌辱於外敵,自是能夠理解。

    崇禎帝望著還未成年的女兒,想到國破家亡的悲慘命運,只能無奈的說:“如此愛女,為何要生在帝王家?”隨即用劍砍向長平公主,公主用手一擋,右臂被砍斷,隨即昏死過去(也就是後來鹿鼎記中的獨臂神尼)。隨後崇禎殺死了小公主昭仁公主,還有幾個妃子。望著鮮血淋漓的宮室,崇禎絕望到底時,突然萌生了逃命的念頭,他換上便裝,想化妝逃出北京。出宮後,崇禎發現北京城門都已緊鎖,根本就無法出城。

    三月十九日,太監王相堯開啟宣武門城門,闖王將領劉宗敏入北京城,此時崇禎在皇宮中還欲召叢集臣商議,但宮廷冷落,無一人到場,只有一名忠心耿耿的老太監王承恩在旁,崇禎帝萬般絕望之下在自己的黃袍上寫下:“…朕死無面目見祖宗,自去冠冕,以發覆面。任賊分裂,勿傷百姓一人…”隨後崇禎來至景山,自縊,留下千古悲嘆。

    至於崇禎是主動選擇自殺還是無奈自縊,其實並不是主要的問題。後世對評價崇禎帝更多用的是嘆息之詞,因為從崇禎帝的個人來講,他屬於勵精圖治型別的帝王。崇禎帝繼位後,勤於政事,事必躬親,一心想要恢復大明朝的光榮,以朱家優秀子孫為目標。上臺伊始,雷厲風行的處決掉了魏忠賢及其黨羽,整頓朝綱,為受迫害的官員平反。面對各地頻發的災情,崇禎帝下令各地及時賑濟災民,憐惜百姓。面向天下廣納賢才,接受各種治國治學的建議,並不時向天下反省自己的過錯與不足。

    按理說,如果不是處於明朝末期的混亂時期,崇禎帝會是一個有作為的皇帝。不過話又說回來,如果不處於那麼一個混亂時期,崇禎帝也可能不會有勵精圖治的思想。怎麼說呢,崇禎在位期間畢竟是於國於民做了很多好事,縱觀明朝歷代君王,也沒誰能夠做到這些方面。清代編修《明史》,也對崇禎帝有正面的評價:“崇禎帝慷慨有為,果斷機智剪除奸逆之臣,可惜大勢已去,朝廷爭鬥,將士驕惰…在位十七年,不近聲色,勤勉不怠,憂國憂民。”

    崇禎帝的結局也許就是她對自己最疼愛的長公主說的那句話:“為何生於帝王家?”

  • 5 # 曹老師xixi

    這個話題,不能細說,只要一細說,那就有點讓人失望了,崇禎皇帝並非真心的不逃跑。

    崇禎皇帝繼位之後,國家破敗,內憂外患,無論是圍剿李自成還是抵禦皇太極,朱由檢總是剛愎自用優柔寡斷,內閣成員、各地將領、總督巡撫頻頻被撤職查辦,並處死十多人,君臣關係逐漸惡化,出現了罕見的皇帝和大臣相互拆臺,相互不信任的情況。

    崇禎十年開始(1637年)國家形式日益嚴峻,朱由檢自知處境困難,在崇禎十一年(1638年),崇禎暗中命內閣大臣楊嗣昌與後金議和,但世上沒有不透風的牆,朱由檢只能辯稱根本就沒有議和之事,因此楊嗣昌遭到彈劾,第一次議和失敗。

    崇禎十五年(1642年),洪承疇戰敗降清,崇禎帝再次欲和滿清議和,暗中命兵部尚書陳新甲前往滿清議和,議和正值進展順利之時,卻被陳新甲家僕意外洩露,訊息傳回北京全城譁然,崇禎皇帝只能裝作不知情,再次辯稱無議和之事,並處死了陳新甲。

    崇禎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兵臨城下之時,明王朝即將面臨滅頂之災,崇禎皇帝三次提出南遷事宜,被內閣陳演、光時亨領一幫文武言辭阻絕,崇禎礙於顏面,解釋道並非本意南遷。隨後崇禎召來內閣首府魏藻德說明利害,魏藻德連連允諾崇禎將提出南遷計劃,次日上朝,崇禎問魏藻德有何對策,萬萬沒想到魏藻德閉口不言,崇禎再問說道:你只要開口,我立刻下旨照辦。魏藻德跪在地上,自知逃亡南京後,崇禎必定會讓他為南遷背鍋而獲罪,因此一聲不吭。崇禎氣瘋了,急瘋了,一腳踢翻了龍椅。

    兩天後,北京被李自成大軍包圍,文武大臣望風而降,內閣成員作鳥獸散,崇禎氣急敗壞拔劍殺妃砍女,隨後攜十餘名貼身太監,欲奪東華門而出,被亂箭所阻,再欲奪齊化門而出,卻不想成國公朱純臣已降,閉門不開,又轉向安定門,此地守軍已散大門深鎖,太監以利斧亦無法劈開。次日大火四起,崇禎重返皇宮鳴鐘召集百官,卻無一人前來,崇禎帝說道:

    “諸臣誤朕也,國君死社稷,······朕非亡國之君,臣皆亡國之臣 ”

    最後在景山歪脖樹上自縊身亡,死時光著左腳,右腳穿著一隻紅鞋。時年33歲。身邊僅有提督太監王承恩陪同。

    可悲可嘆可惜,崇禎的死,死於君坑臣,臣坑君,崇禎並非寧願上吊也不願逃跑,而是逃不了了才上吊,不過崇禎還是比較有骨氣,寧死不降闖賊,說他是“君王死社稷”是沒有問題的。

  • 6 # 品讀中華史

    崇禎是一個悲劇人物,他即位後一直處於內憂外患的狀況。崇禎是一個勤政的皇帝,據史書記載,他二十多歲頭髮已白,眼長魚尾紋,可以說是宵衣旰食,夕惕朝乾。史志稱其“雞鳴而起,夜分不寐,往往焦勞成疾,宮中從無宴樂之事”。崇禎即位之初在文官集團的幫助下誅滅魏忠賢閹黨,但文官集團的權利卻膨脹起來。崇禎與臣子的關係最為尷尬詭異的時期--相互仇視,相互依存、相互利用。崇禎在位的十七年,除了鎮壓農民軍以及抵抗後金外,將更多的心力用於削弱文官集團的勢力,並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儘管崇禎志向遠大、勵精圖治、宵衣旰食、事必親躬,但他既無治國之謀,又無任人之術,崇禎還頻繁地調整官吏,17年間他竟然換了17個刑部尚書和50個內閣大學士。造成國家人才匱乏,有心報國的志士既不肯也不敢請纓效命。在李自成逼近北京的時候,很多人都勸崇禎遷都南京,南京在明朝是陪都,明太祖時的都城,相當於第二首都的,也有各種儲備,但是崇禎皇帝總是猶豫不決。一些迂腐的朝臣對提出遷都的人很是鄙視,認為這是逃跑行為、膽怯行為等等,一大堆讓人沒辦法反駁的官話。而李自成打進北京之後,最先投降的盡是這幫反對遷都的大臣。其實崇禎如果南遷了,不但能夠得到喘息的機會,還能避免兩線作戰,總之絕好的機會他一次次放棄了。而且每次京城危及,崇禎都會從各地召集“勤王之師”,可是最後一次的所謂“勤王之師”不是來不及了就是空頭支票。

    最後,李自成打進北京的時候京城守軍是不戰而降的,因此軍隊推進速度相當快,崇禎已經沒有逃跑的時間了,要麼被俘,要麼自殺,他選的是比較有尊嚴的死法——“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

    朕自登基十七年,逆賊直逼京師,雖朕薄德匪躬,上幹天怒,致逆賊直逼京師,然皆諸臣誤朕也。朕死,無面目見祖宗於地下,自去冠冕,以發覆面。任賊分裂朕屍,勿傷百姓一人。”

  • 7 # 小丁同學起床了

    “天子守國門”說的是明成祖朱棣,朱棣在南京稱帝后,因北方時常受到威脅,所以在1421年遷都北平,並改北平為京師。京師靠近戰略重地山海關,又是天子居住的地方,所以人們對此稱為“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指的是崇禎帝在李自成攻破京師時吊死在煤山。

    其實崇禎並不是不想逃跑,只是當時猶豫了,後來再想跑的時候已經晚了,最後時刻只有兩個選擇,要麼被俘虜,要麼自殺,崇禎選擇了後者。之所以會猶豫主要是因為以下幾個原因:

    一、朝臣的鼓惑,一些思想死板的朝臣認為遷回南京是一種逃跑、膽怯行為,作為九五至尊應當英勇無畏,誓死守護祖宗基業,不能為後世留下笑柄,崇禎帝面對如此言語無法反駁,只能默默的聽著,守護住所謂的尊嚴。可笑的是當李自成攻破城池之後這些豪言壯語的朝臣最先投降,真的是人言可畏啊。

    二、對敵軍的錯誤估判,在崇禎在位期間,京師多次被圍,每次都能轉危為安,崇禎不知道的是前幾次只是試探性的攻擊,這次是玩真的。

    三、認為吳三桂和左良玉會來勤王,吳三桂在寧遠手握三萬鐵騎,左良玉在武昌有十幾萬人馬,再加上一些地方守軍,大概有四十多萬人馬,如果這些人都來勤王,崇禎危險真的不大,但是他們都沒有去解救被圍的崇禎皇帝。最有能力勤王的吳三桂慢吞吞的趕路,三月上旬啟程,十六日入山海關,二十日至豐潤時李自成已攻破城池。主要原因是崇禎已經失去了對各路兵馬的節制,帶兵的將領都不聽從將令,能拖就拖,能不去就不去。

    如果崇禎帝真的南遷的了,不但能得到喘息的機會,還能避免兩線作戰,最後還有機會捲土重來,可惜大好的機會放棄了。

     

  • 8 # 史曼羅

    明朝最後一個皇帝崇禎皇帝的命運讓人感到唏噓。

    但是,歷史就是這麼一個不能假設的東西。

    明朝的沒落是積蓄已久的各種矛盾的爆發。

    雖然朱由檢絕對是一個“稱職”的皇帝,若是趕在盛世,絕對會有一番作為。

    但是,造化弄人,北方自從努爾哈赤建立後金算起,萬曆、泰昌、天啟、崇禎幾代,後金軍與明朝一直糾纏不止,戰事不減。

    而內部農民起義頻發,讓明王朝腹背受敵,應接不暇。

    但是,明王朝自朱棣永樂十九年遷都北方以後,南方的京城依然作為留都的地位儲存。

    那麼,為什麼朱由檢不遷都南方呢?

    1、老臣反對

    就遷都的問題,朱由檢於崇禎十七年新年伊始,就迫於嚴峻的局勢徵求過大臣的意見。

    當時,以左中允李明睿為代表的主遷派認為:李自成和後金軍攻勢越來越猛烈,京城失手是早晚的事,還不如南遷避鋒芒,等他們兩股力量抗衡之後,再坐收漁翁之利。而朱由檢對這個意見也是很贊同的。

    但是,這個建議被當時的老臣堅決反對,誓要與京城共存亡。難道,這些大臣真的是這麼“忠勇”嗎?

    並不是,看看李自成攻下京城之後的處境,一個孤零零自縊就可以看出了。

    這些老臣,其實是為自己的利益罷了。自己好不容易在京城得到這麼多地位、財富,若是遷去南方,自己的人丁、財富都沒有了,至於說龍椅誰來坐,給誰磕頭,只不過是換了個人罷了。

    2、錯失良機

    其實,雖然後金和李自成的攻勢比較猛,但是作為一個大國的統治者,明王朝也不是不能一戰的,吳麟徵提議,為應對西北、東北兩線作戰的不利局面,應主動放棄山海關外的寧遠、前屯二城,由吳三桂率軍駐守北京近郊,拱衛京師。(真是做夢也想不到吳三桂居然會投降。)

    而另一件事,也是比較轟動的一件事,就是當時有個富翁李建泰。他提議,由他率領軍隊阻擊李自成,因為自己的老家就是山西,而且李自成想從西安攻打京城,就需要路過山西。當然這兩個原因並不能直接打動朱由檢,最後一個建議讓朱由檢怦然心動。那就是,李建泰跟朱由檢說,自己出錢供給這萬人軍隊的用度,因為自己有錢啊。朱由檢感動的哇哇地,趕緊拍案決定:就如愛卿所言。(生怕李建泰再反悔了)事件的結果是,李建泰這隻軍隊,一天就走了三十里路,就再也沒有前進了,原因是李建泰老家被李建成端了,他沒錢了,上哪供給這萬人軍隊的用度,於是就裝病,最後清軍佔領京城後,他也是首批投降的人。

    二月初八,李自成的大順軍攻陷太原,晉王朱求桂投降;十二日,忻州失守;十六日代州失守;二十三日真定失守;二十四日山西全境失守;二十五日彰德失守,趙王朱常諛被俘......京城還能挺多長時間呢?!

    這時,李明睿再次提出“南遷”。為了穩妥起見,這一次李明睿先私下與左都御史李邦華商議。因為李邦華是曾經舉薦過李明睿的恩師,同時一直以來是贊成南遷的,這個提議如得到了李邦華的首肯,再一同去說服皇上和眾大臣自然容易些。

    可是,這個李邦華居然連商量都不和李明睿商量一下,就提出“聖上留守,太子南遷。”

    這回倒好,崇禎好不容易盼到了南遷的建議四,誰知道是:“老子在這裡等死,兒子到南京去登基!”這時兵科給事中光時亨也及時跳出來,彈劾李明睿、李邦華是在“妖言惑眾”。其實,也代表了朱由檢的氣憤。

    面對存亡危機,一幫朝臣亂了套,有的嚷著與帝都共存亡,有的說讓太子南遷,做兩手準備。但這就是沒有一個說讓崇禎南下避禍的。

    崇禎帝徹底失望了,原本他已秘密安排好經天津從水路至南京,車船均以備妥,就等有人奏本,請他南下,他好順水推舟走人,沒料到,他的臣子們拋棄了他......

    三月初一,大順軍攻陷守武關,京城北面的昌平發生了叛亂,京城緊急戒嚴。

    崇禎帝一面急命吳三桂棄守寧遠回京師救援,一面命駐守北直隸的劉澤清進京勤王。但一切都太晚了,吳三桂學李建泰一路磨磨蹭蹭,張望時局變化。劉澤清做得更絕,他根本沒把崇禎的命令當回事,竟一路向南搶掠去了。

    三月初五,河間失守;初七,大同失守;初八,宣府失守;十二日,昌平失守;十三日,居庸關陷落......明軍在京城外圍已毫無招架之力了。

    三月十七日的朝會上,朱由檢提筆寫下

    “諸臣誤朕至此!”

    “朕非亡國之君,諸臣盡亡國之臣爾!”

    “文武官個個可殺,百姓不可殺。”

    緊接著,李自成的大順軍兵臨城下,這時,一切都太晚了,崇禎皇帝朱由檢,就這樣孤零零地在煤山頂上自縊結束了生命。

  • 9 # 萬歲1148858845

    其實崇禎帝不走,沒有南遷,不是出於什麼所謂的秉性剛毅(這是李自成,滿清一致對崇禎的評價)而是因為李自成進京不是要馬上推翻明朝而只是要求封王爵(這是從秦朝,漢朝以來改朝換代的標準程式,朱元璋稱帝前的吳王也是自稱是趙宋後裔的韓林兒封的)過度一下,等幾年後再讓崇禎禪讓帝位!換句話,局勢看似兇險不可收拾但是還有緩衝與交易的空間,時間,事實上李自成圍城之後派太監杜秩進城覲見崇禎也是談這個交易(封秦王,割據西北,給軍餉,作為交換大順為崇禎遏制其他各路義軍,保證明朝中央名義上的統一)最後交易由於某些未知原因而破裂(估計是金錢方面沒有談攏而且崇禎也擔心如同韓林兒那樣被整死

  • 10 # 3975910風景這邊獨好

    歷史上任何一個朝代都有一個產生、發展、強盛、衰微、滅亡的過程。明朝後期,政治腐敗,土地兼併日趨嚴重,更多的農民失去了土地不得不遭受封建地主階級的剝削和壓迫,農民起義風起雲湧,此起彼伏,接連不斷,沉重地打擊和削弱了明王朝的統治。崇禎末年,大明朝更是危機四伏,快要走到了山窮水盡的地步,時時處在風雨飄搖之中,各種社會矛盾已經非常尖銳,其中最主要的階級矛盾和階級鬥爭不斷加劇。“地主階級對於農民殘酷的經濟剝削和政治壓迫,迫使農民多次舉行起義以反抗地主階級的統治,在中國的封建社會,尤其是這樣。(毛澤東)”1644年(崇禎17年),李自成領導的農民軍正以排山倒海、摧枯拉朽之勢逼進大明朝的心臟北京,中國北方的反明局面已經不可控制,反明力量勢不可擋,北方的明軍多被農民軍擊潰,而明王朝統治比較薄弱的南方的明軍將領眼看著大明朝氣數已盡、大勢已去,考慮到自己的利益也遲遲不肯發兵“勤王”救主,內外交困的大明王朝之主子崇禎帝(朱由檢)自感無力迴天,又愧對先人和他們打下的基業,想起歷史上西晉最後的兩個皇帝,想起後蜀國主孟昶和南唐後主李煜(當然歷史上還有好多),他們無一不是受盡凌辱而死。養尊處優的他又能逃哪裡去?與其被逮而受辱,為天下人所笑,為列祖列宗所恥,不如橫下心來自己結果了自己為好,這樣還能落個盡忠守節的好名聲。

  • 11 # 畫素說

    崇禎作為大明王朝最後一位常規之上的皇帝,但作為“亡國之君”的崇禎皇帝卻又與別的亡國之君有所不同,大部分人都覺得明朝之亡,錯不在崇禎而在眾臣,所謂“君非亡國之君,臣皆亡國之臣”。

    因為大家都覺得,萬曆、天啟給崇禎留下的是一個千瘡百孔的江山,崇禎則是有心殺賊、而無力迴天,已是無法挽救大明朝大廈於既倒。這個說法也有一定的道理,但其實明之亡,崇禎還是要負一定的責任的。

    明之亡,在於內憂、外患之中,內有農民起義軍,外有女真八旗軍,再加上小冰河氣候帶來的連年天災成了壓倒大明王朝的最後一根稻草。但明朝真的大廈將傾,無法挽救了麼?實則不然,“天子守國門、君主死社稷”是覆滅的根本!

    崇禎作為大明朝的皇帝,就應該為朱明江山社稷負責,豈能因一腔熱血而白白葬送這大好河山!如果不是被“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所限制,我想大明還是大有可為的!

    直到李自成兵臨北京城下的那一刻,一直都是在北方土地上作戰的,其實李自成的全部力量也僅僅只限於北方。而當時的南方,可以說崇禎還是有足夠多、足夠強的兵力。足以和李自成劃江而治再圖收復祖宗江山。

    其次拋棄北方,對當時的大明王朝來說其實也是甩掉一個包袱,當時的西北和河南流寇數之不盡、邊關地區女真騷擾不斷,最重要的是北方天災不斷,活活拖住了南方經濟。

    如果崇禎真的能選擇遷都,然後鞏固長江淮河一帶,在圖復興大明也未不可成。首先我們可以肯定的是,李自成在北女真、南大明的夾縫之中是堅持不了多久的,加上崇禎皇帝還在,吳三桂也不會投降滿清,那麼女真人也入不了關,完全可以逐步消滅。

    還有就是崇禎還在,也就避免上演南明政權的內鬥,整個大明朝上下一心,復興大明還是大有可為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快速提升學校排課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