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辯者封先生
-
2 # 萬丈桃花浪397
xxx之子
xxx新婚誌喜
xx年x月x日(農曆x月x日)
記帳人:xxx
-
3 # 喬克叔叔i
結婚禮簿封面寫法(現代式)
×××
榮婚誌喜(紀念)
×××
承蒙親友厚儀
嘉 賓 禮 簿
公元200--年歲次--年--月--日立吉
父親:×××
置
母親:×××
現在一般都是印刷好的,只要找個字寫的好的把新郎新娘的名字酒店地點時間等資訊寫進去就可以了。
-
4 # 紅塵文化CEO
婚姻大事,人生至喜。親朋好友,都會隨禮。多少不限,重在情義。嘉賓禮簿,專門惠記。入鄉隨俗,各有情趣。先寫內頁,標明次序。從上到下,姓名禮儀。禮儀數目,先要大寫,還要小記。既是規矩。又便回禮。序逢卅三,不要載記,還有卅六,也要注意。人海茫茫,各有諱忌。各地風俗,略有差異。一本寫完,進行總計。何人經辦?均要明記。還有時間,也莫忘記。寫好內頁,再寫封面。某某之子,新婚大禮。四海賓朋,共隨賀禮。想我中華,泱泱大國,禮尚往來,傳承千古,不可廢棄。
-
5 # 閒品往來
婚禮請柬封面就寫名字不用寫送呈,名字寫中間。
請柬內容寫送呈名字根據送呈的位置寫。(有的送呈是豎著寫,有的送呈橫著寫)
-
6 # 一棵小草40947865
結婚禮簿封面的書寫,
1.對於現在來說,一般都是用厚的紅色的紙張印刷好的,因此,新人的姓名是寫在扉頁上面的,.所以,婚禮簿上的封面,通常是寫新人姓名、新人父母姓名及結婚日期等。如:
xxx(新人名字)
榮婚誌喜(紀念)
xxx
親
承:友厚儀
族
嘉賓禮簿
公元xⅹxx年歲次xxxx年x月x日
立吉
父親XⅩⅩ
置
母親XⅩⅩ
2.對於過去的寫法與今天有點不同,其封面:一般是用紅紙或紅布豎排書寫,文字從右向左,封面分三行書,首行空兩格豎寫xxxx年x月x日,第二行書寫結婚人姓名,第三行寫禮簿兩字;
其封底,書寫新人父母的姓名及日期(農曆),空一行寫為犬子xx迎親制,另起一行寫至親好友,恕不稱呼,這就可以。
-
7 # qzuser262895789
公
元
╳
╳
年
Ⅹ
月
╳
日
∧
農
歷
╳
月
㐅
日
v
為
X
子
完
婚
喜
宴
之
各
親朋
戚友
厚
儀
登
記
-
8 # 木託塗錯
下一步會不會再恢復繁體字?不是說簡體字不能表達中國字是像形文字的意思?要真是那樣,中國一下子會多出多少億文盲。我算一個!
-
9 # 楊柳醉LHC
✘✘、✘✘結婚紀念
✘✘新郎新娘或男女雙方姓名
金婚、銀婚、……紀念
-
10 # 寶玉160419659
十里地不同風俗,我們這裡男家在結婚時叫立帳,封面書寫樣式基本上是帳本的封面中間是姓氏x宅喜儀帳右側寫年月日。女家女兒結婚書寫是,x宅長女或長孫女出閣禮儀簿,右側年月日,帳和簿的區別是帳以後要還帳,簿可以不還。這裡面還有許多講究,三言兩語說不太清楚,請諒解。
-
11 # 渭水一叟1
封面可用八個字。既禮尚來往,值得珍藏。第一頁,黃道吉日,良辰美景,花好月圓。公元xx年X月x日農曆xX年x月x日。×府為x子完婚禮單。第二頁,不嫌禮少,能到最好,情深義重。感謝,感謝。第三頁,書寫序號,地址,名號,金額大小寫,本頁合計,總計。內部已收禮金應註明內收。
-
12 # 青花韻律185098660
結婚禮薄現在差不多都是現成的印製品,不過還是保留了歷史的豎格方式,便於日後查對紊而不亂。其實現在記賬的方式比較簡單,開頭寫上某年某月某日立,誰先交禮金,先記上他的名字和錢數,就這樣以此類推,有多少親朋好友,誰交錢記誰。然後,每一頁在橫槓的下面分別累計一下總錢數,待婚禮結束後,每頁的總錢數加在一起就得出了囍的全部收入。謝謝邀請。
-
13 # 使用者15217531792
第一行寫某某和某某合巹禮薄
第二行寫年月日
第三行寫新郎立敬
第一頁留給新郎舅家
第二頁留給新郎父親舅家
其餘賓客隨後,過去生活困難,許多地方賓客賀喜帶餅,應註明喜餅,現在大多數隨份子,寫明喜洋多少。
-
14 # 井岡山老夫子
首先不是禮薄,而是禮簿。其次施行禮儀要自謙,不應寫榮婚,那是別人對你的敬稱。再者禮簿封面必須有以下幾個要素:1,事由,如結婚俗稱完娶;嫁女稱于歸。是父母或長輩主辦,應標明長子或次子或小兒,如某女出閣。自己主辦則稱我倆結婚。2,正文:一般頂格寫"承(蒙)族戚友(三字平排)厚儀(賜)"。另起一行正中寫"禮單(簿)。3,落款,寫上主家姓名,應同時寫上夫妻姓名。4,日期:年月日,舊時一般只寫具體的年,月用雅(別)稱,孟仲季,春夏秋冬。日子只寫吉日兩字。最底寫一立字。這一行要求頂天立地,其可用吉日之前和之後的空格來調節,即公元頂格,立字沉底。
-
15 # 潤德齋
我地過去都是用紅紙訂帳,稱訂紅帳,首先把紅紙裁成寬為25至30釐米,長,50或60釐米,這樣把紅色的面朝外對摺,是一頁,重複操作,根據家裡的親戚朋友數量訂製就可,摺好後排列整齊然後把開口的那面用針錐扎眼,兩個為一組,一般三組即可,用裁下的紙條摺疊兩端擰成繩狀,然後穿過扎的眼,在背後擰緊即可,在第一頁表皮上,右上角,豎寫 吉禮帳,男子姓名即可,在賬本中央頂天豎寫日期,公元二零一八年歲次戊戌九月十六日吉時立,這日期其實就是結婚日期,然後就直接寫賀喜人的籍貫,姓名,多少錢,如圖
-
16 # 王義森3
我是蘇北地區人,在我們哪裡結婚用禮簿,老人去世用吊簿。
結婚上禮薄封面一定要年月日結婚日子要記上,上禮金首先要寫清莊名(也就是地址),下面記錄好交多少錢就行啦。
-
17 # 墨香歐陽
算起來,我替人登結婚禮簿的時間也有二十好幾年了,絕大部分是農村辦喜事時幫忙。過去農村比較落後,也不富裕,對這些東西也不怎麼講究。現在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絕大多數的農民都致富了,對中國的傳統文化慢慢開始重視了,要求也高了,於是我這個禮簿的執筆者也相應的作了一些調整,對禮簿封面的書寫重視起來了。禮簿的最基本的作用一是為人情往來的多少或標準備個份,留個底,方便日後查閱,所以封面時間一定不能缺;其次是它的紀念意義,文字上一定要喜慶吉祥。現在是人工智慧時代,農村青年也大都是走南闖北,見識廣,觀念新,不喜歡過於繁瑣落伍的東西,所以寫封面的時候還要緊跟時代,把新人的感受考慮進去,做到男女平等,簡單明瞭,清楚準確,。基於以上考慮,對於結婚禮簿的封面,我一般這樣書寫:新郎新娘全名(並排)新婚喜筵賀儀(或橫或豎都可以),再往後退一行在中間寫上時間以及酒店名稱或辦酒席的地址。自認為這樣簡單明瞭,既有傳承,又不古板俗套。談不上經驗,只是實踐中的具體操作,請各位看官指正。
-
18 # 老邱說往事
結婚禮薄不存這回事,農村有句俗語,人到禮節到。人家結婚是人生的好事,你人去了,說明你重人情,講義氣,去祝賀他們。他們高興都來不及,不會嫌你人錢多少,這是大多數人的為人。
只於這個禮單封面怎麼寫,按農村一般規主,寫賀儀,或祝賀。裡面將自己做人義的人錢,也就是問答上所說的份子錢多少寫上。
另外,過去,在農村有人結婚,都習慣於在席面上,家務長講了禮節話後,有的夫妻要雙雙對對,很有禮節到席面上來敬禮,表示感謝!
在這個時候,你如果年齡比結婚夫妻年齡大,在這時,你要準備一個拜錢紅包,上面可以寫:
天長地久,天作之合,同皆到老。
雲雨相連,魚水相情,好和夫妻。
夫妻恩愛,白頭到老,等等。
現在,新時代,改革開放,有些繁鎖的習慣不適合於年青人,大家口袋裡一百元錢的鈔票多得是,隨別拿一張就可以了,不必那麼麻煩。
回覆列表
某某某
榮婚誌喜(紀念)
某某某
親
承: 友 厚儀
族
嘉 賓 禮 簿
公元200--年歲次--年--月--日立吉
父親:某某某
置
母親:某某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