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WW月陽

    聽說沃爾沃前幾年就推出了帶自動駕駛裝置的卡車了,其實技術上還不能實現真正意義上的自動駕駛。駕駛員干預其實還是非常必要的,因為大貨車載貨後,在轉彎,直行,減速,剎車狀態下重心不同,容易造成側翻,有經驗的駕駛員可以有效控制,但僅依靠自動駕駛系統可能就鞭長莫及了。個人認為,卡車駕駛要真正應用自動駕駛還需要很長時間,可能輔助駕駛系統(比如ADAS)的應用更實際一點,同時ADAS也是咱們邁向自動駕駛的第一步。

    成本問題或許才是很多大貨車發生交通意外的重要原因之一,聽說很多卡車車隊為了保證運營利潤而超載,卡車司機連軸轉,熬夜開車,疲勞駕駛,即使在高速公路較為簡單的路況下,還是極易發生追尾或偏離路線。自動剎車自動駕駛的應用遠水接不了近渴。卡車緊急剎車其實對駕駛員個人的安全構成更大威脅。如果能依靠價效比更高的安全預警系統來及時提醒駕駛員提前剎車、避障,可能更容易為大家接受。

  • 2 # 貨運濤哥

    目前自動剎車系統和自動駕駛系統在國內行駛的大貨運車輛上,水泥車輛上的應用還不普遍,主要原因可能包括:

    ①、大貨車,水泥車的自動駕駛技術和剎車系統未完全成熟:據 世界權威科技界報到,大貨車自動駕駛技術和自動剎車技術可分三階段實現:第一階段是到2018年底,可實現大貨車自動編隊駕駛技術(目前已逐步實現);第二階段是到2025年,運用半自動駕駛輔助系統,逐步提高自動駕駛技術在整個行駛時間中的比例; 第三階段是到2040年,可以實現完全自動駕駛,即可以脫離司機進行運輸。所以說技術的應用普及還需假以時日。

    ②、大貨車,水泥車成本太高:市面上一臺普通大貨車的價格大約在30-50萬左右,如果再配備價格不菲的自動駕駛和自動剎車系統後,卡車的運營成本必然進一步提升。

  • 3 # 簡單就好蔡

    自動駕駛,只能是在理想化的條件下才可以,它包括自動剎車。要實現車輛自動駕駛,必須達到很苛刻的使用條件,各種感測器、感應器、攝像頭必須工作正常,不能有遮擋、有震動、有位移,各種連線線不能有磨損、褡連、斷接,各種接頭不能有鬆動、潮溼、鏽蝕,太陽太強烈會高溫影響電子元件狀態,雨天受潮會影響電子元件感測速度、影響絕緣效能,泥濘道路會有泥水激濺包裹住電子元件,使元件失去功能,就算所有的機件都能正常工作,還要在車輛上安裝指揮方向盤的電機、指揮換檔的電機、指揮油門的電機、指揮剎車的電機,等等有活動、移動的機件都要有電機接受指揮進行操作,最後結果就是:載重十噸的車子裝上五十公斤的貨物就超載了!悲哀!!現階段就只能在倉庫里拉貨耍威風了!

    個人的看法,不代表他人!

  • 4 # 燦燦晗晗

    現在剛剛有這一傾向,有的車配備了自動剎車。自動駕駛估計還得一段時間!以前還是技術沒這麼高唄!在一個就是成本增大!

  • 5 # bigleg527

    謝邀請,在卡車行業也摸爬滾打過一段時間,自動駕駛聽過見過,但是自動剎車真是孤陋寡聞沒聽過。說實話,自動駕駛還沒有智慧到人的水平,況且即使是人也經常出現各種各樣的交通事故。再加上這些車執行的區域路況複雜,更不是目前自動駕駛可以輕鬆掌控的。

  • 6 # 中文車評論

    1.自動駕駛汽車中國在幾年前已經開始研發,5年內乘用車可以在專用路段行駛。

    2.大貨車,攪拌車因為運輸工況複雜,行駛路段也不確定,所以短期內不能實現自動駕駛,在上海洋山港及天津已經實現AGV自動駕駛汽車,全程無人輔助。

    3.2019年12月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主席萬鋼明確智慧網聯、自動駕駛推動了執行方式的變革,而智慧製造推動著產業生產和流程的變革,而智慧城市的建設正在促進汽車和能源的利用,對於汽車產業說起來,它在能源動力、在研發製造、營銷模式三個方面,這個變革疊起而來,這是汽車發展的百年過程當中沒有遇到過的,所以是百年未遇的大變革。在這個大變革當中,作為一個規劃,首先要研究在新態勢下的新能源汽車研發產業佈局,“三縱三橫”是我們國家堅持了20年的產業佈局,在新的發展過程當中,它的關鍵技術有很大的提升。首先,智慧化的控制系統包括了智慧網聯、自動駕駛和智慧製造這個方面,汽車產業還是一個重要的製造業。

    4.2月下旬工信部已經明確2020年底中國5G網路將全覆蓋,這也將有助於L5自動駕駛進入到快車道上,使無人駕駛汽車早日邁向高質量發展階段!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這麼多人報考的教師招聘有什麼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