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被困白鷺洲

    仇士良是個太監,大家不要小看太監這個身份,那個年代,宦官可以說是一手遮天。我給大夥捋一捋,永貞元年,宦官俱文珍等逼迫唐順宗禪位於太子。太子李純即位,是為唐憲宗。元和十五年,唐憲宗被宦官所殺,王守澄等宦官擁立李恆繼位,是為唐穆宗。後來唐穆宗病死,唐敬宗繼位,又被宦官劉克明殺死在更衣室裡,劉克朋想擁立絳王李悟為帝,另一個宦官王守澄又殺了劉克朋擁立李昂出來當皇帝,是為唐文宗。

    這個唐文宗就是被仇士良控制的皇帝,唐文宗當上了皇帝,也認識到了宦官為禍甚重,於是設計毒殺了王守澄,仇士良就是在這個時候趁勢而起的,並掌握了禁軍。唐文宗毒殺王守澄後,對外沒宣佈其罪證,而是厚葬。其原因是想趁宦官們為其送葬的時候一網打盡,結果事情敗露,被仇士良發現,於是一不做二不休劫持了皇帝,挾天子以誅群臣,瞞過了天下的耳目。史稱“甘露之變”。

    仇士良控制了皇帝,一手遮天,朝中大權完全掌握在了宦官集團手中。仇士良甚至不允許唐文宗過問政事,只能吃喝玩樂,最後鬱悶而死,臨死想立太子李成美,仇士良知道後卻偽造詔書廢太子為陳王,立潁王李炎為唐武宗。皇帝做到這份上,也是悲哀

    最後奉勸大家一句,沒事別惹太監!

  • 2 # 文史磚家

    宦官干政之禍,以東漢、唐、明三朝為甚,而為患最深、流毒最廣者非唐朝莫屬。從唐肅宗開始,宦官掌管禁軍(即神策軍),並由此操控皇帝廢立、生死,儼然成為帝國的“太上皇”,軍國重事若無宦官首領的首肯,根本無法實施。中晚唐的皇帝大多淪為閹豎的傀儡,因不順其意而遇害者,竟然有四位之多,由此可見宦官氣焰囂張之極。

    中晚唐時期,專制朝政、飛揚跋扈的大宦官為數不少,其中得寵時間最久、最兇殘狠毒者,非仇士良莫屬。仇士良歷事憲宗、穆宗、敬宗、文宗、武宗五朝,干涉朝政20餘年,先後殺害二王、一妃、四宰相,委實兇悍無比。仇士良一生作惡多端,最後卻能得以善終,究其原因,是他參透了能長期得寵的“秘訣”,這“秘訣”到底是什麼呢?

    仇士良入宮時間不明,順宗在位時侍奉太子李純(即唐憲宗),屬於後者的心腹宦官。憲宗登基後,對心腹加官進爵,仇士良被任命為內給事,不久又外放為平盧、鳳翔監軍,由此步步高昇。

    從唐憲宗元和年間(806-820年)到唐文宗大和年間(827-835年),仇士良數次出任內外五坊使。每當秋季來臨之際,仇士良便藉助放鷹走狗的機會,在民間四處勒索、胡作非為,搞得地方上烏煙瘴氣(“元和、大和間,數任內外五坊使,秋按鷹內畿,所至邀吏供餉,暴甚寇盜。”見《新唐書·卷二百零七·宦者上》)。

    在憲宗、穆宗、敬宗三朝,仇士良雖然寵遇不衰,但卻並非宦官集團的頭號人物,屬於他的時代,要等到文宗朝(826-840年)才正式到來。

    文宗雖然依靠大宦官王守澄、梁守謙上臺,但內心深處卻一直想剷除宦官集團,奪回軍政大權,為此提拔李訓等人為心腹,並制定剷除宦官集團的計劃。太和五年(835年),文宗設計將王守澄免職、賜死,而將仇士良提拔為左神策中尉。至此,手握禁軍的仇士良成為宦官集團的新首領。

    然而文宗並不想製造另一個“王守澄”,他之所以提拔仇士良掌管禁軍,不過是權宜之計,待局勢穩定後,馬上便會向其“開刀”。就在王守澄被殺的同年,李訓等人以左金吾衛中庭後面的石榴樹上夜降甘露為由,請求文宗派仇士良等宦官探查是否真實,但暗中早已埋伏下大批士兵,等到仇士良等人一到,便大開殺戒。

    然而仇士良等人抵達左金吾衛中庭後不久,便發覺伏兵,於是急忙返回,並挾持了文宗。隨後,仇士良指揮神策軍大肆屠殺參與其事的“賊黨”,凡與己不合者必屠戮之,一日之間將政敵殺得人頭滾滾、血流成河,這便是歷史上著名的“甘露之變”。

    在這場大變故中,四位宰相李訓、王涯、賈餗、舒元輿同時遇難,其他遇難的公卿及被株連之人,數目竟多達一千餘人,使得朝堂為之一空(“士良因縱兵捕,無輕重悉斃兩軍,公卿半空。”見《新唐書·卷二百零七·宦者上》)。

    “甘露之變”後,仇士良徹底掌控軍國大政,文宗則淪落為傀儡皇帝,最終竟鬱鬱而終。文宗駕崩後,宰相李珏、楊嗣復準備擁立太子李成美即位,但仇士良自認為與李成美關係不睦,竟然頒發偽詔,擁立文宗之弟、潁王李瀍為帝,是為唐武宗(即位後改名李炎),時在公元840年。

    武宗登基後,仇士良升任驃騎大將軍,封楚國公,更加飛揚跋扈,凡武宗信用之人,無論公卿還是內侍,都要進行迫害剷除。不僅如此,仇士良還誣陷楊賢妃(文宗寵妃)、安王李溶(武宗之弟)、故太子李成美,慫恿武宗將三人賜死,實在是囂張至極。

    武宗雖然靠仇士良上位,但內心深處同文宗一樣,對宦官干政深惡痛絕,待皇位穩固後,便開始著手削弱仇士良權勢的工作。會昌二年(842年),仇士良被降職為內侍監、知省事,失去對禁軍的指揮權。次年(843年),心灰意冷的仇士良告老還鄉,同年病故,僥倖得以善終。

    仇士良在離開長安前,曾向自己的黨羽們傳授如何駕馭皇帝、邀寵固位的兩條“秘訣”:“不能讓皇帝閒著,應該時時以奢靡享樂之事來誘惑他,使皇帝閉目塞聽,沉溺於宴樂中,沒工夫處理政務,然後我輩才能得志;千萬不要讓皇帝接近學者,否則皇帝一旦知曉前朝的興亡,內心便會有憂懼,接著就要疏斥我輩了。”此言一出如醍醐灌頂,讓仇士良的黨羽們佩服的五體投地。

    士良之老,中人舉送還第,謝曰:“諸君善事天子,能聽老夫語乎?”眾唯唯。士良曰:“天子不可令閒暇,暇必觀書,見儒臣,則又納諫,智深慮遠,減玩好,省遊幸,吾屬恩且薄而權輕矣。為諸君計,莫若殖財貨,盛鷹馬,日以球獵聲色蠱其心,極侈靡,使悅不知息,則必斥經術,闍外事,萬機在我,恩澤權力慾焉往哉?”眾再拜。引文同上。

  • 3 # 史海釣客

    說到這個,我們必須,來了解一下唐朝宦官專權是怎麼形成的?唐朝初年,為了防止宦官專權,有一個

    宦官不得登三品,也就是說,宦官不得擔任三品及三品以上官職。宦官的真正專權要從安史之亂的時期開始。經過安史之亂,近八年的摧殘之後,唐朝中央政府的權威已經,大幅下降。從唐肅宗時期的李輔國開始。宦官的權勢越來越大。第復活本人被封為元帥府行軍司馬,後來又兼任了兵部尚書。是他開始宦官開始掌握軍權,參與肌肉桐嶺進軍任免官員權傾朝野。到後來即使連當朝天子的廢立也由他們說了算。唐憲宗和唐敬宗被宦官害死。張超共有八個皇帝,是由宦官扶上寶座的。作為回報,讓他們坐上龍椅的那個宦官,很快便能權傾朝野。求是量的發跡,要從公元835年的甘露之變開始。由於唐文宗李昂不甘心被宦官控制。圖謀削弱宦官 ,那年心中的心腹李訓奏報夜降甘露,時任神策軍護軍中尉的仇士良。北唐文宗派去檢視此事的真假。實際上這是皇帝和宰相事先商量好的,除去他們這些宦官的計劃,不想被宦官們看出破綻,派遣神策軍關閉宮門,逢人便殺,死者千餘。宰相李遜鳳翔節度使鄭注等,皆被殺死。朝堂為之一空,宦官進一步加強了對朝廷的控制。首先,這個根子其實是從唐德宗時代就有了,唐德宗在公元784年,唐興元元年十月,將中央的精銳部隊神策軍分為左右兩部分。交由宦官執掌這也是後來為什麼,這些閹人能夠廢立天子的原因。因為從公元784年開始,他們就開始掌握軍權了。以後的甘露之變牛李黨爭等一系列晚唐的重大政治事件都有他們的參與。包括逼迫唐順宗禪位,害死唐憲宗李純等。背後都有宦官的勢力。綜上我們可以得出一點結論,宦官專權是唐朝內部政治腐敗的一個主要原因。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電磁彈射器與蒸汽彈射器有何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