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歷史小咔咔

    雖然經常對立,但是在對外戰爭中其實二者利益是一致的。

    而德國在二戰中的強大,主要是因為在軍事理論上已經超越,在科學技術上取得跨越時代的發展。

    在軍事理論,軍事裝備都超越周邊國家的情況下,又有強大的工業基礎。所以,德國軍隊的戰鬥力才能如此強大。

  • 2 # 臻輻輳

    首先簡要的回答一下,要說明的是國防軍和黨衛軍的對立並沒有那麼嚴重到影響本國軍力戰力的程度尤其是二戰的初期!根據一些收集到的資訊我們可以知道它們的對立其實只是源於國防軍對於黨衛軍的極度鄙夷、瞧不起,然而在二戰初期甚至是二戰前期的時間,黨衛軍並沒有什麼大的規模,畢竟它最大規模的時候也不過才45萬人,並且還要分成若干派系,有看守集中營的,有幹蓋世太保的所以主要承載的國軍裡的還是有數百萬軍隊的德國正規軍也就是德國國防軍!

    國防軍是真正屬於德國的戰爭機器,承載德國全部戰爭即戰力,納粹黨衛軍屬於阿道夫希特勒個人所擁有,是徹頭徹尾的戰爭罪犯的犯罪工具,要談德國的強弱其實不能把黨衛軍和國防軍的爭鬥混入其中,德國的軍力強大是納粹軍國主義的過度偏軍事武力的擴張所造成的,並不受題中二者的影響。

  • 3 # 開心art

    黨衛軍由希姆萊掌管;德國國防軍由德國國防部掌管。他們的最高統帥是希特勒。這就奠定了他們的戰略目標、利益是一致的。互相競爭的軍隊,能夠刺激起更強大的戰鬥力,黨衛軍和國防軍就像賽馬機制一樣,互相比賽,互相想勝過對方,因而在這種機制下,使得德國軍隊變得非常強大。

  • 4 # 大學軍事理論教師

    對立是有的,包括黨衛軍內部,國防軍內部也有對立。黨衛軍內部有政治立場模糊的科學家(馮.布勞恩)。 同時,國防軍裡面也有諸多堅定的納粹黨支持者,而且逢年過節都要念上一段話來宣佈效忠納粹黨元首。1934年,德國國防軍從總統興登堡元帥去世當天正式宣佈效忠於第三帝國總理阿道夫·希特勒,並擁戴其為三軍武裝部隊總司令,支援其間任總統職務;阿道夫·希特勒稱元首後,由於其主張對外擴張並一雪一次世界大戰前恥,得到國防軍支援與擁護。國防軍絕大多數軍官更是死心塌地地跟隨希特勒。

    德國國防軍正在舉行效忠儀式

    整體來說,兩者都是30-40年代德國的武裝力量。國防軍是德國的正規的合法的武裝力量,在1871年德國建國時候就存在,國防軍將領不都是納粹黨員,是正規的職業軍人,有較高的素養。將領很多是傳統容克貴族出身,比如,傳統的東普魯士(戰後已經被割讓給了波蘭等國)的貴族家庭就盛產國防軍軍官。名字裡面有馮(von)的都是貴族出身,比如馮.曼施坦因,馮.施陶芬貝格(刺殺希特勒的國防軍上校)。

    馮.施陶芬貝格

    黨衛軍整體地位要高於國防軍,但是往往受國防軍鄙視。黨衛軍是德國納粹用來控制德國社會各界的私人武裝和工具,類似納粹黨的私人打手團。裡面的成員魚龍混雜,比如他們的頭頭——希姆萊,出身比較低微,父母都是普通市民,自己當過養雞場負責人。很多黨衛軍高層出身都不高,所以加入黨衛軍成了許多底層青年快速致富,提升社會地位的捷徑。因此,國防軍裡面的馮xx們看這些黨衛軍難免有那種大城市精英看山區文盲的意思。

    但是,在二戰爆發後,武裝黨衛隊SS(又稱黨衛軍)幾乎參加了納粹領導的所有重要戰役。(普通黨衛隊是秘密警察即,蓋世太保,負責後方,比如對佔領區的掠奪和民族清洗等,而武裝黨衛隊主要是參加戰爭)武裝黨衛隊得戰鬥力不亞於,甚至勝於國防軍。比如,參加柏林戰役的武裝黨衛隊的外籍軍團(國防軍只吸納德國和奧地利公民,只有黨衛軍才招募外籍人士)戰鬥力強悍,這些外籍德軍雖然來自五湖四海,但都是納粹主義和日耳曼主義的信仰者,是希特勒的狂熱支持者,比如像著名的部隊維京裝甲師、第11裝甲擲彈兵師等王牌部隊都是由外籍志願者組成的,他們戰鬥頑強,作戰勇猛。在柏林戰役中,這些外籍軍團沒有退路,不管向誰投降都是死,加上所謂的堅定的信仰,所以寧可戰死也不投降。

    黨衛軍裡面不乏專業人才,比如德國“火箭之父”黨衛軍少校馮.布勞恩,相當的被納粹黨器重,戰後又被美國花大價錢請走,不但沒受到審判,還主持了土星五號等大工程,成了美國航天之父和阿波羅登月設計師。

    被國防軍軍官簇擁的德國“導彈之父”黨衛軍少校馮.布勞恩

    知識不但可以改變命運,關鍵時刻可以救命,與美國總統相談甚歡的“美國航天之父”馮.布勞恩

  • 5 # 悟空生活

    國防軍是德國正式軍事力量的稱呼,它並不是為納粹而生,之前是保衛國家的常規軍,儘管不是希特勒嫡系,但也一直是國家的強烈支持者,一戰中的德軍從來沒有服氣過,一大堆屈辱的條約逼得德國走軍國主義,很多軍官也深受納粹影響,堅信德國不會輸掉未來這場戰爭。到1942初已經有超過三分之一中下級軍官加入納粹。

    而黨衛軍就是為納粹為希特勒而生的,戰前快速繁殖,素質較國防軍低一些,兩者形成一定的競爭,但是都追隨這希特勒描繪的光明前景,沒出現大的摩擦,只是淵源和體系差別影響兩者的作風,但對外作戰的利益是一致的。一個是軍事素質高,另一個精神方面近乎瘋狂,兩者合在一起德軍能不強大嗎?

    後來希特勒自殺了,所繪畫美好憧憬幻滅了,西線國防軍基本都停火了,只有黨衛軍還在堅守柏林,還曾出現國防軍和美軍一起攻打黨衛軍的戰鬥。

  • 6 # 戰略論

    二戰中德國國防軍和黨衛軍所謂的對立基本是雙方高層的對立,黨衛隊的頭子希萊姆想透過擴充黨衛軍的規模以施加更大的影響,不可避免的就兵員和裝備方面同國防軍產生摩擦,但這些矛盾只存在於後方,在前線生與死的考量中,黨衛軍和國防軍並肩戰鬥,完全是忠實戰友的關係。

    從德軍“裝甲兵之父”古德里安曾親自指揮過最優秀的“希特勒”近衛師和“帝國”裝甲師,在其擔任裝甲兵總監時也視察過許多黨衛隊師,對黨衛軍的總體評價是:“遵守紀律,重視友情,作戰表現出色。在戰場上,黨衛軍和國防軍的裝甲師並肩作戰,久而久之,你就會發現其與國防軍一樣出色,分不出誰是國防軍部隊,誰是黨衛軍部隊”。

    所以儘管前線的黨衛軍部隊和國防軍部隊分屬兩個不同的系統,但是在陸軍總司令部的統一指揮下,親密無間,是雙方在危難中可以互相倚靠的忠實夥伴!

    正是他們的通力合作,共同作戰才使得德軍戰鬥力沒有遭到不必要的損失!

  • 7 # 心有遠芳

    日本是士兵為將軍賣命,德國是將軍為士兵賣命,出發點的不同,導致了軍隊的不同。

    所有與日軍交戰的國家,都無人否認日軍單兵的作戰能力,都是戰至最後一人,寧死不降。

    所有交戰國都對德國軍官指揮水平讚不絕口,用藝術來評價德國軍官的水平。

    對日本軍官評價是平庸,保守,僵化,沒有一個國家承認日本軍官優秀。

    而對德國元帥,將軍,上校指揮藝術佩服不已,邱吉爾都對隆美爾敬佩不已,朱可夫也佩服曼因斯坦,各國陸軍都在學習古德里安的閃電戰理論。

    反觀日本陸軍,整個二戰就是一戰的複製,無任何創新,將軍只把士兵當成炮炭成就自己,一將成名萬骨枯。

    德國將軍把士兵當人看,不強調個人單兵作戰,沒有一個排的兵力不許岀擊,沒有炮火坦克掩護不進攻,沒有後勤保障不打仗。

    日本將軍只會把士兵當畜生,沒有後勤保障就地解決照樣打,沒有炮火坦克支援就用人去填,沒有把握也必須用人去拼,所以每一戰都是絕命戰,致使後期越打越慘。

    德國將軍如果被包圍,允許士兵投降,後勤保障不行,允許士兵不進攻,打不過對方,允許士兵撤退,都是實是求是因地制宜地指揮。

    而日本將軍指揮只是強調個人精神,一味要士兵死守,死戰,死絕,從不把士兵當人。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亞馬遜的運營工作好乾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