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深圳創師記
-
2 # 新航影視
首先感謝回答這個問題
在江湖上混,是不是需要名頭資本呢?武松每次出場,為什麼感覺會說“打虎武松”?
古代的社會是個封建社會,是個農民比較瘦剝削的社會。在那個時候,你無權無勢,有的時候連吃口飽飯都是問題,所以那個時候,有點名頭的話,在社會上就會很好立足,另外一點,比如武松,他想別人介紹自己的時候,他說:打虎武松,是因為大家也知道,中國人口本來就多,同名同姓的也不少,所以他再報姓名的時候,就會在前面加上自己以前做過什麼比較大的事,這樣的話,對方若是壞人,就能起到一些震懾的作用,如果對方不是壞人,一聽到這些,他也就能知道這個人是誰了。
其實古裝武俠小說裡面,基本上所有有名頭的人,一般都會這樣報名字,例如:中華神話故事中《西遊記》,孫悟空在每次報自己名字的時候,總是會說:俺就是五百年前大鬧天宮的齊天大聖孫悟空,當妖怪們挺到這個名號的時候,一般情況下,都會被鎮住,最起碼知道這是個比較厲害的角色,當年幹過啥。
不光是古代,現代人也一樣,有些人出去介紹自己的時候,總是把自己以前的一些事蹟加再前面,比如:大老闆出去談生意,見了對方,首先他會給對方說:他是某某公司董事長或總經理,
這種算是名頭,也是名望,更恰當的一點說是更清楚的介紹了自己。
-
3 # 建良說
不管是在哪裡混,都是需要有名頭資本的。比如我最佩服的名片最長的人, 風暴降生、卡麗熙、龍之母、阿斯塔波的解放者、鐐銬打碎者,彌林女王 相信大家應該都知道這是誰了吧?
只有把工具和稱號擺在上面,大家才會對這個人產生信任感。
-
4 # 文化一家人
所謂江湖,無非就是社會。在社會上做事,有名頭和資本當然是好事,身價自然會高出一截。因此武松不論走到哪裡,最先亮出的自然就是打虎的標籤。
一、在群雄四起的亂世年代,在江湖行走,是完全依靠名望和資本來定位的。
1、宋江如果沒有及時雨的美名,沒有被江湖人士頂禮膜拜,僅憑他一個刀筆小吏,怎麼可能當梁山一把手,怎麼可能把梁山一群虎狼之師管理得服服貼貼。這不就是名望和資本在起作用麼。
2、盧俊義上山就當二把手,憑什麼?也是名望和資本——憑他棍棒功夫天下第一的聲望,憑著誰都捉不住史文恭,偏偏他就捉住了的蓋世資本。
3、吳用的地位始終是軍師,無可撼動。憑什麼?憑人家智取生辰綱的計謀,憑人家梁山元老的資本,憑他能把盧俊義騙得神魂顛倒的本領。
4、公孫勝就是個會法術的道士,在梁山三天打魚兩天曬網,沒在山上老實呆幾天,卻穩坐第四把交椅。靠的只有兩點,一是法術,到關鍵時刻離不開他。二是智取生辰綱的元老。還是離不開名望和資本這兩方面。
5、那些朝庭降將為什麼投降梁山就有了靠前的名次,什麼馬軍五虎將,什麼馬軍八驃騎都是他們的人。也是憑藉其原有的身份。而武松魯智深楊志等佔山為王的綠林豪傑都得往後站。
二、武松打虎這件事,其含意已經遠遠超出事情本身,已經變成了一種象徵。
一個人在江湖上不管名聲多麼響亮(如宋江),其武功不管多麼超群絕倫(如盧俊義),只要別人按照那個標準去努力,都是同樣能做到事情。而武松打虎則不然。
一個人形影單隻,赤手空拳(哨棒已折斷),和一隻吊睛斑斕猛虎徒手博鬥,最後把老虎活活打死,這種驚天地泣鬼神的豪情壯舉,人類是極難做到的。但在虛構的文學作品中,人們卻願意看到這樣的豪情壯舉,能激發熱血沸騰的想象力和戰鬥力,不管是不是真事,也都願意以這種壯舉來鼓舞人心。
因此,武松打虎流傳千年而不衰,達到家喻戶曉婦孺皆知,其實就是這種精神在人們心裡紮下了根,
所以,有了打虎的名望和資本,走到哪裡想不帶著都不行。
-
5 # 北京三閒
需要。現代社會也要送個名片,讓人知道你是誰做什麼的。和人交往,要對對方有個初步認識。類似,自己也會介紹自己,把最大特點介紹給他人。
-
6 # 筆刀耕火種
所謂江湖,即是社會,像梁山好漢這樣的知名人士,肯定會有一段發家史,就像萬科王石,功夫巨星李連杰,非著名相聲演員郭德綱,娛樂圈紀委王思聰,忐忑龔琳娜。。。等等,這不是什麼名頭,而是一個個性標籤,根據媒體傳播效率來看,個性標籤有利於自身人設養成,獲得高價值IP,而水泊梁山的108將,之所以如此耳熟能詳,也是這個原因,四大名著和很多優秀作品都利用了這一點,這就叫刻畫!
某些情況下,發家史也會被其他更容易讓人記住的個性標籤代替,比如不知妻美劉強東,文體兩開花章金萊(我其實很喜歡他演的猴子),汙妖王費玉清,等等,可見梁山好漢也是一條道走到黑,入梁山之後名聲止步不前,只有少數幾個再次更新了人設,比如泡到了李師師的燕青~~
-
7 # 歸去來兮丨
俗話說得好: 人的名,樹的影。一個人的影響力是靠口碑相傳的,在江湖上混,你的名聲大了,弱小者就會仰視你,尋求你的保護。同道中的英雄好漢也會對你另眼相看。武松原來在江湖上沒有知名度,投奔柴進大官人府上不受待見,備受冷落。自從景陽岡上打死猛虎後,“打虎武松”才名揚天下,世人皆知。因此,武松非常看重這個給自己帶來巨大榮譽的名號。
回覆列表
不能把《水滸傳》等同於江湖,江湖也沒有一個明確的定義。個人認為跟《水滸傳》的成書過程有關,這些故事在評書、說書、戲曲等已有流傳,相當於是這些曲藝的口頭禪一樣。水滸傳集大成,因循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