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實話實說才是愛國者
-
2 # 白山醫藥科技
感染幽門螺桿菌患者沒有明顯不適時,可以暫時不用治療;但當出現以下情況時就必須要根除(1)胃粘膜糜爛、明顯萎縮、或伴腸化增生(2)有胃癌家族史(3)有糜爛性十二指腸炎。
幽門螺桿菌20世紀90年代中期提出的,質子泵抑制劑加兩種抗生素和衛樂舒益生菌製劑的三聯藥物+益生菌療法。抗生素可選用克拉黴素,阿莫西林、四環素、呋喃唑酮、甲硝唑等。經過調查80%以上的可以得到根除。
-
3 # 中善人善
據瞭解,幽門螺旋桿菌是存在於胃及十二指腸球部的一種螺旋狀細菌,是目前所知能夠在人胃中生存的惟一微生物種類。幽門螺旋桿菌的由來是因為細菌的感染導致的,還有一種是經過他人傳播進入的到胃。其中它的傳染途徑包括多種:
1、接吻 研究表明,唾液中也可以顯示到幽門螺桿菌的蛛絲馬跡,如果情侶深度接吻,幽門螺旋桿菌的傳播將自然暢通無阻,所以接吻是感染幽門螺旋桿菌最直接的途徑,望情侶們慎重。
2、共餐 這是得了幽門螺旋桿菌的重要途徑之一。就像感冒一樣,“一人生病全家吃藥”的現象十分普遍,所以建議居家中最好搞好衛生,食用公筷等。
3、刺激性食物 由於刺激性食物容易刺激胃粘膜,致使胃的體抗力低下,從而容易導致幽門螺旋桿菌的入侵。
4、生吃 幽門螺旋桿菌是胃病的高發因素,而感染幽門螺旋桿菌的頻繁途徑之一就是生吃膳食。現在西餐普遍,牛排七分熟甚至三分熟的習慣使然,或者打火鍋時肉都還沒燙熟,卻早已吃得不亦樂乎,這些都有可能存在感染幽門螺旋桿菌的安全隱患。
5、在牙齒繁殖傳播 很多人早上的刷牙都是草草了事,須不知幽門螺旋桿菌可在牙菌斑和齲齒上生長繁殖。所以刷牙這一工作要嚴格把關,做好對幽門螺旋桿菌繁殖的隔離工作。
事實上說明,幽門螺旋桿菌跟日常生活關係非常大,一些不輕意的舉動就會導致被傳染,所以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防範,不可疏忽大意。再者感染上了幽門螺旋桿菌也要注意治療,飲食治療是一種不錯的選擇,可以考慮使長白山藥谷丁香茶
長白山藥谷丁香茶葉中特有的丁香油、丁香酚、鞣質以及齊墩果酸等,煎水服用,對幽門螺旋桿菌、葡萄球菌、鏈球菌、大腸桿菌、傷寒桿菌、綠膿桿菌等有抑制作用。
丁香為常用中藥,在古代確實名貴的進口藥,是我國傳統進口"南藥"之一,始載於《藥性論》。但《名醫別錄》已有雞舌香的記載。歷史上曾有丁子香等名稱。
-
4 # ssyy4
幽門螺桿菌傳染是比較普遍的,一般是透過食物和感染者的唾液傳播的比較多,比如一桌人吃飯,有一位是幽門螺桿菌感染者,那他的餐具很可能會有此病菌兒傳染給一同吃飯的其他人,感染幽門螺桿菌也不必過分害怕,一部分人因身體抵抗力強,並沒有明顯的不適感,當抵抗力下降或胃部有潰瘍等時,幽門螺桿菌會火上澆油,大量繁殖,此時就加重胃炎等胃部疾病,此時需要及時服用四聯藥物和衛樂舒益生菌製劑修復胃粘膜併除菌。
-
5 # 江俊濤營養師
幽門螺桿菌的主要傳播途徑是經口腔傳播,家庭中只要有一個成員感染了幽門螺桿菌,很可能使全家人都被感染。
所以家庭成員必須共同服用對抗菌,對抗菌可選擇衛樂舒益生菌、舒克幽益生菌。經常在外就餐者被感染的機會也明顯增加。
-
6 # SME科技故事
什麼是幽門螺桿菌?
1994年,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IA)召開了一次大會,這次大會上,幽門螺桿菌被確認為胃潰瘍的元兇。
在此之前,關於胃潰瘍的發病原因有著10多種不同的假說,它們共同的特點就是沒有任何依據。那時候的醫生一般認為胃潰瘍病發有兩種可能性:
1、生活不規律,壓力、吸菸等導致胃潰瘍。2、家庭遺傳,當一家人中有一人查出胃潰瘍,那麼全家人罹患胃潰瘍的機率便遠高於普通人。而治療胃潰瘍的唯一方法,就是手術治療:切除部分壞損的胃。
幽門螺桿菌的確認,使治療胃潰瘍的手段從“一刀切”變成了“幾片藥”。
圖:電子顯微鏡下的幽門螺桿菌
胃酸裡的細菌在1979年的時候,一位名叫Warren的病理科醫生就在胃炎患者的胃粘膜活體標本中發現細菌的存在。不過這類發現被視作了無稽之談,所有醫生都不認為有什麼細菌能夠在胃的酸性環境下存活。
唯一選擇相信Warren的醫生叫做Marshall,他們一起收集100例胃炎病人的胃粘膜活檢樣本,在這些樣本中,細菌檢出率達到90%,並且,所有的十二指腸潰瘍病人為重都有某一種細菌。
經過反覆的確認與培養,他們分離出了這種細菌,並提交了詳細描述實驗過程的論文。
圖:Marshall(左)與Warren(右)
儘管鐵的事實擺在眼前,同行科學家們卻依舊不相信有細菌能生存在酸性很強的胃裡。
最重要的是,所有動物實驗無一例成功,又缺乏人體實驗物件。
為此Marshall做出了一個驚人的舉動:在1984年的一個早上,Marshall將混有幽門螺桿菌的培養液一飲而盡。
一個星期後的早晨,Marshall剛一睜眼就感到十分的難受,嘔吐、反胃的感覺讓他明白,喝下去的細菌在作怪!
圖:從胃活檢免疫組化染色幽門螺桿菌
現在的我們都清楚,當幽門螺桿菌剛開始在在胃裡建立起菌落時,會產生大量的酸,導致胃功能變差,雖然還在消化食物,卻在胃裡囤積大量的酸和水。
在堅持不治療的情況,Marshall淡定地研究著自己胃裡的幽門螺桿菌,最終在他自創的抗生素療法治療下,症狀很快便好轉了。
最重要的是,其他科學家們也接納了“幽門螺桿菌才是導致消化性潰瘍的罪魁禍首”的說法。
幽門螺桿菌的底細幽門螺桿菌是人類至今唯一一種已知的胃部細菌。
長期的潰瘍會導致癌症,因此世界衛生組織宣佈胃幽門桿菌為微生物型的致癌物質,也是第一個被確認可對人類致癌的原核生物。
幽門螺桿菌的傳染能力也很強,可視作口口相傳:你就只是和攜帶有幽門螺桿菌的人一起吃飯都有機會染上幽門螺桿菌。感染後約99%的人可以患有慢性胃炎。中標率不低,但近30%的感染者不會出現臨床症狀或是隻有腹脹、噯氣等的輕微症狀。
值得一提的是,吸菸確實能給慢性胃炎助攻。
關於導致病症的問題,幽門螺旋桿菌是可以導致慢性胃炎、消化性潰瘍、胃癌、胃黏膜相關淋巴組織(MALT) 淋巴瘤。若是發現感染有幽門螺桿菌,及早根除防止復發,利大於弊。
抗生素的使用是避免不了的,當過多依賴抗生素也不是什麼好事,這是一個惡性迴圈的大圈子。總之還是注意衛生,保持健康的飲食,培養好的生活習慣,少抽菸少喝酒。
一得胃病深似海,從此健康是路人。
-
7 # 使用者15148235744
感染途經:人是日前唯一被確認的幽門螺旋桿菌傳染源,一般認為透過人與人之間密切接觸:口~口或糞~口傳播是幽門螺旋桿菌的主要傳播途經。接吻、共餐、共用牙具等也都可能中招。其次是注意飲食規律,儘量做到定時定量,易消化,細軟食物,忌辛辣食物等,養成良好的飲食原則。
-
8 # 李萍醫生
治療:蘭索拉唑,奧美拉唑,克拉黴素,青黴素對幽門螺桿菌效果都不錯,應該按療程正規治療,直至檢驗幽螺轉陰(一)。以後堅持隨訪。
-
9 # 阿巖說事
幽門螺旋桿菌的感染者越來越多,因此也越來越引起了人們的重視!現在連常規體檢中都已經將幽門螺旋桿菌列入了進去。眾所周知幽門螺旋桿菌在中國的感染患者已經超過60%,那體檢還有什麼意義呢?
很多人會說,感染了幽門螺旋桿菌不就等於得了胃癌麼?其實這種說法是不正確的!
為什麼要篩查幽門螺旋桿菌呢?
1.雖然感染幽門螺旋桿菌並不等於得了癌症,但幽門螺旋桿菌確實是胃癌的誘因之一。透過篩查幽門螺旋桿菌,我們可以對胃癌進行早發現、早治療,減少癌症的致死率
2.減少其他腸胃疾病的發生。幽門螺旋桿菌感染不僅會誘發胃癌,還會引起其他胃部疾病,比如慢性萎縮性胃炎、消化道潰瘍等。
3.減少幽門螺旋桿菌的傳染。人類是幽門螺旋桿菌的自然宿主,可透過唾液、食物汙染等途徑傳播,因此幽門螺旋桿菌傳染很容易造成一人感染,全家患病的現象。
不要怕感染了幽門螺旋桿菌不等於胃癌
感染了幽門螺旋桿菌只是增加了患胃癌的風險,不是一定會得胃癌。胃癌的發生與多種原因有關,包括地域環境、飲食習慣等等。比如長期食用燻烤、鹽醃食品的人群中胃癌發病率就相對高。
感染了幽門螺旋桿菌千萬不要擔心,正確看待疾病,避免滿目就醫
-
10 # 生活營養師敏姐
幽門螺桿菌和生活方式有關係,和胃部疾病有密切的關係
幽門螺桿菌是一種傳播比較強的一種細菌,尤其在一個家庭中傳染更是普遍,一部分人幽門螺桿菌陽性沒有引起任何症狀,有一部分則會表現出噯氣打嗝胃痛胃炎等不用情況的症狀。
幽門螺桿菌和多種胃部疾病有關係對絕大多數人來說,幽門螺桿菌是不會引起胃部疾病和潰瘍類疾病的,
但對另外一部分來說,有時候,幽門螺桿菌進入身體後會侵襲我們的胃內壁。胃內壁是一個重要的隔斷層,隔斷胃酸和別的組織,當幽門螺桿菌這個小細菌對我們的胃內壁造成足夠的破壞,我們的胃酸就會透過胃內壁,就造成了潰瘍,這個時候還可能會引起出血、感染,或阻止食物透過消化道。
大約有90%以上的十二指腸潰瘍和80%以上的胃潰瘍都是幽門螺桿菌引起的,這種細菌還被認為與胃癌有密切的關係。
幽門螺桿菌傳播途徑和這些有關係(1)受汙染的食物,水或器皿都會傳染感染幽門螺桿菌
(2)還有直接觸幽門螺桿菌陽性的的唾液或者嘔吐物或糞便,也會感染、傳播幽門螺桿菌。
(3)情侶和夫妻之間的接吻和共用餐具便是兩種常見的傳播方式。
(4)與用餐習慣有很大關係,我們常用的共餐習慣,不分公筷是幽門螺桿菌傳播更加的普遍和迅速。
根除治療幽門螺桿菌在治療幽門螺桿菌消化科臨床上提倡使用三聯用藥,常用就是奧美拉唑、克拉黴素、阿莫西林,療程為一週,第一個藥在療程結束後繼續用一週,效果應該比較好的。
在使用三聯用藥的時候間隔兩個小時服用舒克幽益生菌,並將舒克幽益生菌延長調理至90天左右,以用來降低幽門螺桿菌的複發率。
-
11 # 生活營養師敏姐
幽門螺桿菌和很多種胃病有關係,傳染和人們的不良的生活習慣有很大的關係
幽門螺桿菌陽性(指標比較高的)患者可能會出現胃脹、消化不良等現象。
幽門螺桿菌是導致慢性胃炎發生的一個重要的誘因,因為在感染上幽門螺桿菌之後它會破壞我們正常胃粘膜的保護機制。
並且會破壞掉胃內的其他保護層,引起我們的胃粘膜出現損傷,就這樣就導致慢性胃炎的發生。
幽門螺桿菌和胃癌有一定的關係胃癌的出現也和幽門螺桿菌存在一定的關係,
這是因為幽門螺桿菌的代謝產物會傷害到我們的胃粘膜,導致慢性的炎症反反覆覆,難以有效治療。幽門螺桿菌陽性指標很高,再加上沒有及時有效的治療的話,就會導致嚴重病變,到最後會發展成為胃癌。
幽門螺桿菌的標準的治療方案以前常用三聯的7天的方案,後面逐漸的改為四聯用藥,療程延長至10~14 天。
四聯用藥是指聯合使用四種藥物,其中一種為抑酸藥物,一種鉍劑,以及二種抗菌藥。
再加入抑制幽門螺桿菌的舒克幽益生菌,舒克幽益生菌療程延長時間為45-90天。
回覆列表
幽門螺桿菌病是一種螺旋形、微厭氧、對生長條件要求十分苛刻的細菌。1983年首次從慢性活動性胃炎患者的胃黏膜活檢組織中分離成功,是目前所知能夠在人胃中生存的惟一微生物種類。
此菌不治,胃病難愈,厲害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