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32
回覆列表
  • 1 # 黑妞兒3

    這款車還是不錯的但是要glc300也就是2.0高功率版才可以,目前這款車還是加價銷售如果想入手的話再等等。起碼等到寶馬x3新款出來半年後再入手價格會大幅度下探。

  • 2 # lochen1

    我的是GLC260豪,蠻好的,油耗也合適,城市12個吧,高速8個。動力夠,很柔順,要推背,捨得油就有。換檔無感覺,很自然。駕駛感很強。內飾環抱式,舒服。空間合適,後排不小了。缺點:剎車響。置物空間小了點。價效比不高,畢竟加價。一句話,買了不後悔。建議。最好升級無鑰匙進入。對了,不能自動關窗。

  • 3 # 使用者59955893360

    GLC車主飄過,賓士車普遍吃胎,前懸掛雙叉臂,可是轉彎會有點飄,2016年上市就有這個通病,是前副車架的少螺絲問題。還有北京賓士除了最頂配的真皮座椅,其他都是PU座椅。C級比較多脫皮的,我的車才兩個月就脫了,去4兒子說是人為的,不給質保。如果不急,2018年有換代X3 換代Q5,

  • 4 # 江城車馬客

    先說價格:2018豪華落地價接近50萬是要的。同價位的就是Q5和X3了。至於後期費用,反正我知道賓士的零整比不低,但是,賓士帶來的B格,還是值得為其解囊的。

    下面再來分析產品力。

    1、外觀:X3國產無望,Q5老態漸現,手抓50萬毛爺爺的你,在面對一眾豪華SUV時,該何去何從呢?這個問題現在有了新的答案,那就是賓士GLC。

    但是,GLC捨去了老款的歷練線條和陽剛之氣,迴歸了家族化設計,把GLC、GLE、GLA的前臉放在一起,雖然大小不一樣,細節有區別,但真的是同父同母所生。這種家族化(套娃)設計,褒貶不一。我覺得無所謂,外觀本來就是見仁見智的事情。

    (GLA/GLC/GLE前臉對比)

    2、內飾:內飾方面全面套用了C級的佈局設計,雖然已經沒有什麼新鮮感,但相比原來略顯老氣的中控臺而言,還是順眼很多,而且隨之而來的高階配置,也是向對手發起的有力還擊。包括HUD抬頭顯示、360度全景影像等等,只要錢包足夠,儘可以選裝上去。

    3、動力:主要的動力總成:2.0T發動機+9AT變速器

    之前GLK主打的動力系統是3.0L自然吸氣發動機,後來為了拉低售價,推出了2.0T的GLK200、260。而這次GLC讓3.0L自吸徹底“退休了”,全系採用2.0T渦輪增壓發動機,並又三種不同調校。變速器也升級了,全系搭載9速手自一體變速器,燃油經濟性提高。

    從資料看,低功率的GLC200也有8.2秒的破百成績,中配GLC260“破百”成績為7.8秒,頂配GLC300達到6.9秒,並全系搭載4MATIC全時四驅系統。我覺得, 動力效能以及油耗表現並不用過於擔心。

    4、空間:GLC的後排跟C級太像了,連座椅的造型都一樣。腿部空間很充裕,足足有一拳加一掌。跟C級長軸距版的後排表現相當。

    GLC後座跟C級轎車幾乎一樣(C級標軸版後座)

    不過,C級的一些“弱點”,GLC也繼承過來了,比如後排座椅的座墊深度。之前體驗C級的時候,我就發現C級後座座墊比較短,遇上腿長的,對大腿的支撐不是很到位。

    總結一下,藉助旗艦S級的技術累積,讓賓士旗下的C級等轎車也因應受惠,甚至C級也被稱之為“小S級”,而這次S級的光環也降落到GLC上。可能有人對GLK的硬朗外觀持以好評,但在中國得空間得天下的環境裡,一寸長一寸強的道理相信已經得到各大廠商的認可,因此GLC的軸距加長也在情理之中。不照顧好後排的夫人和老媽,怎能說服他們給首付錢。而且,GLC也成功減肥80KG,多多少少還是對油耗有所裨益。

    此外,GLC在顏值、配置、動力方面均達到同級車型的前列,4Matic系統的加持讓其在複雜路面也有不錯的透過性,正如賓士其他車型一樣,面面俱到的能力是其最大的賣點。

  • 5 # 上進奶爸

    說起BBA,除了說它們是豪華品牌之外,那就是一個統一的特點了,都慢慢的向“L”,也就是加長版過度,因為做汽車的都知道,中國人就是喜歡“長”。

    在BBA的中型SUV當中,2020款賓士GLC是軸距最長的一個。經過加長後,2020款賓士GLC的軸距達到2973mm,近3米的軸距讓其傲視同級。

    全新車型對外觀設計進行了相應的調整,採用了全新的大燈造型和車頭設計整體風格。最明顯的無疑是變化翻天覆地的進氣格柵,它將老款的格柵倒了過來,從倒梯形變成整體性,這也是賓士最新的家族設計語言。配合兩側全新樣式的LED大燈組,環繞燈身的LED日行燈也讓它設計感與辨識度都大大提高。

    車身側面,整體輪廓飽滿敦實,B柱之後的位置進行了明顯的加長,使車身更加修長,同時也更有氣勢。車身上腰線位置較高,從前翼子板處一致橫貫到尾燈,搭配車門表面的內凹式摺痕處理,顯得更加硬朗且有力量感。後視鏡造型圓潤,集成了LED轉向燈帶,支援電動調節、加熱、摺疊、以及自動防眩目等功能。

    再來看車尾部,車頂擾流板中間集成了高位剎車燈帶,兩側腰線在尾部形成外凸的飽滿輪廓;尾門中間使用了橫貫式筋線處理,一定程度上延伸了尾部視覺寬度;尾燈造型與車尾輪廓融合自然,表面採用了略微燻黑處理,內部燈帶點亮後具有不錯的辨識度。兩側粗壯的雙邊共兩出排氣尾喉,表面同樣採用了鍍鉻材質,帶來更強烈的運動氣息。

    車身長寬高分別為4764/1898/1642mm,軸距為2973mm;車型採用的是18英寸鋁合金輪轂,粗壯的五輻樣式簡約大氣,輪胎匹配倍耐力SCORPION系列,規格為235/60 R18,車內標配胎壓顯示系統。

    內飾方面,依舊是經典的賓士設計風格,一眼就能看出。中控佈局優雅大氣,上方為大面積軟性材質覆蓋,邊緣處輔以縫線工藝點綴,整體凸顯檔次感。

    三輻式多功能方向盤加入了觸控按鍵,兩側按鍵負責行車電腦、藍芽語音、定速巡航、多媒體調節等功能;握柄處使用了手感緊緻的皮質包裹,後方配備了換擋撥片,方向盤支援手動四向調節。

    配置方面,全系標配了電子手剎、自動駐車、自動泊車入位、上坡輔助、可變轉向比、發動機啟停、以及多種駕駛模式切換等功能。

    動力方面,全新2020款賓士GLC260L 4MATIC 動感型搭載一臺2.0T渦輪增壓發動機,最大功率145kW/197Ps,最大扭矩320Nm,滿足國六排放標準;匹配9擋手自一體變速箱和全時四驅系統。

    懸架結構為前後多連桿式獨立懸掛,支援懸架軟硬調節。檔次感如此強的氣氛目前已經成了許多白領的標配

  • 6 # C34830842

    簡單點

    減震硬,具體原因眾說紛紜,總之體感就是覺得硬,過坑會很難受

    20款的燈是燈碗的,不聚光,效果一般

    異響確實存在,至於哪響全靠緣分

    城市油耗覺得還可以,總體在1元以下一㎞

    動力選高功率,低功率差點意思

  • 7 # 錢銘

    bba為什麼賓士是老大,glc駕乘感受還是挺舒服的,考慮這個車的肯定會比較X3或者Q5L,其實三臺車駕駛起來感受差不太多,後排舒適度Q5L座椅最薄角度最直,X3和GLC差不多偏舒適點。售價Q5L最便宜,X3不比G LC便宜。外觀GLC沒有上一代好看尤其是後尾燈,X3後面看上去整體車輛後面車尾小車頭大,Q5L反而是三車中看起來最好看的,雖然車頭看起來平庸點但是三車外觀還是Q5L最好看。內飾嘛又是GLC優於X3優於Q5L所以基於品牌調性舒適度內飾外觀來說GLC綜合排名第一

  • 8 # 趣說車

    如果把同級別的奧迪、賓士、寶馬幾款豪華SUV放在一起,賓士GLC Coupe也是一款非常優秀的中型SUV,這裡小趣從以下幾個方面分析,具體如下。

    ◆外觀

    ☞新款GLC外觀運動風格更為突出,相比規格緊繃的GLA級,前者這種整體造型運動中不乏時尚於大氣穩重;騷氣的外觀絕對可以驚豔到第一眼看到他的人。

    ◆內飾

    ☞搭載COMAND資訊娛樂系統、藍芽、雙區域自動室溫控制、電動座椅、摺疊式後排座椅以及電動車門等提升駕駛體驗與舒適度的功能裝置。

    ☞標配搭配有一整套防碰撞技術升級以及後視攝像頭;關鍵是車道偏離預警系統、主動剎車安全系統、防眩目後視鏡等實用配置還是標配的的哦。

    ☞造型優雅的LED前燈以及車頂部同樣泛著光亮的全景天窗也是一大亮點。

    ◆動力

    ☞整車配備的動力總成是2.0升的渦輪增壓I-4發動機,輸出功率180kw及370N·m的扭矩,同時搭配賓士自主開發的九速自動變速箱。

    ◆細節展示

  • 9 # 二師兄玩車

    賓士GLC Coupe

    官方指導價:39.60萬-57.90萬

    “我選的愛車,自然是最好的,他人如何說,又有何干!”

    只因與賓士C Class旅行版有相似之感,很多人說賓士GLC Coupe是毫無誠意的產品,對其嗤之以鼻。這種看法非常片面而且無禮,要知道汽車作為一個完整的整體,任何一個小細節的變化都需要對整體進行嚴謹的重審,看起來相似有可能比全新設計一個更為複雜。而仔細看來,不管GLC是不是C旅行的內增高版,其外觀線條相比原來的賓士GLK來說少了一點硬朗卻多了一份圓潤,都市感更強,更有流線美感,開出去回頭率非常之高。

    而內飾上來說,賓士的內飾用料一向都非常好,而氛圍燈,層次感,鍍鉻,大尺寸螢幕等元素的運用也讓整個內部豪華感滿滿。動力上,賓士GLC Coupe全系均採用2.0T的渦輪增壓發動機,再搭配上其獨有的9AT自動變速箱,就算是最低配的GLC200的百公里加速也只有8秒,動力感十足。或許賓士GLC Coupe有許多地方為人所詬病,但是卻無法否認這確實是賓士的誠意之作,這世間哪有什麼完美,只要是自己看上的,便好!

  • 10 # 林海聽濤7442821

    個人感覺還可以。給老婆買的。她不喜歡太大的。也想開suv,以前的寶馬轎車開著到處磕底盤,把門下面的那個條都磕掉過。所以想買suv,寶馬x3老款確實和glc比起來差了些,奧迪q5後排不如glc舒服,雷克薩斯她嫌棄前臉太醜,路虎我不喜歡這個品牌,順便獵豹就排除了。沃爾沃她嫌棄內飾醜。當天看了glc就訂了。油耗現在總體不錯9.3。比我想象好多了。我以為要13。缺點也很明顯。開80就能感覺門縫好像呼呼的風聲,但又沒感覺到風,聲音不算太小。過減速帶我老婆第一次想的suv嘛不減速了結果差點把我屁股抖的離開椅子,聲音跟散架一樣。沒有座椅通風是硬傷。保養費用比寶馬貴一些。其他還可以。

  • 11 # 小超是超人

    建議試駕,這款車一定要試駕! 尤其經常開奧迪寶馬的車主 主要在於方向盤靈活性上面…其實賓士安全性確實沒得說!

  • 12 # 車聚網

    目前,賓士GLC Coupe都到中期改款了:軸距加長、增配液晶儀表、全新中控顯示屏等等一系列改進。作為2016款車主,並不羨慕,只是有點嫉妒罷了。

    車聚君當時買賓士GLC Coupe 260時,還有另外兩個選擇:保時捷Macan和路虎Discovery Sport。

    Macan 2.0T,保時捷夢的最低門檻,傳說中的“木耳收割機”,配置單都是彩色列印,不選裝幾萬配置都不好意思訂車;

    路虎Discovery Sport,其時剛加持“奇瑞路虎”尾標,跟GLC同時上市,GLC加價,路虎降價。

    糾結萬般,果斷選擇賓士GLC Coupe,且被迫加價2萬元提車。

    Macan 2.0T像一個情人,好看、好開,不實用,大眾鑄鐵發動機,倒車影像白內障;Discovery Sport像老婆,比例方正、操控輕盈,很實用,尤其是透過性和底盤隔音,相當出色,後排秒殺Macan,無奈旋鈕換擋不能接受,且當時採埃孚9AT在Discovery Sport上有諸多問題。

    這裡插一句:很多人覺得路虎小毛病多,這其實是一種成見;單就產品力來看,Discovery Sport確實性價比很高,而且沒有那麼多小毛病。當然,它的變速箱程式確實有待最佳化。

    賓士GLC Coupe就介於兩者之間。

    順便一提,選車之前我曾試駕過寶馬X4。不得不說,它比Macan都好開。但無奈價格略高,且中控設計過於陳腐。我個人尤其反感寶馬在儀表盤上的剛愎自用,數字化的今天,還提供顏色單調、視覺不友好的機械錶盤,真是說不過去。即便選裝全液晶,也是個“偽全液晶”。

    GLC是北京賓士第一款搭載9G-TRONIC變速箱的產品。我應該是目前使用這個9AT里程最長的車主之一。

    說實話,喜憂並存。我先說它的優點:

    ▎比較省油。這不是因為擋位多而故意恭維,我這款GLC整備質量1860kg,作為一臺基於後驅結構的四驅車,綜合工況平均在9L/100km。如果純高速,我最低開過6.1L/100km,這對於一臺四驅中型SUV來說,已經非常出色。9擋在1250rpm即可介入,經濟性出色。

    ▎理念很好。其實,9G-TRONIC在某種意義上是一個8AT。因為在Comfort、ECO這兩個常用模式下,車輛預設是二擋起步。只有在Sport和Sport Plus模式下,才會用到一擋。所以,我把一擋理解為是待命擋。這樣的好處是,二擋顯然比一擋齒比小,起步更省油;激烈駕駛時,齒比更大的一擋可以介入提供更大扭矩。

    ▎運動加持。開過GLK的讀者,應該對於賓士“老爺車”般的駕駛感深有體會。之前的7G-TRONIC那拖泥帶水的無力感,讓人特別沒有激情。而9AT徹底改變了這個情況。9AT不但重新設計了機械結構,而且變速箱程式也更加運動。在Comfort模式下輕踩油門,車子不會再像以前那樣猶猶豫豫;

    但不要高興太早,9G-TRONIC並不是完美的產品。它有一個讓人惱火的缺點:頓挫感強。

    說實話,在二、三擋上,當你在城市中走走停停時,那種突如其來的頓挫讓你有種開手動擋車的感覺。提車以來,4S店已經升級過兩次變速箱程式了,依然沒有改善(不是個案)。當你遇到紅燈緩慢剎車停時,擋位下降過程中跟發動機轉速匹配不夠精緻,產生一種拖拽感。

    市面所有的9AT產品中,使用者體驗上我的排名應該是:採埃孚9HP>賓士9G-TRONIC>通用9T50。這其中,只有賓士9G-TRONIC是針對後驅車型設計的縱置變速箱。

    但無論如何,賓士自家的變速箱在改善,而且從7AT直接跳到9AT,算是革新自我的同時趕上了潮流。就衝堅持自主研發變速箱的精神,也要給賓士點一個贊。

    曾有車圈老師吐槽過,賓士GLC Coupe的底盤高階感,還不如本田AVANCIER。作為車主,我並沒有開過AVANCIER,但GLC的底盤確實跟豪華二字八字不合。大眾Passat的底盤高階感都要強過賓士GLC Coupe。

    除了外觀外,那硬碰硬的底盤真是有矯枉過正之嫌。

    這臺車只有在平路上行駛時,你才會感覺它是一臺豪華車。但當你開到有點顛簸的路面時,那種清脆的路面反饋讓你瞬間感覺加價2萬提車可能是人生最大的錯誤。

    造成這種體驗的,並非是多連桿的罪過而是出在避震上。

    賓士GLC Coupe彈簧軟、避震硬,造成了這樣的體驗:在地下停車場等看似平整、實則有輕微起伏的路面上,駕駛員會感覺晃來晃去,跟開船一樣;一旦開上馬路,速度提起來,避震的阻尼立刻增加,過坑、過減速帶,餘震雖然很快抑制,但你會有種控制臂可能會震斷了的錯覺。如果不幸遇到搓衣板路,車內就會展開一場“交響樂”。

  • 13 # 陳改變養車日誌

    我是17款的GLC200,用了一年多了。要說好不好?要看基於什麼前提?

    1,如果你上一部座駕是相對大眾的車型,且不貴,那GLC的駕乘感受會比較好。

    2,如果你的座駕比較高階,那可能跟你的預想有偏差。

    該車,底盤整,懸架偏硬。開著舒服,坐姿好,但是座椅不夠舒服,存在剎車片異響和雨刮器異響。

    反正我覺得家用車來說,很好了,我就是載娃,放娃的東西多,瑕不掩瑜。看你的需求哪個排在第一位。

    最後,建議,無論啥車型,稍微篩選下,去試駕,這個最直接,一定要自己開。因為每個人回覆的出發點都不同,可能都不能完全回答到你要的那個點。

  • 14 # 一號車評人

    感謝提問!我是知識問答百科,我來為您回答這個問題:

    賓士glc是賓士glk的換代車型,就目前在市場上的表現來看,換代還是非常成功的,也是賓士家族中熱度比較高的一款車,官方指導價為39.48-57.90萬元,全系搭載2.0T渦輪增壓發動機,有低中高三個功率可以選擇。

    車身尺寸為4661/1898/1664mm,軸距為2873mm,比起市場上一些偽中型suv來說,glc的空間在軸距並未加長之前也可以說非常寬敞了,完全可以應付日常使用。

    三款發動機均匹配9at變速箱,低功率最大馬力184匹,峰值扭矩300牛米,最大功率135千瓦,官方零百加速成績為8.2秒,中等功率最大馬力211匹,峰值扭矩350牛米,最大功率155千瓦,官方零百加速成績為7.2秒,高功率最大馬力245匹,峰值扭矩370牛米,最大功率180千瓦,官方零百加速成績為6.9秒。

  • 15 # 費茶

    我是17款的GLC200,開了也快三萬公里,做了A保和B保。

    從題主的問題,說值不值得,沒法直接正面回答,需要看前提是什麼。

    1、用途。glc是城市型SUV,具有一定的透過性和承載能力。我當時買這車就是為了載寶寶,因為出行的東西太多,原來的轎車空間不夠裝,所以對這方面,我還是很認可的,何況新款的glc-l快出了,空間也會更大。所以先確定你購買這車的用途是什麼?

    2、價格。當時我買的時候需要加價,而如今普遍優惠三萬以上。同型號的競爭車型也不少,這個我認為沒有孰好孰壞,因人而異,但是請一定要去試駕對比。

    3、感受。這段時間開下來,我覺得底盤挺整,方向盤指向性準,力度輕盈,視野存在一定的盲區,座椅也不是很舒服,但是瑕不掩瑜,還是很不錯的。

    4、通病。雨刮器異響和剎車盤異響,偶有出現,所以我也沒處理,可以忽略,4s肯定會處理。

    5、跟你的上部車對比。如果上一部車是轎車,可能會覺得視野更開闊,坐姿更舒服。如果上一部檔次相對普通,會覺得整體很好。如果上一部車比glc更高階,可能會認為沒那麼完美。

    整體來說,我認為值得購入,無論做工、駕乘、還是售後。不過無論題主有啥意向車型,一定要親自去試駕,這樣答案就會很清晰了。

  • 16 # 熊咖咖

    GLC說實話真談不上好看,沒辦法沒錢只能買這車大不大小不小非常尷尬,這車應該女人開的多不太適合男人開弱雞一個。

  • 17 # 車聚網

    賓士GLC Coupe總結起來就是幾大亮點加幾個槽點。

    7個小亮點

    實用卡槽

    在方向盤左側有兩個卡槽,平時高速拿到收費卡或者停車卡再也不用擔心找不著了,順手插在這兩個卡槽裡,安全,方便,人性化。

    駕駛座座椅調節鍵

    當我們坐在駕駛座發現坐姿不舒適,再也不用伸手去“探索”座位旁的調節鍵了,它的座椅調節鍵設計在了門板上,視覺化的管理以及調節。打個比方,如果你帶了手錶,座椅左側的空間也不大,伸手下去還有掛花手錶的可能性。

    自動關閉的車門

    當你的車門開啟角度小於大約30°的時候,你自然撒手,門就會自動完全閉合。相信很多車主都深有體會二次關門的麻煩,包括經常提醒副駕或者二排的乘客:“你車門沒關好”。

    可拆卸杯架

    可別小看了這個可拆卸杯架,它拆卸下來有什麼好處呢,下面的空間大小剛好可以完全放入一百元人民幣,這可是存放“私房錢”的一個好地方(不要說是車聚君教的)。

    現在這個社會,不帶錢包出門是常事了,萬一碰到需要現金的地方,比方收費站、停車場、加油站之類的,你的“私房錢”就派上用場了。

    賓士的鑰匙

    很多人都覺得賓士的鑰匙設計很高大上,唯一不足的就是上面形狀太突兀了。車聚君告訴你,上面要是不突兀,這把鑰匙就真的沒有設計感了。

    在很多時候,比方說冬天,Start shop鍵可能會遭遇沒電的情況,不要著急,直接把Start shop鍵拔下來,把你鑰匙的“突兀點”插進去,可以當作一個機械鑰匙使用。

    自動收緊安全帶

    開車上路之前要做什麼?當然是系安全帶了。這款車在繫上安全帶的一瞬間,會有一個自動收緊的動作,不要小看它,這個小動作往往給人一種莫名的安全感,就像你在坐過山車的時候,明明知道是安全的,還是拼命希望它緊一點。

    換擋撥片

    換擋撥片上有個小小小小的設計,左邊的換擋撥片上是減號,表示降擋,背後有一個凹點,右邊的換擋撥片上是加號,代表升擋,背後有一個凸點。這樣凹凸的手感區分開來,可以讓你實現一個盲操作。

    好了,7個小亮點說完了,下面是大家期待已久的吐槽環節。

    23個小

    後期加的中控屏?

    很多人一進到車內,都會問車主這個螢幕是後面汽配城配的嗎···一臉黑線的車主無言以對。因為這個螢幕尺寸非常小,7寸的螢幕,還加了一個很厚的邊框,讓這個螢幕顯得很大,用網路詞彙來講就是“然並卵”,看上去反而覺得更小了,很沒有檔次,而且這個螢幕真的特別的厚。

    華而不實的觸控板

    觸控板看上去很科技,很現代。車聚君進到車內剛準備誇誇這個觸控板的顏值,車主制止了我,據車主講,沒有太多的實際用途,因為就這個旋鈕就可以完成大部分的功能,而這個面板就顯得有些雞肋了。

    坐著舒服,心裡卻不舒服的座椅

    當你坐下感受的時候,你會發現不管是座椅的柔軟度還是包裹性都非常的不錯,但是你用手仔細摸摸,居然用的是PU材質,不是真皮的。應該是出於成本的考慮,所以做成PU的,但是從車主來講,心裡難免會有點不舒服。

    總體來講,賓士的設計會很好的營造一種豪華感,進入車內的第一感覺還是很吸引眼球的,另外它總是會有一些看上去用處不大,實際上用著會讓你覺得很舒服、很方便的小功能,比較人性化。

    可是美中不足的是,它為了節約成本,材質、用料都非常一般。

  • 18 # 玲玲69653036

    glc260豪華版 去年買的都是要加價的 除了剎車片的異響我到覺得都還好 換了一次還是不管用 又開始響了 估計到了冬天會更嚴重

  • 19 # 10秒養生智慧

    我是車主,我來談談使用感受。

    車是18年4月買的,是自己和媳婦辛辛苦苦創業攢錢買下的。不想買的太次,又不想買的太豪鋪張浪費,因此就最終看車試車選了GLC200。主要是衝著賓士的百年品質去的,也看中安全。

    動力:不求快,也不求加速多麼迅猛。買的是200低配版,但是覺得184馬力也足夠用了。S檔和S+檔都沒有用過。聽說很猛,但是覺得沒必要,車是用來開的,不是用來飆車的。推背感不是我的需求。

    行駛和變速:低速堵車狀態下,有時候會出現頓挫,但不明顯。9AT還是很平順了,升檔降檔悄無聲息,不知不覺,還是很優秀的。尤其跑高速感覺很穩很順滑,開起來安全感穩重感很棒。就是懸掛偏硬,遇到溝溝坎坎最好降速,不然會顛簸。

    油耗:剛買了車的時候油耗平均10個上下,市區多,高速少。保養一次後油耗降到8.7,跑高速經常能在7~8個油。現在高速市區各佔一半左右。平時開始自動啟停,但是擁堵路段不要開。還開啟E模式,車速過60,長下坡,以及高速巡航時很實用。鬆開油門轉速可以維持到500。

    內飾和空間:內飾還是不錯,順眼,按鈕佈局用起來也順手。座椅質感很好,柔軟舒適,空間也足夠了,家裡沒有身高特別高的人,比起一般車已經全是很寬敞了。後備箱空間不算太大,但畢竟是中級車,還是夠用了,我經常用來拉貨,放倒後排大紙箱拉10~15箱也不成問題。走親訪友帶禮物帶特產空間也足夠。

  • 20 # 三十的光亮

    作為一個3年的GLC260車主來說,這個車,基本能滿足日常家庭需求,沒有出現過什麼問題,陰雨潮溼天氣,剎車確實會響,動力也夠用,著急了,可以用s或者s+模式,油耗也對得起這個9AT變速箱,選擇這個車,最大的原因就是媳婦喜歡,一輛車,能滿足日常需要即可,作為平頭老百姓,沒必要非得追求個車上的極致,大眾品牌有大眾品牌的優點,單論空間等,確實會比同級別的BBA價效比高的多,但總是有綜合考慮的,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既然買了,開就是了,真不喜歡了,在不影響家庭和諧的前提下,可以考慮增購或者置換,祝用車愉快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國家衛健委禁止咳嗽人員乘坐交通工具去工作,一直有咽炎該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