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人人貸財富

    武漢肺炎大規模爆發的同一時間,紀錄片《中國醫生》悄悄上線了。

    這部紀錄片原本的排播計劃是在2月底。大年三十那天決定把這部紀錄片提檔到初三。播放平臺和片方都希望在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的特殊時期,讓《中國醫生》的故事為普通人帶去一份信念。

    徐曄是南京鼓樓醫院整形燒傷科的一位住院醫師,也是中山大學的醫學博士。

    拍攝紀錄片時,徐曄剛好收治了一位燒傷面積高達95%的患者老劉,是位老年男性。家中煤氣爆炸,他與老伴均在旁邊,距離爆炸源更近的老劉被嚴重燒傷,需要多次植皮手術。

    手術費全部算下來,要一百多萬元。

    老劉的兒子與兒媳剛買了房,開了一家小工廠,手中餘錢所剩無幾。向親戚借錢、利用輕鬆籌向社會求助、醫院綠色通道給予的“大病援助”,這幾部分籌集來的資金仍無法覆蓋老劉的全部治療費用。實際上老劉住院一個多月,就已經花了30多萬元。

    “我們現在也不能把工廠賣了,一時之間賣不出去。再說,賣了賠的更多。”在溝通治療方案時,老劉兒子屢次強調著經濟上的困難,並再三透露出希望接老人回當地醫院治療的想法。

    這期間,全身燒傷的患者本人在經歷著常人難以想象的痛苦。

    如此大面積的燒傷,需要每天換藥,一次要近兩個小時。換藥的過程是把所有傷口都開啟,重新敷藥再包合。

    “基本上臨近不可忍受,跟酷刑也差不多。”即便加了鎮痛劑也只能稍微減緩疼痛。

    老劉燒傷最嚴重的地方是雙手,徐曄本計劃四天後為其進行植皮手術。這次的手術可以相對提高患者日後的生活質量。可在多次與老劉兒子溝通之後,對方依然選擇了放棄手術,悄悄轉院治療。

    很多時候,讓人難過的是,醫術還沒有到瓶頸的時候,人心就已經到瓶頸了。

    老劉轉院後,徐曄在空蕩蕩的病床前站了很久。他想起一個月前,另一個重度燒傷的病人,家屬因為同樣的原因放棄治療,最終患者去世。

    年輕的徐曄對此十分困惑。他不知道對於醫生來說,什麼才算“把病人治好了”,是透過治療讓病人可以出院,但日後生活質量大幅度下降,同時也給家庭帶來沉重的負擔;還是應該尊重患者家屬的選擇,因為他們也是這場災難中的受害者。

    因為是旁觀者,誰也不能站在道德制高點的角度去批判當事人。生活不易,每一個選擇都承載著很多現實壓力和心理折磨。

    醫生、患者和疾病三者之間的關係,可以簡單概括為醫生是提供幫助的夥伴,大家共同的敵人是疾病。

    在這場針對疾病的戰役中,有任何一方撤退,戰役都無法取得勝利。

    前兩天一位醫生的離去牽動了所有人的心。

    在他去世之後,世界衛生組織官方賬號釋出推文,表示哀悼。

    “我們沉痛悼念李文亮醫生的去世。我們所有人都應該向他應對肺炎疫情的所作所為致敬。”

    除此之外,還有華盛頓郵報、CNN等媒體都對李文亮醫生的去世表示悼念,並向他展現出的勇敢致敬。

    知乎上有人說:我有勢必穿過漫長黑夜的決心,也在積攢見到曙光與熾熱光明的力量,正是因為——有如同李文亮醫生這樣的人擎著炬火。

    沒錯,紀念一個人最好的方式就是成為他,光還沒有滅,我們也可以成為光。李文亮醫生吹響的哨音不曾消失,我們就接管他手中的哨子。

    十年飲冰,難涼熱血。千載暗室,一燈即明。

    在李文亮醫生的微博上面,有這樣一句話:我要去拯救地球,如果成功了,不用感謝我,這都是應該的!

    大醫精誠,他已經盡了作為一名醫生的本分,即便不能飛翔,即便還要匍匐,也要一釐米一釐米地前行。

    我們不會忘記,不能忘記。

    成為一名醫生要過多少關

    近年來,不少觀眾被影視劇中塑造的醫生形象實力圈粉了。

    他們的人設通常生活優越、光鮮體面,優雅之餘還有一雙能分分鐘起死回生的妙手。

    然而現實中,想要成為一名合格的醫生,所需要的付出是巨大的。

    醫護人員更多的是每隔幾天就要上一個夜班,全年基本無休且隨時待命,手術常有,甚至上個衛生間都要一路小跑,生怕耽誤一分鐘的診治時間。

    可以說,從選擇當醫學生的那一刻,高難度的闖關模式就開始了。

    一入醫門深似海,只有經過最嚴格訓練的人,才有資格成為“生命的工程師”。

    首先是本科五年的臨床醫學專業的學習。

    醫學生一個學年的教材能比得上普通本科生四個學年的書,每學期開始,醫學生們都是帶著拉桿箱去領書的。

    就拿《內科學》這本書來說,全書有165萬字,厚4釐米,重1.86千克,拿著就能感受到沉甸甸的知識。

    內科學只是冰山一角,與之旗鼓相當的還有外科學、診斷學、病理學、生理學、生物化學、系統解剖學、區域性解剖學等等,每一本都足以讓你寢食難安。

    一個醫學生若是19歲開始讀大一,如果一切順利,至少平均11年醫學學習經歷,大約4017個日日夜夜,將近30歲尚能開始職業生涯。而這個時候,同齡人可能已經娶妻生子,積累下人生第一桶金了

    前一段時間,發生了楊文醫生被殺害的事情,相信大家都知道了。

    12月24日早晨6點鐘,在民航總醫院值夜班的楊文醫生,被正在與她聊天的患者家屬孫文斌突然從背後揪住頭髮,扼住頸部,連砍數刀,倒在血泊中。

    這樣暴力傷醫的手段,不止傷害到了當事人,還傷害到從業者,傷害到許多即將踏上醫生職業的醫學生。

    多少醫學生都在說,學醫不僅累和苦,得不到尊重,而且還有生命危險,自己心越來越寒了,堅決不能讓自己的後代學醫。

    另一個事實是,這種惡性事件不止影響某個個人,某一家醫療機構,還影響著醫生和患者這兩個相互依存的群體。

    醫療是國計民生的大事,與每個人息息相關。每個人都有可能是患者,每個人身邊都有從醫者。

    培養出一個醫生很難,好的醫生更是萬里挑一。

    據《中國衛生統計年鑑》所載的全國一年衛生工作服務量推算,假如只有一天醫院不工作,全國將有1700萬病人無處求醫,378萬住院病人無人照顧,10萬名需要手術的病人不得不延期手術,約有2萬名危重病人無法搶救,45萬新生命面臨危險……

    沒有醫護人員,一秒都不行!

    永遠在一線的他們

    現在經歷最深的痛苦與堅守的,就是武漢一線的抗疫醫生們了。

    這些抗疫醫生們,處在口罩防護服等物資緊缺、忙到吃了上頓沒有下頓、時刻暴露在被感染的環境中。晚上畏寒、食慾不振、生物鐘紊亂也是一線抗疫醫生群體普遍存在的狀況。

    疫情嚴重的當下,每一個普通醫生的存在都讓我們更好地觀望生命之重。

    84歲的鐘南山,於1月18號衝向了武漢最前線;73歲的李蘭娟與病魔賽跑,每天只睡3小時;1月23日,曾參與過抗擊“非典”的南方醫院醫療隊全體成員,簽下了“請戰書”,自願請命奔赴武漢一線抗擊疫情。截至2月5日,全國共有107支醫療隊,派出共10596名醫療人員支援湖北。

    這些“逆行者”,在用生命守護著千萬國人的平安喜樂。

    中國醫生,加油。

  • 2 # 綠堂愛

    媽媽才是最偉大的職業。

    一生為你操心

    還有爸爸。

    他們是我眼裡最偉大的職業。

    我的前二十年有他們陪伴。

    我很幸福。

  • 3 # 陸振明55093831

    完全同意!但現在很多醫生變了一切向錢看,收紅包,藥品拿回扣,開大處方,一點小病什麼都查,動用一切儀器裝置。加上服務態度惡劣。必須糾正。

  • 4 # 劍手58

    醫生?笑話!這個世界上最偉大的職業是軍人!無論哪個國家都是!因為他們付出的是鮮血與生命!沒有哪個職業能與之相比!

  • 5 # 微風佛半城

    醫生,真的是一個很偉大的職業。

    雖然我沒機會讀上醫學,但是醫生一直都是我很嚮往的工作。因為,他們能把每一個瀕臨死亡的人拉回來,能給我們受傷的心靈帶來希望。

    他們伴隨著很重大的責任,很多時候只能靠自己去承受這壓力。每一個優秀外科醫生是經過無數塊白骨才能得以成長。他們每天都可能面對死亡,每天都在生與死邊緣中行走。正因為看多,他們的心理承受能力提升,也許你會說他們很冷血。但是,如果每天都活著自責當中,那麼這個醫生不會進步。

    一個醫生如果沒有很多的實戰經驗是得不到進步的,理論知識不會適合真實現場,如果你不去實實在在的操作,那麼即使你的理論筆試得到滿分,操作只會是拖後腿。 每一次看醫療劇,我都會感嘆。如果我當初高中努力點學習,那麼現在我會不會也在讀醫,也能用自己知識去幫助更多的人。

    成為醫生,是我從小就有的夢想。對,現在就只是夢想。也許我對他的渴望程度不夠大,沒有那種,不成功就無法呼吸的迫切。每一次,老師叫我們寫未來想成為的職業是什麼。我第一時間寫的也是醫生,從初中開始,到高中。每一次願望都是學醫,甚至在高考前,我都查好有哪些好的醫學院,那些好的醫學專業。 不過,現在也不是後悔的時候。畢竟,路自己已經選了,更多的只能去好好的走好。

    當你成為了一名醫生,你就有了對病人的責任。每一個醫生都是想,讓所有病人康復,讓所有病人能從死裡逃生的。很多時候,醫生都不是神,他們沒有讓人起死回生的能力,他們也只是一個人,只是比我們多了醫學技術的一個人。

    所以,很多時候,請不要責怪醫生了。也許真的有黑心醫生,真的有為了錢而丟失了良心的醫生。可這都是少數,因為很多醫生在選擇讀醫的那一刻,都是懷著要救活每一個人的心。 他們成為了醫生,意味著沒有了節假日,甚至連家庭可能都犧牲了。將心比心,他們是讀了5年臨床,3年實習才能成為醫生的人。8年的時間不短,人生並沒有很多個8年。

    最後,引用劇中的一句話“在急救的世界裡,是沒有奇蹟發生的。但是,每一個醫生對著病人都是抱著奇蹟的想法,去治療每一個病人。並且相信每一個奇蹟的發生。”

  • 6 # 賀蘭松翠

    醫生一顆仁心,治病救人,救死扶傷,不會索取病人紅包,不會因某廠家推銷藥品給提成而故意加重病人負擔,也不會因醫院新增了多項先進檢測裝置讓病人做不必要的檢測,那麼醫生就是最崇高的職業。但是…

  • 7 # 三千世界511

    我認為世界上最偉大的職業不僅僅是醫生,還有老師,一個救死扶傷,一個教書育人,但當今社會,噴子太多,個別人渣導致一些人對這些職業產生莫大的偏見。

  • 8 # 使用者5766285921806

    從醫生這名稱來講,是一個偉大的職業,一點不假。

    我早說過,天下兩個最好的人,一個是醫生,一個是老師。

    醫生,懸壺救世,治病救人,救死負傷。

    老師,春風化雨,教人世道,桃李滿天下。

    現在是兩個最壞的人,醫師,一上診斷,手術檯,就要回扣,紅包,小病大病治,大病當死治。老師,上課隨便講,補課重點講,暑假寒假開課講,每人幾百千元講。

    這些壞風尚應該不會長久,在當今習主席的不忘初心,深化全面改革下,一掃乾淨,還原醫生老師偉大職業的稱號,兩個最好的人!

  • 9 # Toughman99

    每一個努力負責工作的人都是偉大的!我特別敬重農民,沒有他們提供糧食,大家都餓死了。農民活最辛苦,收入少,社會地位低。

  • 10 # 紅寶石163815756

    醫生這個職業確實偉大,讓有些渺小的人給玷汙了,就一個小咳嗽還是輕微的,是想讓醫生給聽聽肺部,結果給小孩子抽了三大管子血,還讓拍個一個胸片,七百多沒了,孩子還痛苦,都是錢惹的禍,這就是錦州兒童醫院的專家門診,你咋讓我說醫生偉大?現在的醫生在百姓的心中不是天使是吸血鬼。

  • 11 # 平民百姓718

    我認為醫生是世界上人類的唯一修理工,如果醫生真能治好病,那麼人就沒有死的了,醫生只不過是在人的原有基礎上,加以修理了一下,人的真正病情是人的自身的本質,現在的醫生們就是利用了人們貪活的慾望,而收取高額的費用

  • 12 # 閒雲野鶴87277

    以前是,現在不是!為了創收、盈利,小病大治,把急救用的手術,用在非隨危的病人身上,撈取不義之財,完全違背了當初學醫的誓言。儘管只是極少數,危害性極大。

  • 13 # 師太73362816

    有醫德醫術者不可多得!不為良相,就為良醫說的是救人救民族於水火,此是大德的行為,當彪炳千古流芳百世。毛澤東時代遍地皆是,無論勞動人民還是領導同志,還是各行各業皆有德才兼備的人才大潮湧現,蔚為壯觀!

  • 14 # 落葉的寂寞

    “救死扶傷”“白衣天使”、有什麼比這職業更偉大嗎……?的確是,可問題是從事這個職業的“人”……道德良心、醫風醫德是否匹配、另當別論!好醫生“視命如己、盡職盡責”。庸醫“視命如草芥、行醫騙保”,範例比比皆是,孰真孰假,民眾心中有天平……!

  • 15 # 木棉花兒開

    我認同醫生是個偉大的職業但不是唯一。收入有高低,職業無貴賤!社會是一個大型精密儀器,她身上的每一個部件都不可或缺。比如一臺汽車,你們說發動機,變速箱是好貴的,但是你敢讓我卸掉輪胎上你車上的一個小螺絲不?

    社會上的每個人在自己的崗位上兢兢業業奉獻自己的青春盡著自己的義務和職業,每個人都是值得驕傲值得尊敬的!

    致我們偉大的自己!

  • 16 # 祈晴平安好歸來

    我認為消防員才是最偉大的,遇到災難,其它人拼命往外逃,他們卻拼命往裡衝,有時簡直是以命換命!醫生救死扶傷,本身卻沒有性命之憂。

  • 17 # 閱樸賞真

    不認同。剛從醫院回來。90%的醫生自己不過是一個沒有腦子的技工,而且心心念念只想著賺錢,過度檢查、過度醫療,沒有仁心聖術

  • 18 # 森林野狼30801284

    他是唯一把別人的性命操控在股掌之上的人。而且家屬還要出錢感謝他。所以在把自己的性命攸關的事,交給他的時候,還是要仔細想想。想清楚再去決定吧。因為知道你的病情,並不困難。但是用什麼辦法解決問題,可是大有文章。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2019年你的錢都哪裡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