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王西海高效學習法
-
2 # 漫話科研
很抱歉現在還沒有育兒經驗,不過我父母都是中學老師,母親帶過十多年的小學低年級學生,她曾經向我聊過一個方法,這個方法具有教育學意義上的普適性,所以與您分享。
關鍵詞:鼓勵+引導
先談引導:孩子對一切有興趣的東西都可以投入和專注,這是極好的一個現象,這個不可以壓制,而要將這種特質不斷髮揚,“逐漸引導到你認為應該培養的能力上(比如學寫字、學兒歌、聽課等等)”。
再談鼓勵:在培養孩子的過程中,每當孩子做的很好時,用言語或物質獎勵對孩子進行鼓勵(我認為物質獎勵是下策,精神獎勵是上策,孩子小時以物質獎勵為主,大一些以精神獎勵為主)。鼓勵後孩子會覺得我做得對,以後還要這樣做。於是幾番行為強化後,這些行為就變成了習慣,如果好的習慣保持下去,那就會受用終生。
-
3 # 一箇中學教師
五歲的孩子確實應該養成好習慣了,這對於將來很重要。對於不專注的孩子,平時給他(她)講看圖說話的書,然後講小畫書,逐漸升級到智力童話書,書千萬要一本一本的買(借)回來,一次買很多,孩子注意力更不集中了。這些書在書店都有賣的,講的時候與孩子一起看著書與書中的畫面。每一個故事一定要反覆講,平時玩耍的時候經常不斷提問書中的內容。答不出來的讓孩子在書中找。回答完整了要經常鼓勵孩子,鼓勵的時候最好當著眾人的面,讓孩子有成就感。過一段時間,家長有時候在孩子面前也學著“撒嬌”,吵著,鬧著讓孩子給講這些小人書也是不錯的,如果發現孩子有講錯的或不完整的地方,停下來讓他回想一下應該怎麼說。慢慢的孩子就會有很大的改變,肯定會專注聽講了。試一下吧,家長要有耐心,有時候家長成了弱者,孩子就會強大了。
-
4 # 閒人171567636
孩子的童年是無邪的,是無憂無慮的,什麼對他有吸引力,他就做什麼。他還沒有到求學年嶺,這時候是勸學期,應該做一些讓他對學習很好奇,很迫切的事,也就是讓他自發的產生一種求學心切的心情。讓他知道世界上有很多需要人類解開的謎,比如十萬個為什麼,這樣才能激發他求知慾,從而自發求學,而不是滿堂灌,讓他對學產生厭惡感。同時還要經常作一些健康遊戲,手工勞動,從而遠離那些兒童不宜遊戲,增加學習的注意力。
-
5 # 峰迴路轉j
習慣的養成主要有兩點:1,要具備基本的毅力,2:有良好的家庭環境。前者主要是孩子的自律性,做事情有個堅持,我感覺這點多少有些遺傳,父母自律性都很差,孩子怎麼培養也沒用。其次,就是家庭環境很重要,父母如果做事散漫,孩子也會上行下效。要想提高孩子的注意力,上課專心,首先要看父母是否是做事情不會三心二意得人,否則,沒辦法提高,如果不存在這方面的問題,那就是環境的培養,孩子有一個良好的家庭環境,長大幾歲會有大的改變,不必著急!
-
6 # 成就卓越
好奇心,是孩子的天性!注意力定義要和孩子的年齡段相當,對事物的注意力5歲的孩子持續20分鐘左右,還是一段時間累計完成。家長要清楚!
最好的方法就是學習一門才藝,手工等等,學習過程中一定會遇到困難或者瓶頸,解決辦法就是堅持下去,這也是注意力訓練的方法。核心就是家長需要堅持下去!
-
7 # 賈家村雜貨鋪
和家庭環境有關,父母的修養決定孩子,沒必要強求,是樹非要按花養一輩子也開不了花,每個階段都不一樣,成長的過程有許多枝椏,只要把小枝茬修整,會有很大的樹蔭,都砍掉了就是獨,想想你小時候5歲在幹嘛,
-
8 # 家長話題
藉此機會也給大家普及下,我順境教育系統中的處理孩子問題的基本程式。
首先是審題,瞭解問題的關鍵。
這個孩子的問題是感興趣的問題就專注,不感興趣的問題,堅決不接受。
可能的後果是,在孩子以後成長的過程中,興趣面會越來越窄。這對孩子成長顯然是不利的。
家長遇到問題顯然是對拓展孩子的興趣缺乏方法。
針對此類問題,看過我問答的家長一定會明白,下一步的工作便是研究對策。
其實,引發孩子興趣的方法還是多種多樣的。
1,引誘法。
想讓孩子看書,就拿本書在孩子面前看。孩子想看時就告訴他自己看的都有趣,讓孩子稍等一會兒。這樣以退為進的引誘方法,很容易使孩子中招。
假如孩子還是不理你,就可以自拉自唱的說,嗨呀,這個故事太精彩了。特別是某某細節,,,,孩子問你,你同樣可以表現出迫不及待的模樣,告訴孩子,太精彩啦,等我看完這一段兒再說。或者央求說,反正你也不喜歡看小說,你回頭再說吧。這一說孩子會更急切的。
2,文化輸入法。
買一輛玩具汽車,給孩子展示玩的方法。然後可以給孩子介紹汽車的結構。同時帶孩子去看大汽車的構造,孩子的知識能應用於生活。會很大的激發他的激情的。
3,精選一些興趣拓展遊戲。
比如把成人版的大冒險遊戲稍微改改,便是很好的方法。
4,強制介入法
強制介入後,再積極引發興趣。也是一種很實用的方法。
方法多多,簡單介紹幾法,拋磚引玉幫助家長拓展一下思路。
相信家長稍微思考會有更多更精彩的方法的。
由此可見,問題分析和研究對策是家長處理此類問題的關鍵程式。類似程式,對家長的成長非常重要。
呵呵,原本我原意只是想,引導家長,學會以點代面,然後自己拓展一點思維。既然家長又想了解,下一步。
下一步應該是這樣的:孩子透過家長的幾次有效引導。逐步拓展孩子的興趣,並由此形成習慣模式。透過改變自己,完成成長的過渡 。
否則家長的前提幫助應該是無效的。所謂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家長要注意引導孩子掌握方法,模式。
家長不可能時時跟著孩子,社會也不會永遠關注某一個孩子。
-
9 # 完形教育
這真是一個奇怪的問題,他可以對自己感興趣的事很投入,說明他的專注力完全沒有問題。
你的意思是想讓他對不喜歡的事也能投入專注吧?這真是強人所難,先看自己能不能做到?
如果真有的事不感興趣也要做,那麼你要做的是如何讓這件事,變的對孩子來說有興趣,或者如何讓他在這件事上有成就感。
請先看清問題的根本,不要動不動給孩子貼一個標籤。
-
10 # 帶娃一起遇見讀書
和五歲的孩子溝通還是比較容易的,因為這時在孩子眼中,對父母的信任和依賴還是很強烈的。但畢竟是孩子,以玩為主,寓教於樂,可以透過遊戲的方法訓練專注力。
一、找撲克牌。拿出三張不同的牌,背面向上,依次排開,選中一張,讓孩子記住,然後來回移動幾次,最後讓孩子猜出選中的那張在第幾個。
二、塗鴉。五六歲的小孩子自己有了一些喜歡的東西,比如動畫人物、玩具小汽車、洋娃娃……這時候就可以引導孩子畫出自己喜歡的這些東西。一般孩子可以堅持半小時左右。需要注意的是,大人一定要給孩子足夠的自由和空間,不能說因為弄得一身髒或因為把家裡弄一團糟就在跟前左說一句右說一句,無法集中,讓孩子沒了興趣。
三、扮角色過家家遊戲。顧客和店家、醫生和病人、警察、消防員都可以。當然可以配合簡單一些的道具。這樣的分類玩具很多,可以根據需要適當購置一些。
要培養孩子的專注力,家長一定要讓孩子遠離電子產品,電子產品不僅危害視力,扼殺想象力,跳動的畫面不易使人專注一件事。
-
11 # 8爪媽媽
有很多家長髮現,孩子總是注意力不集中,尤其是3歲以後,例如:
上課的時候總精神不集中,坐不住,左顧右盼,小動作特別多,老師反映常常走神發呆,任何事情都是做做玩玩,寫作業坐不住,拖拖拉拉,不停用上廁所、喝水、吃東西為由中斷學習,對家長說的話,總是心不在焉,似聽非聽 ,就像沒聽見一樣,考試的時候,常常粗心大意 ;一到學習就走神,一看電視或手機就非常專注,有時家長就會產生疑問,孩子的注意力,到底是集中,還是不集中呢?
這是什麼原因呢?我簡單從內外兩方面因素解釋:
1.外部因素
首先,人的視線天生是不穩定的,特別是嬰幼兒時期,任何跳動的東西,都比安靜的東西更能引起視覺上的注意,但是,隨著視覺發育的逐漸完善,視覺的穩定能力也會越來越強,4歲後孩子持續觀看靜態事物的能力會大大加強,但如果在這之前,孩子使用電子產品時間過長,導致他們的眼睛習慣追蹤動態事物,再看靜態書本時,就很難穩定。
其次,電子產品畫面太豐富,和書本靜態畫面,形成鮮明對比,看電子產品越久,孩子對書本的興趣度越低,所以,長時間看電子產品,不僅對視力不好,更會損傷孩子的注意力,注意力好的孩子可能一目十行,注意力差的孩子,抄一句話,要看好多次,花幾倍的時間,導致學習效率低!
2.內部因素
我們大腦有一個前庭覺,是接收臉部正前方的資訊,就像是我們大腦資訊的過濾器,把重要資訊傳遞給大腦,如果孩子孩子前庭發育不良,就無法分辨、過濾。簡單說,外界有一點風吹草動,他就把所有的資訊都傳給大腦,讓大腦一值忙碌,興奮,導致精神不集中,總是坐不住!其實出現這個問題,也是孩子感統失調的原因,那麼,就要透過一些感統訓練,降低這種敏感度,才能專心去做事!關於這個問題,在前面的文章中已經介紹過,如需瞭解請點選:孩子有這8個表現,說明感統失調了!
改善方法:無論康復中心還是訓練機構,都是以遊戲的形式讓孩子參與,讓孩子感覺訓練就如同玩遊戲,進而豐富兒童的感覺刺激。但這種遊戲活動又有別於一般性遊戲,它是訓練者根據兒童的感覺和動作發展的不良狀況,透過特殊研製、精心選擇、調配器材,以遊戲的方式,讓他們在遊戲中進行一系列的行為和腦力強化訓練,下面推薦幾個感統方法,簡單易行!
1.穿珠子
讓孩子用線穿珠子,穿釦子,係扣子,這是感統訓練中,針對精細動作常運用的方法,在練習的過程中,孩子只有精神集中才能完成,同時也是在鍛鍊孩子的觀察力和手眼協調能力,其次,也可以練習畫畫,原理相同。
2.搶物品
訓練者和孩子面對面坐桌子兩邊,也可多人參加,桌子中間放一物品,可設定一個孩子喜歡的物品,然後一方數數:1,2,3!搶!搶到者贏,鍛鍊孩子的注意力反應力,手眼協調能力!
3.爬行運物品
用紙板將小球送至約 2米外的目的地,確保小球不掉,兩人可比速度。孩子只有專注及保持手臂平衡才能成功,對專注力手眼協調能力都有提升,如熟練後可逐漸加強難度,如:爬行時用嘴叼著紙杯,用紙杯運送小球。
另外可以配合一些道具進行改善:1.觸覺刷/觸覺球
觸覺刷/觸覺球,能大大降低孩子對外部的敏感度,減少被外界干擾,提升專心注意力,同時,一些喜歡動手打人的孩子,也是由於對外界反應過於敏感,導致易動手愛發脾氣,透過觸覺刷/觸覺球,增強他們的觸覺識別能力,使他們的觸覺防禦反應趨於正常,降低敏感,緩解壓力,及安撫情緒。
2.感統腳踏車感統訓練中常用的器材,和腳踏車相似,孩子用腳踩車子隨意前進或後退。適用於注意力不集中、平衡感不足、本體感不足的孩子。
孩子熟練後可一邊踩踏車一邊和家長做拋接球遊戲,或在踩踏的過程中,伸開雙臂,用頭頂物確保不掉,訓練過程,需孩子高度集中,對促進腿部肌肉發展,身體協調及增進孩子的平衡能力都有幫助!
6歲前是感統訓練的最佳時間,越早越好,孩子成長很快,沒有什麼秘籍良方能一招搞定,我們就要利用所有和孩子在一起的時間,把訓練延展到生活中,隨時隨地邊玩邊訓練!
-
12 # 侯媽家庭教育
注意力集中能夠提高孩子的學習效率,孩子們都是好奇心重,所以大部分都不能集中注意力去學習,父母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對他們進行引導呢?
一、排除干擾
父母要他們的學習提供一個好的環境,要求光線明亮無噪音,讓孩子能夠集中注意力去學習,避免孩子被幹擾。
二、讓孩子做感興趣的事情
孩子對於自己感興趣的事情會全身心地投入精力,這時父母不要去幹涉孩子,從而培養他的注意力。
三、讓孩子專注
孩子做事情的時候,父母讓他一次只做一件事情,不能同時做許多事情,不分散孩子的注意力,同時要求孩子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不讓他養成拖拉的習慣。
四、智力訓練
父母可以給孩子進行一些智力訓練,比如找不同,走迷宮,這些智力訓練方面的事情只有在集中注意力的情況下才能完成,時間長了會讓孩子養成集中注意力的習慣。
-
13 # 元寶爸爸聊育兒
我是兩個孩子的父親,也面臨過類似的問題,對於題主的問題,分享一下我的看法。
題主孩子的現狀,不是問題!反而是優點!我看了題主對孩子情況的描述,特意強調“對一切有興趣的東西都可以投入和專注,不喜歡的確實過濾掉了一樣,沒有任何反應。”
作為一個5歲的孩子,已經具備了一定的心智水平,在經歷了家庭、幼兒園等很多環境的干擾影響之後,仍然能夠維持這樣一個專注和投入度,對外界的干擾沒有任何反應,說明孩子的專注力是非常高的,作為孩子的父母,應該感到慶幸!為孩子高興才對!
幼年時期,是孩子專注力訓練最重要的階段絕大多數孩子,在2、3歲的時候,會開始對自己感興趣的玩具、遊戲、畫畫等活動能夠逐漸的集中注意力投入進去,而且隨著年齡的增長,這種專注力也會日益增強,表現為精神更加集中、對外界的干擾和噪音充耳不聞,而且專注的時間也會越來越長。
這樣的情況,是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自然發展的能力,也是孩子自我學習、鍛鍊的重要階段,需要家長加以保護和引導,強化孩子的專注能力。
孩子的專注力是如何被一點點的破壞掉的?很多家長抱怨孩子的注意力差,容易走神,尤其是已經上小學的孩子,因為專注力不夠,給學習帶來了諸多問題。
孩子的專注力並不是先天就有問題的,絕大多數情況下,都是因為錯誤的教育方式和環境造成的。
1、有不少家長經常犯一種錯誤,習慣經常干擾、打斷孩子正在做的事情。當孩子在寫作業、玩玩具、看書,甚至發呆的時候,實際上是孩子正在專心致志的時候,但是很多家長出於自己的要求,無視孩子當前的狀態,反覆的、大聲的、粗暴的呼叫孩子的名字,拿走孩子手上的東西,硬生生的打斷孩子的思路和做事的熱情。這樣的做法,會對孩子的專注力、自信心帶來嚴重打擊,導致孩子出現注意力不集中、經常走神、精神緊張等問題。
2、給孩子的玩具太多了,可以玩的東西多了,孩子往往容易分心,一會玩一下這個,一會玩一下那個,很難沉下心來專注於一個玩具,深入的發現玩具的樂趣。
3、家庭氛圍不好,比如有的家庭可能父母經常吵架,關係很不融洽,這種消極的環境,會對孩子的情緒造成長期負面的影響,導致孩子緊張。
4、強迫孩子做不喜歡的事情,容易引起孩子的厭煩、牴觸的情緒,同樣不利於專注力的形成和提升。
如何訓練孩子的專注力?1、給孩子營造安靜的學習氛圍,家長儘量少看、不看電視,當著孩子的面不要玩手機、打遊戲,多看書,陪著孩子一起學習,給孩子一種安靜的陪伴。
2、將孩子學習的環境整理好,移除和學習無關的物品,避免孩子在學習的過程中東摸摸、西碰碰,有主意孩子聚焦學習的內容。
3、在孩子正在專注的做一些事情的時候,比如正在學習、寫作業、做手工、看書的時候,不要突然、大聲的打斷孩子,最好是先觀察一下孩子的狀態,輕聲細語的溝通,不少家長經常會在吃晚飯的時候,大聲的叫孩子放下手上的作業出來吃飯,其實這種做法,很容易打斷孩子的思路和學習計劃,帶來挫敗感,建議可以跟孩子溝通還需要多少時間能夠出來吃飯,或者提前約定6:30開飯,讓孩子自己做好時間計劃安排。4、培養孩子的興趣,不管是畫畫、做手工,還是體育運動,這種持續的活動能夠讓孩子將精神高度集中起來,透過反覆的訓練,提高興趣技能,獲得自信心,也提升了專注力。5、可以帶著孩子玩一些訓練專注力和毅力的遊戲,比如多米諾骨牌、舒爾特訓練卡片、拼圖、模型組裝、魔方等,讓孩子透過這種遊戲的方式沉浸進去,訓練專注力。你所認為的問題,只是孩子沒有按你的意願行事,沒有將注意力投入到你所希望的領域,這種時候,你需要關注的不是孩子有沒有注意力的問題,而是如何培養孩子對學習或者其他活動的興趣的問題。我是元寶爸爸,教育實踐家,多平臺原創作者,分享專業的育兒、教育知識!歡迎關注我,留言諮詢或討論。本文系原創,抄襲必究!
回覆列表
孩子具有強烈的好奇心,對沒有興趣的事很難專注,這是正常的。至於專注力的提高,確實是大問題 ,這關乎孩子未來的學習習慣 ,必須引起高度重視。建議 ,在家長陪同下,多做一些安靜的活動 ,讓孩子成為具有自控能力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