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都說福萊特是中國的金庸,那麼你如何評價這本標籤為“平均三個通宵讀完”的20世紀史詩鉅著?
29
回覆列表
  • 1 # 企業管理李若薇

    讀這三本厚重的書用了15天。60萬字的書讀起來對我是一個挑戰。但是被書名和封面及書評君和讀客熊貓君的鼎力推薦吸引。平時喜歡讀散文及短篇小說,看過篇幅最長的書不過是《穆斯林的葬禮》。由於我本身對世界歷史並不是十分了解,文中有些事件讀起來也需要思考聯絡。

    在書中摘抄的第一個句子是:比利琢磨,上帝創世的第二天世界大概就是這個樣子,然後上帝說:“地要長青草。”一陣微風將細小的黑色灰渣吹向一排排的房子。

    這是比利看見窗外礦渣時的想法。20世紀初,煤炭作為新興主要能源,需要的人力是非常巨大的,十幾歲的孩子就要去礦工工作,面對礦難危險,初進礦工還要面對老礦工們的百般刁難.....

    下面我只想簡單說說幾個女性角色。

    第一個是艾瑟爾。

    艾瑟爾聰明、美麗,威爾士礦工家庭出身,菲茨家的非常有見解的女僕,後來因為懷了菲茨的私生子被趕了出來,還一直想著菲茨。她為了女權運動一直貢獻著自己的力量,有自己獨到的政治見解,併為此做出努力。她在茉黛發行的報紙上發表文章,呼籲工人階級團結一致,呼籲和平,呼籲女權運動。

    第二個是茉黛。

    她是英國的貴族女勳爵,哥哥菲茨是英國排名前十的富豪,她也是二十世紀女權運動的領導者。

    她衣食無憂,卻關心著底層婦女的生活和權利,她開辦了為單親媽媽準備的慈善醫院,為了給某個婦女爭取撫卹金甚至進了醫院。她漂亮,聰明,有思想,善於交際,無數男人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但她只愛上了沃爾特。因為沃爾特不會像其他人只垂涎於她的美貌,成為他們炫耀的資本,而是尊重她理解她支援她,並能與她在思想上有很好的碰撞,關於政治,關於女權,關於戰爭。她已經深深迷戀上沃爾特,最後在戰爭爆發前一天偷偷地和沃爾特在小教堂裡結了婚。茉黛就是沃爾特在戰爭中的精神支援和精神寄託。為女權主義的發展做努力的過程中,茉黛不忍受妥協,她覺得女性應該有和男性相同的權利,選舉權以及薪酬,書中提現了這一抗爭。

    艾瑟爾和茉黛是書中的主角,在描寫她們時,作者描寫很多性的場面,尺度對我來說是非常大的。在一個20世紀的背景下,女性與男性的渴望,女性與男性的坦誠,以性來張揚女性的權益,為她們後來的女權運動做鋪墊。

    第三個是卡捷琳娜。

    父親去世,母親改嫁。繼父對她有非分之想。母親發現後把卡捷琳娜趕出了家門。卡捷琳娜來到了聖彼得堡。一天晚上受到了無良警察的欺侮,被格雷戈撞見,救下了她。格雷戈裡對她一見鍾情,好生相待。可是卡捷琳娜卻對格雷戈裡的弟弟列夫一見鍾情,格雷戈裡看的明明白白,卻始終放不下她。然而卡捷琳娜最後懷了列夫的孩子,此時的列夫拋棄了她獨自逃命,用著格雷戈裡的護照和辛苦攢錢買下的船票。格雷戈裡逃不了入伍的命運,卡捷琳娜最後緊緊抓住這根他這根救命稻草,與他結婚,獻身於他,只是為了領得補貼,好活命。

    不用說她的堅強,在戰亂中養活了孩子。我看到的卡捷琳娜是自私的女人,儘管有人說她是為了孩子,我還是不這樣認為。為了自己,為了孩子,傷害了善良老實本分的格雷戈裡,列夫和卡捷琳娜都從他這裡索取,他又向誰索取呢?

    第四個是奧爾加·維亞洛夫

    她是富商約瑟夫的獨生女。奧爾加很漂亮,亭亭玉立。奧爾加被父親看管很嚴,只能每天打打球,再找一個隱蔽的地方抽菸。抽菸算是她的反抗。這是搗蛋鬼列夫的出現,徹底打開了奧加爾身上被束縛的枷鎖。在一個小小的空間裡,奧加爾初嘗禁果,她並沒有感到害臊,她喜歡這種感覺,最後意外懷孕。約瑟夫大怒,但為了女兒的名聲,只能讓奧爾加取消和格斯的訂婚嫁給列夫。

    奧爾加和列夫之間可以說根本不存在什麼感情。列夫的花心什麼調戲其他女孩的事情都可以做出。然而後來列夫錯手殺死了她父親,奧爾加是唯一看見的。奧加爾輕易且甘願受列夫控制,對外宣稱約瑟夫是心臟病發而死。

    這時的她,慌亂無神,沒有一個獨立的思想,沒有受過教育的她,她根本不清楚在沒有父親,如果列夫也走,家族產業破產時該怎麼辦。所以對於她來說,唯有妥協。這是大多數當時婦女的處境吧。像艾瑟爾和茉黛的女性在當時非常少見。

    一部好的小說,勾勒了一幅社會百態,五個家族,每一頁都有故事,塑造了100多個個性鮮明的人物,讀下來不會索然無味。

  • 2 # 世界真的很大

    肯·福萊特是我最喜歡的作家之一,他的書我幾乎一本不拉地買、讀,從《風暴島》(最早引進中國時翻譯成《針眼》,我個人喜歡後一個譯名)、《大黃蜂奇航》、《鷹翼行動》、《銀行家的情人》、《寒鴉行動》,到《聖殿春秋》、《無盡的世界》和“世紀三部曲”之前兩部《巨人的隕落》及《世界的凜冬》。《巨人的隕落》寫一戰,《世界的凜冬》寫二戰。

    《巨人的隕落》深刻描述了不同國家但是有關聯的五個家庭在一戰前後的命運。這五個家庭分別來自英國、德國、俄國、美國,他們或者是親戚關係,或者是朋友關係,或者是聯姻關係。透過他們,一幅極其廣闊的世界畫卷在我們面前一一展開。那是一段動盪不安卻也不乏溫馨的歷史,充滿了背叛與忠誠、殘殺與救贖、奉獻與掠奪,既有無比高大上的國家戰略,又有市場井小人物的生活悲喜劇,上到美國總統英國國王德國伯爵,下到威爾士山區的礦工少年、俄羅斯的偷渡者,他們為生活而掙扎,為國家和信仰而戰,或者,有的也只能無奈地看著生命凋零。世界總是起起伏伏,有崛起必然有隕落。一戰就這樣改變了世界,也改變了每一個人的生活。

    福萊特向來是一個講故事的高手,無論是27萬字的《針眼》,還是60萬字的《巨人的隕落》。而他的故事,真實得就像發生在我們身邊,你的心情,也會隨著書中人物的命運而迭宕起伏,而悲悲喜喜。描寫一戰的小說遠不如寫二戰的多。這部史詩般的小說,值得認真一讀。

    小說給我們的另一個啟示是,世界為什麼會變成現在的模樣,有許多種子,在100年前就埋下了。

  • 3 # 諸神的恩寵韋

    題記: “我要扼住命運的咽喉,絕不讓命運所壓倒。”——貝多芬

    20世紀初葉,世界政壇熱鬧得像大戲臺,各路人馬粉墨登場。1911年,中國爆發辛亥革命,末代皇帝溥儀下臺,民國政府成立。與此同時,西方世界也不太平。英法俄三國結盟,葡萄牙、墨西哥等國紛紛發生革命。世界,猶如一口噴雲吐霧的火山,隨時可能迸出滾滾岩漿。

    小說《巨人的隕落》裡的人物,就生活在這一時代背景下。故事講述了從1911年到1920年間,英、德、美、法、俄等國上至封建領主,中至新興資產階級,下至普通百姓的生活常態,透過虛實結合的描寫,反映了以英國為首的西方君主封建勢力的覆滅,和新興工人階級崛起的歷史真相。

    這本書的作者肯.福萊特,是世界暢銷小說大師。1949年,福萊特出生於英國威爾士,18歲進入倫敦大學學習哲學。畢業後,他當過通訊員、音樂專欄作家、新聞記者,後來轉向小說創作。1974年,福萊特進入倫敦一家圖書公司工作。在那裡,他學會了怎樣寫暢銷書,先後出版了九部作品。有趣的是,他最初開始寫書,不是為了揚名立萬,而是為了賺修車費。當時他經濟窘迫,汽車壞了沒錢修,聽說有人靠寫偵探小說寫發了,就趕緊也抓起筆寫小說。結果,他的第一部小說真的賺到了錢,幫他支付了修車費。這大大激發了他的創作慾望。1978年,他的小說《針眼》榮獲多項國際大獎,自此他開始專職寫作。這一寫,一發不可收拾,接連寫了20多部,如《聖殿春秋》、《聖彼得堡來客》、《與獅同眠》等。它們被譯成33國語言,總銷量超過1.5億冊。 2010年,福萊特登上全球作家富豪榜上第五名,三年後,榮獲愛倫坡終身大師獎。福萊特寫的幾乎都是歷史小說,他寫作態度極其嚴謹,每部小說出版前,都會請歷史學家審稿,決不容許出現史實硬傷。

    菲茨伯爵:打倒你的,不是對手,而是傲慢

    菲茨伯爵一登場,金光四射。他英俊儒雅,風度翩翩,家財萬貫,光那座豪宅就有兩百多間房,還有上萬畝良田,良田底下藏著無數煤礦。他每天什麼都不用做,躺著就已經是全英國排名第九的大富豪了。

    菲茨伯爵娶了俄國公主,順理成章成為沙皇女婿。菲茨對這樁跨國政治婚姻很滿意,手握英俄兩國權勢,讓他得意洋洋,又野心勃勃。他期待著,有一天能爬上更高的位子。

    一般貴族都任性,都風流。菲茨也不例外。13歲時,他曾愛上女傭,被母親發現後,趕走了女傭。成年後,他娶了俄國公主,卻沒有收心,暗地裡繼續沾花惹草。一次,英國國王出巡,住在伯爵府,負責伺候國王的是女僕艾瑟爾,她美麗聰明,舉止大方,深深吸引了菲茨。菲茨是情場老手,很輕易就勾引了少不經事的艾瑟爾。有一天,艾瑟爾慌張無措地告訴菲茨,她懷孕了。那一剎,菲茨臉色變了。他請來律師,像打發叫花子一樣,打發走了艾瑟爾。他很愛艾瑟爾,可他更愛地位和權利,為獲得更大的成功,他不惜掃除通向成功之路上的任何障礙,哪怕那是他深愛的女人。偶爾,他也會對那段舊情有一絲懷念,但轉瞬即逝。

    一戰時英德交戰,作為英軍將領,菲茨目睹了兩國士兵在聖誕節休戰的情景,還看到兩軍居然在戰場上踢起了足球友誼賽。這世界怎麼了?他覺得不可思議。在戰場上,他還偶遇了德國好友沃爾特,兩人敘了敘舊。但打仗畢竟是殘酷的,槍子兒從不認人,戰爭結束時,菲茨成了獨眼龍,腿也瘸了。他和妻子去了俄國,親眼看到俄國王子被憤怒的農奴活活打死,連房子也被一把火燒掉的慘景。這件事,對菲茨震撼極大。他第一次真正意識到——世界變了,全世界貴族的地位都岌岌可危!回國後,他一邊瘋狂打壓底層百姓,一邊不得不向新興政客妥協。為巴結新勢力,菲茨舉辦了一場盛大宴會。他強顏歡笑,邀請了丘吉爾等政壇新星(對,就是後來的英國首相丘吉爾),期望以此挽回頹勢。

    然而,歷史總是前浪推後浪,昔日的“日不落”帝國終於迎來了黃昏。作為英國貴族和保守派議員,菲茨伯爵已風光不再。眼看著貴族階層大勢已去,什麼也無法掩蓋他內心深處的失落。他知道,屬於他的時代,過去了。

    馬雲說:任何一次商機,都會經歷四個階段:看不見、看不起、看不懂、來不及。這句話不僅適用於商場,也適用於任何領域。以菲茨伯爵為代表的封建勢力,寧願沉溺於往昔輝煌中,也不願正視現實,洞察時代變化。他們高高在上,不可一世,一邊不勞而獲,一邊欺壓百姓。當各國老百姓蠢蠢欲動時,他們“看不見、看不起、看不懂”,等發現大事不妙時,已經“來不及”了。他們徹底輸了,輸在了傲慢上。這恰好應了張泉靈那句話:時代拋棄你的時候,連一聲再見都不會說。

    艾瑟爾:到底經歷了什麼,讓清純少女變身政壇女鬥士

    艾瑟爾是個天性善良、自信奔放的美少女,出生在一個普通煤礦工人家庭。從13歲起,就在伯爵府上做女傭了。

    菲茨是她的初戀,她愛他愛得要死。然而,當菲茨無情地拋棄她時,她一不哭二不鬧,選擇了有尊嚴地離開。從伯爵府出來後,她生下兒子勞埃德,獨自撫養。為了生存,她不得不當縫紉工,沒日沒夜拼命幹活。業餘時間,她接觸到了女權運動,並與搞群眾運動的茉黛(伯爵菲茨的親妹妹)成為莫逆之交。在茉黛幫助下,艾瑟爾成了一家報社的主管,和茉黛並肩作戰,一起爭取婦女選舉權。

    一次,艾瑟爾與菲茨偶遇,他對她重燃舊情,提出要包養她的想法。艾瑟爾聽後,斷然拒絕。不久,搞政治運動的伯尼向艾瑟爾求婚,她同意了。在茉黛和艾瑟爾等人努力下,英國婦女終於獲得了選舉權。在嚴酷的鬥爭中,艾瑟爾從對政治一竅不通的天真少女逐漸成長為為民請願的英勇女鬥士,她的政治嗅覺越來越靈敏,戰鬥力也越來越強大。她把各國時局看得一清二楚,甚至預言:俄國的列寧會變成下一個殘暴的沙皇。英國群眾運動如火如荼,艾瑟爾由於出色的組織能力和超凡的個人魅力被推舉為領袖,伯尼很不高興,他本以為當選的會是他。夫妻倆鬧起彆扭,最後艾瑟爾把領袖的位子讓給了伯尼,夫妻重歸於好。看到伯尼對繼子勞埃德那麼疼愛,艾瑟爾心裡一聲長嘆,釋懷了。畢竟,一家人能和睦相處,就是最大的幸福。

    小說最後一幕,艾瑟爾帶著勞埃德去威斯敏斯特宮參觀,給他講什麼是民主。她帶著兒子上樓,走到一半時,迎面碰上了正在下樓的菲茨伯爵,他也牽著自己的兒子(和俄國公主生的)。這兩個小孩同歲,都是伯爵的親骨肉。請注意,全書最高潮來了:傲慢的伯爵一動不動,想讓艾瑟爾母子讓路——他還當自己是艾瑟爾主人呢。想當年在伯爵府,艾瑟爾每次遇到伯爵時,總會雙目低垂,主動讓路。然而,今非昔比,此時的艾瑟爾再也不是無知少女了,她已成為了一名女戰士。她緊握兒子的手,大方且略帶驕傲地向伯爵父子問好。兩個孩子互相打了招呼,勞埃德把小手伸向了伯爵。伯爵心知肚明,身為人父的他第一次摸了兒子的小手。艾瑟爾帶著勞埃德要上樓,伯爵不得不退向牆邊,讓出路來。看著艾瑟爾母子遠去的背影,伯爵臉色煞白。

    這一幕,極具象徵意義。伯爵和艾瑟爾,這對曾經的主僕、昔日的戀人,一個下樓,一個上樓,方向相悖,喻示著各自的命運走向。九年前,伯爵是萬人仰慕的權貴,艾瑟爾是卑微的女僕;九年後,伯爵早已風光不再,艾瑟爾卻變身政壇女鬥士。九年,在歷史長河中不過一彈指功夫,卻足以改變一個人的一生。艾瑟爾不僅沒被命運打倒,反將命運騎在胯下,揮鞭前行,這是多麼了不起!這部小說,某種程度上說,就是她的一部個人成長史。

    比利:莫欺少年窮,少年會給你顏色看

    比利是艾瑟爾的親弟弟,也是第一個出場的人物。他家三代男人都是煤礦工,從13歲起,他就開始當礦工,每天起早貪黑,在暗無天日的地下辛苦勞作,由於沒有任何保護措施,隨時都面臨著生命危險。

    一戰爆發後,他參軍入伍,上陣殺敵,九死一生,見識了戰爭的殘酷,也看穿了統治者的陰謀。從戰場歸來後,比利從懵懂少年變為鋼鐵戰士,投身革命事業,為百姓奔忙,與統治者作對。他敢在大庭廣眾之下,說出戰爭真相,抨擊英國政府,揭穿貴族醜態。有好幾次,他當場揭穿菲茨的騙局,讓對方下不了臺,恨得菲茨牙根癢。在軍事法庭接受審判時,他句句在理,懟得菲茨無言以對。

    因為政治原因,比利坐了一年牢。出獄後,他和女友結了婚。同時,由於出色的領導能力,他被推選為工黨議員,儼然成了英國政壇新星。 列夫兄弟:本是同根生,為何最後天差地別

    小說裡,還有一對俄國兄弟令人印象深刻。哥哥格雷戈正直善良,俠膽義膽;弟弟列夫自私冷酷,卑鄙無恥,空有一副好皮囊。倆兄弟本是苦出身,從小父母被沙皇殺害,一直生活在社會底層。當時俄國局勢混亂,哥哥把去美國的船票讓給了弟弟。從此,兄弟倆踏上了完全不同的人生道路。

    哥哥雖然貧困交加,但堅守原則,從不作惡,最終娶了心愛的女人,過上了幸福的日子。弟弟的命運更為跌宕起伏,他先在有權有勢的維亞洛夫家當馬伕,靠男性魅力,勾引到維亞洛夫的獨生女,成了維亞洛夫家族一員。後來他不滿足,在外面包養女人,被岳父發現,大鬧了一場。一次家庭聚會中,列夫和岳父再次發生口角,失手打死了岳父。這本是件天大的事情,但他充分利用人性貪婪的弱點,騙取了妻子的信任,讓這件事最終不了了之。

    列夫是那種 “有奶便是娘”的人,也是典型的流氓無產者代表,連他自己都瞧不上自己,覺得自己像條狗。 小說裡刻畫的人物,遠不止以上幾位。艾瑟爾父親的嚴厲和睿智,茉黛夫婦的赤誠和執著,比利女友米爾德里德的善良與樂觀,平斯基的無賴與投機,都給人留下深刻印象。尤其是關於列寧和丘吉爾的描寫,更是讓人叫絕。小說第三部裡,列寧登場,小到身體特徵、說話語氣,大到性格特點、做事風格,都一一再現。甚至連德華人賄賂列寧10萬盧布的事,也被寫了進去。這裡,列寧不再是教科書上的插畫,而成了三維立體影象,彷彿觸手可及。還有丘吉爾,這也是個怪老頭,他既是貴族,也是民眾,才華出眾卻不受人待見。看完電影《至暗時刻》,你會發現,這本書裡的丘吉爾,寫得很靠譜。

    《巨人的隕落》採用多條線索並進的敘述手法,裡面既有宏大的戰爭場面,也有激昂的政見辯論,還有細膩的兒女情長。書裡穿插了大量史實:比如凱爾特礦難、薩拉熱窩事件、一戰聖誕節休戰事件、沙皇退位等。隨著情節推進,高潮迭起,讓人大呼過癮。小說語言精彩,人物形象很豐滿。比如,第一部裡寫艾瑟爾從小學習好,在作文比賽中得過獎。這看似是閒筆,卻為多年後她負責報社工作埋下了伏筆;艾瑟爾剛出場時,美麗自信,卻有著多數女孩都有的弱點——愛慕虛榮。被伯爵攆走之前,她對伯爵府充滿了留戀,那些風格華麗的傢俱、牆上的各種名畫都讓她痴迷,一句話,她捨不得走;嫁給伯尼後,她把領袖位子讓給丈夫,卻始終不甘心,直到看見伯尼把勞埃德當親兒子一樣疼愛時,她頓時看開了,感嘆夫復何求。再比如伯爵菲茨,他是政治保守派,思想僵化,能保守僵化到什麼程度?書中有個細節就很能說明問題,當時上流社會紳士開始流行穿短西裝,穿燕尾服的人越來越少。菲茨很生氣,很不理解,他覺得這是對全體貴族階層的背叛。正是這些真實動人的小細節,賦予了人物精魂,讓他們一步步從紙上走到我們眼前。 《巨人的隕落》自出版以來,橫掃歐美16國小說排行榜。這部近60萬字的小說,獲得了銷量與口碑的雙豐收。它之所以暢銷,是因為具備了暢銷小說的一切元素:愛情、陰謀、衝突、戰爭以及人性。小說全面勾勒出了20世紀初西方世界的眾生相:菲茨、維亞洛夫、英王、沙皇等代表的封建勢力,茉黛和沃爾夫代表的改良派,艾瑟爾和比利代表的勞動人民,列夫和平斯基代表的投機派,個個栩栩如生,形象鮮明,讓人過目難忘。

    高爾基說,文學使思想充滿血和肉,它比科學和哲學更能給人以力量。讀完這部小說,你八成會和我一樣熱血沸騰。福萊特不愧是優秀作家。這種優秀,不僅體現在他高超的寫作技巧上,更體現在他的寫作情懷上。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這部小說裡,彰顯出福萊特作為一個作家的良心和野心。說良心,是因為能看出他有強烈使命感。他對艾瑟爾一家的描寫,透著深沉的愛與敬意,字裡行間充滿著對他們正直、善良、勇敢品質的讚美。這種創作的態度,在浮躁的當下十分難得。說野心,是因為小說裡,藏有托爾斯泰《復活》的影子。菲茨伯爵不是聶赫留朵夫,他自始至終對自己的過錯沒有一絲悔意;但艾瑟爾卻是瑪絲洛娃,她透過九年不懈努力,終於化繭成蝶,重獲新生,完成了灰姑娘式的人生逆襲。小說結尾處,“巨人”轟然倒下,震起一片塵埃,卻沒能激起艾瑟爾內心的一絲漣漪。你看,真正的強大,不在於身份地位,而在於內心堅定!

    菲茨伯爵有身份有地位有金錢,啥都不缺,最後卻失去了最寶貴的東西——對命運的主宰權。反觀艾瑟爾姐弟,一直處在社會最底層,吃盡苦頭,卻能透過自身不懈奮鬥,成功扭轉命運,躋身社會中流砥柱之列。這種強烈對比,讓人們在合上這部書的同時,不由得也開始對自己的命運做深刻反思。

    在《巨人的隕落》裡,福萊特寫過一句振聾發聵的話——“我親眼目睹,每一個邁向死亡的生命都在熱烈地生長!”是的,向死而生的人最強大。在艾瑟爾和比利身後,站著無數熱烈生長的普通人。作為一名普通人,我們也許永遠都沒有機會去做所謂的大事,但平凡並不代表平庸,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歷史,每個人都是自身歷史的創造者。你想要怎樣的生活,就拼盡全力去創造那樣的人生。這,是個適者生存的世界,如果故步自封、自以為是,意味著你遲早會被時代淘汰。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命運看不見摸不著,卻無處不在。美國著名作家安.比爾斯曾說:“命運——這是暴君作惡的權力,也是傻瓜失敗的藉口。” 是啊,從古至今從未見過一個強者抱怨命運的不公。而莎士比亞說得更好:“命運是一個很好的女神,她不願讓小人永遠得志。”

    沒有人能決定你的命運,除了你自己!正所謂“我命由我不由天”,每一個人,都是自己命運的主人。殘酷的生活常常耗盡人們的意志,漸漸地,很多人迷失方向,淪為命運的奴隸。只有那些真正勇敢的人,才不懼時光粗糲,能迎難而上。命運對他們越狠,他們越奮發向上。最後,連命運都不得不向他們低頭。

    命運的每一次突襲,都是裹著炮彈的糖衣。看穿這一點,任什麼先進“武器”瞄準你,你都能無所畏懼,從容以對。若不想被命運抽鞭子,你就得看清方向,拿出勇氣,隨時隨地做好準備,迎接命運的每一次突襲。要相信,“倒下”的人越多,你“站起來”的機會越大。人生是場拉力賽,每一刻都是機遇,堅持到終點,終將見到彩虹。

    2018.6.15晚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沒有人吃過靈芝類的保健食品?覺得怎麼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