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滄桑短笛
-
2 # 天好地和
中國的封建社會,孔孟之道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但它的君主專治與今天人民所向往的民主文明開放的世界是格格不入的,一個健康的國家就如同一個健康的人,選擇一個什麼樣的靈魂是很重要的。
-
3 # 亮劍147255773
中華民族是有著五千多年曆史悠久的文明道德古國。孔孟之道儒家思想出自春秋時代,宣傳是以禮治國。以禮待人。比如:《三綱》與《五常》宣講都是禮與道德的事。古為今用,上個世紀八十年代,掀起的《五講四美三熱愛》運動也是於此分不開的。歷史不同的是出現的商殃李斯變法的法家宣傳的是以法治國。例如:秦始皇焚書坑儒。掀起了一場法與儒之爭的運動。時過竟遷,歷史車輪是要前進的。以法治國,以禮育人是任何一個國家不可缺少的。
-
4 # 致敬南懷瑾老師
孔子和孟子的哪些話要否定?今天的社會已經漸漸沒有了孔孟之道,社會人心,又進步了多少呢?工業文明暫時是勝利了,但是人類求生活越來越辛苦,慾望越來越難填,地球環境遭遇了前所未有的破壞。是得是失,還不知道呢!依我看,現代文明必須在傳統文化思想精神的指導下發展,才有前途,才能為人類謀幸福。
-
5 # 感悟本源
回答前,先分別說說孔孟儒家思想,中華文化!
儒家,倡導的是聖人為君,賢人為臣,四海一統的美好理想社會!然而,由於當時社會的自身發展限制,僅贊同有利於君主王侯等權貴利益,而弱化甚至清除民眾合法合理合情的訴求!但是,隨著社會進步,文明發展,儒家思想核心不斷被還原解鎖。中華文化,以傳承優良美好傳統了根基,發揚光大為目的!縱觀五千多年中華文明,都是在不斷內外衝擊中一枝獨秀。
無論是儒家思想。還是道家思想。或是佛家思想。乃至現在的馬克思主義思想!只要是利國利民,和諧社會,與大自然和諧共處的,進步的思想理念,都被我中華文明不斷吸收消華。最終形成適用於全人類的共同理想追求。——這就是中華文化的魅力所在!
綜上所述,孔孟之道儒家思想,只要還原其初衷,就都是促使中華文化的發展,只是礙於當時社會低階發展階段的限制,而部分核心思想被扭曲或遮蔽! -
6 # 仁己及人
是中華文明的核心精神。中國傳國至今的關鍵,支柱性內容。當今社會人們所攻擊的”儒家”,與其說是儒家,不如說是外儒內法中的內法,或者乾脆就是法家,這就是儒法之爭得一大悖論。
首先我們看看,一個文明要傳承至幾千年後,甚至一直到最後都在塑造一個民族向善,孝順,忠義的品格。一直到乘上近代科技東風,開始騰飛。最重要的原因是什麼。有人說是區位,靠近交通要道。有人說是超強的武力。有人說是緊密的組織。有人說是”金腳銀邊草肚皮”的佈局。其實都不完全是。最重要的是文化,是否是向善,仁義禮智信的文化。擁有向善文化的民族具有天然的凝聚力和同化力。只有真正有良善文化的民族才能夠扛過發展程序中的低谷。當戰爭一過,開始追求生活的時候,人人都會自覺追求仁義,賢良,信義的社會。
良善的文化會帶來很多次生文化,仁愛的地方容易聚人氣,人多了就有貿易,就有財路,有大義的地方公平公正,人人都覺得自己受保護。這樣的地方容易產生科技也是必然的。德國處於四站之地,不妨礙他成為歐洲最發達國家
當今美國最發達,是因為自然的吸引力,吸引全世界科學家。為何,因為自由平等,開放尊重。也就是義(正義,自由本意為免受專制的迫害,為正義,平等為免於貴賤的壓迫,是正義,司法獨立其實就是說的保障人權,就是”保證你的正義”)
日本也很發達,為何,因為禮,(還有仁),當然日本的仁一部分是體現在保護動物上,但是,去日本的人丟了東西,無論丟在哪裡都可以找回來,普通人極為有禮貌,不小心碰你一下都要對不起。是不是感覺很受尊重。這也是仁義的一個方面。
北歐那些不說了。
那有人說,中國為何會有一治一亂,因為中國並非完全的儒家社會,而是儒法鬥爭的社會。秦朝之後,給中國留下了一套中央集權,帝王專制的法家制度,漢朝在文化上平明崇儒家,也沒有走出這個陷阱,包括一些極為不人道的“如纏足,孔子說,身體髮膚,受之父母,這是大不孝,也就是說,這是孔子反對的內容。那為何中國古代一直有部分這種文化呢?這就是法家的次生文化:專制的濫用
中國古代儒法鬥爭,儒勝則盛世,儒衰則亂世
那我門現在來看看,歐美的”自由”和非洲部落的,(有的甚至連高階社會體制都沒有,你唱唱跳跳,十天半月再回來都沒關係),太平洋小島的”自由”為何一個到現在都是原始社會,一個已經是高度發達的國家。
歐美的”自由”主要是表達自由,我唱什麼歌,穿什麼衣服,你不要評價,don’t judge.而且人人都能夠參與政治。但是政治是什麼呢?就是保障所有公民的權利得到保護,就是”義”,這一點看紐西蘭保護毛利人,開毛利學校就看得出來。
但是除了表達自由之外,一旦涉及到種族歧視,年齡歧視,智商歧視,財富歧視,一旦一個人公開這麼說,輕的收到一致指責,被圍攻而逃。不會洋洋得意。重的直接上法庭。也就是說,先立仁,後自由。
歐美的辦公室隨便你怎麼擺,擺的像球賽現場都可以,但是注重智慧財產權保護,就事論事,絕對不就事論人,也就是,先仁,信,後自由。
而非洲部落,恰恰是相互戕害,鬥爭,鬥爭完了帥手一走。是無仁無義無信下的自由
所以一個能發展出近代商業,一個只能停留在初級農業階段。看出區別了嗎。
無仁無義的自由,甚至反仁反義,縱容無賴,縱容壞義者,這樣的自由,就是非洲道路的自由,是帶不給你繁榮的
-
7 # 帶你飛翔952
孔孟之道為何能得到大部分帝王和統治階級的尊崇?有人說是禁錮了歷代華人的思想和行為從而更有利於統治者的皇權穩固,可我這業餘水平覺得讓華人磨滅了血性禁錮了人性使華人淪為羔羊的當屬佛教!試想想:當十幾億人都效彷彿陀割肉飼鷹,對待侵略和屠殺視而不見,六親不認時國存否,家在否?有人說是儒學(儒學和儒家必須分開來看)本質上就具有強烈的排它性和不相容,從而使得很多先進的文化和思想無法進入華夏,或者拿一些西方的思想和成績來做對比,卻沒有從根本上去考慮一個不容忽視的事實:儒學出現到如今的倆千多年當中華夏大地出現了多少可以傲視世界的強大帝國?出現了多少站在世界頂端的各種人物?任何一個事物都不可能十全十美,即使是在儒學盛行的從前也存在很多的糟粕。到了現代,儒學的影響更是一直在故意被淡化或者是被故意的忽視,路子卻走的還是老一套,你說儒學落後了嗎?因噎廢食不可取,金子不純咱可以提煉再提煉,但是根本不能丟…
-
8 # 譚煥新
孔孟之道儒家思想,到底是發展了中華文化發展還是制約了中華文化的發展?這個問題是非常值得探討一下的,首先我們從他的源頭說起吧,孔子是生活在春秋過渡到戰國的時代,他的思想是在這個時代產生並形成的,然而他的思想在他生活著的時代中並不認可他的思想,因為當時的社會正是一個社會向另一個社會轉型的時代,這個社會的轉型是各個諸侯國家謀求能夠向前發展與謀求強大的大變革的時代,然而,縱觀孔子的思想是保守的,對待這個大變革的局面孔子極力想維持現狀而不容新生事物的產生。所以他的思想在當時各社會局面都沒有認可他的思想,因為如果止步不前,維持現狀,那就有被吞併的危險,各諸侯國家既使不然圖霸,也要力求自保。在這樣一個時代背景下,一個極力維持現狀的思想如何被各社會階層認可!?直至到了漢代,社會各階層得到整合,才有董仲舒的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理論,為什麼呢,因為這個時候的統治階層是要維持現狀並不希望社會有所變革的,這樣對於社會的穩定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同時束縛了社會產生新思想的動力,因為從罷黜百家,獨尊儒術這一指導思想就可以看出,他是不容許有別的思想產生的。所以從此開始,以後各統治階級都想維持他們所處的現狀,都把儒家思想奉為經典。這樣直至到清朝的崩潰,積貧積弱的時代,人們的思想開始探尋這一積貧積弱的狀況是怎麼產生的,所以才有了五四運動打倒孔家店的壯舉,又到了二十世紀六七十年代又有批林批孔的運動,到了今天,人們的思想又把孔子的儒家思想奉為經典,尤其是當今的有些專家完全拜伏在儒家思想裡把它當作萬能功用。我想這是不符合辯證唯物主義的思想的。從儒家思想發展產生形成之初,他的歷程是不認可,被認可,又不認可,再被認可,我想這樣一種思想是有缺陷的,起碼他不是完全完美的,從不認可,被認可,又不認可,再被認可就可以證明儒家思想的缺陷牲,為什麼,我想問的是,難道不認可的思想就沒有什麼理論依據,被認可的思想難道哪麼完美無缺麼?從這樣一種門因素來分析,儒家思想他是有好的一面,也有他不好的一面,既然好壞並存,那麼這個思想是有所侷限的,所以,我們把它當作經典,奉為神明的時候,他就會成為束縛中華文化向前發展的絆腳石。
-
9 # 太白山人5911
中華文化——漢文化,作為世界範圍內,唯一的,沒有中斷,消亡的文化,孤零零地存在著,讓世界羨慕。是先進呢,還是落後?沒有一個參照物,無法比較。我要說的是:存在本身說明漢文化有強大的生命力,它的先進性還用質疑麼?
樓主提問證明儒學在漢文化中重要地位。漢文化的先進性沒有問題,那麼儒學的正面作用,也便沒有問題了。
有人總是喜歡將守舊的弊端歸咎於儒家學說。其實,這是華夏文明——農耕文明的稟賦使然,先民們對於土地的依賴和守護,形成了保守的民族稟性。不同於西方的海洋文明,有著探索與冒險精神。憑藉工業文明的產物,巨艦利炮,強勢地欺凌農耕文化。使得清王朝搖搖欲墜。也從而造成華人嚴重的不自信——政冶的,經濟的,軍事的,當然包括文化。人們將求救的目光投向海外,於是以五四為啟端,思想文化的泊來品,將傳統的中華文化,衝擊得七零八落。客觀地講,這是一個東西方文明,漢文化與世界先進文化融合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得到了許多先進的新思想,新觀念,新技術,新文化。但同時也丟失了不少寶貴的舊傳統。使得即將走向世界舞臺中央的大國,缺少了文化上的自信。
歷史是有傳承的,文化是有基因的。一個割斷歷史傳承,拚棄文化基因的人,還能算是華人麼?
-
10 # 山根50
現在沒有孔孟之道的立足之地了,大家覺得很好了嗎?
老人摔倒扶還是不扶,現在還爭論不休,可故事在不斷重演!
偷人水果,樹上掉摔,理直氣壯索賠,古代可有先例?
老師體罰學生一下,家長打上校園,是養兒子還是養老子?
討個媳婦要票子、車子、房子,不是苦了老子害了兒子嗎?
路見不平一聲吼,該出手時你想想,是出手還是不出手?如果你是受害者,你希望別人出手還是不出手?
是要相夫教子的賢妻,還是飯來張口的媳婦?
小偷進了你家行竊,你是反抗還是把金錢奉上,以保證他能從你家安全離開?
以前食物好壞吃的開心,現在你吃的放心嗎?
凡此種種,難一一列舉,至於文化也好,其它也罷,萬物一理,孔孟之道是制約還是發展各自思量,總之種瓜得瓜,種瓜別想得豆!
-
11 # 有想法的人2
我看到反孔子的人,沒有一個說到孔子的哪個說法禁錮他的思想,從而從根源上駁斥他,沒有,一句都沒有,都是把社會上的壞毛病,統治階級的壞毛病,沒有學好儒家思想偽儒的壞毛病,統統一股腦扣到儒家的頭上,這都是放屁,華人的劣根性,阿不出shi 來怪茅廁。根本就不如他們口口聲聲稱道的西方人士,是誰的毛病就從根源上駁斥。華人這種特性根本不適應做學問,就適應分幫立派搞內鬥,欺軟怕硬做奴學(我發明的詞,做奴才的學問),統治階級血腥的屠刀,誰也不敢去招惹,抓這些腐酸文人來出氣。你們倒是說呀孔夫子,那一句話害了你,是學而時習之溫故而知新,害的你讀不出書來?還是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害的你人際關係塌陷吶?是仁義禮智信禁錮了你的思想,還是謙良溫恭雅限制了你的發展?你們一條條列出來,一樁樁展出來,讓孔夫子死也死的明白。盡整一些瞎雞巴扯的東西安到孔子頭上,什麼三綱五常,男尊女卑,什麼維護統治階級,愚民政策,孔子後裔是投降派等等的挨不著邊的事,都扣到孔子頭上去,真的是無恥至極,孔子還得管他死後這二千多年的事,沒有中國這幫小人難伺候的人,怪不得他在2000年前就慨嘆,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他創立的儒家思想讓中國輝煌了2000年,兩次登上世界歷史輝煌的頂峰,沒有一個人為他歌功頌德,近百年稍微打了一個盹兒,就被這些不孝子孫罵的狗血噴頭,如今現代70年中國又走向世界的巔峰,難道沒有儒家思想在起作用?你看中國這麼多莘莘學子埋頭苦學,與古人考秀才舉人又有多大區別?你判斷人的好壞,你又離得開哪一個儒家給你定的概念與標準。(不服氣的可以直接來辯)忠孝仁義禮智信,謙勇恕,哪一個不是丈量人心的尺度?這些滋養你人心的營養要素,讓你感情變得細膩人生變得豐滿,創造者不指望你去歌頌敬仰,反而在這裡摸黑汙陷,真不知道你這人心是怎麼長的。其實一個人的悲慘遭遇,只跟當時的社會環境,與統治階層和自己個人的努力以及家庭出身有關,與其他東西根本就沒關係,更別說2000多年前死了的孔子能給你造成多大傷害。只有這些被迫害妄想症者,才會把這些構陷到孔子頭上去。
-
12 # 詩驀詩書畫
孔孟之道儒學思想是中華文化之精髓,是中華上下幾千年來最廣為引申的教育思想。那他到底是制約了中華文化的發展還是促進了中華文化的發展?今天小編帶大家一起來了解一下。一,什麼是儒家思想?儒家思想,又稱儒學,也屬於一種宗教,所以也稱之為儒教。創立始於孔子,孟子加勉發展,後其荀子所集其大成,之後廣為應用,至今仍有一定生命力的學術流派。二,儒家思想主張什麼?很簡單,無非就是論人生,擺道理。比如孔子曰:“小不忍則亂大謀。”言簡意賅,說得非常有道理,在現實中你一點點小事都忍不了,確實成不了大事。還比如孟子曰:“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說的非常精闢,在現實中你撿了芝麻丟了西瓜,是因為你太貪婪了,就是這個理。三,為什麼有人說他制約了中華文化的發展?因為孔孟之道儒家思想灌輸的是“聖人”與“君子”之德。你要明白這些道理,還要做到仁、義、禮、道德、品行、忠、孝、廉而且還要無慾無求,在行動上配合一置才行。然而在現實的世界上根本就沒有所說的“聖人”和“君子”。俗人做不到,所以也就制約了文化發展。總結:儒家思想還是促進了中華文化的發展,中華大地的兒女們也廣為應用,經常孔子曰,孟子曰,沒有道理誰會加以應用呢?總的來說,孔孟之道就似一道味道鮮美,且非常有營養的思想雞湯,你得肉和湯一起吃,才能達到功效。
-
13 # 搏鷹人
任何一種社會學說,均有其時代背景。孔孟之道如此,批孔孟之道的學問和作品亦如此。
所謂孔孟之道、儒家思想制約了中華文化發展的論調,大概是出現在新文化運動時代,上世紀六七十年代達到了頂峰。只要是與孔孟有涉的,都被批為落後、腐朽、反動。夫妻反目、父子成仇,四維盡喪,國將不國。一個民族的精神文化缺位所造成的後果,一至於此。
當然了,任何一個社會歷史形態和社會運動的起源都有其深層次原因。近代百年,中國技不如人、器不如人,受列強欺凌,當然要找問題。於是乎找來找去,最終的罵名落在了綿延兩千年的儒家思想身上。
現在我們已經度過了那個貼標籤、扣帽子的年代,理智下來之後,回想一下我們綿延久遠的傳統文化(不只是儒家思想),是否真的就是造成百年衰落的根本原因呢?似乎有失偏頗。
誠然,後世的儒學與原態儒學相比,產生了極大的區別,尤其在朱熹之後,本來應該和諧並行的“禮”和“樂”被極端化成了“存天理、滅人慾”(禮者理也)。在哲學上,以“理”(禮的廣義化)作為世界本源,導致出現了很多“小人之儒”、“道學先生”之類的偽君子。到了明代,陽明心學出現,與理學針鋒相對的提出“心外無物、心外無理”,大規模的為人慾“翻案”。但最終又落入了唯心窠臼。
那麼先秦原態儒家呢?首先,是一種唯物主義的世界觀。是一種實事求是的世界觀。正所謂“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其次,也並沒有將“禮”和“欲”割裂開。正所謂“禮之用,和為貴”。在這樣的哲學基礎上,構建出了以仁義禮智信為核心的社會倫理體系。在對新鮮事物的認識上,主張“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維新思想。
所以說,將儒家思想批評為制約中華文化發展,是有失偏頗的。只能說在後世極端化的“儒學”
曲解了孔孟之道。將本來作為同一事物的陰陽兩面的“禮”和“欲”徹底割裂和對立。造成了儒學思想偏離了原本的軌道。
我們作為後來人,在認清了這些問題的來龍去脈之後,就不難回答這個問題:
其一,儒家思想並沒有制約中華文化的發展。
其二,儒家思想在後世產生了極端化的傾向,與原態儒學的基本理論相悖離。
在儒家思想佔據主流地位的兩千年封建社會當中,我們一直走在世界文明的前列。正因為其人本、包容、對新鮮事物的接納、較強的文化向心力和凝聚力。
我們作為後來人,對待這個古老的學派,首先應當正視她。知其然知其所以然。不亂貼標籤,不亂扣帽子。堅定的傳承與弘揚我們自己優秀的傳統文化,方能使中華文明長久的立於世界優秀民族之林。
-
14 # 謝金澎
近現代以來,中華民族陷入了任人宰割的苦難深淵,西方的堅船利炮巡航於中國內河,鐵蹄踐踏著中國土地,甚至於師從於我們的小日本也因為明治維新而迅速崛起,成為懸掛於我們頭頂的致命利刃。問題出在哪裡?
一批先行者在思考,在叩問,為了解開西方為什麼先進,我泱泱文明古國為什麼落後捱打的秘密,他們漂洋過海去求學,他們一部分人深刻的瞭解了中國之所以落後的根源在於統治階級的腐朽,在於長期閉關鎖國帶來的思想落後,毅然投身於革命的浪潮,他們知道,中國要重新屹立於世界強國之林,就必須推翻封建統治,摧毀一切封建統治思維,解放思想,涅磐重生。
但是,更多的人把矛頭指向了中華傳統文化,認為中國的傳統文化就是一部吃人的文化,全盤否定璀璨的古老文明。甚至有人說,漢字不滅,中國不興。
中國傳統文化到底是什麼?是孔孟之道,是儒家學說。其實現在的儒家學說早已包容了諸子百家,而不是春秋戰國時期的單純的儒家學說。仁、義、禮、智、信、孝、嚴、勇,基本上就囊括了儒家文化的所有價值觀,而這個價值觀教人向善,也教人向上,這有什麼不好?
難道不比西方簡單的一個人權二字更好嗎?中國經過了十年浩劫,經歷了改革開放,在商品經濟的浮躁中,我們暮然回首才發覺,老祖宗的東西還是最好的,起碼他的那一套道統的東西,可以約束我們的靈魂和貪婪,淨化我們的內心,幫助我們建立秩序和規則。
清朝的腐朽我們怪祖宗的文化,那當代的興盛靠的是什麼?還不是我們歷數千年而不朽的儒家文明?
要知道,中華文明能夠成為世界四大文明唯一能夠有效延續下來的古老文明,按存在合理論,他自有有他的道理。優勢決定了生命力,能夠這麼久長的存在,還能夠最終推動國家的崛起,那就是儒家文化的魅力!
很顯然,孔孟之道推動了世界的發展,這不是唯二結論,而是唯一事實。
-
15 # 看透古今
孔孟之道是對最廣大的小人百姓,進行奴役愚化,實行惡剝酷壓的政治主張。這一邪惡主張,極大地摧殘了社會生產力,阻礙了社會的正常發展與進步。因為孔孟之道適合於統治階級搞獨裁,所以,世世代代的封建統治者,都竭力推行這一邪惡主張。原本中華民族是很先進,很優秀的偉大民族。正因為孔孟之道盛行,中國徘徊了兩千多年。當世界其他地方,趕上中國並遠遠超出中國了,中國的統治者們,還一味迷戀孔孟之道,摧殘廣大小人百姓,搞獨裁統治。以至於形成盈國愚民,滿邦病夫,落後迂腐,腐朽敗落。在外國列強面前一敗塗地。一個大國從先進到落後,再到腐朽,不是一朝一夕,或某一個時代所導致的。有道是,冰凍三天,非一日之,寒。而況一國一民族之興衰乎!這背後的罪惡推手,就是孔孟之道的儒家邪說。
-
16 # 在狼群裡長大的羊
首先,我覺得這個問題有些片面。任何事物,都沒有絕對的好與壞。只不過是相對而言。
諸子百家之中為什麼只有儒家被奉為正統。中國曆來是一個幅員遼闊的農耕國家,我們不像馬其頓,羅馬,希臘那樣土地貧脊,資源匱乏。只有靠對外經商和戰爭才能滿足其日常所需。我們完全可以自給自足。在這樣的前提下,我們並沒有發展出那樣的強盜思維。百家爭鳴不過是各家給亂世開出的“藥方”。其中有快,有慢,有中庸。也只過是用在這一畝三分地當中。等到亂世一過,天下一統,歸於安定。於是就需要用一種思想統一人民。那該用那家的呢?想來想去。各行學說都過於極端,這些在亂世是寶貝,可現在天下安定,很少有外在的威脅與資源不夠的情況 。所以只有奉行的不偏不倚的中庸之道的儒家才是首選。
其後儒家思想作為正統思想統治了中國二千多年,確實在一定程度制約了國家的發展,但也制約著那些極端的思想。保證了中國二千多年不偏不倚的平穩前行,才沒有像其他古國那樣造成文明中斷的悲劇。
-
17 # 金橋焊材269
孔孟之道應該都是帝王之道,三綱五常,仁義仁智信,格物,至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都是讓老百姓服從君王統治。封建社會幾千年都是家天下時代,體制本身就影響了社會向前發展,社會發展進步,文化是基礎。孔孟之道和帝王之道密不可分,肯定影響了中國向前發展的速度!
-
18 # 讀經論道
談孔孟思想前必須先明確一點,咱們談的是後儒歪曲過帶有強烈封建性的孔孟思想,還是孔孟最初原版的思想。罵孔孟的人絕對都是在談歪曲過的孔孟,只認為孔孟是封建禮教,人云亦云道聽途說,這些人多半沒有真的好好去讀完論語孟子,簡言之根本不懂孔孟。真正的孔孟思想是一套非常高深的哲學體系,去除部分帶有時代性的糟粕,其本身是擁有極高的社會價值,對於我們當代文化自信的建立有很大益處,絕對是有益於社會發展的。而歪曲過的那套封建禮教是阻礙社會發展的。
-
19 # flyww00
當然是促進了中華文化發展,至今儒家思想依舊是主流之一!中國近代的落後主要是由於滿清愚昧落後的統治造成,特別是為了防止漢人造反,大大增加了社會內耗,遲遲不能近代化!
-
20 # 天下國學
儒家思想 是中華文化的 核心組成部分。
您的問題 好比是問:人的脾胃是制約了人的生長還是促進了人的生長?
儒學理解的好,就是健康的脾胃,人就長的壯實。
儒學理解的不好,就是脾胃不調,人就長的瘦弱。
不管脾胃健康如何,生命離不開脾胃,中華文化同樣離不開儒家思想。
回覆列表
七律·讀《封建論》
勸君少罵秦始皇,焚坑事業要商量。
祖龍魂死秦猶在,孔學名高實秕糠。
百代都行秦政法,十批不是好文章。
熟讀唐人封建論,莫從子厚返文王。
孔孟之道,儒家思想究竟是啥,早有定論:秕糠
秕糠,出自《釋駁論》,是指沒有價值的東西。
可能有人的評判超過這篇《封建論》嘛?